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驴看唱本歇后语是什么
1、骑驴看唱本后面的歇后语是什么
(1)、原文:“这样想好,他看大家一眼,仿佛是说:咱们走着瞧吧!”
(2)、长竹竿进巷道——直来直去;直进直出;直出直入
(3)、中华五千年文学常识100题,测测你能对多少?
(4)、开水里煮空笼--------不争包子争口气
(5)、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6)、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7)、白纸上画黑道——抹不掉;明摆着;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8)、 有句名言“人类一思考,驴子就发笑”,或许是怕被笑,或许是骑不起,总之现在都不骑驴了,也很少思考了。但我们还是爱走着瞧,瞧的不再是唱本,是啥呢?你懂得……
(9)、白纸写黑字——黑白分明;明摆着;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10)、 这个故事说明,在古代驴子是普通大众出行的交通工具,放到现在也就相当于电动车的水平,想快都快不了。驴背上百无聊赖之余,诗人们开始吟诗作对思考人生,而老百姓们只能看看唱本之类的小册子打发时间。
(11)、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家里送饭坡里吃。
(12)、板凳上放鸡蛋——好险;冒险;危险;靠不住;不可靠
(13)、中国民间传说他常背负一个道情筒,倒骑白驴,云游四方,宣唱道情,劝化度人。后来民间的名言“骑驴看唱本”就源于此。他所乘的白驴,日行万里,夜间折叠如纸,放在箱子里。白天骑得时候,用水含在嘴里喷洒一下,就又还原成一天驴。
(14)、打了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天的冷天气。(打春就是立春。)
(15)、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16)、八月十五的月饼——人人欢喜;个个喜爱;上下有
(17)、意思是骑驴看唱本,就是骑着驴边走边看,看就是瞧嘛,所以就是边走边瞧,也就是走着瞧。
(18)、骑驴看唱本下一句是走着瞧。意思是骑驴看唱本,就是骑着驴边走边看,看就是瞧嘛,所以就是边走边瞧,也就是走着瞧。
(19)、半斤对八两——不相上下;彼此彼此;一码事;彼此一样;谁也不吃亏
(20)、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快收藏起来
2、骑驴看唱本歇后语是什么下一句是什么
(1)、原来如此,咱们是卸磨杀驴,现在到处是驴肉馆,河间的驴肉要走向全国。
(2)、中国民间传说他常背负一个道情筒,倒骑白驴,云游四方,宣唱道情,劝化度人。后来民间的名言“骑驴看唱本”就源于此。他所乘的白驴,日行万里,夜间折叠如纸,放在箱子里。
(3)、想知道孩子在校表现怎么样?不用问老师,翻翻作业本就能知道!
(4)、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说事情的后续发展会有比较大的变化,一般有打赌、挑战的意味。
(5)、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6)、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7)、拆了茅房盖楼房——臭底子;底子臭;根子不净
(8)、 原来,如何分辨我国古代文人有钱还是没钱,用驴子最适合。有钱的自然骑马坐轿,而一般的穷鬼都是骑着驴子瞎晃荡,然后灵感从驴背上萌生,写下流传千古的名句。最典型的便是贾岛,想出了上句想不出下句,骑着驴光顾着琢磨,一不小心就冒犯了京兆尹的队伍,幸亏是韩愈,没治他的罪,还帮他“推敲”了一番。换了现在,呵呵……
(9)、包脚布做鞭子——文(闻)不能文(闻),武(舞)不能武(舞)
(10)、半空中的气球——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悬着哩
(11)、矮子想登天——不知天高地厚;妄想;痴心妄想
(12)、释义:骑驴看唱本,就是骑着驴边走边看,所以就是边走边瞧。谓试看事物发展结果究竟怎样。表示一种胸有成竹、预料到事物必然结果的不让步的语气。
