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裕是刘邦的后代吗?精选74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刘裕是三国谁的后人 1、刘秀是开国还是复国 (1)、而此时的刘裕,面临的情况并不比当年的桓玄乐观。 (2)、当时,正是刘裕,以打猎为名,招集了1700个旧部,一举迎回晋帝,恢复了晋...

刘裕是三国谁的后人

1、刘秀是开国还是复国

(1)、而此时的刘裕,面临的情况并不比当年的桓玄乐观。

(2)、当时,正是刘裕,以打猎为名,招集了1700个旧部,一举迎回晋帝,恢复了晋室。

(3)、可刘裕依然不肯罢休,眼看着司马德文每天和妻子褚氏躲在屋里,连每天喝水吃饭都是褚氏亲自试吃,实在是不好杀。但刘裕硬是放出大招,先派司马德文的两个小舅子上门引开褚氏,再派人闯进屋里闷死司马德文,彻底把这亡国之君“解决”。

(4)、果不其然,不久之后,萧道成称帝,而刘准被杀害。

(5)、身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杰出的战略战术改革家,东晋司马氏王朝的掘墓人,亦是刘邦后又一位“从草根到皇帝”的“成功创业典型”。刘裕一大重要形象,就是“恤民”“爱民”。但在对待“亡国之君”时,他可没有这样的好脾气。无论对“亡国之君”本人,还是“亡国之君”的家族,他的态度就是四个字:赶尽杀绝。

(6)、总之,安恭两帝都傀儡,十分无能,无论在桓玄篡晋时期,还是在刘裕迎还安帝、拥立恭帝之后,两帝始终处于要挟受制状态。刘裕可以老大自居,随心所欲,任意弄权,以至两帝统遭杀身之祸,刘裕屡屡得逞也就不难理解了。

(7)、如今,屠龙勇士成了恶龙,刘裕自己篡夺了天下,又怎么能不担心司马家这面大旗呢?

(8)、这样一个国穷民困的破烂摊子,如果不能采取断然更革,那么不用司马家族捣蛋,也得分分钟完蛋。于是为了坐稳皇位,刘裕仅仅“务农重积”“恤其(农民)所苦”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向这些腐朽的门阀开刀。所以他针对的,不仅仅是司马皇族,还有所有门阀大族。

(9)、刘裕逼迫晋恭帝退位时候,一开始还算“尊重传统”。晋恭帝被封了零陵公,可以继续使用晋的正朔、服饰。

(10)、一个朝代的名称,有很多讲究,不能随便乱用,里面的道道很深,涉及到自身朝廷的合法性,换言之是为了证明自己建立的朝代为“天下正朔”。自古以来,各种地方政权层出不穷,称孤道寡的人数不胜数,不过其中绝大多数不被“历史”承认,主要原因就是没法解释自身的合法性。否则,随便个人都可以对外称王了。秦汉二朝多以五行更替来解释自身的合法性。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以周为火德,秦为水德,水克火故秦能代周统治天下。

(11)、刘裕从军后成为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在北府军中步步高升,累官至北府军参军。主要原因是刘裕在对孙恩的作战中屡立战功。孙恩是五斗米教的道士,被认为是最早中原地区的海盗,最后被刘裕击败跳海身亡。

(12)、③公元413年,刘裕派兵灭亡谯蜀,谯蜀君主谯纵自杀。

(13)、当初司马家族在曹氏一族手中抢走了江山以后,却没有多大能耐治理江山,所以西晋王朝早早地就灭亡了。刘裕打败司马家族称帝以后,为了防止司马家族重新崛起,于是便杀光了司马家族的人。除此之外,刘裕当时这么做也是担心司马家族的后嗣还在的话,未来会有人拿司马家族的后嗣闹事,毕竟司马家族曾是正统王朝的统治者,所以司马一族的后人是有资格当皇帝的,因此刘裕不能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任何威胁。

(14)、417年,刘裕二次北伐占领了长安,这时他的得力干将刘穆之(刘邦长子刘肥的后裔,驻守东晋都城建康)病死了。刘裕的大后方出现了问题,刘裕急忙南归控制局面。到达建康后,刘裕迅速控制了东晋的政局。

