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颢秋日偶成二首书法作品精选74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程颢秋日偶成 1、程颢秋日偶成二首 (1)、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性德的代表作《木兰花令》可以当爱情诗来读吗 (2)、心情闲静安适,做什么事情都不慌不忙的。一觉醒来,红日已高照东...

程颢秋日偶成

1、程颢秋日偶成二首

(1)、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性德的代表作《木兰花令》可以当爱情诗来读吗

(2)、心情闲静安适,做什么事情都不慌不忙的。一觉醒来,红日已高照东窗了。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

(3)、“道通天地”那些形而上的东西作者想到了,“风云变态”中形而下的东西他也非常关心,身居斗室不忘天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乐”。

(4)、笔者不揣浅陋,尝试对《秋日偶成》一诗再作一些补充性的解读。既然诗人是一位理学家,我们的解读就稍稍偏向哲理方面。

(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6)、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

(7)、首联说自己心境清闲,事事从容,睡醒之时,红日高照。此处的“闲”,是佛、道两家宣扬的“心气和平”、“收心忍性”,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谓“无生”。这均是修身养性的结果,是清静无为的化境。

(8)、孔子主张“贫而乐”,孟子宣称“富贵不能淫”。合而观之,就是“富贵不淫贫能乐”,在富贵时不致流连忘返、迷失本性,在贫困时却能不改其乐。能抵达这种境界,就是“豪雄”了。总之,大丈夫精神是:居仁由义,发强刚毅,乐天知命——三位一体。

(9)、《遗书》(《河南程氏遗书》),25卷,系二程门人所记二程的语录,后由朱熹编定。(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

(10)、寥 liáo 寥 liáo 天 tiān 气 qì 已 yǐ 高 gāo 秋 qiū,

(11)、以下进一步申述事事从容的结果,宣讲理学哲理。颔联说世间万事万物,虽然纷纭变幻,千奇百态,但只要静静地观察,就能穷极物理、格物致知。程颢说的“格物”当然不是今人所说的科学研究自然和人类社会。程颢说“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所谓“格物”就是“理与心,而人不能会之于一”,因此要去“私意”(存天理,去人欲),从内心大作文章。

(12)、古 gǔ 来 lái 兴 xīng 废 fèi 几 jǐ 浮 fú 沤 ōu。

(13)、原文: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14)、首联说自己心境清闲,事事从容,睡醒之时,红日高照。此处的“闲”,是佛、道两家宣扬的“心气和平”、“收心忍性”,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谓“无生”。这均是修身养性的结果,是清静无为的化境。

(15)、一个“闲来无事”的程颢,过着优哉悠哉的生活,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甚至“东窗”的红太阳晒屁股了才起床。看尽世态变迁的程颢可谓静观其变,悠闲自得地看着万物的自然消长;荣衰宠辱、春夏秋冬,也一样与普通人一样高兴而来、怡然而去,欣赏各自的特有佳景。想到天地之外无形的东西,想到人世间风云的变幻。他已经把富贵贫贱之类的东东置于脑后了。尽管是闲来无事,从容不迫,但作者也不是不吃人间烟火的,也是“四时佳兴与人同”的。“道通天地”那些形而上的东西作者想到了,“风云变态”中形而下的东西他也非常关心,身居斗室不忘天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乐”。

(16)、《易传》又称《程氏易传》《伊川易传》,4卷,是程颐注解《周易》的著作。以上《遗书》《外书》《文集》《经说》4种,在宋代均单独刊行,也有的合在一起刊行,称为《程氏四书》。

(17)、在生命的悲情与思考之下,诗人超越了一己的得失和现实的困境,从更高更远以及更主动的层次上去提升人生的意义。这首诗表现的是道,是静观,静观就是去欲,四时佳兴就是去欲之后获得的快感,道通天地,才能够有这种感觉,所以富贵不淫,身处贫贱也感觉到快乐。

(18)、“万物静观皆自得”出自——程颢《秋日偶成》

(1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20)、嘉祐二年(1057)进士,调鄂鄠县主簿。熙宁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贬为镇宁军签判,知扶沟县。哲宗立,召为宗正丞,未行而卒。

