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格物致知精选147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 1、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 (1)、《传习录》堪称“心学”第一书,是我们读懂王阳明,感悟心学大智慧必读的一本经典。 (2)、”。以“无善无恶”与禅宗的关系为例...

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

1、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

(1)、《传习录》堪称“心学”第一书,是我们读懂王阳明,感悟心学大智慧必读的一本经典。

(2)、”。以“无善无恶”与禅宗的关系为例,“具体作者”尊孔孟、辟佛老,锱铢必较于学脉之纯正,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而“抽象作者”超越正统、异端之分,孜孜以求于境界的提升,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具体作者”让思想史变得厚实起来,厚实的反面是自由的心性被遮蔽;“抽象作者”让心灵史变得真切起来,真切的根柢乃是精神的全幅敞开。古往今来,人有上根者,有中下根者;前者少,后者多。任何真正的哲学须面向绝大多数人,向下一路是工夫上的重中之重,此乃四有句之用意;与此同时,它得把向上一路作为境界上的重中之重,此乃四无句之用意。一人之身,时或上根,时或中下;前者少,后者多。所以,当把向上、向下两路综合起来,智上顿悟,行上渐修。回到日常生活里面,我们读完思想史,掩卷遐思,人生的根本大问题“几希”焉,就该告别“具体作者”了,并开启对“抽象作者”这一人文理念的期待……

(3)、从上根不应排斥刻意、执着地做工夫,可以进一步确认,好善恶恶才是上根所用的无善无恶工夫的根本含义之所在。好善恶恶是无善无恶含义的根本,这也是保证无善无恶代表的为学进路,乃至整个四句教揭示的为学工夫无弊病的关键。后世对四句教意旨理解的偏离,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未能认识到唯有好善恶恶,而非不刻意、不执着,才是无善无恶,乃至整个四句教的根本。

(4)、《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5)、选项:A:以文化人   B:精神文化C:狭义文化D:广义文化答案:(以文化人   ;精神文化;狭义文化;广义文化)

(6)、选项:A:遵守礼仪B: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C:遵守法律D:随心所欲答案:(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

(7)、与前面三种文献相比,学术界对于《钱绪山行状》的关注度要低得多。这里,我们试图探讨:其《传习录下》、《(阳明)年谱三》并非王阳明的亲笔,亦难以确证就是另两位当事人王畿、钱德洪的亲笔;其《天泉证道纪》有可能是弟子据王畿之意所撰。有鉴于此,王畿为钱德洪亲笔写的此一《行状》,其史料价值理当得到更多的重视。

(8)、问题:天是人事活动的范围和底线。选项:A:对B:错答案:(对)

(9)、须指出,在阳明直接针对良知的论述中,“有”除了表示有所刻意、执着以外,还有另一个意思,即表示良知发用时无法离开的见闻(如知觉、情感、思维或意识等)。此“有”是良知发用时所必然有的。阳明曾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全集》卷第81页)反过来,由于意念必然有见闻之类因素作为其“所在”或“所着”,并且离了发用无本体可言(关于该点,下一节还会详论),因此可以说,不惟良知之发用,而且良知之本体也“不离于见闻”(同上,第80页)。

(10)、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

(11)、《讣告同门》点出“天泉桥”,《复周罗山》、《复杨斛山》点出“无善无恶心之体”,可以确证钱德洪为四句教及天泉证道之当事人的身份。

(12)、内容提要:四句教在阳明学史上的表述,如果以当事人及其同时代的知情人为范围,可辑出9种文献:《传习录下》;《(阳明)年谱三》;《天泉证道纪》;《钱绪山行状》;《龙溪会语·东游问答》;《讣告同门》;《青原赠处》;《宵练匣·稽山承语》;《龙溪王先生传》。前六种属于当事人系列,后三种属于知情人系列。有三种辑自《王阳明全集》,四种辑自《王畿集》,显示出钱德洪、王畿在四句教的成立及其传播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作者”从尊孔孟、辟佛老的角度议论四句教,但超越正统、异端之争的“抽象作者”更值得人们期待。

(13)、解析:有位朋友经常因为生气而指责别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责别人,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若能返身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

(14)、选项:A:概念B:定义C:论证D:自我修养答案:(自我修养)