(15)、刘裕被大家最为诟病的一点就是,在杀死了司马家的人,不仅仅是诛杀了所有和司马家有关的家族,甚至是下令杀害所有姓司马的人,司马族人为了躲避后乱,都改姓复姓换成了单姓,改成了司氏、马氏、同氏、仝氏、冯氏等等。

(16)、梁山好汉中死得最惨的一个英雄,生前难逢敌手,最后却被活刮斩首

(17)、事实上,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的一点是,对前代皇族尤其是男性皇族子弟斩草除根,其实本就是新兴政权最为常见的处理手段,简称“基操勿六”。

(18)、所以,在对司马家族痛下杀手的同时,刘裕也对整个刘宋王朝的豪门们,采取严厉的高压政策:比如他拿赫赫有名的“京口刁氏”开刀,将这个显赫一时的家族几乎杀绝,其财产“令百姓称力而取之,弥日不尽”。与之同时推出的,还有严厉的“土断”政策,迫使豪门吐出大片被侵占的土地,百姓的负担也大大减轻。他在位时间不到两年,但曾经危机四伏的刘宋王朝却幡然重振,接下来步入到“元嘉之治”的辉煌里。

(19)、在讨论古代朝代更迭时,有一个词汇经常出现,那就是“禅让”,从表面上来看,这种制度或现象体现了一种极为开明和超前的制度理念。

(20)、而他的内部同样矛盾重重,试图冲破士族枷锁的寒门子弟与既得利益者们的冲突日益激烈——“冯藉世资,用相陵驾”,即使他有意利用两股力量彼此制衡,也无济于事。

2、刘裕是刘邦的后代吗?

(1)、比如东汉的刘协、蜀汉的刘禅、东吴的孙皓以及曹魏的曹奂,虽然都不幸赶上了亡国厄运,却接着都被胜利者们“好好养起来”。有几位还特别能活,还把同时代的“仇人”都活活熬死。东晋年间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也是个“养亡国之君爱好者”,被他灭掉的“北方诸强”,几乎都被他养了起来。类似的历史段落,放在这段交织着无数残酷景象的乱世历史里,显得相当的阖家欢乐。

(2)、尤其喜欢去赌场扔两把骰子但当时赌场老板一定没想到,这个经常在赌桌上丢裤子的流氓,终于赢回了一件千万元买不到的好东西——江山。刘裕为什么恨司马氏?早在历史上,刘备死后,刘禅成为蜀汉皇帝,司马昭迫使刘禅投降,导致蜀汉灭亡。对歼灭国家的仇恨一直围绕着汉代的后代。

(3)、后来司马睿好不容易重新整顿兵马,建立了东晋,总算是保住了晋朝的火种。然而,整个东晋十几个皇帝几乎没有一个顶事儿的,从头到尾都在受着权臣的威胁。包括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也是如此,开创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甚至到了后来,还有皇帝直接被权臣给吓死的,比如说司马昱。这些皇帝真的是十分窝囊,这样的皇帝做着还有什么意思。

(4)、相传,在派侍卫直接下手之前,他曾经派手下大臣偷偷毒杀司马德文,而这位大臣却因为心向前朝,不忍毒害故主而选择自尽。也正是因为这一事件刺激到刘裕,让他感到司马氏依旧死而不僵,这才大开杀戒,血洗司马一族。

(5)、历史君:知名新锐历史作家,擅长明清、民国、古代史,粉丝数百万。新媒十大影响力新媒体人物,新媒榜百大风云自媒体,青年新媒体典型代表人物之一。

(6)、刘裕是汉高祖刘邦的四弟楚元王刘交的22世孙,是汉室的后裔。不过过了这么长时间,刘裕已经和普通的老百姓没什么区别了,只能仰望祖上的辉煌。刘裕非常孝顺,为了生活他砍柴、种地、打渔,有时甚至去赌博,都是为了生活所迫。

(7)、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今江苏省徐州市)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中国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420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在位)。

