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四大渣男精选91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胡适的七段爱情 1、胡适的七段爱情简介 (1)、1917年,胡适回国去见江东秀,她竟然囿于旧式风俗躲在蚊帐里不肯见他。 (2)、胡适认为她人品高,学识富,极能思想,高洁几近狂狷,读...

胡适的七段爱情

1、胡适的七段爱情简介

(1)、1917年,胡适回国去见江东秀,她竟然囿于旧式风俗躲在蚊帐里不肯见他。

(2)、胡适认为她人品高,学识富,极能思想,高洁几近狂狷,读书之多,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其项背。他俩月下散步,湖边谈心,尺牍传情,双方都深深地欣赏,爱慕对方。韦莲司的洒脱独立的个性吸引着胡适,两人在朝朝暮暮的叙谈中品诗论文。

(3)、1910年9月,胡适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生,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农科。青年胡适在美国留学时,结识了青年画家韦莲司小姐。从此,韦莲司小姐成为与他交往四十八年的红颜知己。在胡适的心目中,韦莲司是新女性的理想典范。

(4)、江冬秀当时还抱着2岁的儿子,她转身去厨房拿来菜刀,怒道:“离婚可以,我先杀了两个儿子再自杀,你一个人过逍遥日子去”。

(5)、1969年,曹诚英落户绩溪山城,原想找一处房前屋后能够耕作的住所,自筹资金建一个养猪场、气象台,但这些设想都一一落空。生活上十分清苦孤寂,她写有一首《临江仙》:“老病孤身难寄,南迁北驻迟疑,安排谁为决难题?哥哥长病废,质仰死无知。徒夸平生多友好,算来终日痴迷。于今除却d支持,亲朋休望靠,音信且疏稀。”绩溪杨林桥上停泊着她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但一切已经是物是人非。

(6)、今天为八月(按,当是阴历)潮水最威,我和娟约了知行同去斜桥,赴志摩观潮之约。……

(7)、胡适的文字大多是述学或政论,写情写景的不多。这一段日记是少有的抒情之作。从中也看到了胡适极少示人的一种哀怨悲戚的情绪,特别让人感到这段恋情在欢乐之中,有着无限的悲苦。

(8)、自那以后,胡适与曹诚英便自然而然地凑在了一起,一有闲暇就与对方联系。

(9)、当时,胡适叫得上名、叫不上名的知己、情人加起来,没有数也有十数。

(10)、时光荏苒,转眼就到了1918年,曹诚英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此时的汪静之也是声名在外,在屯溪安徽茶务学校读书,开始接触新文学。

(11)、这一年,胡适68岁。一切准备停当后,韦莲司在12月17日胡适过生日的祝寿信中,寄来了这样的一段话:

(12)、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王母娘娘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喜鹊也会在身边。以后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都会见面了。

(13)、梅兰芳卓越的艺术成就引起了国外人士的重视,他从1919年起始曾先后访问日本、美国、前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并结识了众多的国际艺术家。

(14)、只有很少的人才懂得,人生是因为缺憾而美丽。而所谓的回头,只不过是丢掉了白天的太阳之后,又错过了夜晚的星星。

(15)、从1931年开始喜欢胡适到1943年嫁给一位军人,徐芳单恋胡适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嫁人后虽说她把自己变成了一位家庭主妇,很少露面,但她却始终承认自己曾经的内心:单恋人的生命也许永远是冷静,可是,我不怨——绝不怨他的无情。又说:我有一个偏见——单恋的趣味多。

(16)、七月二十九日晨与任百涛先生曹佩声女士在西湖南高峰看日出,后二日,奇景壮观,犹在心目,遂写成此篇。 

(17)、1940年2月25日有如下一段日记,可以看出曹佩声对胡适的钟情与遭遇:

(18)、亲为徐志摩和陆小曼点“鸳鸯谱”,却让胡适尴尬不已:“情人结婚了,丈夫不是我。”

(19)、有关胡适与曹佩声的这段恋情,过去四年来,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博士生沈卫威曾发表过几篇文章。但依据的材料主要是几首词义暧昧的新诗和一些当时人的访问,缺乏第一手的文字资料。1990年,台北远流出版社出版了《胡适的日记》手稿本,在这批日记中,我们才看到了不少胡适自己有关此事的记载。 

