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名言名句书法欣赏精选124句文案

名言警句 编辑:
导读孟子名言名句书籍 1、《孟子》名言书籍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

孟子名言名句书籍

1、《孟子》名言书籍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6)、(大任)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10)、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11)、解释:自己***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1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3)、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5)、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16)、解释:地位低的人尊敬地位高的人,叫尊敬贵人;地位高的人尊敬地位低的人,叫尊敬贤人。尊敬贵人和尊敬贤人,道理都是一样的。

(17)、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8)、解释:错误的扭曲自己的看法,是不可能让别人正直的。

(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春秋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20)、解释:在上位的人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厉害啊。

2、孟子名言名句书法欣赏

(1)、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3)、仁则荣,不仁则辱。今***辱而居不仁,是犹******而居下也。

(4)、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5)、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6)、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8)、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9)、句句在理啊,可惜都是之乎者也的文言文,小编我中学时都背哭了。

(1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

(12)、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1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为学》

(14)、(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6)、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

(17)、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8)、解释:劝说地位高的人,要轻视他的地位,不要把他的显赫地位和权势放在眼里。

(19)、解释: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

(2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孟子名言录

(1)、解释:在争夺土地的战争中,被杀死的人布满战场之地;在争夺城池的战争中,被杀死的人遍布城中,这就仿佛是有人率领这土地来吃人,罪行已经大到就算将他处死刑罚也太轻的地步了。

(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3)、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4)、释义: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5)、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梁惠王章句上

(8)、(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9)、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10)、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1)、孔子书院“千县万校”工程,全国战略合作分院如下:

(12)、(挟长)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孟子的名言 

(13)、又如“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

(14)、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5)、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6)、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战国时期·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孟子》

(17)、解释:一个人的心志直接影响个人的气节,而气节是支撑一个身体的东西。

(18)、(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9)、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0)、解释: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4、孟子名言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思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2)、解释:耸起肩膀,故作恭敬的样子,满脸堆笑,向人讨好,听这种人说话,比酷热的夏天在田间劳作还要疲惫。

(3)、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4)、解释: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传播给群众。

(5)、(自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6)、(译文) (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7)、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8)、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9)、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1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章句上

(12)、解释: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就高兴。谓虚心接受意见。

(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 

(14)、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孝也。——孟子 

(15)、解释:却一心以为有大雁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

(16)、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17)、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

(1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9)、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20)、西子蒙不洁,则人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人,齐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5、孟子名言名句经典摘抄

(1)、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3)、解释:人与人的交往有一定的道路,人与人的相互接受也要遵循社会行为规范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解释:人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有所不为。

(6)、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9)、解释: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也替他们降生了师傅,这些君主和师傅的惟一责任,就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

(10)、体有贵***,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11)、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2)、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13)、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14)、解释: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样的行为是最为不孝顺的。

(15)、解释: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

(16)、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1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述而》

(18)、(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9)、大意:对待其他老人像对待自家的老人一样,对待别人家的孩子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2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2)、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4)、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

(5)、(赏析)***最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得到众人的拥护成了每个人的要求。几千年传承下来。这“和”却慢慢变了味,学习中有同学吵闹影响了学习,为了求“和”,不阻止;工作中有同事影响了工作进度,为了求“和”,不吱声;……“和”成了“讲面子”“拉关系”。错矣!这样的“和”只能是利益的暂时一致,永远做不到人心的团结。

(6)、(治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7)、(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罪不容于死。

(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9)、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孟子-离娄上》 

(10)、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

(11)、解释:人民放在第一位,***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有了***,才需要有个“君”。

(12)、解释:杨朱主张为自己,即使拔一根毫毛而有利于天下,他都不肯。

(13)、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14)、感悟:诚然,对自己的亲人不可能与对待别人一样,但是如果我们能体会别人对亲人的感情,就像自己对待亲人的那份感情一样(推己及人),那么还会有“扶不起”的社会悲剧吗?

(15)、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16)、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17)、(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8)、(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

(19)、(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勿施,尔也。)

(20)、(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虽然我经常叫嚣着“我爱钱,钱使我快乐!” “好想买买买啊,买一条街,买一幢楼,买豪华游轮和飞机……”

(2)、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3)、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孝也。 

(4)、(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