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关于友谊的故事200字精选130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古代关于友谊的故事 1、古代关于友谊的故事题目 (1)、故交如真金 百炼色不改——周瑜、孙策、孙权/162 (2)、有一次白居易写书信寄给元稹,元稹还没看到信,就知道是白居易写的,...

古代关于友谊的故事

1、古代关于友谊的故事题目

(1)、故交如真金 百炼色不改——周瑜、孙策、孙权/162

(2)、有一次白居易写书信寄给元稹,元稹还没看到信,就知道是白居易写的,在拆开时就已经泪眼惺忪,她的女儿看到这种情况,吓得哭了起来,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妻子也急忙问他是什么原因,才知道元稹很少这样伤感,只有在白居易写信来的时候才会这样,元稹也写信回给白居易。彼此互通书信,属性中包含着自己的境遇和对好友的关心,其中很多是用诗词的方式来表达,内容感人肺腑。元稹和白居易交情很深,被后世称为“元白”。

(3)、范式到了之后,吊唁说:“走了元伯,死生异路,从此永别。”参加葬礼的上千人,都为之落泪。范式亲自拉着牵引灵柩的大绳,灵柩于是才前进了。范式于是住在坟墓旁边,为他种植了坟树,然后才离开。

(4)、世上如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实在是太少了.孟浩然曾叹曰"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岳飞无眠之夜也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苏轼自比孤鸿,写下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州冷"句子.贾岛却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的辛酸.

(5)、在这种思路的诱导下,中国精英文人也就是“君子”们,逐渐走向了表演孤独的道路。因为孤独的人很可能意味着择友标准更苛刻,所以疑似比较高洁。所以历史上一再有人声称“只有梅花是知己”----只有某些特定的植物如梅花、兰花或竹子,或者石头,或者云或者水,或者古人,才和自己存在着最深刻的友谊关系。

(6)、彼此互通书信,属性中包含着自己的境遇和对好友的关心,其中很多是用诗词的方式来表达,内容感人肺腑。元稹和白居易交情很深,被后世称为“元白”。

(7)、世俗轻贱微 君子重期诺——李约与外商/258

(8)、左伯桃和羊角哀的故事是中国人的交友典范,“羊左”一词也成了友谊的代称。“二鬼战荆轲”的故事,真实也好,杜撰也罢,这样一对感天动地义薄云天的人物,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兄弟情”。“二鬼战荆轲”的故事之所以能传诵至今,说明古人对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行为的认同和礼赞。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此怀古祭祀,拜谒凭吊,伯桃村已成为濮阳一大名胜。

(9)、古代名人之间的友谊故事。钟子期和俞伯牙是战国时期有名的知音,在上古时期,有一个人叫俞伯牙,他琴弹极具天赋,弹琴音乐优美动人,但始终没有多少人能听懂他琴声中的感情,有一天他来到一座森林泉水下弹琴,在弹琴的时候,忽然看到前面有一个人,正好突然他的琴这时候也断了一根弦,经过询问才得知这个人名叫钟子期,是山上砍柴的人,俞伯牙一弹琴,钟子期就对他作出峨峨兮若泰山的评价一波压心里很吃惊,因为它在心里想表现高山,却被听出来了,他心想,如果换一个主题,我表现出流水的音乐,你还能不能听出来呢?谁知钟紫棋一听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遇伯牙感到很兴奋,他又弹了几首纷纷都被钟子期能听出音乐表现的内容。碧波涯心想,在如此山野里竟然还有人能够听懂他的音乐,于是俞伯牙就想跟他结交本来就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俞伯牙没想到,钟子期没多久就去世了。钟子期悲伤到了极点,就发誓再也不谈情,这也就是高山流水这个成语的来源,用来形容知音之间的情谊。

(10)、元和十年正月,白居易与元稹在长安久别重逢,两人经常畅谈达旦,吟诗酬和。但事隔不久,元稹因为直言劝谏,触怒了宦官显贵,在那年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

(11)、有一次,一个同事告假回乡,忙中穿错了别人的一条裤子回去。失主怀疑是陈重拿走,陈重也不置申辩,而去买了一条新裤赔偿他。直到回乡奔丧的同事归来,才真相大白。