(13)、毛驴是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它经过埃及传到西亚,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才传入希腊、罗马和欧洲的。
(14)、综览上述分类,设比恰当是歇后语的共同特点。然而,“比喻总是跋足的”。歇后语的前半段比喻部分,有时不免有不恰当或不可取之处,有的还会涉及一些生理缺陷、迷信说法和旧风俗等,这都是为了取其某种性质或特点,以引出所比喻的意义。
(1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6)、小学四年级数学《错中求解》专项训练+附解析(可下载打印)
(17)、楞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大家洼说法。楞,比较厉害的人,有冒失、鲁莽的意思。横,凶狠;蛮横。厉害的人怕凶横蛮横的人,凶狠蛮横的人又怕拼命不怕死的人。指只有不怕死的人是最惹不起的。)
(18)、初十五两明上。(指赶海时间。初十五这两天,早晨或傍晚赶海。)
(19)、簸箕里的蚂蚁——条条是路;条条是道;路子多
(20)、中央电视台放过一个纪录片叫《忠诚》,其中有一组非常珍贵的影像资料,画面上是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去见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当朱德迎上去时,阎锡山慌忙从一头黑毛驴上跳下来,阎锡山是有名的驴背上的上将军,在国民革命军数百个将军中,是唯一一位骑着毛驴指挥作战的。阎锡山骑的是头大黑叫驴,也英俊漂亮,精神威武。大黑驴一身青,但鼻梁上有道白,驴耳朵出奇的长,大概有一尺多长,驴的鬃毛是向上乍开的,不是倒伏在脖子上。
3、骑驴看唱本的歇后语是什么?
(1)、出膛的子弹——不会拐弯;永不回头;决不回头
(2)、扯起眉毛哄眼睛——自欺欺人,自骗自,自己哄自己
(3)、我的一位朋友在巴基斯坦工作多年。他说在巴国,尤其是广大农村、山区,几乎所有活动离不开毛驴,甚至毛驴还能帮着照看小孩,跟小孩玩。巴国农村的毛驴是放养,让毛驴自由活动,毛驴喜欢群居,几十头毛驴常常聚在一起,那其中有毛驴的情,毛驴的意,毛驴的生活,毛驴的天地。令人奇怪和难解的是一旦谁家中有事用毛驴,总是站在村头望着远远的驴群呐喊,那呐喊家的毛驴听见主人的喊声,会立马跑回来,即便两三家人家一起喊驴,毛驴也不会听错,更不会假装听不见。如果没事,等到天擦黑,毛驴会很准时的结队而归,到了村里再分手,各回各的家。
(4)、骑在驴背上阎锡山经常对他的随行人员说,咱们和日本人打,不是牛头抵牛头硬顶,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所以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也成了二战区抗日斗争的一个重大策略。
(5)、矮子坐高凳——够不着;上下够不着;上下为难
(6)、最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7)、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
(8)、四年级数学:经典应用题经典练习卷(2套),有答案!
(9)、歇后语和谚语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书写的形式上,有心的同学不难发现,歇后语都是由“——”符号分隔成的两个短语,而谚语就是一个独立的说明一定常理和道理的短语,所以在记忆和应用的时候一定要加以区分,能做到这一点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
(10)、上个世纪末我访问以色列,耶路撒冷的一位资深记者告诉我,当年地位寒微的耶稣骑着一头小毛驴就是从咱们脚下的这条小路进入到耶路撒冷城的。没有那头小毛驴,耶稣很可能走不到耶路撒冷,时至今日,耶城人对毛驴还是备受尊敬的。
(11)、多种类型相结合的,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12)、释义:谓试看事物发展结果究竟怎样。表示一种胸有成竹、预料到事物必然结果的不让步的语气。
(13)、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14)、城隍爷掉井里,土地爷扒头看——不敢劳(捞)驾;劳(捞)不起大驾
(15)、踩着银桥上金桥——越走越亮堂戏法的本领——全凭手快
