<

刘裕杀尽司马氏知乎精选126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刘裕杀尽司马氏 1、刘裕杀司马氏全族 (1)、刘裕虽然雄才大略,但是他的后代却是一代不如一代,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变成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不过政治上总算还...

刘裕杀尽司马氏

1、刘裕杀司马氏全族

(1)、刘裕虽然雄才大略,但是他的后代却是一代不如一代,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变成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不过政治上总算还是有所作为,但是其后即位的宋武帝等皇帝却是荒诞不经。

(2)、与此相对应的是,司马炎所处的三国时期,弑君还是比较少见的情况,所以司马昭弑杀曹髦后,遭到了天下的非议,这促使司马炎必须要善待曹奂。但是,到了东晋末年,刘裕则没有这样的心理负担。

(3)、关于刘裕的逆天军事成就,以及传奇的人生。我们《了不起的中国军事》第三册第四册里,也从方方面面进行了精彩呈现,欢迎亲们扫码批评。

(4)、曹魏代汉、司马晋代曹魏,都是皇族与士族达成广泛共识之后的水到渠成。而刘裕是以权臣的身份篡夺了司马晋政权,这顶多代表了刘家及其部旧的利益,而没有在统治阶层内部达成广泛共识。

(5)、从桓玄叛晋称楚帝开始,晋安帝曾两年多被桓玄挟持,致使建康晋宫一度无主。期间,刘裕一面会同群臣讨玄,一面竭力扩张自己权力。桓玄篡晋成功,在自立楚王,居守留台石头城的晋司徒王谧背叛桓玄,并被刘裕力保后(谧对裕有恩),要推举刘裕为杨州刺史,主领杨州军事,心怀歹意的刘裕不但固辞不受,相反要让王谧去当杨州刺史,领司徒兼官侍中。王谧只好重新推举刘裕都督杨、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领徐州刺史,刘裕见此势力大增,正合心意,也就受任不辞了。

(6)、后来,他的权势逐渐大了之后,开始不甘心受到皇帝这个傻子统治,因为他认为晋安帝并没有什么值得他佩服的地方,可是他当时没有篡位,反而拥护了当时皇帝的弟弟司马德文为帝,难道刘裕没有动过谋反的念头吗?不,历史上告诉我们,刘裕一直都想当皇帝,但是当时因为迷信等若干因素,他认为最适当的程序还是应该把皇帝驱逐下去之后,先让司马德文当皇帝,然后传位给自己。

(7)、公元265年司马晋代替曹魏时,司马炎善待了曹魏末帝曹奂。晋武帝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让他在邺城祭祀魏国祖先。直到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曹奂寿终正寝。

(8)、要知道刘裕是一个很迷信的人,他相信司马家还有多少代皇帝,还特意多立了一个皇帝,他要的这个宋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9)、新王朝的成立,一定踩着旧王朝的枯骨。从根本上看,旧王朝因为失去了民心而倒台,因此旧王朝的象征性人物--末代皇帝,也就不会再有什么号召力了。可是,曹魏、司马晋都能容忍前朝的末代君主,刘裕为什么还要对晋恭帝赶尽杀绝呢?

(10)、而宋代表什么呢?宋国其实是殷商遗族,原本是商人后代,在周朝灭商后将殷商后人封于此,而刘裕也是汉室遗族,晋国将前朝遗族的刘裕封为宋王不是很合适吗?而且刘裕看上去也是挺满意的。

(11)、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子孙后代,一切的仁慈善良都得抛弃。

(12)、刘裕杀害杀害退位皇帝,还对东晋皇族下死手。这种做法,和晋武帝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后,宽待曹奂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13)、刘裕所以要把司马一族杀光,道理其实很简单。首先是汉和曹魏政权的恩怨。汉献帝被曹丕逼迫退位之后,刘备扛起了汉室宗亲的大旗,但遗憾的是刘备去世后刘禅上位,不久就被司马氏击灭。汉室江山彻底灭亡了,这种灭国之恨一直笼罩在汉室后裔的头脑中,而刘裕一直以汉室宗亲的后裔自居,所以,刘裕杀司马家族有为先祖报仇的可能,更主要的是,这样一来,也能安抚汉室残余势力的情绪,获得刘氏势力以及天下百姓的支持。还有一点,就是司马氏内斗引发的八王之乱,导致天下大乱、五胡乱华的局面,给中原地区的百姓造成了灭顶之灾,实属历史的罪人,因此屠杀他们有可能赢得一部分民心。

(14)、比如东汉的刘协、蜀汉的刘禅、东吴的孙皓以及曹魏的曹奂,虽然都不幸赶上了亡国厄运,却接着都被胜利者们“好好养起来”。有几位还特别能活,还把同时代的“仇人”都活活熬死。东晋年间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也是个“养亡国之君爱好者”,被他灭掉的“北方诸强”,几乎都被他养了起来。类似的历史段落,放在这段交织着无数残酷景象的乱世历史里,显得相当的阖家欢乐。

