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德浮士德原文精选117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歌德浮士德 1、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人生追求的第四阶段是 (1)、最后,还有很多无名者的观点、思想、行为方式、讲话方式汇聚到《浮士德》剧中,他们也同很多无名的读者和观众一样...

歌德浮士德

1、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人生追求的第四阶段是

(1)、最后,还有很多无名者的观点、思想、行为方式、讲话方式汇聚到《浮士德》剧中,他们也同很多无名的读者和观众一样,在由接受和给予相互作用构成的成文史和影响史中,二百年来不断受到作品的影响。无论是博学还是简单,无论是睿智还是贫乏,如上段谈话中所言,所有读者也都在歌德感谢之列。接受者也共同组成一个集体。《浮士德》的影响史(可惜本版无法全面再现)一直延续到今日,比如很多人喜欢引用其中的某些诗句,它们经由学校里通俗化的传授,进入大众俗语大全,或蜕化为陈词滥调,比如有人在聚会时会随口说出,我终于人之为人,自由自在,却不知其出处不知其原意。

(2)、有朝一日,若所有的文学都从世上消失,人们或可以这部戏剧重建之。

(3)、浮士德身上的这些阴暗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固有缺点,预示着这个阶级必然走向反面,而与劳动人民尖锐对立。

(4)、《浮士德》取材于欧洲中世纪的民间传说,描写了象征性人物浮士德博士一生的奋斗经历。作品结构庞大复杂,全剧没有首尾相连的故事情节,而是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史为线索,描述他追求真理的一生。诗剧分成两部,由两场赌赛和五个阶段的悲剧构成。两场赌赛分别为上帝和魔鬼关于浮士德灵魂探索结局的赌约,以及魔鬼与浮士德就浮士德灵魂归宿的赌约。五个悲剧阶段分别为:学者悲剧阶段、爱情悲剧阶段、政治悲剧阶段、古典美悲剧阶段、改造大自然悲剧阶段。

(5)、海涅:德国人民本身就是那位知识丰富的浮士德博士,就是那位理想主义者,他凭借精神最后理解到精神的不足,而要求物质享受,恢复肉体的权利……不过要等待一些时间,那些在诗剧中所深刻地预言出来的东西才能在德国人民中间得到实现,德国人民才能看出

(6)、总的来说,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看似对立,实则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中。二人首先是对立,浮士德代表善,梅菲斯特代表恶,但正是梅菲斯特的恶从中怂恿,才使得浮士德的善一步步前进。二者体现了善恶相辅相成的关系。此外,两人的精神存在相通之处。在对待宗教神学和封建制度方面,二人都有着强烈的批判精神,面对土地和资产,浮士德更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贪婪,所以,两者的思想和性格实际上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精神特征的两个方面。二人的对立统一正验证康德关于人的自然欲求与道德律令之间的矛盾关系的观点。 

(7)、郭沫若、宗白华视浮士德为歌德的替身。余匡复《〈浮士德〉——歌德的精神自传》一文将《浮士德》视为诗化的歌德思想的百科全书。进一步的,韩瑞祥、仝保民在《〈浮士德〉悲剧第一部的浪漫主义色彩》中认为:浮士德是一个在幻想和戏弄人生中追求着的浪漫主义形象,他不是作者本人生存观念的释解,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分裂的悲剧。歌德自己说过:他说不出来作品里的具体观念,作为诗人他只是将自己的印象从艺术的角度生动表现出来,并使读者能获得同样的印象。董问樵在解读这段表白时认为:在思想上,诗剧是接近人道主义的过程;在艺术形象方面,浮士德是哈姆雷特的发展,前者在人道主义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上发展了后者的形象。王力在他的《文学的归真——对〈西游记〉、〈浮士德〉的随想》中将浮士德定位为一个“当代英雄”:真正的当代英雄体现着人类最深刻的智慧和最崇高的人格,是人类文学中的最高典型,浮士德正是凭着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和为人类造福的思想,完成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8)、回复“签到”,可查看往期考研复习签到内容;

(9)、少女为了和浮士德幽会给母亲服了过量安眠药,致使老人死去。

(10)、因此说剧中有很多地方,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理解到其深意。再比如所有舞台技术都无法呈现终场中,炽天使神父如何把有福童子接纳到自身之中,好让这些不谙世事的童子,用他的眼睛观看山涧;或者对于浮士德的不朽、裹缚他的丝絮被解开、从苍穹的霓裳中,/走出最初的青春力量等等,人们都只能通过想象去感知。

(11)、但对知识极限世界的清醒审视和对鲜活生命的拷问之后,他又陷入了“枯守这个牢笼,在这里暗淡无光”的心理体验,乏味和僵死的知识以及由此而发的阴暗、无聊的精神焦渴更加剧了无法预知未来的精神危机,百般的厌恶和极度的恐惧决定了他对无意义生命的剥夺。

(12)、歌德反对基督教对人性的压抑,反对人的原罪必须依靠神的怜悯而自身无能为力。他认为人虽因袭罪孽,但人性中有善的胚芽,凭借着神的培养,可以自我救赎,走向崇高之路。《浮士德》中天帝与魔鬼在浮士德身上打赌,其目的就是要说明人虽然具有各种惰性和罪孽,但只要有向上向善的灵魂就可以得到救赎。所以,天帝对靡非斯陀说:“不妨把他引上你的魔路,可是你终究会惭愧地服罪认输;一个善人即使在黑暗的冲动中,也一定会意识到坦坦正途。”