(12)、《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故事讲了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有一天,俞伯牙遇到柴夫钟子期,钟子期感叹俞伯牙的音乐“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这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

(13)、本文内容摘选自洋洋兔新书《漫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本书改编自林汉达先生原作的《中国历史故事集》。一套《林汉达》,读懂中国史,从此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

(14)、因此,在中国,底层和精英之间的友谊观可能存在着一种深刻的分裂。

(15)、松柏本孤直 难为桃李颜——韦应物、皎然/282

(16)、贤哲不苟合 择友须知情——鲁肃、吕蒙/173

(17)、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18)、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忽然他感觉到有人在听他的琴声,伯牙见一樵夫站在岸边,即请樵夫上船,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动地说:知音.这樵夫就是钟子期.后来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

(19)、在“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思路下,底层的中国人---也就是大多数的中国人,形成了关于“朋友”的远近亲疏的差序格局。他们在生活中安排了从非常淡漠而疏远的朋友,到非常亲密的朋友的宽泛的谱系。

(20)、这消息给楚元王知道之后,给他们建立了一座忠义祠,勒碑记其事,至今香火不绝。

2、古代关于友谊的故事200字

(1)、10欲取鸣琴弹 须有知音赏——王贞仪、钱与龄/495

(2)、丘山何以载 金宝亦难移——吴保安、郭仲翔/298

(3)、颓然难出饯 和泪送故人——尹继善、陈弘谋/484

(4)、传说中的管鲍之交就指的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和他的朋友鲍鲍叔牙两个人的关系。在年轻时,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鲍叔牙知道管仲家里穷,每次做生意他都出三分之二的本钱而收益却只有三分之这也许他的家人对此感到不满,但鲍叔牙每次都解释说,管仲家里穷,该多给他分一点,于是每次都会多分给他一部分,总是为朋友着想。有时候管仲做事没做好,鲍叔牙也不认为他很愚蠢,当时管仲当了大官,带着士兵外出打仗,但自己却总不敢身先士卒,常常被人讥笑他的胆小懦弱,但鲍叔牙却解释说,她家有老母亲要养,并不是他自己胆小懦弱,而是认为受条件所约束。管仲曾经做官,也经常被人逐出,但鲍叔牙也深信他的朋友并不是没有能力,只是没有时机和运气。后来管仲感叹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叔也。

(5)、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吕岩《梧桐影·落日斜》

(6)、洪炉炼黄金 患难见真情——王质、范仲淹/323

(7)、10月照春秋案 共写华夏篇——林则徐、邓延桢

(8)、巴山重叠相逢处。——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9)、接下来两个人又一起上了战场,想要建功立业,但是在这个时候,管仲又一次的掉线了,他竟然害怕那种流血的战争场面,因此总是逃跑。像这种情况在战场上是要以军法处置的,但是鲍叔牙次次都帮他解释,说他家里面上有老母亲需要照顾,如果要不是因为有好兄弟给他照着,可能他早就死了。

(10)、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苏轼《送顿起》

(11)、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12)、10抱英绝之才 憾憾于随园——袁枚与女弟子/489

(13)、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14)、闻鸡而起舞 枕戈以待旦——祖逖、刘琨/187

(15)、洛阳耆英聚 常笑满头花——司马光、邵雍/337

(16)、君子慎所择 结交当结心——刘基、杨宪/401

(17)、人类进化的比动物高级的一点就在于人的感情特别的充沛,对于亲人和朋友都是存在着情感的。并且我们也都是社会上的群居动物,避免不了要和周围的人打交道,因此几乎所有的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各类不同的人,有的可能只是过客,而有的则因为臭味相投,和自己结成了相伴一生的好友,比如说在古代就有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知己难觅的故事,其实史料上有记载过的知己好友可不止只有他们这一对,今天要说的就是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的友谊。

(18)、同时对于更深的利益共同体,中国人则非常依赖和依恋,也投入相当深厚的感情,从中构建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到了这个层次的关系,朋友之间就会随便的多,他们时常可以分享隐私,也可以不请自来,因为他想念你的时候是情不自禁的,而朋友之间有责任对此加以谅解和包容。

