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核心思想
1、道家思想的核心内涵
(1)、有所作为,且不对人类的衍化产生重大影响——此即无为。故圣人只空谈,而不实干;只论道德,而不建功业。但常人,若无功业,则难以立足于世:所以,功名富贵之念,固不能重,亦不可太轻。于世无害,亦无大用;养家有余,济世不足:如此普通之业,平庸之辈,才是天地之幸,人类之福。
(2)、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
(5)、两晋之际兴起的般若学思潮,虽以佛教思辨方式出现,实质上它是魏晋玄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六家七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僧人对佛教理论的钻研深入了一步,它不满足于传译外来佛教典籍的章句之学,而要求结合中国当时实际,有所创新。
(6)、第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道教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出发,十分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道教认为,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就要确保天地的平安。《太平经》说:“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就是告诉人们,人安身立命于天地间,要想得到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和谐安宁,然后人类才能长久安宁。
(7)、我们这个社会,无论是物质享受,还是读书做事,都是空前的便利。人可以选择的东西太多,有时候就迷乱了心性;路上的风景太美,就忘记了赶路;人的欲望太多,本来是物养人,就变成为物所累。
(8)、因此,“道法自然”最一般的涵义,用今天的哲学语言来解读,就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要遵循万事万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和主体自身本然的发展趋势。显然,“道法自然”是道家哲人为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所预设的根本价值原则,它深刻地反映了道家哲学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的思想主旨。
(9)、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10)、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11)、道家说,凡事保持适度,刚刚好,才是最好的。
(12)、过来人都知道,水涨船高,人赚多少钱,都是不够花的。因为买了小房子,想换别墅;开了普通的车,又想要豪车。这是人的攀比心理。
(13)、在中国,汉初儒、法合流,所谓“阳儒阴法”或“杂霸王道用之”的封建正宗形成之后,道家‘思想以其被罢黝、受排斥的现实遭迂,加以它固有的主张天道自然、抗议伦理异化的理论趋向,便一直被视为思想异端。
(14)、《老子》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结晶,讲述“道”生万物,万物发展变化的“道理”,以及人类社会应如何适应“自然”。一旦掌握老子的思想,便能轻松通晓诸子各家思想,具有鬼神莫测之能事。
(15)、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16)、道教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始源於黄帝,集大成於老子,发扬於张道陵天师,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书法、美术、体育、史学、商业、军事等等影响极为深远。
(17)、魏晋时期各种思想相互融合、对抗,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魏晋思潮。正如汤用彤先生所说,首先是因为表面的相同而调和,然后是深入内部,发现不同而冲突,再最后是进入骨髓,又发现相同而调和。
(18)、因要上神坛, 人们便用精美的盒子和美丽的绣巾将之精心粉饰, 使之尊贵无比, 而当“刍狗”在祭典中完成使命后, 人们就将之废弃, 任路人践踏, 甚至当作柴火, 再也不会像在上祭坛前那样对之恭敬有加。
(19)、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20)、老子十分强调“道”的自然性与无为性,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以为天地人当效法“道”的自然性。可见,在道家哲学中,“道”既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存在的根据,也是天地万物之本性和君王治国安邦之根本方略,也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据和社会发展的终极境界。“自然”则是对“道”存在状态与本性的客观描述,意指万事万物非人为的、不受外力干涉的存在方式,即“自然而然”、“自主而然”。
2、道家思想核心内容有哪些
(1)、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2)、在道家看来,人和万物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庄子.齐物论)上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以道法自然,要求做到无为。而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作为。
(3)、道家思想,常常被贴上“消极”的标签,也因此备受讥评。从热入温,则觉水冷;先冷后温,便觉水热。道家所重,中庸而已;既不积极济世,也不消极避世——心中静躁不同,则眼中昏明有异。
(4)、经支谦、朱士行、竺法护等高僧居士的努力,般若思想已广为流传。般若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想在中国扎根,必须与当时的文化思潮相融合,才能减少阻力,广为流播。在魏晋时期,玄学盛行,清流名士高唱“正始之音”,外来的般若学说很快与玄学思潮交汇在一起,依附玄学,传播般若思想。
(5)、 “道”与万物的关系,就静态而言,“道”是一切人、物共同存在的最终保证,是最高的价值,是终极性的价值根源。就动态而言,道是秩序的凝构及其动力,是“造化”或“造化力”,是使万物得以相生、相续、转化、发展的实现性原理。道家认为,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其本源上相同,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因此,人们应充分认识并尊重自然界规律,让宇宙万物“自足其性”。个人与社会也是共生互存关系,修道不仅要“度己”,而且要“度人”,以各种适宜的方式,图世界共同的利益。 道家认为“无为”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不经过深思熟虑,无目的地行为。道家认识到任何有目的的行为都可能使行为本身产生偏差。“六亲不和有孝慈”,当提倡孝顺、和睦的时候,说明家庭中的成员本身已经不坦诚、不和睦了,否则是不需要这些的。表述类似观点的语句在道家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根据处理问题不同,“无为”的态度既可用于政治,也可以用于修身。道家各派在坚持“无为”本质的前提中,通常给予了“无为”更丰富的内涵。