(13)、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

(14)、“我已对哲学、法学、以及医学方面,还对神学都花过苦功,彻底钻研,我被称为博士,牵着学生们的鼻子,上上下下,纵横驰骋”饱学之士的荣誉及上升的心理追求,使他进入了知识的天堂,至尊的地位和处于知识颠峰的心态显示了浮士德光明精神世界的体验。

(15)、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

(16)、所有艺术都建立在艺术积累的基础上,没有任何一部艺术作品仅归功于某一个人的天赋。在1824年12月17日致冯·米勒总理大臣的信中,歌德写道:“前人和同时代人的成就”按理是属于作家的,“只有吸取他人财富化为己有,才会产生伟大作品。我不是也在(天堂序剧一场天主与梅菲斯特对话中)塑造梅菲斯特时吸收了约伯的形象,且(在夜晚和格雷琴门前的街道两场中)吸取了莎士比亚的小调吗?”

(17)、因这样的理解,显然忽视了作品中很多足以驳倒上述观点的反面表征,比如作品中有很多信号显示出不确定性,有很多指征表现出深度怀疑,此外还有大量对灾难的报告,对灭亡的预测,以及随处可见的有关末世将至的弦外之音——由此简直可以把《浮士德》称为一部末世之作。同时,这样的理解,也全然将悲剧概念的主要特征和必要保留条件置之不顾。《浮士德》接受史已充分证明,如此理解与某种入世的、追求完善的意识形态以及进步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

(18)、在小的朋友圈子中传播和接受文学作品,直到18世纪还相当流行,作家可口头–直接传播,听众是一个熟悉的圈子,可直接对作品进行“应答”。这样的形式逐渐被在无名读者中的文字传播、面对陌生观众的公演所取代。献词中哀怨的诗句无疑是对这一深刻作用于作品的、充满危机的过渡阶段的反思。

(19)、《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贯串了歌德的一生,1768年开始创作,直到1832年——前后一共64年。

(20)、为歌德之创作做出贡献的,大多是一些无名英雄,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行为方式、讲话方式反映到歌德这位伟大的人类观察者、形象塑造者的作品中。希腊人和犹太人参与了创作——希腊神话和犹太圣经奠定了《浮士德》的基础;除世界各地和各个时代的文学家外,还有无数其他人(在狭义或广义上)“共同撰写”了这部集体创作,他们有神学家、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有政治家、法学家、经济学家、军事理论家,有工程师、技术员,有历史学家、语文学家、百科全书编纂者,有建筑师、雕塑家;还有画家特别是素描画家,歌德或收藏有他们的原作或复制品,或通过他人描述得知他们的作品。很多作品都给予了他很大启发,为《浮士德》的语言和戏剧人物、动作、场景等提供了模式。

2、歌德浮士德原文

(1)、“很显然,自古以来,各国族最好的文学家、追求审美的作家,无一不致力于普遍人性的东西。就每一具体情况而言,无论那作品是历史的、神话的、虚构的,还是或多或少任意的,人们都会透过民族性和个体性,看到普遍的东西暴露出来。只有当人们让每一个个人和每一个民族的特殊性安于现状,只有当人们坚守一个信念,即真正的成就是因为它属于整个人类,真正意义上普遍的宽容才一定能够实现。

(2)、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化解读:自强不息,“浮士德精神”

(3)、浮士德在经过了地狱和天堂心理的几番较量之后,终于明确了地狱映照后的天堂世界的最高定位,频繁冲突的世界给予他丰富经验的汲取,事业的“大我”追求是经验积累后的总爆发,更高境界的追求呼唤出了浮士德的心声。

(4)、歌德创作的顶峰是《浮士德》。这部诗剧取材于16世纪的浮士德传说。歌德从小就喜欢传说中主人公,长大后心里就隐约有他的影子。歌德觉得有必要将浮士德全面地展现出来。浮士德向往自由,认为最高的知识是最美的财产,然而他的追求却被俗世所阻碍,他也就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找到了生命的真谛。浮士德其实是文艺复兴以来进步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歌德本人。

(5)、歌德的离去给德国乃至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悲痛,人们也将永远记住这位一生光辉灿烂的伟大诗人。

(6)、浮士德创建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它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望。

(7)、作家、画家、前文提到的作曲家、表演艺术家,都可谓得益于歌德吸纳而后又吐出的东西。如此得益的还有很多其他群体,比如神学家和哲学家,歌德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而后又为他们提供了很多可供思考的东西;比如语文学家和辞书编纂家(《德语字典》的编者格林兄弟,《歌德辞典》的编者);再如法学家和经济学家(见相关文本的注释部分)。

(8)、肯定创造和劳动的价值,要人们“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从而建立人类的思想家园。 

(9)、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呢?歌德在《浮士德》中给出了答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你瞧,那些绿荫围绕的茅屋,闪烁着斜阳的晚红。落日西沉,白昼告终,乌飞兔走,又促进新的生命流通。哦,可惜我没有双翅凌空,不断飞去把太阳追从!要有,我将在永恒的斜晖中间,瞧见平静的世界在我脚下显现,万谷凝翠,千山欲然,银涧滚滚,流向金川。……然而新的冲动苏醒,我要赶去啜饮她那永恒的光源。”

