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全文和译文精选67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孟子全文及译文赏析 1、孟子 全文 (1)、总想着教导别人的人,不容易发现人家的长处,不容易发现自己的短处。 (2)、孟庙是后人祭祀孟子的地方,庙内古木森蔚,碑碣林立,千百年来...

孟子全文及译文赏析

1、孟子 全文

(1)、总想着教导别人的人,不容易发现人家的长处,不容易发现自己的短处。

(2)、孟庙是后人祭祀孟子的地方,庙内古木森蔚,碑碣林立,千百年来这些古树青翠翁郁,气势雄伟,仿佛时时体现着“大丈夫”的浩然正气,这种正气在现实中体现为担当精神。

(3)、大王为什么不回过来好好想一想,从根本上着手呢?”“现在大王如果能施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您的朝廷上来做官,天下的农民都想到您的国家来种地,天下做生意的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做生意,天下旅行的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旅行,天下痛恨本国国君的人都想到您这儿来控诉。果真做到了这些,还有谁能够与您为敌呢?

(4)、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

(5)、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6)、译文: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7)、(原文)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①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子遗②。”信斯也,是周无遗民也。

(8)、宣王说:“不,我不是为了这些。”孟子说:“那么,您的最大愿望便可以知道了,您是想要扩张国土,使秦、楚这些大国都来朝贡您,自己君临中国,安抚四方落后的民族。不过,以您现在的做法来实现您现在的愿望,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9)、虽然有千辛万苦、千难万阻,哪怕我只是莹虫之光,结局是粉身碎骨,身败名裂,依然在所不辞、初心不改。

(10)、宣王笑者说:“是啊,这一点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了。我的确不是吝啬钱财才用羊去代替牛的,不过,老百姓这样认为,的确也有他们的道理啊。”孟子说:“没有关系。大王这种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现,只因为您当时亲眼见到了牛而没有见到羊。

(11)、(注释)  ①校人:管理池塘的小官②圉圉(yu):疲惫的样子。③洋洋: 舒缓摇尾的样于。④攸然:迅速的样子。

(12)、(名师密卷)2019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13)、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14)、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15)、我实在是不忍心看到它害怕得发抖的样子,就像毫无罪过却被判处死刑一样,所以用羊来代替它。”孟子说:“大王也不要责怪老百姓认为您吝啬。他们只看到您用小的羊去代替大的牛,哪里知道其中的深意呢?何况,大王如果可怜它毫无罪过却被宰杀,那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16)、君子仁义,有让他终生无法忘记的忧心之事,却没有短暂的忧心之事!

(17)、最适合初中生的2020“寒假作息时间表”!太详细了

(18)、“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19)、⑦恶其声:讨厌有不仁的坏名声。恶,音 wù,讨厌,憎恶。声,指名声,声誉。

(20)、第“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孟子认为,四心只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开端、萌芽,而不是这四种美德的完成。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培养、扩充这些善端,才能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有这四端,却自已说不能为善的人,就是残害自己的本性。可见,孟子是从人的主体性、人的道德心来论人性的,他肯定人天生就具有善性,因此,人人都具有为善的能力。他特别指出了扩充这四端的重要性:君王如果能够扩充这四端,便足以安定天下;普通民众如果不能扩充它们,就连父母也不能侍奉了。

2、孟子全文和译文

(1)、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在春秋时代称霸的事情,您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的,所以没有传到后代来,我也没有听说过。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说。那我就说说用道德来统一天下的王道吧?”

(2)、中考语文《骆驼祥子》名著导读及练习题梳理,收藏!八下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指导

(3)、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4)、(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5)、中考必考名著:《简爱》《红岩》《朝花夕拾》知识点大汇总!(附常考习题)

(6)、“养浩然之气”的信仰和追求影响着孟氏子孙。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孟子第三十三代后裔,以“浩然之气”取名,可见他终生的追求从未离开孟子的教诲。孟浩然少年时就尚气节、重义气,没有哗众之心、不存媚世之态,为开元诗坛开创了新气象。

(7)、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8)、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

(9)、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10)、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

(11)、经常熬夜的初中生应该多吃些什么?快为孩子准备吧!