(6)、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7)、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
(8)、道家的政治学说以知“法自然道”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9)、老子说: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10)、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
(11)、那么应该如何“安天地”呢?关键是要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在《阴符经》开篇就提出:“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所谓“观天之道”,就是要认识自然规律,“执天之行”就是要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就在于此。只有懂得自然规律,掌握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从而不违背自然规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12)、佛教的传播,激发了儒、道对于自身理论和发展的重新认识。这对中国哲学家说是一次巨大冲击,他们开始反思本土文化的价值所在。宋明理学时期,哲学家们将佛教与儒道思想融会贯通,从另一个层面将儒家发展到了更高的层面。
(13)、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专注,才能最快实现目标。
(14)、道家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是解释此原理的内涵,从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基本上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15)、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16)、尽管儒学是一种强调入世、有为的学说,有“内圣外王”的强烈要求,但在正常情况下,面对有霸道而无王道的现实,汉以后的历代儒者也都接受了“内圣外霸”的状态。这种制度与典籍而言是“儒表法里”,就理念与行为而言是“内圣外霸”,就总体文化而言,是儒法道三者互补的情况。
(17)、如果以品牌,炒作,证书来证明一个人或某件物的价值。人们往往会被蒙骗。人们应该去发现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真正价值所在。因为虚荣心的关系,人们往往会花大价钱买性价比超低的东西。好比一个人买了一件名牌花了两千,而他去在别人面前炫耀时,别人却会认为这件衣服值两佰元。这是因为别人是以这个人的水准来横量这件衣服的。这样花大价钱不仅没得到快乐反而得到痛苦。有的人去有名的大学校花几万学知识,只是为了证书。而在名气小的学习班可能只要几千就能够学到同样多的知识。往往学习班的老师在教授时会更用心。等毕业大学校当然有证书,可是应聘去,老板要的却是实力,那个证书就没有用了。而且如果以证书来评价一个人的水平时,往往会有一些人花钱买来假证书,滥竽充数。使很多真正有才华的人不能去发挥自己的价值。只有去掉虚荣心才能远离这些痛苦。
(18)、魏晋时代讲血缘纽带的小圈子原则,相比汉代,却是儒家伦理学在社会结构中坐实的时代。当时的前卫知识分子在研究道家思想的时候,一开始也似乎不敢明目张胆,所谓玄学就是披着儒家外衣出现的道家思想。
(19)、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
(20)、传统的宗教信仰认为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道’法自然”的观念否定了超自然意志的支配,具有无神论的性质。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也就是说“道”顺任自然,各物在不受干涉的自然状态下反倒有更好的发展。
3、道家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老子的军事智慧有哪些
(1)、 道家视生命价值重于外物,此外物主要是指功名利禄。老子强调统治者必须重身(此身该作“体”),不迷名、货。其后各个学派都提出轻(不迷)物重身的观点。而庄子、列子将“内圣”的观点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老子哲学,就其思想的系统性和深刻性而言,不但超过儒家,而且影响先秦诸子各家各派。
(2)、老子说: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3)、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4)、《庄子》说:“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5)、老子说: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也因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其自然。圣人也无所谓“仁爱”,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
(6)、“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就是说天地不会特别对某物施恩, 世间的每个生命都如“刍狗”一样, 在履行自己角色使命的过程中, 在普遍的大自然法则指挥下, 都会不可避免地经历着从极尽尊贵到被随意废弃的过程。
(7)、老聃所推崇的“柔弱”,实是柔弱于外,而刚强于内。内外皆柔,则软懦;皆刚,则暴躁。如外强而内弱,则伤人且害己。故性要随和,而心不可缺主见;外当浑厚,而内不可乏精明。
(8)、“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9)、《老子·四十四章》指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兵?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名声和身体哪个更值得珍惜?身体和财富哪个更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身体哪个更有害?过分地爱惜名声必定造成很大的精力耗费,过分地贮藏财货必定导致惨重的损失。因此,知道满意知足就不会遭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导致危险。这样,就可以长长久久。
(10)、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互动是当时一大重要的文化现象。魏晋时期,三教初次发生互动,通过相互碰撞,形成以儒学为主导、以道家玄远之学为主旨、以佛教离世脱俗为精神追求的思想格局。
(11)、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2)、有人说,道家思想强调的“无为”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我们从它的发展历史中来看,在道家思想的传承过程中,我们无疑会看到这种消极的影响。然而,它对于我们个人修养上的积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如“道法自然”,强调的是万物都遵循自然地法则,透出一种万物平等、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为而不争”、“少私寡利”的主张就有利于我们培养一种超越名利的境界,这些都能使我们的自身修养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因此,道家思想对于我们的个人的人格修养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13)、老子说: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14)、老子既是周朝的史官,因此《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此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至于班固的诸子均出于王官说,又当别论。金德建《老聃学说出于史官考》认为:“老聃学说的来历,大约是因为做周史的缘故”。他列举了《左传》、《国语》、《论语》、《大戴礼记》等书中史官属于格言形式的话,并将16条有关材料与《老子》相对照。