(10)、对此,在一次魏玛计划上演《浮士德·一》、歌德要亲自把剧本改编为独角戏时,他曾经说:“这与演出要求差别很大,需要牺牲很多东西,要以其他方式代替,实在又提不起情绪。”(1815年5月1日,致信布吕尔)无论如何,《浮士德》剧很晚才被搬上舞台。1809年1月13日的上演算是开端,那次是以当时流行的中国皮影戏形式,也就是借助剪影,在魏玛剧院上演了几个场景。据当时在场的阿贝肯称:“那场面十分滑稽,格雷琴、瓦伦汀、浮士德和梅菲斯特都是用黑纸剪出的指头大的小人儿,在歌德面前晃来晃去。歌德则安静地观看。第二天他对席勒的夫人说,‘他感觉自己死了一百年了’。”

(11)、1922年8--9月,上海商务印书馆主办的《东方杂志》分三期连载了张闻天的《哥德的浮士德》,这被认为是国内第一篇关于《浮士德》的长篇专题论文。文章分五部分,不仅详细介绍了诗剧的内容,还得出以下的结论:浮士德就是歌德自己;真正的人性就是不断的努力;执著人生,充分发展人生是诗剧的根本思想。

(12)、体现出了文艺复兴之后的人们所追求的精神状态得到了最真实的展现:我生前当及时享乐,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当摩非斯特与他签约时,他说“思想的线索已经断头,知识久已使我作呕”。

(13)、后来,战乱年代给了歌德机会去了解戏剧,他也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就开始写起剧本来。著作先后有《葛慈冯?伯里欣根》、《亲和力》、《诗和真》、《意大利游记》等。

(14)、之后,他又经历了政治生活阶段与对古典美追求的阶段。随着与玛甘蕾的爱情生活以悲剧结束,浮士德逃离现实,返回到以追求人性完美为目的的古典美,回归希腊。

(15)、主人公与海伦之间的结合生产出了欧福良,表现出歌德希望18世纪的人们能够找回古代那种完美的人格。浮士德饱学的形象代表着近代社会科学的极大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理性思维追求。

(16)、梅菲斯特是激发浮士德上升的动力。正是他的诱惑,浮士德走出来书斋,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踏上不断探索的人生之路,在客观上他推动着浮士德向善的发展。

(17)、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

(18)、还在《浮士德·未完成稿》1790年出版后,谢林在他1802—1803年的耶拿大课中,称浮士德博士为“我们的神话的主角”,并且,“至于其他人物我们可与其他民族分享,而这个人物我们则要完全占为己有,因为他是从德意志性格、从其基本面相中刻出来的”。

(19)、还有一类解释,同样出于为民族政治服务的目的,对浮士德进行了工具化处理。这种解释承认浮士德进取中的迷茫,也承认他的过失和罪过,然而却把这一切解释为对“悲剧性”之伟大的证明:错误和迷茫是伴随客观的、人道的进步出现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进程赋予了其正当性,无论是凶手还是牺牲者,都不得不接受这些代价。

(20)、回复“真题”,可下载各大高校文学考研历年真题;

3、歌德浮士德

(1)、同样在韵脚的使用上,也有某些不合规则的地方系有意而为之,比如从规则的韵脚跳脱出来的所谓“孤韵”,又如天使唱词中使用的某些给人以过度修饰之感的三音节“滑韵”。然而,正如歌德在使用常规格律时,除去与人物角色相关的、有意而为之的地方外也常常自由发挥一样,他在用韵方面有时也很随意。这些所谓“不纯”的韵脚还不包括他的方言所造成的那些,比如他有时会按他出生地法兰克福–黑森地区的发音,有时会按他生活地萨克森–图林根地区的发音,有时按上萨克森发音押韵。而今天人们感到的出于方言与标准德语不符造成的不规则押韵,当时的人们对之却丝毫无感。在当时的有教养阶层中,上萨克森–麦森一带的语言被视为标准德语。当然另一方面,歌德并不特别在意评论家们对他“用韵不纯”的诟病,而是表示,自己不过把注意力放在所要表达的内容,而非技术本身。

(2)、写浮士德和小市民出身的玛甘泪相爱,遭到封建和宗教势力压制,他们的私生子被溺死,玛甘泪被投入监狱,判处死刑。浮士德的生活悲剧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现世人生享乐的幸福观与中世纪禁欲主义的对立,反映了他们的人生追求。

(3)、写浮士德带领人们在国王赏赐的一块封地上用劳动开辟了万亩良田,创建了一个人间乐园。征服大自然的成功,使浮士德感到无比欢乐,便情不自禁地喊出:“停一停吧,你真美丽!”于是倒地而死,结束了探索的一生。但他的灵魂并未被魔鬼带走,而是被天使接到了天堂。

(4)、《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

(5)、“在一个来自世界各地、形式各异的快寄往来穿梭的时代,”1826年歌德写道,“每一个知进取之人的当务之急,是认识自己在本民族和在各民族中的位置。”他称:“民族–文学恐怕已经不够了,世界–文学的时代来到了,每个人都要做出贡献,让这个时代尽快到来。”(1827年1月31日对爱克曼)

(6)、运用矛盾与对比的方法来安排场面、塑造人物,贯穿了辩证法的精神。全诗充满了光明与黑暗、崇高与卑劣的对比。浮士德的善与梅菲斯特的恶、上帝的仁慈与魔鬼的邪恶都形成鲜明对比。 

(7)、我做了什么呢?我不过是对我所见所闻的种种进行收集和加工罢了。我的作品是由成千上万不同的个体所哺育的,他们之中贤愚不齐,老少兼备。所有人都纷纷来到我面前,向我吐露他们的思想,展示他们的才干,呈现他们的存在方式,我所做的仅是常常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种的庄稼而已。我的作品本是一种集体创作,不过是冠以歌德之名罢了。

(8)、浮士德创建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它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望。

(9)、中国“五四”之前已开始对《浮士德》进行介绍。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中写道:“欧洲近世之文学中,所以推格代(歌德)之《法斯德》(《浮士德》)为第一者,以其描写博士法斯德之苦痛,及其解脱之途径,最为精切故也。若《红楼梦》之写宝玉,又岂有以异于彼乎?”