(19)、伯牙诵云:“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_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0)、这样的友谊主要不是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而是用于精神的完满和提升,也就是在“君子”们那里,益友可以“辅仁”。在“高山流水”的故事中,这种类似于前定冥契的精神共同体的建立被极大地神秘化,它的发生甚至不需要相互的了解与认知,不需要日常相处的互动,不需要相同的经历或出身背景——真正的知音将以神秘的方式心心相印。

3、古代关于友谊的故事150字左右

(1)、自古夫妻同穴,名正言顺。而作为异姓兄弟合葬实属罕见,左伯桃、羊角哀墓便可以说是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座兄弟合葬墓。关于羊左墓除了在濮阳外,还有多种说法,一说在山东鄄城,一说在河南修武(据清代道光版《修武县志》),据说在南京还有一处。虽说如此,羊左墓仍堪称中国古代“哥们”第一墓,极受尊崇。后世便将最能知心、友谊深厚叫作“羊左”。

(2)、讲了一年多吧,蛋蛋上小学了,上小学了,小学了,学了……

(3)、心有灵犀通诗飞万里情——元稹、白居易/244

(4)、世上如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实在是太少了.孟浩然曾叹曰"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岳飞无眠之夜也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苏轼自比孤鸿,写下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州冷"句子.贾岛却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的辛酸.

(5)、张劭却是再叹一口气:你们是我的生之交,巨卿却是我的死之交啊。

(6)、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7)、卖马埋路人 义结天下朋——廖有方、胡绾/268

(8)、话说范式回去之后不久,张劭就得了重病。除了范式,张劭还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郅君章,一个叫殷子征。这两个好友每天去探望他,帮他做这做那,但是张劭临终之前仍忍不住叹气:

(9)、有一次白居易写书信寄给元稹,元稹还没看到信,就知道是白居易写的,在拆开时就已经泪眼惺忪,她的女儿看到这种情况,吓得哭了起来,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妻子也急忙问他是什么原因,才知道元稹很少这样伤感,只有在白居易写信来的时候才会这样,元稹也写信回给白居易。

(10)、古人似乎比今人思想单纯,动机简单,古道热肠,义气当先。没有相互利用之心机,只有肝胆相照之真意。好则爱,厌则恶。志同道合则相见恨晚,一柱香结为生死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11)、学问无止境 携手共攀登——王弼、何晏/138

(12)、穿越千年,追寻那些已然泛黄的老故事。仰望历史上那些峨冠博带的人们,对于他们之间不离不弃的友情,除了钦佩,更多的则是羡慕。“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想必谁都不陌生。重执书卷,朗朗上口,似乎看到了战场上沾满鲜血交握的双手,那是超越生死的感情,更是在历史洪波中深切的情谊。再一次感动,那时的友情,如此醇厚浓烈,弥久不散,使人沉吟至今。下面是我整理的古代友情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3)、诚心志坚贞 高山流水情——俞伯牙、钟子期

(14)、休戚相关的命运,把白居易与元稹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一生交谊很深,世人称为“元白”。感人的古代友谊故事篇二管鲍”指春秋时期的着名政治家管仲和他的朋友鲍步牙两个人。管仲年轻时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之后,鲍步牙知道管仲家里十分贫困,总是多分给管仲一些,绝不认为管仲贪心;管仲帮助鲍叔牙做事时,不一定件件做得很好,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愚蠢,而理解那是受客观条件所限;管仲做官,曾三次被逐,鲍叔牙深知并非管仲人品不好,或是干得不出色,而是时机和运气问题……管仲深情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鲍叔牙后来推荐管仲做了齐国之卿,帮助君大力推行改革,使齐国成了春秋的第一霸主。现在,人们常以“管鲍之交”形容友谊笃厚。感人的古代友谊故事篇三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俞伯牙,这人琴弹得特别好。有一天他在深山老林里弹琴的时候,来了一个打柴人叫钟子期。俞伯牙一弹琴,钟子期就说了:“峨峨兮若泰山。”俞伯牙心里很惊讶,因为他心里正想表现高山呢,就被听出来了。俞伯牙心想:我换一个主题,我表现流水,看你还能不能听出来。谁知,钟子期一听,又说:“洋洋兮若江河。”不管俞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能听出音乐表现的内容。于是乎两个人就成了好朋友,成了知音。但是,没多久钟子期去世了,俞伯牙痛失知音,伤心到极点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琴给摔了,发誓永远不再弹琴。这个故事后来就形成了“高山流水”的成语,形成了“知音”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感人的古代友谊故事篇四俗话说“文人相轻”,但在唐代文坛上,却有两个文人给后人留下了文人相亲的佳话。他们是白居易和元稹。两人的友谊,是在共患难中建立起来的。

