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斯鸠名词解释史学史精选108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孟德斯鸠名词解释 1、孟德斯鸠提出 (1)、三教合一: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2)、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

孟德斯鸠名词解释

1、孟德斯鸠提出

(1)、三教合一: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2)、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隋唐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3)、儒家民本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提出爱民、重民、养民思想,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重视民众的社会作用,认识到民为国之基本,其中有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

(4)、⑶英雄传说:主要有赫刺克勒斯建立十二大功的故事、伊阿宋率众英雄取金羊毛的故事等。

(5)、资料部分法律要素的各学说,尤其是庞德,德沃金和哈特。

(6)、焚书坑儒: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烧毁所有的《诗》《书》等诸子百家书并坑杀大批儒生,加强思想专制,强化中央集权,但其暴政加速了政权的灭亡。

(7)、陆王心学:南宋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者,王守仁是明朝中期心学代表人物,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天生就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是主观唯心主义。

(8)、法律事实的分类: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概念以及区别,要加深理解

(9)、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美国制成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10)、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中国有“崇洋媚外”,外国也一样。

(11)、儒家民本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提出爱民、重民、养民思想,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重视民众的社会作用,认识到民为国之基本,其中有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

(12)、(1)提到作品,如《三言二拍》,需要解释作品的作者,写作年代,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13)、王夫之:明清之际,号称船山先生,著有《读通鉴论》,主张唯物思想,提倡民主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4)、宋明理学:儒学新体系,由北宋“二程”创立,南宋朱熹是集大成者,南宋陆九渊和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是宋明理学的发展。

(15)、(4)马哲的考题延续了往年的难读如果对教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熟读一遍并背诵其中的第二部分即具体内容,就可以顺利写出,换句话说,马哲原著由于有教材的辅助,它反而是中西马中最简单的。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哥达纲领批判》虽然教材没有具体写到,但是其内在涉及的部分事实上在对马克思的著作关注中早已有一些论述。

(16)、知行合一:心学的认识论,王阳明认为知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17)、达尔文与进化论: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创立生物进化论。被称为“生物领域的牛顿”。

(18)、王阳明:明朝中期儒学代表,心学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19)、2001年法理学专业名词  法律推论(法律推理)

(20)、指南针:最早为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北宋用于航海

2、孟德斯鸠名词解释史学史

(1)、法系的概念及划分标准,当今世界几大主要法系

(2)、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开始在军事上广泛运用

(3)、进化论:①生物既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进化而来的;②生物现存的物种就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4)、进化论:①生物既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进化而来的;②生物现存的物种就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5)、朱熹: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认为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6)、王阳明:明朝中期儒学代表,心学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7)、启蒙先驱们提倡用理性而不是用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一切事物,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不再信奉传统的偶像与教条,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

(8)、(3)西哲今年出现的特点是尤其新颖,其一要求我们联系实际,这与笔者在分析马哲文化观之原因的时候一样,结合时代的大背景,针对我们的理性思维是否能够有一些独属于我们自身的哲学反思。题目中出现的关于对新冠疫苗的接种之思就是如此,这是之前从未出现过的,它具有时效性,但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于人生、世界的深刻反思,而是否有这种反思能力也就是哲学系学生必须所具备的。同样在论述中出到题目隶属于重点中近代哲学的领域,然而孟德斯鸠却是我们一般会忽视的,甚至专业的哲学学生都会忽略,这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故其本身题目并不很难,甚至就是哲学史的基础,但是难的恰恰是这个人物的生疏,这提示我们,在背诵哲学史时,务必将所有人都过一遍。

(9)、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其影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就是其意义和作用!

(10)、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表现在: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因此人文主义可以说是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1)、司法独立与权力制衡,结合行政权力的扩张,把给部分资料串起来看,多角度理解,多看几遍书后,建议把该章整体来看。

(12)、原著在哲学考研比重增加,即非哲学专业或只读教材的人已经不能适应哲学考研了。这对我们的要求是:早点开始阅读哲学原著!每天晚上抽出一小时两小时的时间,这样日积月累,必定会有一成效。阅读的选择则是中西马的经典文本,如中哲的《四书章句集注》、西哲的《纯粹理性批判》、马哲的《1844年经济学手稿》等等。阅读一流哲学家的著作往往能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收获的思想也是最多的。笔者希望的是每天都抽一定的时间阅读,保持一种对哲学的感觉。

(13)、启蒙运动:17至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起源于英国,在法国运动达到高潮。核心是理性,即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14)、简答题——马克思原著1道,分析材料,对于劳动的相关认识。

(15)、这时候,《马可波罗游记》横空出世,里面把东方,尤其是中国描绘地像人间天堂一般,正好符合了当时思想家对“乐土”的幻想,于是,当时的思想家纷纷歌颂中国、研究中国,伏尔泰还把中国称作“精神上的祖国。”