(10)、整个一部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是歌德已经把艺术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种精神的浮士德,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

(11)、于是人们决定与撒旦为友在虚假的号子声让自我满足可这断裂的痛苦如何消除早就有人说了“飞矢不动”眼望星空脚踩大地在现实中受理想的指引价值是人生的灯塔现实能将幻想屏蔽看清现实顺应而活任何动物都有此本能人可以心怀梦想去行动现实的土壤里盛开理想的花朵

(12)、为此,但凡有可能,人们都会把浮士德的罪推诿到梅菲斯特身上。这样,梅菲斯特的角色就发生逆转。他原本是帮助浮士德实现自身愿望的帮手、帮助他上演“人生大戏的导演”;他原本充当着浮士德的帮手、侍从和奴仆(行1646及以下),扮演着浮士德的“孪生兄弟”,亦即浮士德身上固有的合二为一的双重自然(行11962)中的一重,换言之,梅菲斯特本就是浮士德天性中固有的品质,它在戏剧中被投射到梅菲斯特这个角色身上,成为一个独立的角色。而在上述通常的解释中,他被翻转为浮士德的对手、败坏浮士德的魔鬼,是他把主人原本并无恶意的意图、把主人原本出于疏忽的命令,转化为恶的犯罪行为。

(13)、浮士德身上的这些阴暗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固有缺点,预示着这个阶级必然走向反面,而与劳动人民尖锐对立。

(14)、早在童年时代,歌德就曾观看以浮士德博士为题材的木偶剧;在去世前几周,他对自己《浮士德》剧的终场进行了最后修订,这期间相隔近75年。歌德的《浮士德》满载丰富的文学形式,唯有禀赋卓著之人以其漫长的一生,方可赋予它如此卓越的语言力量、文学塑造力,以及近乎独一无二的变化的能量。在该多声部作品中,汇聚了不同声音的言说和歌唱,有莱比锡的大学生,有斯特拉斯堡和法兰克福的狂飙突进诗人,有魏玛的古典作家,有居住在圣母广场边的老人。歌德在不同人生阶段、不同创作时期,学习和掌握了丰富的文学手段,并将之尽数用于《浮士德》创作,使之成为展示作者创作才能的集大成之作。

(15)、各种格律中使用最多的是源自意大利轻歌剧的牧歌体(Madrigal)。据统计,在《浮士德》总共12111诗行中,有4769行使用了牧歌体。牧歌体诗行(从两个到六个扬音)长短不同,用韵自由,因其灵活而富于变化,可满足多种创作意图,尤其成为对话段落的主要格律。这一基础格律仿佛作品的基本机理,其他诗体和诗节形式镶嵌于其中:在这个相对中性的背景上,其他形式更加凸显出来,其更为明确且特殊的语义担当也跳脱出来。

(16)、歌德出身于富裕市民家庭,进入魏玛以后深受公爵器重,担任多种高级职务,并在1827年晋封为贵族。魏玛的宫廷政治以及与贵族交往影响了歌德的政治思想,他曾经为法国大革命打倒暴君而欢呼,也非常崇拜拿破仑的文治武功,但是依然认为革命是暴力的,真正的政治应该是柏拉图式的贵族政体。

(17)、(歌德致弗里德里克·索莱,1832年2月17日)

(18)、歌德的《浮士德》全称《浮士德:一部悲剧》,副标题给出的文体形式成为某种预设的标签,从一开始就阻止了对框架内事件,在历史乐观主义–目的论意义上的理解。因此,断不可因循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解释传统来理解这部剧作,比如把它说成是有关个体或以浮士德为代表的人“类”日臻完善的教谕诗,或认为它是对——包括科学认知领域,技术–工业领域,令自然屈从人类或人类经济、社会、政治关系方面(无论人们怎样把这一过程说成是“辩证的”,无论人们认为这种预言具有怎样“乌托邦”特征)——有着明确目标的“客观”进步的赞美。

(19)、即便政治苗头出现了彻底转向,威廉时代留下的解读模式,其基本特征仍旧挥之不去:从帝国时代爱国主义的长篇空论、一战的战地读物(1915年出版的《浮士德·一》,排在《德意志战地图书》第一卷),到对德意志英雄[浮士德]的纳粹化改写(1933年《穿棕色外衣的浮士德》),再到受政d左右的正统–社会主义解读。后者在几十年间决定了民主德国对《浮士德》意识形态化的解读,且在联邦德国和自由的西方学界赢得不少同道。

(20)、再比如梅菲斯特,其老到的谈话艺术,体现在他可以自如地运用格律灵活的牧歌体,可以像变色龙一样,在格律上适应对方的讲话方式,一如他让格律符合自己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情境。斯巴达王后海伦的“古典”美也是音步之美。伪帝的营帐一场具有复辟特征,与之相应,台词不仅在内容上回溯到《黄金诏书》的条文,而且在格律上使用了过时的亚历山大体。即便是此处格律上的疏漏,或在其他地方出现的明显的蹩脚、不流畅甚至是“失败”的韵律,也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结果,或是与角色相符,或是包含着可识别的意义。因此遇到这样的情况,断不可以为是格律大师本人力所不逮的结果。