(20)、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钱钟书

2、民国四大渣男

(1)、“毁谤伊的话”大概是指曹佩声与胡冠英离婚的事而言。

(2)、这位女戚的夫家姓江,称得上是旌德县的巨族,膝下有一女,名叫江冬秀,年逾胡适1岁,按胡适家乡的俗谚“宁可男长十岁,不可女大一年”来说,这是忌讳的。另外江冬秀肖虎,胡适属兔,旧法上也犯冲。为此,这门亲事就成了剃头担子一头热,女方要成,男方不依,闹腾到后来,女方请出了江冬秀的老师——胡适的本家叔叔胡祥鉴前来说项。这人巧舌如簧,东三西四地扯了一大堆吉祥话,硬生生地把冯太夫人说得动了心。于是,按照当地的习俗,冯太夫人正儿八经地要来了江姑娘的生辰八字,请先生开课算过,结果出人意料地好。冯太夫人还不放心,又将江姑娘的八字与其他几个候选媳妇的八字一起放到竹升里,往灶司老爷座前供好,隔了好几天,见一切安稳,丝毫也没有犯神的迹象,才虔诚地用竹筷从竹升内夹出一个写着姑娘八字的纸条,打开一看,仍是江姑娘。那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天从人愿,神仙撮合,儿子的婚事就这样定下了。

(3)、清朝末期,民国初年,国人思想一下从封建社会中的压抑释放出来,这期间出了很多民国名人,三教九流的人物纷纷登场。但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民国那些有才的男人以及那些被后人推崇的才貌双全的女人。在民国才子当中,胡适、郭沫若、鲁迅、徐志摩等人被人们所记住。但一些文章包括网络对郭沫若先生的评价有褒有贬,甚至还挖出这些才子在民国时期的一些故事。胡适是一个受后人推崇的才子,无论其思想和才能挺西方。但胡适却瞧不起郭沫若。

(4)、他跟韦莲司在异国享受了美好的感情养份,但最终在他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下和她有缘无分。韦莲司之后,他又遇到了红颜知已陈衡哲,但热恋一番后同样没了下文。

(5)、1908年秋天,身在上海的胡适收到母亲的来信,要他回去和江冬秀完婚。但他斩钉截铁地阻止了这件事,他的理由是家中没钱给他办婚事,他也没有钱养家糊口。

(6)、胡适5岁上死了父亲,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孤儿寡母的生涯使他对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心底里感戴。再加上封建的以孝道为核心的伦理观念的熏陶,使他从情感和理念的两个方面都自觉地把母亲的意志看成是至高的。有一次,母亲听说胡适在美国另讨了老婆,写信给儿子,表达了不安的心情,胡适马上回信安慰母亲说:“儿对于儿之婚事并无一毫怨望之意……儿若犹存怨望之心,则真成不识事势,不明人情,不分好歹之妄人矣。”

(7)、陆小曼,对于陆小曼与胡适之间的暧昧,很多人提出质疑,对于陆小曼,胡适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据一些史料记载,胡适最先看上陆小曼,因为和江冬秀离婚不成,陆小曼才将自己的心转向了徐志摩,待她与徐志摩的爱情公开以后,胡适又充当两人之间的红娘,不过至始至终,胡适与陆小曼有所暧昧,也应该“发乎情,止于礼”以至于,徐志摩去世之后,陆小曼与翁瑞午同居时,胡适写信给陆小曼“你不要和翁瑞午同居,我愿意花钱养你”后来,有人在胡适遗稿里发现,徐志摩死后,陆小曼写给胡适的6封信,由此看出,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一般。

(8)、与佩声同下山。她去看“松竹友梅馆”管事曹健之(贵勤),我买了点需用的文具等,到西园去等她。……

(9)、江冬秀无疑是聪明的,但是在婚姻中如果太过聪明,事事较真,不仅自己痛苦,婚姻也很难长久。

(10)、除了这两个儿子,胡适还有一个女儿,叫胡素斐,1920年出生,但6岁时就夭折了。

(11)、在婚姻的忠诚,和热烈的婚外情之间,他没有定力的选择了后者,与曹诚英在烟霞洞过起了神仙眷侣般的同居生活。

(12)、曹诚英出生在商人之家,从小饱读诗书,喜欢研究各类学识,受到了当时先进思想的影响,十分反感传统封建礼教。但命运却给了她另外一种人生际遇:父母作主将她嫁给了一个富家的公子,结婚三年没有生子,离婚后,她开始了对胡适痴心的追求,没有再去嫁人。

(13)、梅兰芳自幼父母早亡,由伯父扶育成人,伯父把他送到云和堂朱小芬处学艺,(朱小芬是他祖父的门下)。在这里,梅兰芳工青衣,兼演刀马旦;擅长旦角,扮相端丽,唱腔圆润,台风雍容大方,被称为旦行一代宗师。他还刻苦学习昆剧,练武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经过长时间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史称“梅派”。