(15)、陈重与雷义两人同时官拜尚书郎,雷义因为代人受罪,被免职。陈重也以身体有病为理由,辞职一同还乡。后来陈重复出,任细阳县令,颇有政绩,举措标新立异;又升任会稽郡太守,因为姐姐去世守丧,辞官离职;后又被司徒征召,官拜侍御史,卒于任上。

(16)、义固若磐石 休戚与共之——孔融、太史慈/133

(17)、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18)、是不是很煽情?有没有很感动?……不给大家灌鸡汤了,总而言之呢,古代确实有很多令后人憧憬的友谊,所以说啊,知己难求,得之且珍惜!

(19)、左伯桃见羊角哀一表人材,学识又好,就劝他一同到楚国去谋事,羊角哀也正有这个心思。一日天晴,两人便带了一点干粮往楚国而去。晓行夜宿,自非一日,看看干粮将要用尽,而老天又降下大雪来,左伯桃兀自思量,这点干粮,若供给一人受用,还能到得楚国,否则两个人都要饿死。他自己知道学问没有羊角哀的渊博,便情愿牺牲自己,去成全羊角哀的功名。想罢便故意摔倒地下,叫羊角哀去搬块大石来坐着休息。

(20)、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4、古代关于友谊的故事有哪些

(1)、在那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封建社会里,王质能做到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真诚待友,和那些见利忘义之徒相比较,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2)、从“二鬼战荆轲”的传说来看,虽然明显带有虚构和迷信的色彩,但仍不失真情真义。他们的真情真义是从生与死开始的,“生死之交一碗酒,该出手时就出手”;“不求同月同日生,但求同月同日死”。你可以为我生,我可以为你死——赶到阴间去为朋友两肋插刀。这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在史书上却能找到于此相佐的史料。

(3)、伯桃村位于濮阳县胡壮乡境内,紧靠新南环,分为前伯桃和后伯桃两个自然村。通往后伯桃村的是一条窄窄的乡间公路,公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春风拂过,麦浪滚滚。一条小河静静地流淌着,清澈,恬静,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点点星光,绕过村子消失在远处。

(4)、忠至者言笃 爱重者言深——谢安、王羲之/193

(5)、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宣传应用,著作权属于原作者。  

(6)、这个故事非常有名,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后来还传到日本,被江户著名小说家上田秋成改编并收录在了《雨月物语》里。(喜欢怪谈故事的同学可以看看《雨月物语》,各种脑洞,比起恐怖,其实凄美的元素更多一点,很有意思哒~)

(7)、割肌啖亡友 临刑见真情——李世劫、单雄信/229

(8)、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9)、欲求枝叶茂 必先培其根——左光斗、史可法/422

(10)、迤逦来到雍地,时值严冬,雨雪霏霏,再加一阵阵如刀如刺的狂风,左伯桃走了一天,衣裳都湿透了,勉强忍住寒冷前进,看看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远远望见远处竹林之中,有一间茅屋,窗中透出一点灯亮来,伯桃大喜,就跑到这茅屋前去叩门求宿,屋里走出一个书生来,四十四五年纪,知道了左伯桃的来意,便一口欢迎他进屋去。

(11)、玉楼深锁薄情种。——秦观《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

(12)、雷义任尚书侍郎时,有一同僚因犯事,当受处罚,雷义为他分担责任,向上司上书申辩,愿意自己独担罪责。陈重闻知,弃职进京自陈曲衷,请求为雷义赎罪。后顺帝下诏,两人皆免官,并免予刑事处分。

(13)、在最深的交情中,底层中国人的人也要求“真正的友谊”必须是终生不渝的,他们对此十分信赖,一旦遭受背弃则受伤极深,整个社会都会同意报复行为。即使是江湖帮派也可以做到“肝胆相照”,“为朋友两肋插刀”。人们把“义气”作为重要的信条,背叛者会遭受严厉的处罚。传说中的关羽被打造成了义气的守护神。