4、歌德浮士德的五个阶段

(1)、极端的迷茫和苦恼状态下浮士德想到的第一种解决方案竟然是自杀。当然事情并没有真的这样发展,否则剧情就没法往下写了。随着耳边传来的复活节的音乐,浮士德少年时期的美好生活记忆被唤醒,熙熙攘攘的复活节人群帮助他完成了思想上的转变。

(2)、歌德通过《浮士德》的悲剧告诉人们:人就在善与恶、欲望与现实之间挣扎和求索。浮士德的一生就是从尘世的爱欲中而奋力向善的境界追求的悲剧。浮士德在书斋中感到了生命浪费在知识上的可悲,人还没有活着就要死去,这是他必然走出书斋到尘世中体验万千缤纷事件的原因。当他听到地灵的启示,感悟到人无论如何伟大与卑微,其本质不过是生命而已,人作为一种活的生命存在就应精彩地生活。因此,他翻译《圣经》不是太初有名,也不是太初有力,而是“太初有为”。他的意思是人不是逻辑知识的堆积,也不是理性的筹划,人要体现生命创造化育之功,那么人之初就要奋发有为。

(3)、歌德在剧情设计上借鉴和吸收了许多已有的文学和历史材料。浮士德和靡菲斯托之间的赌约借鉴了圣经旧约中上帝和魔鬼撒旦之间的“约伯之赌”。

(4)、本序言无意对整部《浮士德》做一个概述,而只是提纲挈领指出几点特殊之处,为以下的注疏给出基调。故而就“吸取外来财富”一项,在此仅以诗歌格律和文体为例加以说明。前者是一切语言规则的基础,对于后者会稍作展开。

(5)、出版:EditéparCh.Henchoz,1938

(6)、当然,歌德对《浮士德》的舞台设计,并未局限于当时的舞台技术条件。并且,即便魏玛舞台捉襟见肘,满足不了他对演出的设想,他对实现上演所面临的问题也从未置之不理。比如,对于假面舞会一场,他甚至表示过要牵一头活的大象上场;又如对于爱琴海的岩石海湾一场中的海上节日,他想到的是西班牙巴洛克戏剧中露天的水上剧场,并且想在魏玛如法炮制;对于“海伦”一幕他说,“够语文学家忙的”,然而当爱克曼说道,台词“对读者提出了很高要求”时,歌德回答说,其实“一切都是感性的,若能在舞台上表演,人人便可尽收眼底。我别无所求。只要大多数观众高兴看到演出,懂行的能领悟到更高的意义”(1827年1月29日)。

(7)、19世纪下半叶,插图大量涌现,但多流于模仿之作,其中唯有考尔巴赫的钢版画和施皮茨韦科的铅笔素描富有创造性且广为流传。至20世纪,《浮士德》进入现代艺术家视野,且他们不再仅关注“格雷琴”场景,而是同时把目光投到《浮士德·二》。对个别题材进行创作的一系列艺术家中,重要的有诺尔德、施莱默尔、库斌、马泽雷尔、派希施坦和鲍迈斯特;创作系列作品的画家有克莱姆(1912年为《浮士德·一》作10幅木版画),黑根巴尔特(1922年为《浮士德·一》作6幅石版画;1959—1961年为《浮士德·一》作50幅、为《浮士德·二》作67幅钢笔画),巴尔拉赫(1923年为瓦尔普吉斯之夜一场作20幅木版画),施雷福格特(1925—1927年为《浮士德·二》作510幅石版画和11幅铜版画),贝克曼(1943—1944年为《浮士德·二》作143幅钢笔画),达利(1969—1970年为《浮士德·一》作21幅干刻法铜版画),海泽希(1982年为《浮士德·一》作44幅钢笔画)。对此详参相关文献。

(8)、作为人类的代表,浮士德概括了人类积极进取的精神,反映了人性的双重性,其探索“囊括着人类全部的历史”。虽然浮士德历经挫折,但他积极探索,表现出向善的精神。其死后灵魂被上帝带上天国,彰显的是对其一心向善之精神的褒奖。此外,浮士德的身上也体现着善与恶、灵与肉的冲突。一方面,他不满足于既有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也时常沉迷于名利、地位和权势之中,虽然最后摆脱了现实诱惑和个人欲求的束缚,但是他抵达理想世界的曲折过程本身就说明了其人性内在冲突的存在。浮士德的矛盾展示了人类自身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反映了人类探求真理的艰巨性以及歌德对人类终将走向至善的坚定信念。 

(9)、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23)一书中称浮士德这个人物形象是西方近代整个文化时期的象征。他认为浮士德式的文化是“意志文化”。这种文化的动力就像浮士德不断“追求”那样,促进历史向前发展,而赋予行动的主体在世界和历史上以自我完成的目的。

(10)、然而至今还没有哪位才能与《浮士德》相媲美的作曲家,为作品中全部与音乐相关或为音乐而设计的段落谱一整套曲出来。贝多芬曾计划创作一部《浮士德》歌剧,多年后也终于搁浅。在1829年2月12日的一次谈话中(《浮士德·二》尚未出版),爱克曼对歌德说,自己“不会放弃《浮士德》终将被全部谱成曲的希望”,歌德的回答是,这“根本不可能”,因届时音乐中“难免会有令人反感、厌恶、惊悚的段落,不招时人喜欢。音乐当有《唐·璜》的特征,莫扎特是为《浮士德》谱曲的最佳人选。迈尔–贝尔或许有能力,只是他不会情愿去做;他太过纠缠于意大利戏剧了。”