(15)、不过,尽管良知离不开见闻,良知必体现于见闻之中,然而见闻不能留滞良知,良知本可超越见闻之牵绊,当机发出新的好善恶恶的意念。阳明将具备这一能力的良知和太虚(即天道)相提并论。良知运用见闻,犹如太虚运化万物。良知不受见闻的留滞,能当机发出好善恶恶的念头,就像太虚不受万物的阻碍,能自然、恰当地让万物生息。就太虚的这一特点,以及良知与其的同质性,阳明说:“太虚之中……何物不有?而又何物得为太虚之障?人心本体亦复如是。”(2)此处的“有”,指太虚中的万物。正因为良知不受见闻留滞,所以阳明说:“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全集》卷第121页)这句话等同于良知“不滞于见闻”(《全集》卷第80页)。

(16)、多选题:天人合一的含义包括()选项:A:人与其他物种的和谐B:人与社会的和谐C:人与自然的和谐D:人与自身的和谐答案:(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17)、总之,在阳明直接针对良知的论述中,“有”具有两个不同的意思,应该加以辨别。良知在其中发用的见闻意义上的有,在他看来是不可无的。有善有恶之有所刻意、执着意义上的有,在他看来则是不可有的,当然这是针对上根人或达到较高阶段的学者来说的。之所以不可有刻意、执着,不过是因为刻意、执着会妨碍良知本有的不断好善恶恶能力的发挥而已。

(18)、静坐是收摄心神的办法,但不能求静厌动。动静都是功夫,但偏向于动,便向在具体的事上磨练。

(19)、“无善可名”,是王畿解释将完全出于良知以好善恶恶称为无善无恶的直接原因。这一解释是王畿自己的理解,而与阳明“不曾好恶一般”的解释未免有所偏离。“无善可名”是承接“其机自不容已”而来,意思是意念尽管好善恶恶了,然而却因为并不是人为的刻意、执着所致,所以也称不上是善。这个解释着眼于已发之感应,和阳明“不曾好恶一般”的着眼点是一致的。不过,阳明明确表示“循理便是善”(《全集》卷第34页),由于无善无恶也是循理的,因而无善无恶并非无善可名。在这一点上,王畿与阳明的理解之间,出现了分歧。

(20)、明莹无滞解释的是无善无恶,明莹无滞之后的未发之中解释的则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中的心之体。我们对未发之中的分析,完全适用于心之体的情形。即虽然阳明直接说的是心之体,但实际上是指好恶完全出于心之体而不作好恶的意念。由此,心之体和下一句“有善有恶是意之动”中的意之动,就不是体与用的关系,而是好恶是否完全出于良知的并列关系。并列关系是就两者同属发用层面,而非分属体用的不同层面来说的。就学者为学次第而言,则可进一步说两者是进阶关系。当然,如第四节所论,作为不同根器人的为学进路,两者并无高下之分。心之体、意之动的并列关系,与《传习录》卷上“侃去花间草”章所载“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全集》卷第33页)的并列关系,是完全一致的。

2、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格物致知

(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2)、王畿的一个解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阳明的意旨。他说:“良知知是知非,原是无是无非,正发真是真非之义,非以为从无是无非中来。以标末视之,使天下胥至於惛惛懂懂也……譬诸日月之往来,自然往来,即是无往无来,若谓有个无往无来之体,则日月有停轮,非往来生明之旨矣。”(《王畿集》卷第242页)既然日月的自然往来就已经是无往无来,而非在自然往来之外另有无往无来,那么同样地,人的自然是非就已经是无是无非,而不是在自然是非之外另有无是无非。亦即无是无非就是指不刻意、不执着而自然能知是知非。王畿正是在发用上理解无是无非,而不是将其理解为离开发用的本体。他在此主要反驳的是,以离用求体的思维来理解阳明之语前后两部分的做法。他认为不能把无是无非视为根本,知是知非视为末节,因为这种理解割裂了它们的内在联系。事实上,无是无非就在知是知非当中而不在其外,是对知是知非的限定而非否定,从而使其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知是知非,亦即并无刻意、执着的知是知非。

(3)、选项:A:朋友有信B:长幼有序C:父子有亲D:君臣有义E:夫妇有别答案:(朋友有信;长幼有序;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4)、导资质特高的人;德洪的见解,是我用来教导资质较差的人使用的方法。