(14)、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军阀李师道勾结宦官暗杀身亡一案,被权臣嫉恨,宪宗听信谗言,把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15)、雷义坚辞不受。这个人没法,只好趁雷义不在家时,暗暗把金子放在雷家老屋的天花板上。若干年后,雷义修葺房屋,翻开屋顶,才发现那两锭金子。但是送金子的人已过世,妻小也不知流落何方,无法退还。雷义便将这两斤黄金交付县曹,充入官库。

(16)、传说周宣王时,宫里有一位先王时的老宫人,约摸五十多岁,怀孕四十余年产下一女婴,周宣王夫妇认为是不祥之物,就命人将其包裹起来,抛到了二十里外的清水河中。

(17)、以身护病友 忠义感胡兵——苟巨伯与病友/99

(18)、村子不大,宁静,祥和。几位村民正端着饭碗蹲在门口吃饭。笔者上前搭讪,说明来意后,村民李建伟自豪地说:“叫伯桃的村子,全国仅此一处。‘二鬼战荆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李建伟指着村外一片麦田说:“荆轲墓、羊左墓遗址就在小河边。前不久,还有‘公家人’来寻找过,由于黄河水患,荆轲墓、羊左墓已被深埋地下。”李建伟接着说:“二鬼战荆轲”的故事在这一带流传很广,俺村李青山老先生了解最多,我领你们去找他吧!”

(1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20)、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老师知道后,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涛声.伯牙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

5、古代关于友谊的故事英文

(1)、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赵国。

(2)、有一次,一个同事告假回乡,忙中穿错了别人的一条裤子回去。失主怀疑是陈重拿走,陈重也不置申辩,而去买了一条新裤赔偿他。直到回乡奔丧的同事归来,才真相大白。

(3)、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今山东金乡县)人。一名范汜。他和汝南人张劭是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在太学(朝廷最高学府)学习。后来范式要回到乡里,他对张劭说:“二年后我还回来,将经过你家拜见你父母,见见小孩。”于是两人约定日期。

(4)、相交意气合 患难相扶持——黄庭坚、蒋炜/364

(5)、割席分毡日 风雨同舟时——李若谷、韩亿/359

(6)、陈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年轻时与同郡雷义结为知交。两人一起研读《鲁诗》、《颜氏春秋》等经书,都是饱学之士。太守张云闻陈重之名,嘉许他的德才品行,举荐他为孝廉,陈重要把功名让给雷义,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请,张云不批准。

(7)、电影《绿皮书》里有这样一段话:这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恰巧我们成为了朋友,这不是缘分是因为我们本就应该是朋友,我们遇见成了彼此的好朋友。对我来说,好朋友就是我疲惫生活的解药,太多不开心的时刻都在被朋友治愈着。尽管有时候她们并不知道,和热气腾腾的朋友在一起拉拉扯扯打打闹闹,奋力把我不敢求助的孤独里拽出来,推推搡搡若无其事地拥着我往前走去,让我在低落灰暗时透过重重迷雾依稀间看到明亮坦荡的未来。是朋友、是知己、是依靠、是社会情绪的疏导者、是每次回头都会在的人。

(8)、这种“君子”之间的友谊显然有其浪漫之处。它否定了互惠的共通利益作为友谊的基础,友谊就成了灵性相通的结果。从而成功地把基于利益和背景的同事、同僚、同乡等关系排除出去。

(9)、书成怀故友 生死意缠绵——欧阳修、梅尧臣、谢希深、尹洙/312

(10)、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是极其要好的朋友,但是两人的经济情况不同,管仲在有需要的时候,鲍叔牙会给予经济上的支持,但是一直被管仲拒绝,并且尽心尽力地帮助鲍叔牙,鲍叔牙也深知其为人,所以就有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的名句。最后,鲍叔牙变向朝廷引荐了管仲。

(11)、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12)、士穷乃见义 推己而及人——柳宗元、刘禹锡、韩愈/287