(14)、同佩声到山上陟屺亭内闲坐。……我讲莫泊三小说《遗产》给她听。上午下午都在此。

(15)、而现实中很多婚前风流的男人为什么婚后打死也不离婚,不是因为他有多忠诚和多有责任心,而是因为他早就见识过了外面的花花草草,如果外面的诱惑和回报无法大过婚内,那么他们大概率上不会放弃现有婚姻;

(16)、这段对洛神外貌的描写惊艳了世人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由于此赋的影响,加上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宓的恋爱悲剧,故老相传,甄宓也成为了传说中的洛神。

(17)、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请求胡适担任驻美大使。

(18)、暂且不说他的才华,胡适带小脚女人生活了一辈子,后人认为胡适是一个不滥情的好男人,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胡适也是一个“广泛洒情”的男人。只不过胡适没与发妻离婚而已。以胡适的才貌,当时他迷倒很多女人,就连外国女人也对胡适动情。

(19)、从中可以看出,胡适所说“家中没钱结婚”的理由根本不成立,实际上,老母亲在家中早就把结婚该备的东西都置备齐全了。

(20)、事业上的成就改变不了精神上的孤寂。晚年的曹诚英,将自己一生的积蓄,都用于家乡的修桥补路上。落户绩溪的当年,杨林桥被洪水冲垮一墩,全桥岌岌可危,出于对杨林桥特殊的感情,她带头捐资修复,绩溪的乡亲们将她乐善好施的事迹刻记在桥上,也把她与胡适那种刻骨铭心的情缘留存于后世。

3、胡适的七段爱情陆小曼

(1)、他为纪念母亲还特别写过一首诗(《十二月一日奔丧到家》),更能从中看中他跟母亲的母子情深:

(2)、之后新学制课程起草委员会会议复会,胡适回上海出席。此间两人书信不断,胡适也缠绵于曹诚英的绵绵情意之中。于是在会议结束后,便利用北大教授五年一次的休假,再度来到杭州,在烟霞洞的和尚庙租了房住下。

(3)、“他们”一个是学富五车的民国大才子,一个是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

(4)、有时候,有个可以依靠的肩膀,和一个懂我的沉默的人,就是我唯一需要的。

(5)、文化人胡适哪里见过这等场面,一来当真害怕,二来无法应对,如泄了气的皮球,只能在太太面前认错。

(6)、原本,在准备订婚之初,江冬秀是被动的,但胡适的点头和鼓励却给了她信心。所以,江冬秀才能大胆地放开裹脚,学着写信,帮他照顾家人,积蓄恩情,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到了胡适的身边。可以说,江冬秀能够苦等胡适十余年不放弃,也是胡适给予她的底气。

(7)、胡适对于江冬秀,更多的是出于他对孝道传统的坚持,是出于他对母亲恩情的回馈,因为这婚事是母亲给他选定的,只不过,他拿她作了盛大的献祭品。

(8)、人生,没有永远的爱情,没有结局的感情,总要结束;不能拥有的人,总会忘记。人生,没有永远的伤痛,再深的痛,伤口总会痊愈。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边等它消失,你只能想办法穿过它。

(9)、而大了胡适一岁的江东秀,则在谣传胡适在美国娶妻生子的情况下,在国内痴痴地等候了多年光阴,生生把自己等成了27岁的老姑娘(那个年代的女孩都结婚早,这个年纪已经超晚婚了)。

(10)、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与陆小曼举行婚礼,梁启超为证婚人,胡适为介绍人。他们的婚礼,真可以算得上是“别开生面”,梁启超作为徐志摩的老师,在婚礼上进行中引经据典地来了一通训词,训斥这一对新婚夫妇:“你们都是离过婚,重又结婚的,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最后还来了一句“祝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的结婚!”但徐志摩这样的历尽千辛万苦去追求,去试验梦想中神圣的爱的境界,虽有“不顾一切,带有激烈的燃烧性”且“不管天高地厚,人死我亡,势非至于将全宇宙都烧成赤地”的热情,终于还是落个失败的结局,思之令人感慨。

(11)、后来,胡适就回国了,开始了新文化运动,两个人这一分开就是十分。后来,胡适再次回到美国的时候,两个人的感情其实早就发生了变化,在胡适离开的时候,韦莲司虽然还是不舍,但是没有什么作用。他们两个就这样一直以书信交往着,在潜移默化中,对于韦莲司是十分痛苦的,爱而不得,但是两人又属于那种十分理性的人,甚至虽然我们相爱,但是其他的东西更重要,所以我只能压抑自己的这份感情。