(15)、还有就是刘裕称帝的时候已经57岁了,在古代57岁的人还能够活多久?况且刘裕称帝时,刘裕的长子才14岁。这个年龄很难继承刘裕的皇位。刘裕看到自己年幼的长子,想想自己年龄也这么大了,也很快就离开人世,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国家安全的放在自己的孩子手里,所以刘裕不禁对东晋的司马一族进行斩草除根了。皇帝下的指令,传到下边就会被无限的放大,这也是国人的一个习惯。

(16)、同年十二月,刘裕指派王韶之缢杀晋安帝,立其弟司马德文为帝,是为晋恭帝。

(17)、自从战国时的三家分晋,在到东汉时期的累世公卿,在到后来魏晋时期的门阀大族,朝政大全都被世家大族所掌控。就比如魏文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使得世家大族完全掌控了朝政,以至于到了东晋时期,造成了高门无寒士,寒门无士族的局面。

(18)、桓玄被刘裕等斩杀后,安帝复位,随后又被桓玄的部将桓振俘获,直到405年才逃脱叛军。此时,晋朝已经不存在了。

(19)、其时刘裕担心本身随时一命呜呼,到时候儿子怕是很难继续大位坐稳山河,以擅长隐忍著称的司马家眷或者会卷土重来。为了覆灭潜在的隐患,让政权得以更好的巩固,是以刘裕才会想着对司马家眷进行大残杀。

(20)、然而风水轮流转,到了永初元年(420年)的时候,东晋权臣刘裕又篡夺了司马家族的江山,不过刘裕在对待前朝皇族的时候就没那么客气了。

2、刘裕杀尽司马氏知乎

(1)、过了仅一年多一点,刘裕派出士兵将司马德文蒙在被子里,活活捂死,死时年仅36岁。

(2)、晋朝南渡之后,皇权不振是非常明显。晋元帝能在江南站稳脚跟,完全依靠王导王敦兄弟所代表的世家大族的力量。王氏兄弟通过种种努力,才让南方士族最终接受了晋元帝的最高统治者地位。皇帝成了各个大家族直接利益博弈的产物,也是平衡各个家族利益的稳定器。

(3)、答:自东汉末年至两晋南北朝的数百年乱世里,“善待亡国之君”这事儿,曾是个很流行的规矩。

(4)、傅亮一切安排妥当,立即逼帝禅位,被逼无奈之下,恭帝照稿誉录傅亮伪诏,顾语左右,违心地说道:“桓玄时晋已失国,亏得刘公恢复,又复重延,到今将二十年,今日禅位,也是甘心”说罢,恭帝强颜欢笑,亲手把皇帝玺绶交出,传国玉玺落入刘裕之手,恭帝最终惨遭毙命。中书令傅亮充当了刘裕弑杀恭帝的帮凶。

(5)、刘裕登基后,降司马德文为零陵王,把他迁到秣陵。正朔、车驾、服饰都依照晋朝规制,由冠军将军刘遵考带兵看管。

(6)、参考资料:梅毅《华丽血时代》、杨恩玉《刘裕的猜忌心理与用人政策探析》、王永平《刘裕诛戮豪门士族与晋宋社会变革》、庄华峰《刘裕与东晋末年改革》

(7)、刘裕是汉高祖弟弟刘交的后代,吕雉诛杀刘氏一族时,刘交幸而逃脱了吕雉的诛杀,也因为刘交原本在皇室中,是属于低调行事之人,默默无闻从来不参与争权夺利。所以,逃跑后并没有被继续追杀。

(8)、刘裕接受禅让后,地方诸侯势力依然很强盛,留着司马氏皇族存在,对于刘裕的政权来说,是很大的威胁。虽不能斩草除根,但铲除一个就减少一份威胁。

(9)、在此基础上,南渡的世家大族大多支持容易掌控的司马氏,而刘裕推行的策略,很多还和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相冲突。所以,因为担心这些世家大族会帮助司马氏的后人复国,刘裕决定对司马家族斩草除根,以此断了这些人恢复东晋的念想,从而巩固刚刚建立的南朝宋。

(10)、可刘裕依然不肯罢休,眼看着司马德文每天和妻子褚氏躲在屋里,连每天喝水吃饭都是褚氏亲自试吃,实在是不好杀。但刘裕硬是放出大招,先派司马德文的两个小舅子上门引开褚氏,再派人闯进屋里闷死司马德文,彻底把这亡国之君“解决”。

(11)、477年刘宋大将萧道成击杀后废帝刘昱,立刘准为帝,也就是宋顺帝。然而萧道成册立刘准为帝不过是一个过渡阶段而已,他要为自己称帝争取时间。两年之后萧道成受到宋顺帝“禅让”登基建号,也就是南朝齐。萧道成派遣部将王敬则率兵入宫,刘准惊恐万分道:“欲杀我乎?”王敬则表示不过是让他换一间宫殿住而已,然而刘准已经听出了弦外之意,泪流满面道:“只愿来世不再托生帝王家。”