(16)、人文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宣扬个性解放,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反对愚昧。是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

(17)、焚书坑儒: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烧毁所有的《诗》《书》等诸子百家书并坑杀大批儒生,加强思想专制,强化中央集权,但其暴政加速了政权的灭亡。

(18)、韦伯 形式主义法律或者形式法律(韦伯等法学家的代表性主张,代表作也要掌握)2004年,2008年

(19)、2003年司法解释 名词p269(大体了解行政解释、立法解释)

(20)、②外国哲学:古希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中世纪。奥古斯丁、阿奎那的一些篇目。近代哲学。大陆唯理论和英国经验论两派的著名篇目德国古典哲学。毫无疑问重点在康德与黑格尔

3、孟德斯鸠名词解释

(1)、《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是七星诗社的宣言。

(2)、作品通过人物生活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描写,为主人公活动提供了一幅广阔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3)、原有,救济性权利,对世、对人权利义务的概念需要准备下(包括区别)

(4)、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5)、经世致用:明末清初,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由此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6)、资料中法律发展的进化论与建构论,本土化与国际化,内源型与外源型发展(这部分内容在这本书中太简单,我当时看的时候是把张文显的法理学这部分内容都看了)

(7)、中国画: 指从远古时期的彩陶画《鹳鱼石斧图》开始的画;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表明中国画由萌芽走向成熟;到秦汉时期,门类丰富,代表作壁画《夫妇宴饮图》;魏晋时期出现真正意义的画,中国画进入自觉阶段,士大夫活跃于画坛,代表作顾恺之《女神箴图》《洛神赋图》;隋唐五代时期吸收了外来美术风格,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高峰,代表作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两宋宫廷画、风俗画,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文人画。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8)、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9)、主要成就:钟摆、自由落体定律、望远镜、太阳黑子、月球山脉、日心说。

(10)、  下面数个例子还是这样,凡名词解释一定包含三部分的原则,错不了!信哥,没错的!唯一一句劝就是,兄弟们姐妹们,现在还没考试最好是把名词的大题背过,我这名词解释三步法只是应急。不过万变究不能离其宗,阿弥陀佛~~~

(11)、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主要思想:“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思想;他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代表作为《社会契约论》。

(12)、 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开始在军事上广泛运用

(13)、版主解析:我们都知道孟德斯鸠以及其代表性著作《论法的精神》,但是我们也会忽略他的另外基本著作。孟德斯鸠的启蒙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发展,逐步积累的。而文献类的名词解释答题,既需要我们清楚具体的写作背景,也需要我们清晰文献的内容及其意义。这样答题才能够完整。

(14)、《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编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古代农业著作

(15)、③李贽的这些“异端”思想,实际上是从王阳明到泰州学派合乎逻辑的发展。其“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正是王心斋“百姓日用即道”的活用与发展;其童心说也是王阳明“赤子之心”的同步推演

(16)、(2)提到作品里的人物,如浮士德,要写出作者,出自哪部作品,以及作者想要通过人物表达的思想等。

(17)、彼得拉克:意大利著名文学家,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是《歌集》。

(18)、 同光十三绝:指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时涌现的程长庚,谭鑫培等的著名艺人

(19)、在欧洲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核心是人文主义。实质是反封建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20)、普罗泰格拉:智者学派代表人物,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是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4、孟德斯鸠名词解释考试资料网

(1)、2022武汉大学哲学基础延续了2010至2019年的试卷形式,自2020年来延续了两年的填空题不再被使用,而是回到20年之前的做法,题目设置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考察形式为笔试,总分150分。从题型看,3道名词解释题(30分)、3道简答题(60分)、论述题(60分)构成。其中马哲70分、西哲40分、中哲40分。从命题形式上看,依旧是马哲占一半分值,其余的中西各占一半分值。

(2)、主要人物:龙沙是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主要成就:爱情诗

(3)、99年简答(法理学专业)  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p75

(4)、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主要思想: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代表作为《哲学通信》和《路易十四时代》。

(5)、材料部分  凯尔森的主张,哈特,法治与法的程序性的关系的论述,这部分在书中涉及的很少,我觉得还是要好好准备下。

(6)、《授时历》:元朝时期郭守敬编订,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7)、小说:最早在魏晋南北朝出现的《搜神记》等,唐朝的短篇小说和宋人话本,明清时期小说进入繁盛时期。

(8)、超实用!历史概念大扫盲,高中必会历史名词解释

(9)、人文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宣扬个性解放,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反对愚昧。是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

(10)、人治的法与法治的法(个人认为单独考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对于法律理念的理解,市场经济法律体制的完善等的理解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后面两个)