(5)、选项:A:原子B:天C:事D: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世界答案:(事)

(6)、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7)、圣人之心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一心仁则天下万物一体皆仁。世人学习圣道的根本还是回到良知上。良知之明,万古如一。心圣,则圣人自可学而达之。

(8)、本讲中认为王阳明“心学”的基本思想是( )

(9)、若认为意有善恶,在心体上终究还有善恶存在。”

(10)、从上根不应排斥刻意、执着地做工夫,可以进一步确认,好善恶恶才是上根所用的无善无恶工夫的根本含义之所在。好善恶恶是无善无恶含义的根本,这也是保证无善无恶代表的为学进路,乃至整个四句教揭示的为学工夫无弊病的关键。后世对四句教意旨理解的偏离,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未能认识到唯有好善恶恶,而非不刻意、不执着,才是无善无恶,乃至整个四句教的根本。

(11)、解析:王阳明继承了孟子思想中的精华,他说良知良能人人皆有,圣人和愚夫身上都有。圣人只是保全它而不让它遭受任何蒙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良知自然常存,这也是修习。

(12)、(3)《王畿集》,2007年,吴震编校整理,凤凰出版社。

(13)、由以上讨论可以推知,是非的含义等同于善恶,无是无非的含义等同于无善无恶。事实上,主要是出于取自《孟子》“是非之心”等的缘故,阳明在解释良知时才频繁使用“是非”的说法,而相对较少使用“善恶”的说法。此外,阳明和王畿说的知是知非,不仅仅是对是非的判断,而且必然会在行动中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所以“是是非非”或许更能表达其完整内涵。

(14)、时夫子将有两广之行,钱子谓曰:“吾二人所见不同,何以同人?盍相与就正夫子?”晚坐天泉桥上,因各以所见请质。夫子曰:“正要二子有此一问。吾教法原有此两种:四无之说,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根以下人立教。上根之人,悟得无善无恶心体,便从无处立根基,意与知物,皆从无生,一了百当,即本体便是工夫,易简直截,更无剩欠,顿悟之学也。中根以下之人,未尝悟得本体,未免在有善有恶上立根基,心与知物,皆从有生,须用为善去恶工夫,随处对治,使之渐渐入悟,从有以归于无,复还本体,及其成功一也。世间上根人不易得,只得就中根以下人立教,通此一路。汝中所见,是接上根人教法;德洪所见,是接中根以下人教法。汝中所见,我久欲发,恐人信不及,徒增躐等之病,故含蓄到今。此是传心秘藏,颜子、明道所不敢言者。今既已说破,亦是天机该发泄时,岂容复秘?然此中不可执著。若执四无之见,不通得众人之意,只好接上根人,中根以下人无从接授。若执四有之见,认定意是有善有恶的,只好接中根以下人,上根人亦无从接授。但吾人凡心未了,虽已得悟,不妨随时用渐修工夫。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所谓上乘兼修中下也。汝中此意,正好保任,不宜轻以示人,概而言之,反成漏泄。德洪却须进此一格,始为玄通。德洪资性沈毅,汝中资性明朗,故其所得,亦各因其所近。若能互相取益,使吾教法上下皆通,始为善学耳。”自此海内相传天泉证悟之论,道脉始归于一云。(5)(P1-2)

(15)、判断题:孔子关于“仁”的说法都是一些教训。选项:A:对B:错答案:(错)

(16)、②此处“嘉靖七年戊子冬”,已到公历1529年。盖因王阳明祭日为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即公历1529年1月9日。

(17)、本文辑出的9种文献之中,有3种(第6种)辑自《王阳明全集》,比例也不低。一般而言,收入《王阳明全集》的作品,无论何种文体,均可视为王阳明的思想。具体到四句教,这3种文献塑造了钱德洪维护师说的形象。有关钱德洪对于《传习录下》、《(阳明)年谱三》的编纂之功,前面已作随文说明。藉由编纂过程,钱德洪捍卫了王阳明的四有句。如《传习录下》:“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2)(P117)《(阳明)年谱三》亦有:“二君已后与学者言,务要依我四句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2)(P1307)《天泉证道纪》只字未提王阳明这一告诫,但引钱德洪之言:“此是师门教人定本,一毫不可更易。”(5)(P1)罗洪先(1504—1564)的《与钱绪山论年谱》云:“天泉桥上与龙溪兄分辨学术,当时在洛村兄所闻亦如此,与龙溪兄《续传习录》所载不悖,此万世大关键,故一字不敢改移。”(《罗洪先集》卷6)(17)(P207)后世有把四有句直接当作四句教的做法,当与钱德洪的努力维护密不可分。