(12)、其时刘裕担心本身随时一命呜呼,到时候儿子怕是很难继续大位坐稳山河,以擅长隐忍著称的司马家眷或者会卷土重来。为了覆灭潜在的隐患,让政权得以更好的巩固,是以刘裕才会想着对司马家眷进行大残杀。

(13)、刘裕的身世或者连刘备都不如,刘备好歹照样中山靖王后裔,是正经的刘汉宗亲,而“人道寄奴曾住”的刘裕曾叫刘寄奴,听名字就知道身世很差。是以刘裕对世家富家一向有敌意,在即位后鼎力提升寒门后辈,打压那些世家富家。

(14)、此时留着司马德文等晋朝王室,万一有世家大族想要拥立晋朝王室复位怎么办?新莽年间的起义军不就是这么干的么?因此刘裕干脆下令将司马皇族斩尽杀绝,如此一来世家大族想拥立皇帝也没有了人选。

(15)、而却是刘裕一直以汉室宗亲后裔自居,所以刘裕杀司马一族这里面有泄寺恨的嫌疑,这样一来,他也安抚了汉室残余势力的情绪,因此获得了刘氏的势力以及老百姓们的支持。

(16)、其司马氏家族从司马懿开始,一直是曹魏重臣,世受曹魏厚恩。为了安抚曹魏皇族及朝野人心,司马炎理该大度一些。

(17)、三国时期的刘备,刘备扛着恢复汉室的大旗,想要从新竖立刘汉政权,不外在刘备离世后,司马氏将其灭掉,汉室复国的进展不再。因而刘裕从道义上或许感情上天然而然对司马氏憎恨不已。将司马氏残杀后,也能够获得其他刘氏势力的支撑。

(18)、当时,刘裕派人将写好的禅位诏书,拿给司马德文誉抄时,司马德文很识相接受了,他对身边的人说:“我很早就想这样做了,如果不是刘公(刘裕)出力,晋朝的江山早就被桓玄篡夺了。到现在能多存在20多年,实属上天护佑了。今天禅位给刘公,我是心甘情愿的”。

(19)、身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杰出的战略战术改革家,东晋司马氏王朝的掘墓人,亦是刘邦后又一位“从草根到皇帝”的“成功创业典型”。刘裕一大重要形象,就是“恤民”“爱民”。但在对待“亡国之君”时,他可没有这样的好脾气。无论对“亡国之君”本人,还是“亡国之君”的家族,他的态度就是四个字:赶尽杀绝。

(20)、帝王虽然有杀前臣的想法,可是都没有像刘裕这样将司马家族屠尽,这种残忍的程度是历史上的帝王所没有的。先秦以及秦汉时期,封建的仁义道德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帝王虽然永远有无上权力,可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名声也不会轻易屠尽前代的臣子,反而多有厚待。

3、刘裕杀尽司马氏全族

(1)、张伟不忍弑杀旧主,半路上自己喝了毒酒自尽。

(2)、首先呢,刘裕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他是楚王刘交后裔,楚王刘交是刘邦的弟弟,所以说刘裕并非刘邦的正式子孙,不像刘秀刘备是正宗的刘邦后代,所以他对汉室复兴的念头比较淡薄。

(3)、东晋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东晋政权的基础就是“皇族与世家大族的联盟”。往前看曹魏政权,也是曹家与大族的共治。

(4)、东晋末期,在刘裕等人的努力下,有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局面。然而晋安帝却是位先天愚笨的人,毫无威信,下属臣子各自为政,内乱频发。刘裕派人杀害晋安帝,立晋恭帝司马德文。后晋恭帝被禅位,不过依然被刘裕派人用被子捂死了。有人评说刘裕是为了报复司马氏灭蜀,让汉朝国祚再也无法延续。所以才灭司马皇室后人。私以为纯属无稽之谈。刘备真是刘邦之后就惹人怀疑,事隔几个朝代的人还会对隔朝产生归属感吗?就是同朝皇室还不断操戈,恨不能取而代之,刘裕不可能产生这种为了前朝要报复后朝的情怀。

(5)、但刘裕所在的东晋南北朝时代,却是大不同。经过多年的战乱,但凡一方皇族势力,再看上去公益无害,其背景关系也是错综复杂,一不留神就是定时炸弹。最生动的教训,就是那位“养亡国之君爱好者”苻坚。这位前秦帝国的一代英主,养了一窝“亡国之君”,强大的时候非常风光,可待到淝水之战惨败,苻坚背后一群“亡国之君”就扯旗造反,叫这曾经雄踞东亚的前秦帝国,分分钟就土崩瓦解。

(6)、所以说,司马德文很快被杀掉了,司马家族被炒酒灭门的惨案也是注定会发生的,对于刘裕的军事和得民心能力,我们无法否认,但是整件事看来也甚是杀伐果断,所以,亡国之君的命运注定凄凉,不是所有人都像司马炎那般,能够允许你安度晚年甚至封王封地的,你们对这段历史有什么看法呢?