(11)、本版本的《浮士德》只能提供一个阅读本,注释也只能把它当作一个读本来对待,这样就难免会偏离完整的、完全的文本实践,不得不又是用文字来解释文字。如有某些地方会对舞台演出有所启发,那么则希望这些地方会对导演、演员、舞台设计师或技术员有所帮助。但注释首先要唤醒的是读者自己对舞台的想象力。它们当启发读者,走出书本上的文字,开启想象力,去想象那个奇妙的自由的舞台。因为虽说《浮士德》是一部舞台剧、朗读剧、阅读剧,但它终究是为此一完全“不可想象”的舞台[读者想象力中的舞台]创作的。

(12)、《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

(13)、他博学多才,在传说中人们添枝加叶,说有魔鬼帮助,才使他创造出那么多奇迹。这些传说后来成为文学家们经常利用的创作素材。

(14)、歌德提出的“欧洲文学乃至普遍的世界文学”设想,与当时后拿破仑时代的普遍意识以及他自己的坚决的爱国主义倾向密切相关。然而时过境迁,这些设想多年后获得了新的迫切的意义,以下不妨举一例说明:

(15)、《浮士德》是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它取材于16世纪德国有关江湖术士约翰乔治浮士德的民间传说。《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

(16)、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是个深居学术象牙塔中,终至垂垂老矣的人物。面对即将朽坏的身躯,浮士德有非常多的懊丧,他觉得他的人生彷佛还没有开始就要结束了,他花了一生的时间研究学问,却对人生体验品嚐太浅,却对知识有说不出的厌倦。

(17)、爱情悲剧之后,浮士德感到需要把人生的欲望放在更大的空间中,在政治上实现抱负。于是,他与魔鬼到了皇帝的宫廷,但皇帝却把他们视为弄臣,必须与现实同流合污才行。在现实政治中,要么作恶,要么放弃,浮士德最后选择了放弃。这一选择也正是歌德魏玛政治生活失败的象征。

(18)、烦恼之馀,魔鬼适时出现,引逗他出卖灵魂,交换条件就是让他的人生重新开始,给他机会去品嚐所有过去为了知性而放弃的体验。

(19)、瓦格纳这个人物,有人认为他就是一个学究气极浓的沉迷于书斋的知识分子,残雪却在《靡非斯特为什么要打那两个赌?》一文中顺带提到:他以否定个人生活和欲望的方式,唱出了对生命与欲望的赞歌。如果他敌视生命的话,结晶人就完全是多余的产物。

(20)、《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5、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人生追求的第二阶段是

(1)、显而易见,该部悲剧的目标是公演。人们应当听到诗句台词,听到歌曲和合唱,看到哑剧表演,欣赏到按舞蹈设计的芭蕾舞场景;人们应当对魔法、“魔幻的”角色变换、舞台场景变换、火水云的游戏等如身临其境。

(2)、歌德说道,四季更替、昼夜不息、动物繁殖、植物荣枯虽然也是必然存在的,但其中一定有某种跟人类一样的东西存在,这种人、神和一切动植物所共有的东西就是孕育生命的大自然,就是生命之爱。他指出,自然遵循着必然的规律运行,这种规律具有一种神圣性,或者叫魔性,这种魔性(灵性)甚至连神都无法改变。人存在意识和理性,存在一种超越于其他生物的优越性。动物同样也有一种理性,其行动也存在着生命的悟性。哪怕是植物,四季变化之中叶落花开,因此花草与人类一样具有一种“优越性”。这种优越性,在歌德看来,就是生命之爱。

(3)、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1776年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玛去世。

(4)、不过,歌德认为,人生来身上就有着两种精神:一种是懒惰的、欲望的、肉体的和罪孽的恶,一种是向上的、精神的、高尚的善。人们可能一时间会迷恋于享受甚至罪恶,但是善良的根本必然会引导人们倾向于善。正如浮士德所说:“在我的心中啊,盘踞着两种精神,这一个想和那一个离分!一个沉溺在强烈的爱欲当中,以固执的官能贴紧凡尘;一个则强要脱离尘世,飞向崇高的先人的灵境。哦,如果空中真有精灵,上天入地纵横飞行,就请从祥云瑞霭中降临,引我向那新鲜而绚烂的生命!”

(5)、无论如何,对于歌德来讲,浮士德所遭遇的一切,他所造成的一切,或他在大世界经历的一切,已经具有足够的悲剧性,尽管他并未让戏剧结束于无可救药的毁灭,或让主人公陷入毫无希望的自我毁灭,而是把一切“提升”至山涧之上那个不可描述者的无限开放的天界。

(6)、《浮士德》(Faust)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毕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贯串了歌德的一生,1768年开始创作,直到1832年——前后一共64年,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后完成。

(7)、这部作品还被放入各种不同的语境中解读。蒋世杰《〈浮士德〉潜藏的原型象征体系》一文认为诗剧以希腊和《圣经》神话为原型,潜藏着一个原型象征体系。如涵盖全剧的原型性主题:生命的金树才是长青;原型性叙述:浮士德的螺旋式上升的人生圆圈,使悲剧呈现为一条浮士德曲线等。而且,歌德不仅是激话和利用了原型,更是重塑了原型。陈晓兰的文章《〈浮士德〉与神秘主义》在神秘主义的语境下提出,歌德用神秘主义和基督教正统的对立来决定人物形象和主题,他“讴歌”死亡,以唤起新生事物,用巫术的颠覆性意义为他的个性主义思想及批判服务。刘建军在《两面神思维与〈浮士德〉辩证法思想的深化》中借用两面神思维,指出诗剧在异质对立中更包含了同质对立,即善恶对立中还包含着善善对立,与同时代相比,这是思维方式的进步。