(18)、徐爱又问:“至善只从心中寻求,大概不能穷尽天下所有的事理吧。”

(19)、这样的人也不敢妄自尊大,岂敢随便指望他人?人有受到污染的心,若

(20)、第进一步说,此好善恶恶、为善去恶的工夫,虽从理论上说可以完全依靠本体之自然,但在实践中却也不排除刻意、执着。这一点才是阳明告诫王畿的关键。原本,对上根来说,好善恶恶的工夫因为完全出于本体之动力,所以不必刻意、执着。既然不必刻意、执着,那就完全可以说并无工夫可言,因为已经是超越人力之化境了。然而,阳明的看法并非如此。他对上根强调的恰恰是在一悟本体之后,由于“吾人凡心未了,虽已得悟,不妨随时用渐修工夫,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所谓上乘兼修中下也”“吾人凡心未了”,是使得有所刻意、执着不至于造成干扰或阻碍本体自然发用之弊的原因。“虽至圣人,穷究无尽。尧舜精一工夫,亦只如此”便是用古代的圣人为例,印证上乘兼修中下的必要性。圣人也用兼修中下的工夫,从主观的心情来说,其缘由是:“圣人虽是生知安行,然其心不敢自是,肯做困知勉行的工夫”(《全集》卷第126-127页)。在出征思、田的途中,几乎无暇讲学的阳明,念念不忘的是告诫弟子:“尧、舜生知安行的圣人,犹兢兢业业,用困勉的工夫。吾侪以困勉的资质,而悠悠荡荡,坐享生知安行的成功,岂不误己误人?”(《全集》卷第1445页)由此亦可说明,上根不仅需要做好善恶恶的工夫,而且其工夫也并非单纯诉诸本体之动力,而也不免有所刻意、执着。这样一来,其工夫和中下的工夫虽有生熟程度的不同,却没有严格的区别。

3、王阳明心学全书免费阅读

(1)、王畿曾提及,天泉证道之后,阳明在严滩问答之际说过:“良知知是知非,其实无是无非”(《王畿集》卷第470页)。王畿自己也多次说过类似的话,如:“良知知是知非,原只无是无非”(《王畿集》卷第464页)。阳明以是非解释良知,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此处所说难道对以是非解释良知的既有思路作出了否定吗?从字面意思来看,阳明确实是以无是无非来否定知是知非,知是知非的含义已经被无是无非的含义所取代。

(2)、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

(3)、因势利导。嘉靖十一年进士。著有《阳明先生年谱》、《濠园记》等,

(4)、判断题:王阳明认为草木瓦石没有良知。选项:A:错B:对答案:(错)

(5)、B: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C: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D:悟得良知,存省良知,运用良知,完成良知答案:(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6)、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7)、文化的价值是由文化的属性决定的,具体功能有( )

(8)、有事都不切实加以处理,这只不过是修养成了一个虚空静寂的坏毛病。

(9)、多选题:实践理性包括()选项:A:身体力行B:纯粹理性C:经世致用D:经验理性答案:(身体力行;经世致用;经验理性)

(10)、黄宗羲仅把这段话作为朱得之的语录,未注明其他出处。更有甚者,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者心也,有善有恶者意也,知善知恶者良知也,为善去恶者格物也”,被节略为“无善无恶者,格物也”,顿失四句教或四有句的完整含义。从编纂学的角度看,《明儒学案》这类做法实属不该!