(7)、刘裕篡位后,为何不学司马炎厚待曹奂,而将司马家族斩尽杀绝?

(8)、当时,刘裕看到时机成熟,就命令d徒傅亮草拟好禅位诏书,入宫逼迫司马德文誊抄。

(9)、刘裕发迹,靠自己的能力登上皇帝宝座,再次把祖先开辟的江山收揽回来。也因此,刘裕考虑到自己已经是汉室二十几代的传人,都有机会夺回帝位,如果留下司马家族的后代,就是留下后患,说不定若干年后,司马家族的后人也像自己一样,来抢夺皇位,所以,干脆斩草除根。

(10)、刘裕先是逼迫朝廷授予他相国、总百揆、扬州牧的官衔,同时受封宋公,加九锡。随后他派人暗杀了晋安帝,立晋安帝的弟弟、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帝,司马德文就是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恭帝。晋恭帝即位后,刘裕又逼迫朝廷册封他为宋王,允许他使用皇帝的仪仗和规制。

(11)、不过,宋这个称号其实不算很好,宋国在春秋战国一直是被强国欺负的中等强国,后来赵匡胤建立的两宋也是如此,就算刘裕这样的千古名将,建立的宋也命运一般,刘裕北伐差点一统天下,结果中途遇到急事不得不跑回来,功败垂成,日后刘裕建立的宋国疆土虽大,却被子孙后代败了许多,而且内斗频繁,最终被齐取代了。刘裕为何杀尽司马氏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世子曹丕即位为魏王。然而曹丕实际上早就已经迫不及待,当即赶到洛阳宫中,向汉献帝与自己已经嫁给献帝的妹妹曹节索要玉玺。玉玺乃是权力的象征,索要玉玺实际上意味着曹丕暗示刘协“禅让”皇位给自己。刘协无奈之下只好交出了玉玺,然而皇后曹节却抱住不放,破口大骂,结果当然是徒劳的。

(12)、这只能说是司马氏在建国之初,在皇帝的带领下,士族奢靡成风,互相斗富,这有史可考,最糟糕的是司马炎的继位者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白痴皇帝司马衷。即便是报应,那也是皇族自己造成的。

(13)、刘裕受封宋王大半年之后,逼迫晋恭帝禅位于他。东晋正式灭亡。刘裕称帝建宋,开启了南朝时代。晋恭帝退位后,刘裕先是降封他为零陵王,三个月之后,派人毒杀了晋恭帝。刘裕在称帝建宋过程中,除了杀害晋安帝和晋恭帝,同时还杀了很多东晋皇族。有人据此说刘裕称帝后,下令把司马家族斩尽杀绝。

(14)、后来东晋时期的权臣桓温,行过废立之事。公元371年,桓温废黜了皇帝司马奕为东海王,但是他没有杀司马奕;桓温死于373年,而司马奕活到了386年。

(15)、477年刘宋大将萧道成击杀后废帝刘昱,立刘准为帝,也就是宋顺帝。然而萧道成册立刘准为帝不过是一个过渡阶段而已,他要为自己称帝争取时间。两年之后萧道成受到宋顺帝“禅让”登基建号,也就是南朝齐。萧道成派遣部将王敬则率兵入宫,刘准惊恐万分道:“欲杀我乎?”王敬则表示不过是让他换一间宫殿住而已,然而刘准已经听出了弦外之意,泪流满面道:“只愿来世不再托生帝王家。”

(16)、不料他又表辞不受,恳请归藩,不干了,弄得安帝很无奈,只好指使百僚当面劝谕,但他仍不受命,始终请调外镇。在刘裕的软缠之下,安帝迫不得已改授刘裕为都督荆、司、梁、益、宁、秦、雍、凉八州军事,再加上原来已封的杨、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共十六州都督,驻守京口,刘裕才拜命受职。此时,刘裕已掌握了晋朝的大半江山,他大权在握,把持朝政,篡权有了基础,其居心也就昭然若揭了。

(17)、这样一个国穷民困的破烂摊子,如果不能采取断然更革,那么不用司马家族捣蛋,也得分分钟完蛋。于是为了坐稳皇位,刘裕仅仅“务农重积”“恤其(农民)所苦”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向这些腐朽的门阀开刀。所以他针对的,不仅仅是司马皇族,还有所有门阀大族。

(18)、谈完这些细枝末节,再来聊一聊重点,细心地读者会发现,上文数次把"屠杀王公贵族"和"屠杀皇族"混用,其实这就是笔者要表达的核心意思。

(19)、元熙元年(419年),刘裕进爵为宋王,又加十郡增益,共二十郡。年末加皇帝十二旒冕、天子旌旗。

(20)、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自隆安三年(399年)后,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使其全境归附。