(12)、其实,也有美国男人追求韦莲司,但她全都拒绝了。如果胡适是个专一的人,就会明白“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也就不会大煞风景地问韦莲司,为何不结婚了。

(13)、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可以说,世上所有幸福的婚姻,都离不开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对于胡适和江冬秀这对新文化运动导师与裹脚深闺小妇人的组合来说,能够白头偕老,最根本的原因也在于他们二人的共同努力。

(14)、1845年,长期瘫痪在床的伊丽莎白?巴莱特在英国诗坛声名鹊起,其地位已取代衰老的华兹华斯,而与丁尼生齐名。本来就钦慕她的诗才的白朗宁给女诗人写了一封信,大胆地对她说:“我爱极了你的诗篇——而我也同时爱着你……”。女诗人接到信后也给他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两人从此开始频繁的书信来往。在白朗宁的多次要求下,女诗人克服从不见生人的习惯,两人有了第一次见面。哪知三天后,抑制不住强烈感情的白朗宁竟给女诗人写了一封求婚信。39岁的女诗人这时躺在床上已有24年,她对结婚一事早已没有想法,认为自己不可能嫁给比她小6岁的白朗宁。她拒绝了他。尽管如此,两人依然保持亲密的交往,直至达到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这奇迹发生了,伊丽莎白突然能下地自由行真诚了。尽管犹如暴君的父亲完全不同意她的婚姻,她还是勇敢地投入了白朗宁的怀抱,两人一起远离家乡,到意大利生活,后来还生一下孩子。爱情的力量使白朗宁夫人原本孱弱的生命延续了15年,并使她写出了更多优秀的诗篇。

(15)、很多年轻男性都做不到的是,在胡适似乎爱上漂亮的美国小姐韦莲司的时候,并没有向她隐瞒自己在祖国的婚约,他曾向她谈到过自己的未婚妻:“她(指江)对我的思想全然一无所知,因为她连写封短短问候的信都有困难……我早已放弃让她来做我知识上的伴侣了。这当然不是没有遗憾的。”显然,胡适对自己和江冬秀的婚事是失望的,但他依然对此采取了迁就与容忍。

(16)、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场飞来疾病“麻疹”夺去了一双儿女的生命,孩子的夭折犹如晴天霹雳,因为王明华为了梅兰芳的事业做了绝育手术,一双儿女的去世也就预示着断了梅家的香火,这给夫妻二人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

(17)、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道德和规则》

(18)、这位徐小姐是谁?她跟胡适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在一段时间里,这是留在读者心中的一个疑团。

(19)、难得的是,她揣着明白装糊涂,这样的智慧让人叹服。

(20)、你看鲁迅先生,虽无休妻之名,却有抛弃之实,他刻意冷落原配朱安娶了许广平;

4、胡适的七段爱情经历

(1)、对于为什么最终还是听从了母亲的安排,胡适曾给好友胡进仁写信说明:

(2)、那他为什么不愿回去跟江冬秀完婚呢?只能说明胡适心里对这种封建包办的婚姻还是有所抗拒,但又不好明着跟母亲对着干,只好找这么个理由逃婚。

(3)、清代才子纳兰容若曾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4)、但胡适却把她引为红颜知己,说她“极能思想,读书甚多,高洁几近狂狷”,“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其项背。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唯一人耳”。其实,我们能看出,韦莲司让胡适意识到,女性不应该是中国传统礼教塑造出来的没有灵魂的玩偶,而应该是活泼泼的、有思想的。韦莲司的重要性就在于,她向胡适展现了一个女人的美。

(5)、最为热烈的,是在胡适1937年8月赴任驻美大使后,她在给胡适的信中写道:

(6)、曹府的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颇得世人赞赏,而被誉为当世三大美人之一的甄宓,“乱世桃花逐水流”此时也居住在曹府。两人情投意合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

(7)、有句话说的好:好的爱情靠缘分,好的婚姻靠经营。

(8)、丈夫这样的文人墨客,需要思想的交流与共鸣,既然自己做不到,那么就让其他女人来做吧,只要自己还是胡夫人,只要他们不越界,她能忍受,能将就。

(9)、只今日到家时,更何处能寻她那一声“好呀!来了!”