2、程颢秋日偶成二首书法作品

(1)、退 tuì 居 jū 陋 lòu 巷 xiàng 颜 yán 回 huí 乐 lè,

(2)、日子闲散的时候,没有一样事情不自如从容,往往一觉醒来,东边的窗子早已被日头照得一片通红。

(3)、颈联进一步解释“自得”之境界。程颢所谓的“道”是同“形”一起来讲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即抽象概括,概括出的抽象原则叫“道”。“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即“器”,而道与器的关系是道藏于器,即具体的器离不开抽象的道。道体之大,天地万物,风云变态,自然社会,无所不重,莫有不通。

(4)、第七句“富贵不淫贫贱乐”,是指处于两种反差极大的状态时君子所持有的态度:处富贵时能不骄奢淫逸,处贫贱时能自得其乐。“富贵不淫”虽然化用了《孟子》的“富贵不能淫”,但是“淫”的意思与《孟子》中有别,在彼处意为“乱其心志”,在本诗中是指放纵享乐。贫贱而能乐,意为能像颜回一样,虽处陋巷,却能安贫乐道,寻孔颜乐处。

(5)、他是有名的理学家,北宋理学五子之与其弟程颐合称“二程”。二人创立的学说,世称“洛学”,是理学中的重要派别。曾在洛阳讲学十余年。著作有后人所辑《二程遗书》。

(6)、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

(7)、颈联进一步解释“自得”之境界。程颢所谓的“道”是同“形”一起来讲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即抽象概括,概括出的抽象原则叫“道”。“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即“器”,而道与器的关系是道藏于器,即具体的器离不开抽象的道。道体之大,天地万物,风云变态,自然社会,无所不重,莫有不通。

(8)、瞧,我们程家人——为2019年北京程氏宗亲会新春联谊而作

(9)、   日子闲散的时候,没有一样事情不自如从容,早晨醒来,东边的窗子早已被日头照得一片通红。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不受权势富贵所迷惑,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10)、“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 ”这句话的意思是:树立平心静气,观察万物,我们会发现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冷漠的名利、宠幸、耻辱的心态,能够达到伟大的目标。

(11)、一个“闲来无事”的程颢,过着优哉悠哉的生活,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甚至“东窗”的红太阳晒屁股了才起床。看尽世态变迁的程颢可谓静观其变,悠闲自得地看着万物的自然消长;荣衰宠辱、春夏秋冬,也一样与普通人一样高兴而来、怡然而去,欣赏各自的特有佳景。

(1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13)、把天理和理论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理。”

(14)、颈联进一步解释“自得”之境界。程颢所谓的“道”是同“形”一起来讲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即抽象概括,概括出的抽象原则叫“道”。“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而道与器的关系是道藏于器,即具体的器离不开抽象的道。道体之大,天地万物,风云变态,自然社会,无所不重,莫有不通。“思”就是思考,抽象、概括,亦即颔联所谓的“静观”。“思鹜八极,心游万仞”的结果,就可以抽象出道。这种“格物致知”的功夫,指导人立身处世的最高准则,就是尾联讲的“富贵不淫贫贱乐”。

(15)、这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儒家观念,但是到了静观的境界,能够平静的看待世间一切,也就是真正的英雄了,这就是一种超越。

(16)、   世上利名群蠛蠓,古来兴废几浮沤。   

(17)、“万物静观皆自得”出自——程颢《秋日偶成》

(18)、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19)、按照二程的理学思想“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他们认为,天之生物有贵贱等级的区别,有大小,有长短,君子是大,小人是小,就是“天理”,因此程颢要求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男子汉若能修养到这一步,就是英雄豪杰,就是伟丈夫。

(2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程颢秋日偶成其一

(1)、提出“格物致知”,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2)、当我们以平静的心情去欣赏万物时,发现无一不具特色,各有其存在的道理,颇具自得的神情。春夏秋冬四时,也都有各自的美好风光与特殊胜景,这些都要靠人去品味。我们应该随着四季的变化而享受自然的乐趣。

(3)、白话译文作者:包和平。出自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4)、按照二程理学修养的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是首句“闲”的内涵,只有如此,才能“无事不从容”,即事事从容。从容的表现就是第二句描绘的“睡觉东窗日已红”。一觉睡醒,红日高照,满窗红亮。二两句可看作因果关系。

(5)、按照二程理学修养的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是首句“闲”的内涵,只有如此,才能“无事不从容”,即事事从容。从容的表现就是第二句描绘的“睡觉东窗日已红”。一觉睡醒,红日高照,满窗红亮。二两句可看作因果关系。