4、刘裕杀尽司马氏电视剧

(1)、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那个在武侠小说里很红的慕容家族,放在东晋年间的北方乱世里,这个家族建立了一堆政权,也素来以反复无常著称,装孙子是常态,一言不合就造反更是常态。特别是在苻坚淝水兵败后,慕容家族就在北方造了苻坚的反,即使这样苻坚依然没翻脸,依然善待长安城里的慕容氏家眷。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慕容氏,居然又在长安策划叛乱,结果东窗事发,一千多在长安的慕容氏家眷,全被苻坚杀光……

(2)、刘裕本来就是想杀一个人,可是到了下边,就变成了灭掉司马一族,本来要灭一族,到了最后刘宋王朝的司马一族可是遭了大难了。这样一看的话说刘裕是替曹魏报仇纯属无稽之谈,首先刘裕是楚元王刘交的后人,刘交是刘邦的亲弟弟,所以论血脉那是正经八百的汉室后人,怎么可以说是给篡位汉室的曹魏报仇呢?还有就是刘裕可是从很小的时候就从一个小兵慢慢摸爬滚打一步一步慢慢白手起家当上皇帝的。

(3)、这就使得刘裕认为天下心向司马氏的还有很多,自己已经年老,在加上自己的子嗣自己心里清楚,很不成器。所以刘家想要坐稳江山,还得效仿高祖故事,接着刘裕派亲兵翻墙前去毒杀司马德文,但是司马德文拒绝喝毒药,最后被用被子捂死。

(4)、以这个意义说,那被后世多少史家诟病为“残暴”的刘裕,其实是以一场剧烈的刮骨疗毒,换来了刘宋王朝的新生。

(5)、刘裕得知大怒,就另派司马德文褚皇后的兄弟褚淡之前往,以探视为名,派遣亲兵跟随,再次毒杀司马德文。

(6)、与司马炎完全相反,他把司马家族的收单简直做到了赶尽杀绝。在古代,主要是通过军事取胜,他一开始只是一个草根,并不是什么皇家人物,当时东晋是司马家的天下,可是刘裕从一开始,就有显赫的军事能力和政治觉悟,从小兵一直逆袭到了大臣,可以说在当时的乱世显赫的英雄,刘裕就是那种既有能力又可以把握机会的人,他不仅仅在军事上有很强的长处,而且还非常的得民心,很多老百姓对他的拥护都是非常重的。

(7)、当初,刘裕派人写好了禅位文,让司马德文誊抄,他很识相的接受了,并对身边的人说:“我早就想这样做了,要不是刘裕,晋朝早就被桓玄篡夺了,如今能够多保存20多年,已经是上天保佑。”

(8)、司马德文笃信佛教,对于前来逼迫他自杀的亲兵,摇摇头拒绝,说:"佛教教义中说,人凡自杀,转世不能再投人胎。"兵士将他挟持到床上,用被子蒙住他的脸,用力扼死。

(9)、三国时期的刘备,刘备扛着恢复汉室的大旗,想要从新竖立刘汉政权,不外在刘备离世后,司马氏将其灭掉,汉室复国的进展不再。因而刘裕从道义上或许感情上天然而然对司马氏憎恨不已。将司马氏残杀后,也能够获得其他刘氏势力的支撑。

(10)、形势使然,不杀不行!主要因素如下:东晋是门阀士族的天下,刘裕崛起,是军阀取代门阀,但门阀的势力仍然雄厚(门阀彼此牵扯,任何一个门阀想当皇帝,都会被其它门阀合力拉下来,这从东晋的历史可以看出来,门阀是不希望上面有强势皇帝,希望上有弱势皇帝,实权由门阀共享),刘裕以军事强人的称帝,但反对他的势力也不小。

(11)、有了这类闹剧后,这个乱世里的诸多枭雄们,也都是警钟长鸣。“前朝皇族留不得”更成了好些人的共识。放在刘裕身上,这位枭雄本身就不是“心大”的人,对身边的嫡系将领都常各种猜疑。他的名将王镇恶就是因为他的猜忌引发内讧,落得窝囊身死。对自己人尚且如此,对待“前朝皇族”,自然是无比狠辣。甚至司马皇族被他追杀的景象,也并非“独家待遇”——刘裕攻灭南燕时,就把南燕皇帝慕容超斩首,其家族三千多人几乎被杀光。

(12)、但是刘裕大肆屠杀东晋皇族,却是不争的事实。只是并不是斩草除根的那种屠杀,而是把东晋皇族中,那些有才望的人,挑出来予以杀害。这个在《资治通鉴》中是有明确记载的。

(13)、更为可能的是,他的出身,他的受苦受难的青少年让他有追求相对公平的愿望。所以刘裕在之后的统治期间重用寒门,抑制豪强就可见一斑。他要打破氏族门阀制度利用交织如网盘根错节垄断一切的势力架空国主的现象。让氏族门阀从此再也不能勾结起来。而最暴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屠戮一个姓氏,让所有其他姓氏的人感到害怕。