(16)、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17)、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18)、三秋不如一麦忙,三麦不如一秋长。(过去,麦收时间短,急促,特别忙;秋收时间长,不那么急促。)
(19)、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20)、歇后语的分类,有各种分法。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一共分为以下四大类:
4、骑驴看唱本打一个歇后语
(1)、当年前秦皇帝苻坚因仰慕龟兹国的佛教大师鸠摩罗什,派军队西征,打败了龟兹国,把鸠摩罗什大师请回到长安,跟随鸠摩罗什大师东迁的佛教信徒、子弟,竟达五千多人,驮的经卷蜿蜒数十里,几乎全部用的是毛驴驮,驴车拉,浩浩荡荡,数千头毛驴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迁移到长安。每到“晨钟暮鼓”时,数千头毛驴便引颈长鸣,驴叫之声不绝旅途,声传遐迩。中国大规模使用毛驴自此始,毛驴逐渐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交通和运输工具,屈指算来,毛驴“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已逾2000年矣。
(2)、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出了岔;措手不及;突如其来
(3)、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是条著名的歇后语。它的本意是事情未来还不一定怎么发展呢,我们就看着……这句歇后语其实挺有攻击性的,透着浓浓的不屑于、不见得、不认同、不看好的否定意味。但为什么是骑驴,为什么要看唱本而不是账本?好奇之余,我很想弄个明白。
(4)、大家洼地区的谚语具有北方谚语的共性,内容广泛,风趣幽默,朗朗上口,是劳动人民生活实践经验的集成。
(5)、搬石头打天——自不量力;不自量;办不到;够不着
(6)、玻璃缸里的金鱼——掀不起大浪;翻不了大浪;无山路,没有出路
(7)、打了春的雪,狗也撵不上。(形容立春后下雪融化的快。)
(8)、三月三把瓜埯ǎn(埯,挖小坑点种瓜豆。)。
(9)、这是一句歇后语。歇后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10)、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11)、鼻子上安雷管——眼前就是祸;祸在眼前;急在眼前
(12)、毛驴传到中国的路线是经过中亚、西亚、西域诸国一步步传入中国的,其行走路线几乎和小麦传入中国的路线一致。毛驴是驮着小麦走进西域的。很可能第一站就是古龟兹国。时到今日,当年的古龟兹国现在的库车县仍然是毛驴“统治”的“王国”。毛驴无处不在。 40万人口的库车县,有4万多头毛驴。我曾经问过一位库车人,当时他在新疆的乌鲁木齐的大巴扎作生意,他说:“库车人离不开毛驴,库车绝不止4万头毛驴,家家都有毛驴,人人都骑毛驴坐驴车。我不知道库车有多少人口,但我知道库车的毛驴有多少头?多少呢?很简单嘛,有多少库车人就有多少毛驴!”
(13)、当时敌后抗日战争不但斗急残酷,而且生活也极端艰苦。最艰苦的时候,每个战士一餐只发7颗黑豆,然后去挖野菜,捋树叶,掏田鼠洞。那时候战士们就盼着听见驴叫,因为一听见驴叫,粮食就到了。新华社穆青老社长曾说,当时部队有个说法:司令部的马,后勤部的驴。那驴也怪,从来没有不声不响地进村,总是远远地就扯开嗓子,伸长脖子大叫。我们只要一听见驴叫就高兴地情不自禁地扭秧歌。不经过那个时期的人不知道,看见毛驴格外亲。
(14)、猪把驴踢死了 ———— 不可能的事;没人见过;没有的事
(15)、谚语和歇后语的特点基本一样——易记、易用、生动、灵活。
(16)、(干货)丨小学语文作文入门基本功训练(可下载打印)
(17)、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18)、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
(19)、音序查字法 | 部首查字法 |数笔画查字法
(20)、在巴国的一些地方,毛驴在农家是不圈不栓的,完全自由,把毛驴看成一家人。给自家干了一辈子活的老毛驴在人家中像老辈人一样受到尊敬。你到人家国家说吃什么都行,千万不要说卸磨杀驴,吃驴肉,此乃当地人之大忌也!