(8)、参考资料:梅毅《华丽血时代》、杨恩玉《刘裕的猜忌心理与用人政策探析》、王永平《刘裕诛戮豪门士族与晋宋社会变革》、庄华峰《刘裕与东晋末年改革》

(9)、众所周知,无论是东汉末年的汉献帝刘协,还是曹魏最后一任皇帝曹奂,当他们禅位之后,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别说被杀,至少表面上都是地位很高的,哪像刘裕一般,直接杀害,因此元人胡三省评道:“自是之后,禅让之君,罕得全矣”。

(10)、按道理,刘裕能从一个下品氏族,一步一步走到开国皇帝的位置,他的眼光自然不会短浅,不至于做出如此残暴的行为,可是他却偏偏开创了如此一个恶例,到底有些什么样的原因呢?

(11)、虽然他生活贫困,但后来由于自己的努力付出,再加上平定战争的功勋而被称为“宋公”,所以他在建国后使用了“宋”这个国号。除此之外,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汉朝已经灭绝了很长一段时间,政治影响力很小,它早已在人们心中被冲淡了。如果汉朝的名字仍然被采用,它基本上是没有意义的。最好是建立一个新的名号,这样既可以顺应人民的意愿,也对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大有益处。

(12)、自己的子孙都感到羞耻。这种司马氏家族的作风,让人深深感到不安,遗祸后人。

(13)、15年前,晋安帝禅让了一次,把天下禅让给了桓玄。

(14)、而且刘裕称帝时已经五十七岁了,古代年近花甲的人又能活多久?但是他长子刘义符也才十四岁。继承者年幼,自己又快不行了,刘裕为了能让儿子接手一个稳定的国家,不惜对东晋皇室斩草除根。

(15)、再次情况下,他在一咬牙,一狠心,痛下杀手,决定要杀死已经被废掉,降格为零陵王的晋恭帝。

(16)、据正史《晋书》记载,明帝有一次向宰相王导询问司马氏得天下的具体情形,王导便叙述了司马懿及其两个儿子的所作所为,晋明帝闻言极为羞愧,便把脸埋覆在床上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17)、这16个国家统称为“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其中的四燕,也就是《天龙八部》中慕容复要光复的“大燕”,因为四燕都是出自慕容鲜卑。

(18)、六朝初期的南京,一直习惯用童谣来为天子造势,孙权当皇帝是这样,司马睿当皇帝也是这样。转眼间,南京这座城市即将迎来六朝时期的第三个朝代,刘宋就要开始了,童谣已经落伍,现在必须要为它现编点段子。

(19)、可以说,在众多末代帝王中,这两人的结局都算得上幸运。但事情的残酷之处在于,这两人能够保留下性命,却只是历史中罕有的特例。

(20)、而在外统兵的大将,如夏侯楙、夏侯尚,从姓氏可以看出,也都与曹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刘裕在三国什么水平

(1)、晋朝的第一个悲惨之处在于,它灭亡了两次,而且一次比一次凄惨。虽然汉朝同样是灭亡了两次,但是西汉灭亡之后,后来建立起来的东汉依然强大。但是晋朝就不一样了。西晋灭亡之后,虽然后来又成立了东晋,但是疆土大大减少不说,皇帝们还一个比一个窝囊,并且整个东晋根本没有安生过。只能算是苟且偷生。

(2)、东晋孝武帝有三个儿子: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司马楚之。前两个已经被杀,司马楚之带领自己的家族和部署投奔了北魏王朝,最后成为了北魏的大臣,在北魏边疆曾经大败宋军,死后追赠征南大将军、扬州刺史。

(3)、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汉族,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4)、幸运的是,他出生在东晋末年,早先有孙恩起义,后来孙恩的妹夫卢循再次起事,当时从军的刘裕得以立功,进入了高层的眼中。

(5)、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将皇位传给了晋惠帝,从此为后面的八王之乱埋下隐患,11年之后,赵王司马伦自立为帝,将晋惠帝赶下了皇位,这算是彻底撕下了晋国皇室内乱的面纱,各个司马氏的皇族纷纷下场,内乱不断。

(6)、相对于前二者来说,南北朝就是一个独立的时期,是从刘裕称帝,东晋灭亡,到隋灭南陈的这一段时期。

(7)、高门子弟依靠门第出身,欺凌压制低阶士族和寒门子弟的情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就连刘裕这位开国之主,在发迹之前都曾经因为自己出身寒微而备受打压。