(13)、噩耗到三更 炎天走千里——黄仲则、洪亮吉/475

(14)、10艺术求精品 真挚凝友谊——顾二娘、十砚老人/499

(15)、山阳郡守郗虑,见风使舵,以一点小错误上奏请求免去孔融的官;曹操趁机罗织罪名,构陷孔融,说:孔融曾经与祢衡大放厥词,互相吹捧,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说祢衡是“颜回复生”。犯了大不敬之罪,于是竟然被害。

(16)、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备他:“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华歆听了,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17)、刘平,男,祖籍河南商丘,现供职于中原油田。中原油田作家协会会员,濮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18)、俞伯牙于衣夹间取出一把解手刀,噌地一下将七根琴弦全数割断,双手举起琴来,向祭石台上用力一摔,只摔得玉珍抛残,金徽零乱。

(19)、后来鲍叔牙把管仲推举做了齐国的丞相。帮助齐国建立春秋霸业,现在人们经常以管鲍之交形容深厚的友谊。

(20)、而“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也被人利用来绑架和培养自杀式袭击的刺客。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提及的历史上有名的几位刺客如豫让、专诸、聂政、荆轲,都是被平时施以恩惠,然后受命以死酬答知己。

(1)、陈雷,即陈重和雷义,是东汉年间豫章郡(今江西南昌)两位品德高尚、舍己为人的君子。两人为至交密友,当时人们称颂道:“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事见《后汉书·独行列传》。后以“陈雷胶漆”比喻彼此友情极为深厚。元无名氏《鲠直张千替杀妻》楔子:“咱便似陈雷胶漆,你兄弟至死呵不相离。”

(2)、孔融和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璃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公干,并称建安七子。其余六子皆与曹操儿子曹丕曹植很有交情,都被曹操辟为掾属,只有孔融为汉尽命。

(3)、在古代文人之间,彼此都心心相惜在唐朝的古城朝的文坛上有两个文人给后人留下了一段传奇的佳话,他们是白居易和元稹。

(4)、同为家国身 何必分彼此——岳飞、韩世忠/379

(5)、羊角哀是位饱学之士,到了楚国后,向楚平王献计献策,深得楚平王赏识,被封为大夫。不料羊角哀在领赏叩谢时,突然嚎啕大哭起来。楚平王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羊角哀就把自己与好友左伯桃如何一同应聘,路遇不测的经过一五一十说了一遍。楚平王听后非常感动,让他立即回濮阳寻找左伯桃。当羊角哀找到左伯桃时,躲在空树洞里的左伯桃早已成了一尊“冰雕”。羊角哀抱着左伯桃的尸体悲痛欲绝。后来,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在今伯桃村东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厚葬了左伯桃。然而,这个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

(6)、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中国人灵巧地游走于不同远近亲疏、或深或浅的朋友交情之间。时时联络互动,维护着即使是并不深刻的友情,以备在不时之需调用“弱关系的力量”。这种相对疏远的朋友之间交往的禁忌甚多,礼仪繁琐,可见维护关系的成本不低。

(7)、还没有到达那边已经发丧了。到了坟穴,将要落下棺材,但是灵柩不肯进去。张劭的母亲抚摸着棺材说:“张劭啊,难道你还有愿望?”于是停下来埋葬。没一会,就看见白车白马,号哭而来。张劭的母亲看到说:“这一定是范巨卿。”

(8)、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

(9)、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10)、易得言笑友 难逢终始人——韦述、柳芳/293

(11)、但是张劭坚信,即使相隔万里,范式也一定会前来赴约的!

(12)、直言而不讳 忠言可利行——田敏、高从诲/217

(13)、俗话说患难见真情,他们两人的感情就是在患难之中建立起来的。仁和十年的正月,白居易和元春又在长安城相见了,两人异常想念,经常通宵达旦的饮酒畅言,事隔不久,元稹就因为直言劝谏,惹恼了宦官贵族就在3月份被贬到了通州当司马。

(14)、到后来王子恒得知了郑少谷死亡的消息,感觉到灵魂震颤了一下,异常悲伤不远千里特地赶到福建,替他的好友郑少谷办丧事。

(15)、伯桃村的四周还完整地保留着一圈土寨墙。在濮阳下堤一带,这种寨子随处可见,主要是用来防水患。古老的寨墙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村头一片空地上,一座孤零零的小庙固执地守在那里,似乎是在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16)、疾风知劲草 坦荡识忠臣——于谦、范广/429