(14)、为汉室复仇。刘裕是汉朝藩王楚元王的子女,尽管不是刘邦的后裔,但祖上和刘邦也是亲兄弟关系。而刘裕在篡位时,则是以刘汉宗室后裔自称的。

(15)、东晋朝政局不稳,司马皇族争夺皇位时,刘裕趁机掌控了东晋朝的实权,从此成为真正的东晋朝首领。在他两次北伐后,刘裕成功篡位成为宋朝的第一任皇帝宋武帝。随后,刘裕对待司马氏一族的态度证明了他是汉室的后裔。在他即位后,马上下令诛杀全国所有的司马姓氏者,这样的举措是刘裕宣泄对司马氏的仇恨。

(16)、只有把晋恭帝和东晋皇族中那些才干的人都杀了,才能免除后患。如此一来,士族即便是支持司马家族,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有潜力夺取刘宋江山的司马家族,都被刘裕干掉了。这样才能确保刘宋江山稳固。

(17)、刘裕敢于屠尽司马家族,这其中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从整个历史背景以及刘裕自身的经历来看,他似乎也有动机屠杀司马家族。要知道刘裕早年是农民出身(卖过草鞋),政治觉悟其实并不高。他的思维可能受到了农民阶级那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影响,但凡有人对自己的统治构成了威胁,很可能采取一些极端措施,屠杀前朝家族未必是不可能的。而且刘裕同时也是军人出身,长期在外征战,本身不怕血腥,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一个人,也不怕杀人。

(18)、针对刘裕杀死晋恭帝司马德文一事,胡三省《资质通鉴音注》中评价:“自是之后,禅让之君,罕得全矣”。从此之后,禅让之君几乎难以保全性命。

(19)、(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20)、假如刘裕是为了自己称王称霸,去屠杀司马家族,这个理由似乎比较充分。古代的枭雄心中,皇帝是一个至尊的地位。能够登上皇位就拥有了无限的权力,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一个皇帝对前朝有影响力的家族赶尽杀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就是排除异己的一种残忍的行为,刘裕为了维护自己的帝王事业杀司马家族,似乎也是有道理的,没有什么问题。

5、刘裕杀尽司马氏报应

(1)、古代帝王都是非常看重自己的皇位的,就连是通过世袭制度继承下来的皇位都生怕被别人抢了去,更不用说是刘裕这样通过这种方式得来的皇位了,所以为了保证皇位的稳定性,刘裕非常的谨慎,一定要把司马家族的人全部杀绝才安心些。

(2)、其当时蜀汉灭亡时,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其目的是在瓦解东吴的斗志,为招降东吴做准备。既然刘禅能够被封为安乐公,作为接受曹魏禅让,以示正统地位的司马氏,对待曹奂在刘禅之上也符合情理。

(3)、刘裕之所以屠杀司马皇族自然不是那么简单,实际上是他饱含深意做出的决定。魏晋南北朝以门阀士族为尊,当时比较著名的士族有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琅琊王氏、弘农杨氏、陈郡谢氏、清河崔氏等等。

(4)、再来看事件本身,刘裕屠尽司马家族确有其事,但是并没有像人们流传的那样极端狠毒。最开始他并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刘裕最先杀了晋安帝,后来将司马德文挟持起来,相当于曹操当时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时候的刘裕对晋朝的皇帝还有一丝的敬畏存在。只是后来他的手段变得越来越毒辣。

(5)、因此,在豹眼看来,无论是司马炎厚待曹奂,还是刘裕对司马德文赶尽杀绝,无非都是同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自己政权的稳固。

(6)、不过司马炎建立西晋之后,没有对司马家族的人赶尽杀绝,相反有一部分人是留了下来。曹奂被封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可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也就是说,曹奂只是没有了皇帝的权力,但是生活的依然是不错的。

(7)、且不说司马氏内政自相残杀导致灭国,其实从司马炎建朝之际就不行了,三国志里面有一个历史趋势,就是北方少数民族越来越多。你知道周处除三害吧,周处本来是吴国人,西晋统一之后,周处做了将军,最后战死在边疆。

(8)、司马氏代魏称帝后,虽然实现了一统,但很快就因为内斗,特别是贾后干政和八王之乱,把大一统的西晋搞垮了。

(9)、就第一点来说,是因为东晋自建立之初,大权就被王谢袁萧等世家大族掌握。特别是王导、王敦所在的琅琊王氏,更是主导了东晋历史的走向,乃至于说了“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而就刘裕本人,则出生于寒门,也即缺乏根基。

(10)、司马家有此结局不过也是天道轮回,因果报应。

(11)、刘裕是个渴望权力的人,他杀逼司马氏的人绝不是为了什么给曹魏报仇,话说回来曹魏不还是抢了人刘家汉室的江山,如果说要报仇,他应当是为他们刘家报仇,怎么也扯不到曹魏去,刘裕逼退司马家的人怕的是将来司马氏的后代像当年刘秀一样以西汉没落皇族自居扯旗造反,名声这个东西在古代太重要了,只要有人自称是皇族后人,身边背后马上就会出现金主捧上金钱来,当年的曹操不就是以汉室皇族为要挟令诸候臣服的吗?