(12)、齐宣王说:“我糊涂,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帮助(实现)我的志愿,明确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试试看。”孟子道:“没有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却有一贯向善的思想,这只有有志之士才做得到。

(13)、九上语文(6-10课汇总)11课《醉翁亭记》微课+知识点+同步练习

(14)、(注释)  ①逆:揣测。②靡有:没有。不遗;二字同义,都是“余”的意思。

(15)、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北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被追封为“邹国公”;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加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孟子被封为仅次于“至圣”孔子的“亚圣”;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16)、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7)、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生存是由忧患中奋斗得来,而死亡则由于在安乐中懈怠荒废而招致。

(18)、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19)、(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20)、   “民贵君轻”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得其民者,得天下;失其民者,失天下。”在君臣关系上,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他认为:杀死暴虐的国君,等于杀死一个凶残的屠夫,不是什么“弑君”恶行。

3、孟子全文及译文读解

(1)、孟子(前385~?)名轲,字子舆(或曰子车),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被后人称为“亚圣”。孟子幼年丧父,受教于其母,及长,受业于孔子嫡孙子思的门人,潜心学习诗书礼仪。

(2)、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3)、(译文)    人在年幼的时候,爱慕父母;懂得喜欢女子的时候,就爱慕年轻漂亮的姑娘。有了妻子以后,便爱慕妻子;做了官便爱慕君王,得不到君王的赏识便内心焦急得发热。不过,最孝顺的人却是终身都爱慕父母。到了五十岁还爱慕父母的,我在伟大的舜身上见到了。

(4)、人永远是制胜的第一要素。不要羡慕他人的好运气,强大的武装的自己,永远胜过好运气。

(5)、15岁女生勒死母亲细节曝光!一年烧10万学费,买进口牛肉,为何成女儿最恨的人?

(6)、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

(7)、人教版统编新教材(初中语文7-9年级)指定阅读名著

(8)、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9)、(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10)、大王为什么不回过来好好想一想,从根本上着手呢?”“现在大王如果能施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您的朝廷上来做官,天下的农民都想到您的国家来种地,天下做生意的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做生意,天下旅行的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旅行,天下痛恨本国国君的人都想到您这儿来控诉。果真做到了这些,还有谁能够与您为敌呢?

(11)、我实在是不忍心看到它害怕得发抖的样子,就像毫无罪过却被判处死刑一样,所以用羊来代替它。”孟子说:“大王也不要责怪老百姓认为您吝啬。他们只看到您用小的羊去代替大的牛,哪里知道其中的深意呢?何况,大王如果可怜它毫无罪过却被宰杀,那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12)、“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13)、《孟子·公孙丑上》是先秦时期孟子等人所作的作品。这是孟子跟公孙丑的一段谈话。孟子借文王说事,提出齐国如能趁现在“民盼甘露”的大好时机实行王政,就有可能创立像文王一样的功业“乘势待时,事半功倍”是孟子思想的又一重要表现。

(14)、本章运用归纳加议论的方法,得出了一个至理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一正一反,互相映衬,富有哲理,发人深省。

(15)、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被后人称为"亚圣"。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有一首讽刺孟子的打油诗:“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有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

(16)、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17)、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18)、宣王说:“当然不会相信。”孟子便接着说:“如今大王您的恩惠能够施及动物,却偏偏不能够施及老百姓,是为什麽呢?一根羽毛拿不起,是不愿意用力气拿的缘故;一车柴草看不见,是不愿意用眼睛看的缘故;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是君王不愿意施恩惠的缘故。所以大王您没有能够用道德来统一天下,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

(19)、(20)(而)连词表顺承。(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0)、背完这15篇中考满分作文!孩子的作文水平一定会大大提升!(附点评,可打印)

4、孟子全文注释及翻译视频

(1)、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2)、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3)、妙笔生花 | 初中20篇作文范文及老师点评

(4)、生命诚可贵,道义价更高,“舍身取义”传唱千年,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道义,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酒热血,九死不悔。

(5)、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6)、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

(7)、孟母说:“是你没礼貌,不是她没礼貌。《礼》不是说嘛,‘要入门时,先要问谁在里面;要上堂时,一定要高声说话;要进屋时,眼睛应该往下看。’这样可以使人在没有防备时,不至于措手不及。现在你到她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前也不说一声,使她这样坐着让你看见了,这是你没有礼貌,不是你妻子没有礼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