(8)、《浮士德》吸取了从古代至歌德时代不计其数、多种语言的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的作品,《约伯记》和《哈姆雷特》仅是其中两例。歌德并非采用一目了然、一一对应的方式吸收外来财富,而是通过引用、改写、影射、用典等方式,对之游戏式地进行了改造。因此说《浮士德》可以“重建”文学,意思还在于,它的文学形式是文学家们的集体财富,作品丰富的意涵正得益于从集体财富这一宝库中汲取的大量营养,包括辞书引用、句式、修辞,包括母题、比喻、象征、寓意,包括典型形象、场景模式、行为方式、舞台艺术。对此将在以下注释中以大量例子加以展示。

(9)、关于葛丽卿这个人物,刘敏在她的《甘泪卿悲剧的意义》中认为,她并没有过人的聪颖和才智,却富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但歌德笔下的女性形象多数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只是记载他精神发展的轨迹。张继云文章《从浮士德与格蕾欣不同的世界观看浮士德体现的时代精神》认为作为和浮士德同时代的人物,她固守封建传统道德规范,其世界观的差异正是突出浮士德身上的时代精神。

(10)、回到现实后,浮士德帮助国王平息了叛乱,得到一块赏地,他决定筑堤拦海,改造自然,却间接害死了无辜百姓。在这过程中,他双目失明了,听到为他掘墓的声音,却以为是大堤将成的信号,激动的他由衷盼望时间为之停留,随即颓然倒地。按照赌约,他的灵魂将归魔鬼所有,但天使及时到来拯救了他,他进入天国见到了圣母与葛丽卿。

(11)、歌德的作品之所以成为格律大全,独具魅力,是因为他对所有学到的格律运用自如,它们在他笔下呈现为富于变化的形式游戏,更因为他同时把格律所携带的文化史光环、所附着的历史记忆、其中蕴含的潜在意义,植入了作品的语义框架。这样,格律这一媒介本身也成为文学信息的组成部分。

(12)、“很久以来,德国人都在为这样的交流和相互承认做出贡献。谁若理解和研习德语语言,谁就如置身一个市场,在那里,各民族都在提供自己的货品;谁就如担任一个翻译的角色,且与此同时不断丰富自己。每一个翻译都要努力做这一普遍–精神贸易的中间人,致力于促进交换。因为尽管有人说翻译工作总会有缺憾,它也是而且永远是普遍世界交通中一项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工作。”

(13)、但对知识极限世界的清醒审视和对鲜活生命的拷问之后,他又陷入了“枯守这个牢笼,在这里暗淡无光”的心理体验,乏味和僵死的知识以及由此而发的阴暗、无聊的精神焦渴更加剧了无法预知未来的精神危机,百般的厌恶和极度的恐惧决定了他对无意义生命的剥夺。

(14)、十年后,在拉齐维乌侯爵和布吕尔伯爵领导下,开始在柏林宫廷以独角戏形式上演部分场景。直至1828年,《浮士德》才在巴黎举行了首演,用的是施塔普法尔的法译本做脚本。之后,1829年,在科灵尔曼领导下,在布伦瑞克进行了《浮士德·一》的德语版首演,当然之前对原剧本进行了严格删减和“监查”。《浮士德·二》则是在作品出版后22年才得以首演:1854年在汉堡,经过达·冯塞卡的改编。又过了22年,1876年,狄夫里昂首次在魏玛上演了第一和第二部。

(15)、在《浮士德》的念白中,间有一系列不同文体的抒情成分,包括为数众多的歌曲和合唱,这些都是为唱出来而设计的。多处戏剧底本常常本身就为配合音乐而设计,需要有独唱、合唱、大型交响乐团或乐器伴奏(在配乐诗朗诵时)。《浮士德》中不少片段带有轻歌剧性质,或本身是清唱剧,尤其在第二部中很多地方接近歌剧。(据统计,在第一和第二部中,分别有19%和24%的台词,为以不同音乐形式呈现而设计。)

(16)、所以,浮士德与魔鬼定约之后,他说:“我要投入时代的激流!我要追逐事变的旋转!让苦痛与欢乐,失败与成功,尽量互相轮换,只有自强不息,才算得个堂堂男子汉。……我要委身于最痛苦的享受,委身于陶醉沉迷,委身于恋爱的憎恨,委身于爽心的厌弃。……凡是赋予整个人类的一切,我都要在我内心中体味参详,我的精神抓着至高和至深的东西不放,将全人类的苦乐堆积在我心上,于是小我便扩展成全人类的大我,最后我也和全人类一起消亡。”

(17)、马歇姨妈却因为喝了魔鬼调制的酒变得神经兮兮。

(18)、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19)、歌德的人性观凝缩在了《浮士德》悲剧之中,人始终在善恶之间摇摆和徘徊,不过歌德相信人类有向善的天性。他认为,凡是善良的人们,总会让现实角色服从内心的呼唤,这种具有高尚使命的内省最终会让人们过上正当合理的生活。这就是歌德所谓的心安之处,也就是说作为高贵的人应“发乎情,止乎礼仪”,即内在自然情感与社会规范彼此符合,否则就是野蛮的甚至是罪恶的。