(6)、孔子主张“贫而乐”,孟子宣称“富贵不能淫”。合而观之,就是“富贵不淫贫能乐”,在富贵时不致流连忘返、迷失本性,在贫困时却能不改其乐。能抵达这种境界,就是“豪雄”了。总之,大丈夫精神是:居仁由义,发强刚毅,乐天知命——三位一体。

(7)、《经说》,8卷,是程颐以义理疏解儒家经典的著作,包括《易》《诗》《书》《春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8种。其中:《易》《孟子》《中庸》不一定是程颐手著;《粹言》2卷,是杨时根据二程语录撮要文饰而成,后又由张栻重新编次。

(8)、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9)、”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诫子书》

(10)、程颢(1032-1085),字伯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

(11)、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12)、首联说自己心境清闲,事事从容,睡醒之时,红日高照。此处的“闲”,是佛、道两家宣扬的“心气和平”、“收心忍性”,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谓“无生”。这均是修身养性的结果,是清静无为的化境。

(13)、语出北宋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秋日偶成》,这首诗是作者用诗歌的形式总结自己的治学心得,宣扬其理学思想的作品。

(14)、这首诗虽说是秋天偶然写成,细细分辨却可看出程颢的人生态度。就是心境悠闲,不慌不忙,丝毫不觉得任何压力。睡眠充分,精神充足,走出户外,放眼望去。以平静的心情去欣赏万物时,发现无一不具特色,各有其存在的道理,颇具自得的神情。

(15)、“草木荣枯自有时”当源自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的《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译文:花草树木自己是没什么想法的,茂盛和干枯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

(16)、程颢,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

(17)、白话文释义:日子闲散的时候,没有一样事情不自如从容,往往一觉醒来,东边的窗子早已被日头照得一片通红。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18)、更 gèng 倚 yǐ 凌 líng 虚 xū 百 bǎi 尺 chǐ 楼 lóu。

(19)、原文: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20)、沉思宇宙的奥妙时,有形的天地还不足以穷尽道的神奇力量。道是万物的来源,却不随着万物而增减,实在是玄之又玄。思绪随着风起云涌,幻化为各种奇情想象,简直是无所不能,极尽逍遥之能事。

4、程颢秋日偶成其二

(1)、“道通天地”那些形而上的东西作者想到了,“风云变态”中形而下的东西他也非常关心,身居斗室不忘天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乐”。

(2)、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 利希顿堡

(3)、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

(4)、这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儒家观念,但是到了静观的境界,能够平静的看待世间一切,也就是真正的英雄了,这就是一种超越。

(5)、习必须静心专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6)、第三句“万物静观皆自得”,讲的是“观物”,即世间万物,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自有一番生意和内在的道理。明道的语录就有“万物之生意最可观”,《鹤林玉露》和《宋元学案》都记载,程颢不让除去书窗前的茂草,“欲常见造物生意”;又专门用盆池养小鱼数尾,“欲观万物自得意”。“草之与鱼,人所共见,唯明道见草则知生意,见鱼则知自得意,此岂流俗之见可同日而语!”

(7)、以下进一步申述事事从容的结果,宣讲理学哲理。颔联说世间万事万物,虽然纷纭变幻,千奇百态,但只要静静地观察,就能穷极物理、格物致知。程颢说的“格物”当然不是今人所说的科学研究自然和人类社会。程颢说“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所谓“格物”就是“理与心,而人不能会之于一”,因此要去“私意”(存天理,去人欲),从内心大作文章。

(8)、颈联进一步解释“自得”之境界。程颢所谓的“道”是同“形”一起来讲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即抽象概括,概括出的抽象原则叫“道”。“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即“器”,而道与器的关系是道藏于器,即具体的器离不开抽象的道。道体之大,天地万物,风云变态,自然社会,无所不重,莫有不通。

(9)、语出北宋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秋日偶成》,这首诗是作者用诗歌的形式总结自己的治学心得,宣扬其理学思想的作品。

(10)、沉思宇宙的奥妙时,有形的天地还不足以穷尽道的神奇力量。道是万物的来源,却不随着万物而增减,实在是玄之又玄。思绪随着风起云涌,幻化为各种奇情想象,简直是无所不能,极尽逍遥之能事。

(11)、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12)、《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13)、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14)、人生在世也就那么四十年的好日子,真不算长,转眼间已进“天命”之年,可自我感觉还没怎么活,人活着易,活出质量来难,在我看来,快乐的人生才是最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他人的人生。人啊,怎么活才能活快乐,这里面的学问还真大。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