(15)、道法自然,意为纯任自然,不逆自然而行。《道德经》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公注“道性自然,无所法也”。道之本性是自然而然,以“无为”为法则。道化生万物,皆自然无为而生,不受任何外物所制约。所以,“道法自然”说就是主张天、地、人三者之间自然共生,共同遵循“自然”法则的天人和谐。
(16)、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老子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17)、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这一观点被后来所有道家所有流派支持,成为道家最基础核心。在各派之间对“道”的理解有一定差异,但在中国哲学史上,通过“道”的概念对世界万物本源进行了第一次探讨,开辟了中国讨论形而上学传统。这是道家突出贡献之一。
(18)、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扩展资料: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胡适曾推测老子生于周灵王初年,当公元前570年),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苦县,古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19)、天地对万物不会厚此薄彼, 不会因为你是善人或是有益于人类的补药, 就多给你一点阳光雨露, 反之, 也不会因你是恶人或毒药就不给你或少给你一点阳光雨露。天地不是因为喜爱万物而让其繁荣生长, 也不是因为憎恶万物而使其衰败消亡。
(20)、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思想之一。哲学思想:
4、道家思想核心表述
(1)、无所不能、长生不灭,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2)、《道德经》,又名《老子》,是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3)、春秋时期,老子总结了古代道教的精髓,形成了完整的道教理论体系,表明道教已经正式形成。其学说认为“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4)、因此,道家主张人要效法天、效法地、效法道,遵循道的自然法则,进而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要遵循客观规律,顺乎无为之天道,与一切外物和谐共生,以期获得人与自然在整体上的和谐。
(5)、此外,道家特别注重养生,因此令人颇为迷惑:既然已经看淡生死,为何还痴迷于长寿?殊不知,智者养生,意在防病与修德;至于寿命,任其自然:人生贵精,而不贵长。
(6)、道家思想传承至今,它不仅在历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代,它仍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7)、三世纪以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看上去是佛教征服中国,但在上层思想中,其意义反而在于使老庄思想中的某些精神突显出来,并使一直处在中国思想边缘的思想得到了精深的理论支持,佛教的传播,实际上是接续了老庄玄学的思路。没有印度语言经验和知识背景的中国人,很容易把“空”和“无”联系起来。以道安为例,似乎比较多的用《老子》来解释佛教,《大十二门经序》就说:“明乎万物之未始有。”《安般注序》则云:“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8)、并应用到生产生活当中,从而提高了生活水平,可以说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极大地物质满足,然而,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一种掠夺式的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的发生,诸如全球面暖,环境污染等,有很多已经开始威胁到人类自生的生存,这一切都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使然。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道德经》中就有“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述,“天人合一”,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的活动必然影响到环境,也必将通过环境反作用于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做到持续的生存,才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发展。同样,道家还主张“和谐”,这一思想深深地渗透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道家的这一表述深刻而富含哲学意味,“道法自然”把整个世界看做一个顺其自然发展的相互关联的整体,整体的和谐在于各自都按照自己的状况自然而然的发展,而不是靠外力的强迫。不仅如此,“道家反之动”强调矛盾是一种建立在柔弱、渐进的基础上的“和谐辩证法”,它有利于缓解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与对峙,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相符,当今世界,和平不断受到种族歧视、资源争夺、霸权主义等诸多因素的威胁和破坏,我们重新对道家思想所主张的“和谐”的领会,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参与到和平与发展的过程中,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
(9)、道家的思想核心就是道,出自道家思想的代表人老子。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道&,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本原与本体,又是万物的规,还是人生的准则。老子则以道、天、地、人为&四大&,道是出自形而上,而贯穿形而下的。
(10)、魏晋时期是多种思想并存,同时又相互冲突、融合的时代,而玄学作为儒道融合的产物,在当时应运而生。玄学最初目的是从儒道学说中引入能够满足时代与思想需要的因素,应对当时的思想与信仰危机。
(11)、老子曾说:“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道德经·第五章》) 狗是六畜之 其肉是上古祭祀时常用的祭品, 后经演变, 周朝以后, 狗肉就渐从祭品中免去, 但有些祀典仍需用草扎一只狗代替真狗, 即“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