(10)、韦莲司,康奈尔大学一位教授的女儿。在与胡适相识后48年的岁月中,一直作为胡适的粉丝和女友而终生未嫁。

(11)、1910年,胡适初到美国留学。他与美国、与韦莲司的机缘,不得不提起清末八国联军侵华那段历史。

(12)、今天晴了,天气非常之好。下午我同佩声出门看桂花,过翁家山,山中桂树盛开,香气迎人。我们过葛洪井,翻山下去,到龙井寺。我们在一个亭子上坐着喝茶;借了一副棋盘棋子,下了一局象棋,讲了一个莫泊三的故事。到四点半钟,我们仍循原路回来。下山时,不曾计算时候;回来时,只需半点钟,就到烟霞洞了。

(13)、胡适和江冬秀,可以算是新婚后爱,订婚十多年都没有见过几面,可是婚后江冬秀不断和胡适磨合,他们把这场不被人看好的包办婚姻,过成了一段佳话,也成为“民国七大奇事”之一。

(14)、最后这两句话特别值得玩味:胡适不但做过“情痴”,也曾为情失掉过“自由”。这首诗是一个“情痴”重获自由后的表白。但细看他1923年的日记,我们不得不说这一年胡适是相当地“痴”,也相当地沉醉在爱情之中。

(15)、胡适一介文人,哪见过这种场面,当场便怂了。

(16)、听到消息,江冬秀赶到了灵堂,心情完全可以用这样8个字来形容:伤心之极、痛不欲生。即使医生给她打了两针大剂量的镇静剂,也未能抑制她那悲痛的激奋情绪。

(17)、有了一种平静对待一切的气度,自会游刃有余。只是这气度不知几人能修炼得成,或许只有睿智豁达如王维才可能做到,才能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而没有一丝惊慌。

(18)、为了让胡适得到良好的教育,她当了首饰借钱为儿子买书,送他到外面求学,甚至通过给老师包红包的方式以让胡适得到些特别的关照,常常鼓励胡适要发奋读书出人头地。

(19)、比如胡适的第一个心仪对象曹诚英。二人彼此倾心,惺惺相惜,胡适刚有了一点离婚另娶的心思,江冬秀已经抱着儿子找上了门。

(20)、依旧是月圆时,依旧是空山,静夜;我独自下山归来,这凄凉如何能解!翠微山上的一阵松涛,惊破了空山的寂静。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秘魔崖月夜》

5、胡适的七段爱情都是谁

(1)、但你去看他的出身,看他的成长过程,又能明白一二。

(2)、王明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同意梅兰芳再娶一房为梅家再续香火,完成她本人未能尽到的责任。此后,王明华开始为梅兰芳张罗续弦事宜,有道是:“鸳鸯蝴蝶有缘人,鸾凤双舞同和鸣。”当时梅兰芳的老师吴菱仙刚收了一名女弟子,这女子秀丽文静,年方16岁,引起了王明华的注意,王明华经过暗访,得知名叫福芝芳,她家里只有母女二人,而且福芝芳性情文静、不多言语,王明华便动了心……

(3)、但是江冬秀不是朱安,不是张幼仪,她看似俗气、肤浅,实则聪敏过人,心思细腻。

(4)、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我的母亲》

(5)、胡适的夫人江冬秀,这是他遵从母命而与之结婚的一个小脚女人。对于这桩婚姻,胡适也很无奈,但他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这桩婚姻他也只能接受。别看他是接受西方教育的新青年,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上他没有显示出新青年的“气势”。

(6)、主要也是因为徐志摩自己是这样的一个男人,心里一直有着林徽因,所以就算是他结婚了,他也不能放下林徽因。而胡适这个人,则是当时徐志摩的征婚人,前前后后算一下,他也是成为过很多的征婚人的,但是胡适自己的感情到最后还是不是很好的。

(7)、之所以把这个美国女人列在第一位,主要是韦莲司是胡适的初恋情人,两人的关系一直维持到胡适死去。而韦莲司却为胡适坚守一生,一直没嫁人,最后孤独终老在一个小岛上。

(8)、曹诚英是个才貌双全的进步女青年,对胡适这样倡导新思想的才子,可谓致命的诱惑。

(9)、悲伤在所难免,但人死如灯灭,活着的人还得好好活着。祭拜过父亲,胡祖望赶忙回家看望和安慰母亲江冬秀,当时人们怕江冬秀在灵堂受不了,就将她安排回家了。母子相见,抱头痛哭。江冬秀开口问胡祖望:“你弟弟知道你爸去世了吗?”胡祖望被母亲的问话结结实实地吓了一跳,随后觉得自己应该告诉母亲实情了,浑身颤抖着说:“妈妈,弟弟已经在爸爸之前去世了!”

(10)、“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11)、曹诚英于1925年从师范学校毕业,转而进入了东南大学就读农科专业,继而1931年从中央大学农学院毕业。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