(11)、单选题: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选项:A:崇德重义B:载道化成C:以人为本答案:(以人为本)

(12)、还可在bilibili站内搜索“天一文化讲坛”

(13)、单选题:“天人合一”包括:选项:A:人与自然的和谐B:人自己的和谐C:人与上帝的和谐D: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诸方面的和谐答案:(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诸方面的和谐)

(14)、“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     )

(15)、关键词:王阳明;四句教;好善恶恶;无善无恶;有善有恶

(16)、两位若互为补充借用,那么,资质居中的人都可被导入坦途。若两位各

(17)、陆王心学”是由儒家学者陆九渊、王阳明发展出来的心学的简称,或直接称“心学”;或有专门称为某哲学家的心学,如王守仁的“阳明心学”。

(18)、多选题:中国传统以民为贵思想包括()选项:A:重视民意B:敬天爱民C:民为邦本D:革命思想答案:(重视民意;敬天爱民;民为邦本;革命思想)

(19)、徐爱说:“听了先生这番话,我觉得获益匪浅。但以前的旧说仍然纠缠于胸,没有完全去除。例如事父,那些嘘寒问暖、早晚请变的细节,不也需要讲求吗?”

(20)、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4、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A.

(1)、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2)、问题:实践理性包括( )选项:A:经世致用B:身体力行C:经验理性D:纯粹理性答案:(经世致用,身体力行,经验理性)

(3)、0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4)、解析: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产生了天和地,造就了鬼神和上帝,所有一切都由它产生,任何事物都不可与它相比。人若能彻底恢复良知,无一丝缺陷,自然就会手舞足蹈,天地间不知还有什么乐趣可以取代它?”

(5)、然而陆王对经典和经学也不是全然不顾,与整个中国哲学的特点相关,陆王在阐发其心学思想时,也借用了经学的形式,并对以往的经典和经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6)、问题:“天人合一”包括:选项:A:人与自然的和谐B:人自己的和谐C:人与上帝的和谐D: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诸方面的和谐答案:(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诸方面的和谐)

(7)、关于有善有恶,王畿说:“若有善有恶,则意动于物,非自然之流行,着于有矣”“意动于物”指人心为私欲所动的状态。在王畿看来,因为人心为私欲所动,所以必须刻意、执着才能做到好善恶恶,这样一来,好善恶恶就不是出于本体之自然了,亦即是“非自然之流行”了。“着于有矣”的说法表明,王畿理解的有善有恶,正是刻意、执着地好善恶恶。

(8)、单选题:“天”在儒家那里主要的涵义指:选项:A:上帝B:天空C:自然界D: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义之天答案:(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义之天)

(9)、王阳明也不能否定高材生的逻辑,只好说:“利根之人,直从本源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

(10)、问题:王阳明说:良知只是一个:选项:A:是非之心B:羞恶之心C:审美之心D:认识之心答案:(是非之心)

(11)、王阳明将“心学”精华凝成这4句话28个字。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情感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12)、问题:文化的价值是由文化的属性决定的,具体功能有( )选项:A:认知功能B:决策功能C:教育功能D:应用功能答案:(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应用功能)

(13)、智慧树答案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单元期末见面课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14)、选项:A: 运用良知B:存省良知C:完成良知D:悟得良知答案:( 运用良知;存省良知;完成良知;悟得良知)

(15)、舜的弟弟叫象,象屡次想害死舜,但舜还是照样疼他。王阳明说,舜之所以能感化象的傲慢,最主要的就是舜不去看象的不是。如果舜坚决要去纠正象的奸恶,只会看到象的不是,而象又是一个傲慢的人,肯定不会认错,舜又岂能感化他?” 

(16)、的学说也有“三变”的过程。起初以“为善去恶”功夫为“致良知”,

(17)、所以在这里,王阳明告诉我们,当自己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大,最终成为善行;当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止。王阳明说这就是圣人修身之道。

(18)、第三个层次是说,人心中的“圣人”为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圣,则必须除掉这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19)、然则阳明之学,谓其失之粗且浅,不见道则有之,未可病其为禅也。阳明而禅,何以处豫章、延平乎?只为后人将“无善无恶”四字播弄得天花乱坠,一顿撦入禅乘,于其平日所谓“良知即天理”、“良知即至善”等处全然抹煞,安得不起后世之惑乎?阳明不幸而有龙溪,犹之象山不幸而有慈湖,皆斯文之阨也。(《文编》卷7《答韩参夫》)(10)(P422)

(20)、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5、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