(12)、其实,刘裕本来只想杀一个人,但是,最后变成了灭掉司马一族。刘裕之所以要把司马一族杀光,是因为道理很简单。首先一点,那就是上辈子的恩怨。汉献帝被曹丕逼迫退位之后,刘备就扛起了汉室宗亲的大旗,遗憾的是在刘备去世刘禅上位之后,却又被司马氏给击灭。汉室就此灭亡。这种灭国之恨一直笼罩在汉室后裔的脑瓜子里,

(13)、就第二点来说,是因为刘裕在登基称帝时,已经57岁左右。在古代历史上的皇帝中,57岁已经是高龄了。更为关键的是,刘裕在40多岁后才有了儿子。对于刘裕的长子刘义符,于公元406年出生。南朝宋正式建立的时候,刘义符还不到15岁。

(14)、而当年三国战争中与诸葛亮斗智斗勇的司马懿绝对想不到,他竟透支了他子孙后代的所有智慧,而后代竟被一个流氓所屠杀。

(15)、刘裕出身行伍,军功了得,从底层庶人变成杀伐果决将军了。对于东晋帝室的颓败,他是亲历者。做为势力权臣,更需心狠手辣。

(16)、可司马德文的举动并没有保住他,也没有保住他的家族,等刘裕皇位稳定后,一场腥风血雨开始了,有晋一朝司马家族被屠杀殆尽!

(17)、再往后,桓温的儿子桓玄推翻东晋,于公元403年建立了桓楚,但桓玄也没杀晋安帝司马德宗。桓玄被北府军打败后,他带着晋安帝到了江陵;后来直到桓玄失败,都没杀晋安帝,司马德宗最终被刘裕救回。

(18)、经过几十年的生死打拼,刘裕凭借巨大的军功,在朝廷的地位显赫无比。

(19)、但是,等到刘宋代替司马晋时,情况就变了。刘裕先把被他救回的司马德宗废了,之后秘密杀掉;然后立了其弟司马德文,是为晋恭帝。420年六月,刘裕代晋建宋;第二年,刘裕命人杀死了司马德文。

(20)、刘裕为什么非要杀掉司马德文?这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道德品行的问题,而是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

(1)、相较于晋恭帝退位三个月后,刘裕就迫不及待地杀了他。晋武帝司马炎就善良多了,根本没有动过杀人念头的。曹奂退位后,又活了三十多年。曹奂的待遇、结局可以说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至于其他曹魏宗室成员,当然也是活得好好的,没有一个人因为曹魏灭亡而遇害。晋武帝连曹奂也不想杀,对其他曹魏宗亲,就更没兴趣杀了。

(2)、因此,到刘裕建立刘宋时,政权的建立基础已经变了。世家大族的联盟难以为继,只能有一个政治中心和利益中心,因此刘宋完全是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之后的齐、梁、陈都是这样。

(3)、其实,这个事无需多说。后朝接受禅让后,前朝废帝,基本都是这个结果。

(4)、当时西晋政权里面山头林立,尤其是司马氏诸王,最后由于宫廷之争演变为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衰退,出现了大规模的流民起义和五胡入侵。西晋最终被少数民族灭亡。司马睿逃亡长江以南,建立东晋,则是依靠豪族,东晋二百年,西晋才几十年,东晋依靠豪门政治延续。王姓家族、谢姓家族,谢氏家族创立北府兵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抗。

(5)、因为儿子的年龄较小,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控朝廷的局势。而刘裕一旦去世的话,年轻的儿子将面临极大的危险,这促使他必须对司马炎的后人如此残忍。值得注意的是,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出征北魏,但自三月起开始患病,因而作罢。同年五月二十一日(6月26日),刘裕在西殿崩逝,享年六十岁。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刘裕如果没有对司马氏痛下杀手,南朝宋自然会有倾覆的危险。

(6)、帝王虽然有杀前臣的想法,可是都没有像刘裕这样将司马家族屠尽,这种残忍的程度是历史上的帝王所没有的。先秦以及秦汉时期,封建的仁义道德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帝王虽然永远有无上权力,可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名声也不会轻易屠尽前代的臣子,反而多有厚待。

(7)、一切准备就绪后,于420年,正式篡夺司马家族江山,建立刘宋王朝。

(8)、刘裕斩杀司马德文的用意便在于此:那就是他要改天换地,彻底开启寒门掌权的新时代!司马德文一死,刘裕用屠杀手段血腥的震慑了高门大户,与此同时又消灭了他们反对自己的武器,虽然手段稍嫌粗暴,但不能不说是有效的招数。

(9)、当年的刘协、刘禅、孙皓、曹奂等人之所以得到优待,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对于胜利者来说,已经没有了威胁。比如作为汉献帝的刘协,在之前做傀儡的几十年里,身边的嫡系早已被曹操清洗干净。蜀汉后主刘禅呢?本身就是被蜀汉大臣抬出来投降的,最后又被曹魏强制搬离了自家的老窝。这些“亡国之君”既然没了威胁,如果能“养好”,还可以作为新朝的招牌,自然就被好好养。

(10)、那么问题又来了,刘裕为何要了一个宋王的封号呢,要知道刘裕当时是权臣,想要什么封号还是要看刘裕自己的意见。

(11)、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曹奂的地位、待遇、结局可以说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不过,司马炎自己的后代,却在王朝灭亡之际遭到了刘裕的杀戮。那么,问题来了,刘裕篡位后,为何不学司马炎善待曹奂,反而对司马氏赶尽杀绝呢?