(8)、刘裕晋在公元363年的4月16日出生,小时候家里非常的贫苦,他的母亲因为在生他的时候难产儿子,而他的父亲又因为没有钱给他请乳母打算抛弃刘裕,多亏了刘怀敬母亲的帮助,刘裕才能活下来。

(9)、那时候,很多北府军干将都被桓玄杀害,整个北府军四分五裂,就刘裕而言,这种情况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为刘裕只能控制几百人的兵力,但他却能抓住机会,利用民众的支持与桓玄作战,虽然刘裕的兵力有限,但他成功地打败了桓玄,重新拥护了东晋皇帝,从此,刘裕成了东晋的权臣。

(10)、毕竟,这是一面曾用了将近200年,经历了数代人的大旗!

(11)、傅亮一切安排妥当,立即逼帝禅位,被逼无奈之下,恭帝照稿誉录傅亮伪诏,顾语左右,违心地说道:“桓玄时晋已失国,亏得刘公恢复,又复重延,到今将二十年,今日禅位,也是甘心”说罢,恭帝强颜欢笑,亲手把皇帝玺绶交出,传国玉玺落入刘裕之手,恭帝最终惨遭毙命。中书令傅亮充当了刘裕弑杀恭帝的帮凶。

(12)、司马懿政变的时候,他的声望相当高,但是他的子孙专权,最后取代了曹魏。他是虚伪奸诈、阴险毒辣的代名词,他经常违背誓言,没有做人的底线。东晋的明帝司马绍曾经问过王导关于夺得天下的事情:

(13)、其实刘裕并没有马上杀害晋恭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二自己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只有14岁,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不能掌握政权,被东晋的后裔反攻倒算,可能死无葬身之地,于是下决心杀死已经被废为零陵王的晋恭帝。421年,刘裕指使手下人毒杀晋恭帝,这个司马德文不想喝毒药,怕死后不能转世,士兵们只好用被子闷死了他。这也够奇葩的了。

(14)、他如果选择恢复汉朝,会很容易引起不满。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如果他选择去复汉朝的话,那要肯定会引起别人的不满,因为毕竟汉朝当时可以说是已经消失很长时间了,突然间恢复肯定会引起躁动的,因此为了自己能够在皇位上坐的很稳,他就选择了没有恢复原来的国号,从而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号。其实当时他这样做也是为了获得民众的支持,因为百姓们的支持对皇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他当时为了获取支持就没有选择恢复以前的汉朝,而选择重新建立属于自己的。

(15)、所以,从刘裕夺位的那一刻起,他就必须刻不容缓地考虑下一代接班的问题了。

(16)、桓温有代晋之心,却没有等到好的时机,最后只能抱憾而终。桓温之后,东晋更是彻底堕落。内有司马道子父子专权,外有孙恩卢循作乱,最后使得桓温之子桓玄做大。桓玄以楚为号代东晋建国,完成了父亲的愿望。桓玄不是最后胜利的那个人,刘裕才是。刘裕以北府兵为基础,攻灭桓楚,重新迎立晋帝。

(17)、刘秀乃是长沙定王刘发(汉景帝刘启(汉高祖刘邦之孙)之子)之后。

(18)、安帝弑死后,恭帝所谓的禅让,更是刘裕暗中与中书令傅亮密谋策划,一手操办的。刘裕封为宋王,移镇寿阳后,为了达到尽快去掉恭帝之目的,使出了假招术,伪称要奉还宋王爵位,还老京师。一丘之貉的晋中书令傅亮贼心相照,悉心揣摩,窥透裕意,两人一拍即合,由傅亮在建康自具草诏,托称征刘裕到建康辅佐恭帝,刘裕见机行事,率军突入都中。

(19)、刘裕诛杀司马族人的原因也有两点,一是害怕司马家有皇族还活着,害怕没有斩草除根导致留下祸患,二是因为复仇,晋朝也是算得上是篡了汉朝的位,刘裕这也算是报仇了,还能够拉拢刘家后人。不论是东汉皇帝汉献帝、蜀国刘禅、吴国孙皓还是魏国曹奂,投降之后都能得以善终,皇族成员也没被诛杀,甚至还能保留爵位。