(11)、二程:北宋时期的程颐和程颢,他们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后有物,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12)、《夏小正》:夏朝时期的历法,我国最早的历法

(13)、另外需补充我国现行制度下,那些与司法独立相违背,以及对策建议

(14)、法律的规范作用:指引、评价、预测与教育作用

(15)、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提出后天获得的新特性有可能遗传。

(16)、人名解释历史人物,要知道他姓甚名谁(中国人最好知道他的字),什么朝代,干什么的,有什么历史贡献,作家的话有什么著作,思想家的话有什么观点,点到这些就可以了。比如说朱熹:宋朝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诗人。世称朱子,是既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程朱学派的创始人,其主要思想是“存天理,灭人欲”,其思想倾向于客观唯心主义,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17)、司法权的判断权的性质  (结合后一节特征来看)

(18)、格物致知:由二程提出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格就是深刻探究,理学家认为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而“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19)、生物进化学说:以自然选择为基础,被后世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20)、《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编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古代农业著作

5、孟德斯鸠法的精神名词解释

(1)、巴洛克,特指17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过分雕琢和华丽的建筑。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哀怨。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并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

(2)、论述题——马克思原著1道,分析材料,对于市民社会的如何产生认识。

(3)、此处不再单列表格,因为简答与论述的题型在上文已经说过,都是材料分析题,只是分值的不同。

(4)、论述题——近代哲学1道,孟德斯鸠的自然法。

(5)、2003年法理论述(法理专业)、2006年简答  法的一般品性p30

(6)、如果说武大有难度的话,自从20年以来,由不同学科的专业基础考核改成了哲学原典之后,它就变成了我们的最大拦路虎,与上述我们已经论述过的哲学基础不同,它经过了一个断崖式的难度提升。其考察形式基本都是材料分析,由简答、论述两部分组成,简答三题,一题20分,共60分;论述三题,一题30分,共90分。表面看是简答与论述两部分,实际是一种类型,即对于文本的分析。其中中哲30分,西哲70分,马哲50分。

(7)、赋:汉朝时,以楚辞为基础的文体,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期恢弘的气度。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西汉司马相如)《二京赋》(东汉张衡)

(8)、2005年简答  权力与权利运用推定规则的不同p122(可以从权力与权利的特点来分析,以及法律思想)

(9)、《授时历》:元朝时期郭守敬编订,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10)、孟德斯鸠对中国文化进行了考察,认为它是世界上并存的许多民族文化之反对西欧基督教垄断全部“德行”和“真理”的观点。孟德斯鸠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11)、2007年简答,2009年论述  法律职业的思维特点P359

(12)、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起于19世纪初,止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的机器大革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开始初步确立。

(13)、简答题——今年的两道题实际都无法限定在某一具体的领域,比如对新冠疫苗注射的思考,这甚至都无法被归结为中西马的任何一个方向。同样,论证命题非A≠A,它是形式逻辑的“不矛盾律”的相关内容,属于逻辑学的基本内容,构成的是西哲研究的一个基础。故我们可知,这张卷子为我们展望的是夯实基础,这种夯实基础非背诵哲学史而来,而是通过与伟大的哲学家对话而来,真正深入思想家的文本,直入塔中,领会到他们对于形而上学、知识论、政治哲学、伦理学等的真正洞见。

(14)、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20世纪三十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15)、伽利略:16世纪~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6)、 《石氏星表》:由战国时期石申编写,是世界最早的星表,后遗失,唐朝时期重新辑成

(17)、资料中韦伯关于法律形式发展的论述,这是法律的基本问题,应该掌握的。伯尔曼

(18)、《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九十五条论纲》是“因信称义”,即“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就可以获得拯救。

(19)、资料中律师职业伦理与营利活动二律背反的关系,大体了解即可,不会考的太深,感兴趣的同学,这方面论文不少,可以看一下,尤其是考诉讼法的,这是个比较受关注的问题

(20)、资料中关于我国法律渊源的论述,可以结合一下司法判例、习惯的作用,

(1)、1大体了解即可,不过要好好看一下市场经济对法律的影响,结合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2)、三纲五常:汉代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3)、行书:始于东汉,西晋成熟特点:兼并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代表人物: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赵孟頫

(4)、 京剧:清朝乾隆年间融入安徽徽剧和湖北汉剧的剧种,在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

(5)、陆九渊:南宋心学开创者,提出“心即理也”“吾心便是宇宙,吾心即是真理”,认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反省,与朱熹的“格物致知”论产生分歧。

(6)、致良知:心学的认识论,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存在人心中的天理,是人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侵占,所以要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本性。

(7)、李贽:明朝中后期,世称温陵先生,著有《焚书》、《藏书》,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学说,反对绝对思想权威。

(8)、③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范。(主张“三一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