(17)、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初时任郡府功曹,举荐擢拔了很多德才兼备的人,却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雷义曾经救助过一个犯了死罪的人,使他减刑得以赡养一家老少。这个人为了感谢雷义的再造之恩,攒了两斤黄金送到雷家,以表寸心。雷义坚辞不受。这个人没法,只好趁雷义不在家时,暗暗把金子放在雷家老屋的天花板上。若干年后,雷义修葺房屋,翻开屋顶,才发现那两锭金子。但是送金子的人已过世,妻小也不知流落何方,无法退还。雷义便将这两斤黄金交付县曹,充入官库。雷义任尚书侍郎时,有一同僚因犯事,当受处罚,雷义为他分担责任,向上司上书申辩,愿意自己独担罪责。陈重闻知,弃职进京自陈曲衷,请求为雷义赎罪。后顺帝下诏,两人皆免官,并免予刑事处分。

(18)、羊角哀把左伯桃的尸首寻着之后,给左伯桃香汤沐浴,择一块吉地安葬了。羊角哀便在这里守墓。坟和荆轲墓相隔不远,相传荆轲因刺秦王不中,死后精灵不散,见左伯桃葬在他的旁边,鬼与鬼便起了纠纷。一夜:羊角哀梦见左伯桃遍体鳞伤而来。

(19)、冰炭不同器 日月不并明——祁奚、羊舌叔向

(20)、鹿鸣思野草 异域铭真情——苏武、李陵/80

(1)、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2)、简直比偶像剧还煽情啊我的天!拜托导演别让他死了吧!但是上天不垂怜,张劭还是死了,但即便死后也越想越不甘心,于是干脆托梦给远在万里的范式:我死都死了,你怎么还不来看我!

(3)、善不可以失 恶不可以长——鞠咏、王化基/348

(4)、但是在甲骨文中,“友”字是向同一方向伸出的两只手。也就是在你做某事的时候有一只手伸出来帮助你。这时候“友”是一种加持和助益。也就是说,在这个字的原始意义上,“友”是互助,是带来利益的。这更符合现代以来人们对于“友谊”的理解:朋友是协助者、赞助者、支持者和顾问,有时甚至是共同行动者。也就是说,在中国,互惠利他主义的友谊观和联盟模式的友谊观也是有市场的。这和上述古代经典中所描述的友谊显然有一定出入。

(5)、后来约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张劭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酒菜等待范式。张劭的母亲说:“分别了两年,虽然约定了日期,但是远隔千里,你怎么就确信无疑呢?”张劭说:“范式是个守信的人,肯定不会违约。”母亲说:“如果是这样,我为你酿酒。”到了约定的日期范式果然到了。拜见张劭的母亲,范、张二人对饮,尽欢之后才告别而去。

(6)、管宁和华歆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一床一睡觉,成天形影不离。有一次,他们在田里锄草。管宁挖到了一锭金子,但他对此没有理会,继续锄他的草。华歆得知后,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子摸来摸去,一爱一不释手。

(7)、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

(8)、历史上还有王子恒和郑少谷两人的生死之交,他们两人地理位置上相隔千里之远,彼此之间从未谋面,但都对彼此怀着一份倾慕之情,彼此之间也会写诗赞颂对方,郑少谷写了一篇文章赞美王子恒他的意思就是当王子恒评奖诗歌时,那就是孔子的弟子听了,也会感到如沐春风。

(9)、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特别相信鲍叔牙,于是就同意让观众担任这个职位,那么在他上任之后,这次再也没有掉过链子了。他开始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不论是政治经济军事,还是等其他的一些领域内,他都拟定了非常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并且还都实施得非常好,他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其皇宫证明了鲍叔牙的推荐是没有错的。正是因为他对于齐国的突出贡献,才能够使得自己成为后人称赞的一代贤相,得以名垂青史,但是他更应该感谢的就是自己的好兄弟鲍叔牙,如果不是因为他的推荐可能观众永远都达不到这个高度。(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0)、岸上桃花酒 舟中赠别诗——李白、汪伦/249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