(1)、历史上,《稽山承语》实乃《宵练匣》的一部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125《子部杂家类存目二》提要《宵练匣十卷》:“是书凡分三编:曰《稽山承语》,纪其闻于师者也;曰《烹芹漫语》,纪其闻于友者也;曰《印古心语》,纪其验于经典而有得于心者也。皆提唱心学,阳儒阴释。”(4)(P1075)10卷本《宵练匣》之中,《稽山承语》有多少卷呢?换言之,日本藏《稽山承语》是否就是足本,待考。另外,本文把杨文澄与王阳明这段对话的出处标注为“《宵练匣·稽山承语》”,意在人们对《宵练匣》、《稽山承语》二者的关系多加瞩目。

(2)、《王阳明全集》卷3《语录三》为《传习录下》,其辞云:

(3)、心体之所以能好善恶恶,关键在于好善恶恶是心体本身固有的能力,是心体的本质特征。也正是因为好善恶恶是心体本具的能力,所以,只要心体在不断感应事物的过程中做到明莹,也就必定做到了无滞,无滞不过是这种好善恶恶能力的题中之义而已。换句话说,如果心有所留滞,那就不能做到时时明莹了;既然心能做到时时明莹,就说明已经做到了无滞。同样地,也正因为心体本具好善恶恶的能力,所以在心体不受遮蔽的本然状态中,意念自然能够依循心体而动,而不必借助人的刻意努力。如阳明说:“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是如此。譬如日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无照无不照,原是日的本体。良知本无知,今却要有知;本无不知,今却疑有不知,只是信不及耳!”(《全集》卷第124页)“无知”即是“未尝有心”,即不刻意。阳明常引的《尚书·洪范》“无有作好”“无有作恶”所表示的正是不刻意地好恶的意思。之所以能够且必须做到不刻意,是因为良知作为心体,自有动力去知是知非亦即好善恶恶,若非私欲的牵累,本不必借助人的刻意努力。“却要有知”,即是诉诸刻意努力而非完全出于良知的动力。刻意努力是不相信良知自然能好善恶恶的表现,且会阻碍良知这一能力的发挥,因而是需要避免或克服的。“无不知”即是良知在各种情况下,自能好善恶恶。“疑有不知”,即是怀疑良知的这一固有能力。

(4)、解析:这句话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是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为尧舜。

(5)、多选题: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要素包括()选项:A:礼B:仁C:知D:勇答案:(仁;知;勇)

(6)、《王畿集》卷20的《刑部陕西司员外郎特诏进阶朝列大夫致仕绪山钱君行状》(以下简称《钱绪山行状》)有云:

(7)、解析:有位朋友问王阳明:“读书而硬记不住,该怎么办呢?”

(8)、无善无恶以及整个四句教是理解阳明思想的一大关键。历史上对其有诸多误解。造成误解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两点值得思考。第阳明使用的无善无恶一语,未能在字面上表达出其好善恶恶的根本含义,导致其语意重点落在不刻意、不执着这一衍生的次要含义上。第解读者将无善无恶引向未发之本体。这两种偏差,都有可能导致后人否定已发之好善恶恶及其工夫。前一原因,虽然是解释者未能细心体究使然,但是阳明自己在言辞表达方面恐也有责任;后一原因,虽可能由语言歧义引起,如四句教第一句直接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但主要还是由包括阳明门人在内的学者在解读过程中的偏差造成的。王畿作为天泉证道的当事人和阳明晚年门下首屈一指的高足,其对四句教的理解已经在离合之间。后世理解的偏离,乃至阳明意旨的隐晦、流弊丛生,由此也就不难想见了。

(9)、问题:孔子曾这样概括他的一生,“吾十有五而(),三十而立,四十(),五十知天命,六十而(),七十()选项:A:志于学;不惑;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B:不惑;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志于学C: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志于学;耳顺;不惑D:耳顺;志于学;不惑;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答案:(志于学;不惑;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10)、先生接着说:“今后和朋友讲学,千万不可抛弃我的宗旨。无善无

(1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12)、第二层是说,人要成为圣人,必须反求诸己,向本心里致良知,寻求万事万物之理。