5、骑驴看唱本打一歇后语
(1)、逼公鸡下蛋——故意刁难;有意为难;办不到;没法办
(2)、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其实是一语双关。骑驴看唱本,就是一边走一边瞧。表面上好像在述说一件事,但走着瞧在俗语里就是“过些天再看,过几天看看,咱两个谁对谁错”的意思。这样一琢磨,简单的语言就成了有力有趣的表达。这也是我们汉语言经过千年沉淀所展现的特殊魅力。
(3)、茶壶里贴饼子——难下手;下不了手;无法下手
(4)、中国民间传说他常背负一个道情筒,倒骑白驴,云游四方,宣唱道情,劝化度人。后来民间的名言“骑驴看唱本”就源于此。他所乘的白驴,日行万里,夜间折叠如纸,放在箱子里。
(5)、虫子钻进核桃里——假充好人(仁);冒充好人(仁)
(6)、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词填空积累练习100题(含答案)
(7)、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
(8)、释义:骑驴看唱本,就是骑着驴边走边看,所以就是边走边瞧。谓试看事物发展结果究竟怎样。表示一种胸有成竹、预料到事物必然结果的不让步的语气。
(9)、入伏热,一棵豆子打一捏;入伏冷,一棵豆子打一捧。
(10)、曹操背时遇蒋干,胡豆背时遇稀饭——倒霉透了;真倒霉
(11)、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必须收藏!
(12)、吃苇坯拉炕席——满肚子瞎编;肚里编;嘴能编
(13)、谚语,熟语的一种。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14)、四年级语文上册《考试作文素材整理》,很经典,给孩子收藏一下!
(15)、引证:老舍《骆驼祥子》五:“这样想好,他看大家一眼,仿佛是说:咱们走着瞧吧!”
(16)、中年女人聊天到底有多野?太真实了,哈哈哈哈……
(17)、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水平检测卷(含答案),期末给孩子练练
(18)、板上钉钉子——实实在在;没跑;跑不了;变不了;没法变
(19)、字母表 | 声母 | 韵母 | 整体认读音节
(20)、解释:骑驴看唱本,就是骑着驴边走边看,所以就是边走边瞧,也就是“走着瞧”。
(1)、据我考证,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流传得最广泛,最通俗时应在清末民国初年。那是青、红帮会和小刀会、一贯道的行里话,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以后行里行外,帮里帮外就说开了,街头巷尾,门里门外也讲,咱们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成为中国歇后语的名词语。但可以肯定,说过这句歇后语的人,百分之九十九根本没有骑过驴。
(2)、鹌鹑要吃树上果——够不着;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3)、阎锡山对他的坐骑大黑毛驴非常有感情,跑累了下驴后总忘不了交代一句,给大黑驴加碗米汤,多加把料。有时候还要交代给大黑驴加个鸡蛋。据说阎锡山的许多文件都是他骑在驴背上口述,随行的副官秘书赶忙记下,回去整理出来请阎锡山审定,常常是一字不改;但如果是在办公室则不然,一个文件改个十遍八遍的过不了关。那些秘书、副官们私下说:“宁愿阎长官骑驴说,不愿阎长官回屋说。”毛泽东的许多诗词是吟在马背上,阎锡山是骑驴吟诗,有阎诗为证:《夜走峻坡》:“荷戈戴月走峻坡,卫士扶驴汗土和,强敌唯有到底抗,民族复兴尚疑何。”在吉县抗战时,“克难坡”曾经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办公室秘书刘克编辑、油印过一本阎锡山的诗集,阎锡山题名曰:《骑驴吟》可惜以后散失了。和毛驴最有感情的将军当数阎锡山。
(4)、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
(5)、原文:“这样想好,他看大家一眼,仿佛是说:咱们走着瞧吧!”
(6)、很显然,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是属于第一种逻辑推理式的。
(7)、春打六九头,吃穿不用愁;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立春这一天,不是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就是在六九的第一天。老百姓认为与收成有关系。)
(8)、裁缝师傅做衣服——有尺寸;千真(针)万真(针)
(9)、还记得小时候读的音序表吗?音序表字母正确发音
(10)、最后要再罗嗦一句,谚语和歇后语都是经过很多年总结出来的,所以结构和内容都很固定,如果不是为了特殊目的最好不要轻易改动!(虽说是谚语,但有一些确实包含很多为人处世的至理)
(11)、百米赛跑——分秒必争;争分夺秒;急起直追;奋起直追
(1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