(12)、替儿子考虑。在刘裕称帝之时,他已经57岁了,在古代这个岁数已经非常大了。然则刘裕的长子才14岁。

(13)、刘裕虽然雄才大略,但是他的后代却是一代不如一代,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变成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不过政治上总算还是有所作为,但是其后即位的宋武帝等皇帝却是荒诞不经。

(14)、风水轮流转,到了永初元年(420年),刘裕篡夺了司马家族的江山,却将司马家族赶尽杀绝,难道就不能厚待他们吗?

(15)、为了能够让后代顺利继承王朝大业,刘裕将东晋的司马一族进行斩草除根了。后来刘裕称宋王之后,对待司马家族的后人还是不错的,当时刘裕为了缓冲,先是立了马德文为帝。不过刘裕根本不是让司马德文真真正正的做皇帝,而是为了巩固基础。

(16)、其实在东晋时期,处所豪强就起头鼎力侵占兼并良田,逼迫公民。而刘裕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撑,让公民日子变好,天然会拿世家开刀,而司马家眷就是最兴盛的世家富家。恰是这些原因,刘裕才会毫不原谅的屠戮司马宗室。

(17)、刘裕之所以要把司马一族杀光,其实道理很简单。首先一点,那就是上辈子的恩怨。汉献帝被曹丕逼迫退位之后,刘备就扛起了汉室宗亲的大旗,但遗憾的是在刘备去世刘禅上位之后,却又被司马氏给击灭。汉室就此灭亡。这种灭国之恨一直笼罩在汉室后裔的脑瓜子里,而刘裕一直以汉室宗亲后裔自居,因此刘裕杀司马一族这里面有泄寺恨的嫌疑,而且这样一来,他也安抚了汉室残余势力的情绪,以此获得刘氏势力和百姓的支持。

(18)、唐朝造反率最高的职位,谁干怕谁反,光皇帝就出了5个

(19)、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继位晋王,接受魏帝曹奂禅让,代魏称帝,封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以邺城为宫室,继续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郊祭天地一如魏初制度。享受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一如汉献帝故事。

(20)、萧道成过去没多长时间,就命人暗杀了刘准,刘宋皇室几乎被萧道成赶尽杀绝。或许萧道成下手之前会想到刘裕,而刘准被杀之前也会想到自己的这位祖宗,要不是他开了先河,刘准说不定还能保住性命。

(1)、除了这样的威胁外,刘裕大杀司马家族,更有巩固新生刘宋王朝政权的考虑。

(2)、到了公元420年的时候,刘裕逼迫司马德文禅位。可是司马德文非常痛苦的禅位,不过这样的举动没有保住司马家族的后人。刘裕本来想杀司马德文一人的,可是当命令传到手下时,就变味了。到了手下时,变成了灭掉司马家一族。

(3)、但是刘裕比起曹丕来说似乎有那么点“心胸狭窄”,因为他下令将晋恭帝司马德文用棉被捂死。而且这已经不是刘裕第一次杀死皇帝了,早在一年之前刘裕便命令王韶之缢杀了晋安帝,刘裕称得上是皇帝杀手,再算上之前被他擒杀的南燕皇帝慕容超、后秦末帝姚泓等人,死在刘裕手中的皇帝已经有六位了,这也为刘宋皇族惹来了杀身之祸。

(4)、到了公元420年,风水轮流转,刘裕篡位晋朝。可是让司马家族想不到的是,这位与自己曾经没有任何仇恨的人,竟然将司马家族的人赶尽杀绝。这究竟是为何呢?当时篡位的刘裕已经57岁了,他的长子才14岁。当时的刘裕称帝之后,对自己的寿命知道很多,在古代时期,能够活到60岁已经算是长寿了。刘裕称帝的时候已经57岁了,他的寿命可能没有多长时间,为了让他的长子顺利即位,刘裕做出了很多打算。

(5)、世家大族的人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不会主动献出自己的利益,因此,国家必须要用暴力从大族手中夺回利益。

(6)、而在这些士族当中则是涌现出了许多人才,比如曾经造反的王敦,率领八万晋军取得淝水之战胜利的谢安,他们之所以能够执掌大权靠的并非是杰出的个人能力,而是出身的门阀士族。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