(13)、然而,且不论在本体上至善与无善这两个描述语所指的性质究竟如何并存,重要的是,如前所述,王畿对无善无恶之内涵的解释,虽然以未发之本体为依据,却又是落在已发之感应上来谈的。而在已发之感应上,当然有善恶可言,心既可以对事物施以好恶而作出善恶的评价,也可以对自身好恶是否循理或说合于本体作出善恶的判定。根据阳明体用一致、用上说体的思路,恰恰应该以感应之善来印证本体之善,而不是像王畿一样,由本体之至善推出无善,并反过来用本体上的无善支撑感应上的无善。因此,固然王畿对无善无恶内涵的解释符合阳明之意,然而他对无善无恶何以得名的原因的解释,却未免出于己见,且他把无善无恶之所以得名的根本原因放在未发之本体上,这便与无善无恶乃由已发之感应而得名之间,产生了龃龉。

(14)、德洪说:“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本是无善无恶的。但是,人有受到

(15)、肇始于嘉靖六年丁亥(1527)的四句教,在阳明学史上意义重大,但又备受争议。梁启超(1873—1929)说过:“此是王门一大公案,所谓四有句四无句之教也。后此王学流派纷争,皆导源于此。”(1)(P364)学术界的四句教研究,通常侧重义理之维,考据之维受关注的程度显得远远不够。譬如,大致从天泉桥、四有句、四无句三个关键项看,在王阳明(1472—1529)以及钱德洪(1496—1574)、王畿(1498—1583)的时代,究竟有多少种文献表述过四句教,这些表述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就值得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这是本文的主要目的,并将辑考范围限定为两类人:一类是包括王阳明、王畿、钱德洪在内的当事人,另一类是与王畿、钱德洪同时代的知情人。此外,超越正统、异端之争的“抽象作者”之期待,也是本文力图张扬的人文理念。

(16)、谦虚,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前进、自强不息的态度。而宽大的胸怀,不仅是一个人成熟、大气的表现,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绝妙法门。

(17)、先生说道:“心即理。天下哪里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呢?”

(18)、综上所述,我们以当事人及其同时代的知情人为范围,辑出9种叙述四句教的文献:(1)《传习录下》;(2)《(阳明)年谱三》;(3)《天泉证道纪》;(4)《钱绪山行状》;(5)《龙溪会语·东游问答》;(6)《讣告同门》;(7)《青原赠处》;(8)《宵练匣·稽山承语》;(9)《龙溪王先生传》。其中,前6种属于当事人系列,后3种属于知情人系列。这一辑考充分吸纳了学术界既有的研究成果,并在全面性以及《宵练匣·稽山承语》等个别文献的考释上有所突破。

(19)、多选题:“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选项:A:以仁为本B:以人为尊C:以民为贵答案:(以仁为本;以人为尊;以民为贵)

(20)、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1)、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

(2)、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重义思想包括( )选项:A:伦理精神B:道德准则C:礼教传统D:法治精神答案:(伦理精神,道德准则,礼教传统)

(3)、问题: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选项:A:遵守法律B: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C:随心所欲D:遵守礼仪答案:(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

(4)、(5)吴震,2011年:《〈传习录〉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

(5)、王畿的一个解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阳明的意旨。他说:“良知知是知非,原是无是无非,正发真是真非之义,非以为从无是无非中来。以标末视之,使天下胥至於惛惛懂懂也……譬诸日月之往来,自然往来,即是无往无来,若谓有个无往无来之体,则日月有停轮,非往来生明之旨矣。”(《王畿集》卷第242页)既然日月的自然往来就已经是无往无来,而非在自然往来之外另有无往无来,那么同样地,人的自然是非就已经是无是无非,而不是在自然是非之外另有无是无非。亦即无是无非就是指不刻意、不执着而自然能知是知非。王畿正是在发用上理解无是无非,而不是将其理解为离开发用的本体。他在此主要反驳的是,以离用求体的思维来理解阳明之语前后两部分的做法。他认为不能把无是无非视为根本,知是知非视为末节,因为这种理解割裂了它们的内在联系。事实上,无是无非就在知是知非当中而不在其外,是对知是知非的限定而非否定,从而使其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知是知非,亦即并无刻意、执着的知是知非。

(6)、第一章单元测试问题:“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选项:A:以人为尊B:以民为贵C:以仁为本答案:(以人为尊,以民为贵,以仁为本)

