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语录大全
1、孟子语录大全及解释
(1)、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名言
(3)、(感悟)虽然有千辛万苦、千难万阻,哪怕我只是莹虫之光,结局是粉身碎骨,身败名裂,依然在所不辞、初心不改。
(4)、9)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5)、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6)、1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名言语录1)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7)、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9)、(译文)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思想受到折磨,是他的筋骨受到劳累,是他的身体受到饥饿,使他这个人身受穷困,在行事上使他受到扰乱和不顺,通过这些来让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抵赖,增强他过去做不到的能力。
(10)、(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1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12)、不仅如此,他还要经受得住这样的考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响当当的语言,掷地有声。如果能在金钱诱惑、贫困煎熬、强权压迫下,仍然不改心志,不放弃理想,那我们就是真正的强者,就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13)、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最终亦会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而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14)、又如“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7)、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18)、(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9)、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20)、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经典语录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孟子语录及其出处和解释
(1)、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汪国真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1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7)、译文: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8)、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9)、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0)、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11)、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
(1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1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6)、反思:今天,许多年轻教师初涉教坛,却表现出对儿童的厌恶,所以,体罚、责骂甚至侮辱学生的事件屡屡出现。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8)、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19)、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众
(20)、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到朋友的真心。——克雷洛夫
3、孟子语录经典
(1)、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2)、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第亲民。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第尊人权。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第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第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而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
(5)、然而有人却打着“我做不到”的挡箭牌,放弃完善自己。孟子一针见血地辨明了“不去做”与“做不到”的本质不同,激励人们去做一个懂得爱人的良善之人。
(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7)、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
(8)、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孟子语录
(9)、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10)、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1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译: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13)、(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14)、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5)、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16)、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7)、(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1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9)、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0)、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4、孟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1)、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2)、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3)、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原典大意:贤人是自己先弄明白了再去让别人明白,现在的人却是自己稀里糊涂便企图让人明白。
(5)、孟子问王曰:今有战者,兵刃已交,其负者弃甲曳兵而走,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者否
(6)、谁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罗曼。罗兰
(7)、(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上》)
(8)、(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9)、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10)、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
(11)、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1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3)、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4)、用狡计去害友人的人,自己将陷于危险埋伏之中。——伊索
(15)、(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6)、(译文)桀和纣的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们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便获得天下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的支持了;获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17)、(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18)、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19)、孟子讲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气,源于体内的一种物质的气,在孟子看来,这种体内的气与精神上的志气、气质紧密相关。当一个人结合自己的“道义”修养,坚持不懈地培养自己的气,发展到“至大至刚”、充沛全身并“塞于天地之间”的时候,这样也就具有了自信自强、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这样的人也就是具有浩然之气的人。
(20)、(5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孟子》语录
(1)、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矣。——孟子
(2)、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3)、5)胸中正,则眸子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吒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庚哉?
(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7)、(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8)、(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9)、(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
(10)、译文: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1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2)、关于袁隆平的婚姻和生活,你可能不知道的10件事
(13)、(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14)、原典大意:远看他不像一个君主,接近他也感觉不到帝王应有的那种威严。
(15)、(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译文)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5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16)、(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7)、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大丈夫呢?孟子提出了他的标准,即作为一个男子,要以天下为己任,以仁、义、礼为终生言行准则,为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而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18)、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9)、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0)、22)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译文: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6)、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8)、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0)、君主视臣子为手足,臣子就会视君王为腹心,君主视臣子为狗马,臣子就会视君主为常人,君主视臣子为泥土草芥,臣子就会视君主为仇敌,所以说,君主仁,则无人不仁;君主义,则无人不义。
(11)、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2)、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3)、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象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巴金
(14)、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15)、(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17)、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18)、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19)、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20)、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其进锐者,其退速。(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2)、(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译:杨子主张为我(自己),尽管只要拨掉一根汗毛而有利天下,他也不肯干。墨子主张兼爱,即使磨光秃头顶走破脚跟只要有利天下,他也愿做。(用儒家的中庸之道批驳杨、墨二家执一的片面主张))
(5)、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6)、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9)、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1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1)、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14)、(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1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