(20)、浮士德反映了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特有的局限性。从歌德自我的精神探索和欧洲知识分子奋斗历程中,歌德提炼出的五个阶段,以探索人生真谛、实现理想、有作为的进取精神一以贯之,推动浮士德一一经过具有代表性的五个探索阶段,概况了欧洲自宗教改革以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探索人生、追求真理的整个过程。同时,在探索过程中,浮士德只满足于个人的探索,追求思想领域的真理,一旦面临现实困境便选择逃避,其最终的理性王国也是建立在掠夺和占有的基础上,客观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阶级本质。 

(1)、《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

(2)、(古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现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当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外国文学)考研《通关秘籍》(文学理论)考研《通关秘籍》(古代汉语)考研《通关秘籍》(现代汉语)考研《通关秘籍》(语言学纲要)考研《通关秘籍》(比较文学)考研《通关秘籍》(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通关秘籍》(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研《通关秘籍》(西方文论史)考研《通关秘籍》(民间文学)考研《通关秘籍》

(3)、歌德日记显示,在1832年1月2日至29日间,老年歌德最后一次全文朗读了他禁止在生前出版的《浮士德·二》,听众只有他自己的儿媳奥蒂莉。日记同时记录了本次朗读对修改音律所起的作用,如1月17日日记中写道“帮助修订了《浮士德》中的几处”,1月18日日记中称“改写了几处”。虽然歌德生前做的最后这番修订是由“内容”决定的,但毕竟内容自带形式,形式永不脱离内容。

(4)、然而在一部《浮士德》剧中,不仅使用了所有上述形式,而且还有更多格律和不同形式的诗节(有学者将之分为37组,并按出现频率绘制出图表)。此外,《浮士德·早期稿》中有个别部分使用了散文体,《浮士德·一》中至少阴郁的日子一场保留了这种散文体。当然在多样性方面可与之媲美的,尚前有西班牙剧作家德·维加和卡尔德隆的作品,后有浪漫派的戏剧。

(5)、歌德曾如此评论卡尔德隆的剧作《坚贞不屈的亲王》。然而,但凡可以充分理由如此评价世界文学中某部作品的话,那恰恰非歌德自己的《浮士德》莫属。

(6)、《浮士德》通过主人公努力追求的一生,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欧洲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极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理想社会的过程。歌德通过两场赌约、五个悲剧阶段,对欧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来的精神探索道路进行艺术性概括,从新的思想高度对这近300年的思想发展史进行回顾与总结。 

(7)、歌德在此处借浮士德之口所要表达的并不是说人生就是要造福人类,就是要行善积德,而是作为一个人必须精彩地活着,他要积极地去经历各种事情,去体验多样的情感,去探索人生奥妙——“人生就在于体现出虹彩缤纷”。人生活的多样可能性、存在的扩展和生命的张扬,才是歌德对人性的真正看法。

(8)、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它是歌德的主要代表作,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这部不朽的诗剧,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9)、《浮士德》是歌德的毕生力作,前后经过了60年,它属于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巨著之奠定了歌德在文学上的崇高地位。

(10)、戏剧结构别具一格。作品基本不受舞台演出的局限,始终把人物的思想发展作为结构中心,情节展开自由,突破了时间的界限。 

(11)、借助摩非斯特的帮助,久居书斋的浮士德开始了世俗生活,进入爱情生活阶段,尝试与体验另一种生活。浮士德到达的第一个的地方是“酒吧”,返老还童后的浮士德在大街上追逐少女玛甘蕾。

(12)、而另一方面,老旧的“德意志民族式”解读在种种框架下经久不衰,仿佛嵌在它们深处,表面上波澜不惊。很显然,这符合某种普遍的、深入且陈腐的想象。比如鲍伊特勒1980年还在说,“恰好在今天”,《浮士德》不仅就德语语言来讲是“最伟大的文学成就”,而且也是“以文学形式表现的德意志精神的最伟大的自我启示”(在此,《浮士德》作品与浮士德人物被混为一谈,这样就必然推导出一种与文本相去甚远的–不断追求完善的论述模式:“浮士德若要逾越梅菲斯特魔鬼的世界,他就必须像走失的灵魂要经过炼狱之火一样,〈在海伦一幕〉经过美的炼狱。”)。

(13)、而魔鬼挑唆少女哥哥瓦伦丁和浮士德争斗,瓦伦丁死于浮士德剑下。少女成了镇子的罪人,冬天,她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得不到救助在雪中悲惨地死去。

(14)、通过歌德所言敞开的大门,在他所言双向行进的大街上,世界各地的访客、信件、报纸、杂志、赠画、赠书往来穿梭。歌德根本不曾提到德意志各邦国之间的界限,而是直接说,从魏玛“通向世界各个角落”!歌德在那些年里亲历了交通技术不断发展给人们的活动和“交流带来的便利”,然而对于歌德来讲,这并不仅仅局限在工商贸易领域,而是它必定会促进一场新的广泛的精神“交流”。

(15)、从形象学来说,浮士德精神概括了西欧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300年来间的精神探索。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气节。

(16)、关于《浮士德》的解读和注释,已有160余年历史,在此期间,有很多研究一度追随过时的问题意识,制造了不少学术包袱,本注释版力图卸掉这些包袱;还有很多研究是对作品的误解和曲解,本注释版或对之加以清除,或对之进行重新审视。此外还有某些部分,则完全出于习惯,或出于无知,至今无人注疏。这尤其涉及作品与时代史、自然科学、神学和文化史的关联,而恰恰是这部分内容,使《浮士德》成为一部恢宏的尘世之诗。

(17)、布赫瓦尔德:这部诗剧是一种新的德意志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总汇,浮士德是永恒的德国人,并在剧中显示出德国人的本质特征。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