(20)、答:自东汉末年至两晋南北朝的数百年乱世里,“善待亡国之君”这事儿,曾是个很流行的规矩。

4、刘裕是三国谁的后人呢

(1)、因此,从西晋开始,直到隋朝再次统无论是南北朝,还是十六国,其实都是一个大分裂的时期,而这个大分裂的罪魁祸首,可以说与晋朝皇族司马氏关系不可谓不大,因此,晋朝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比较透明的朝代,很多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对其感官都不会太好。

(2)、⑤公元419年,刘裕指派王韶之缢杀晋安帝,立琅琊王司马德文为帝。

(3)、但南朝刘宋王朝的开创者宋武帝刘裕,在这件事儿上,却是个绝对例外。

(4)、刘裕虽然一生征伐无数,可是无论是投降的君主,还是反抗的,甚至是自家的皇帝,都难逃他的毒手,也是为后世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

(5)、刘裕一辈子都在为自己谋朝篡位做准备,在晚年的时候,他为了以绝后患,于是发动了政变。直接就将皇帝给搞死了,并且在创立了南朝之后,他终于成为了老大。那么为了自己的统治可以巩固,他自然要把司马家族给杀光。那么刘裕为什么把司马懿家族灭族?

(6)、刘裕虽然跟篡位的曹丕、司马炎是一样的身份,可是他的地位却又跟曹操和司马懿一般,都是靠自己打下来的天下,然而,曹操和司马懿毕竟没有篡位,而是留给了子孙。

(7)、但可惜的是,因为他对待东晋皇室血腥的屠杀政策,这位开国之主的历史形象,也不免蒙上一层阴影。那么,刘裕到底为何会这么做呢?

(8)、周围的人并不看好他,只有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谧独具只眼,曾对刘裕说:卿当为一代英雄。这话当然是随口一说,不曾想真被说中了,刘裕不仅成了英雄,而且还在南京当上了皇帝。

(9)、重点还是刘裕这个人野心很大,毕竟能从一个市井混混,到最后凭借着蛮力还有智商走到了朝廷的最终位置,那足以见得这个人心机很重。刘裕懂得联合朝廷众臣去讨玄,并且还会抓紧任何机会来让自己的d羽渗透到朝廷的各个位置。他很懂得掌控人心,而且还居功自傲,等到权力都在手的时候,又妄想谋图皇位,所以篡位的野心昭然若揭。

(10)、他应该算是出生寒门,基本上就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根据暴发户必须造家谱的原则,他的先人是西汉楚元王刘交,这个刘交又是何许人呢,是汉高祖的异母弟弟,反正五百年前的故事,信不信也无所谓,用不着太当真。

(11)、汉献帝刘协,在退位后被封为山阳县公,不仅得以保留天子仪仗,他的两个女儿还嫁给了曹丕为妃。而曹魏末代帝王曹奂,退位后同样被允许继续“使天子旌旗,行曹魏正朔”,他的封地陈留国还历经两晋、刘宋,南齐共二百余年。

(12)、北府军后投降桓玄,桓玄的老婆非常有眼力,建议桓玄杀死刘裕,因为桓玄要利用刘裕才作罢。刘裕自己也感到危险,积蓄力量反叛桓玄,并将桓玄击败,北府军成为刘裕的起家部队,在建立刘宋后,北府军成为了刘裕的皇家卫队。

(13)、元朝第一将:败朱元璋等48将,常遇春也不敌,却被他一剑削三首

(14)、然而,令刘裕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百年之后,自己的后人也遭到了当初司马家族的待遇。南朝宋的最后一位君王,也就是刘裕的后人宋顺帝刘准禅位给齐王萧道成以后,萧道成便派人去抓走了年仅十三岁的刘准,年幼的刘准急忙问自己是不是要被赐死,但是抓刘准的人并没有赐死刘准,所以当时的刘准以为自己只是被软禁而已,毕竟他都已经把皇位让出来了,结果刘准被软禁后没多久,萧道成就派人毒死了刘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