(7)、(1)《顾端文公遗书》,清光绪三年泾里顾氏宗祠刻本。

(8)、须指出,在阳明直接针对良知的论述中,“有”除了表示有所刻意、执着以外,还有另一个意思,即表示良知发用时无法离开的见闻(如知觉、情感、思维或意识等)。此“有”是良知发用时所必然有的。阳明曾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全集》卷第81页)反过来,由于意念必然有见闻之类因素作为其“所在”或“所着”,并且离了发用无本体可言(关于该点,下一节还会详论),因此可以说,不惟良知之发用,而且良知之本体也“不离于见闻”(同上,第80页)。

(9)、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

(10)、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

(11)、解析:心里有致良知、止于至善的信念,就如同心上的疼痛一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我,存善念、行善事,这样一来自然就心无旁骛了。

(12)、选项:A:敬天爱民B:民为邦本C:革命思想D:重视民意答案:(敬天爱民;民为邦本;革命思想;重视民意)

(13)、问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选项:A:中和为美B:中庸之道C:阴阳五行答案:(中和为美)

(14)、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心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或者说“致良知”状态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达到非常寂然、专虚静的时刻,那么万事万物的道理就会自动显现。所以说,心外没有理,心外没有物。一切外求者,都是在缘木求鱼。

(15)、(1)《顾端文公遗书》,清光绪三年泾里顾氏宗祠刻本。

(16)、③《天泉证道纪》,他本亦作《天泉证道记》,有“纪”“记”之异。本文以下引证,均遵从直接引文的实际用法,其他情形则作《天泉证道纪》。

(17)、我这里接人,原有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

(18)、问题:“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内核。选项:A:对B:错答案:(对)

(19)、  答:请确定您输入的内容与题目基本一致,只输入题干(题目)部分,不能有多余的字、特殊符号和错别字!!!

(20)、王畿“自性流行者,动而无动;着于有者,动而动也”的说法,是将有与无分别归结为动与静。无论有无还是动静,区别都在刻意、执着与否。“动而无动”指本体不受阻碍自然发用,没有也不必掺杂人的刻意、执着。“无”是就没有刻意、执着而言的;“有”则指的是刻意、执着地让意念符合本体之准则的状态。因为是刻意、执着,所以称为“动而动也”。

(1)、师说者,刘宗周之说也。在刘宗周看来,四有句指的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无句指的是“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是无善无恶之意,知是无善无恶之知,物是无善无恶之物”,它们构成为四句教;王阳明或许有此想法,甚至偶有谈论,但“未敢笔之于书,以滋学者之惑”,所以“其说乃出于龙溪”。刘宗周甚至指出:

(2)、夫纯熟后,污秽彻底荡涤,本体也就明净了。汝中的见解,是我用来开

(3)、知行合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4)、为方便阅读以下文献,先列出王畿、钱德洪的字、号等信息:王畿,字汝中,号龙溪,以号行,学者称龙溪先生;钱德洪,本名宽,字德洪,以字行,改字洪甫,号绪山,学者称绪山先生。

(5)、天泉证道大意,原是先师立教本旨,随人根器上下,有悟有修。良知是彻上下真种子,智虽顿悟,行则渐修。譬如善才在文殊会下得根本知,所谓顿也;在普贤行门参德云五十三善知识,尽差别智,以表所悟之实际,所谓渐也。此学全在悟,悟门不开,无以征学。然悟不可以言思期必而得。悟有顿渐,修亦有顿渐。著一渐字,固是放宽;著一顿字,亦是期必。放宽便近于忘,期必又近于助。要之,皆任识神作用,有作有止,有任有灭,未离生死窠臼。若真信良知,从一念入微承当,不落拣择商量,一念万年,方是变识为智,方是师门真血脉路。(5)(P311)

(6)、第进一步说,此好善恶恶、为善去恶的工夫,虽从理论上说可以完全依靠本体之自然,但在实践中却也不排除刻意、执着。这一点才是阳明告诫王畿的关键。原本,对上根来说,好善恶恶的工夫因为完全出于本体之动力,所以不必刻意、执着。既然不必刻意、执着,那就完全可以说并无工夫可言,因为已经是超越人力之化境了。然而,阳明的看法并非如此。他对上根强调的恰恰是在一悟本体之后,由于“吾人凡心未了,虽已得悟,不妨随时用渐修工夫,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所谓上乘兼修中下也”。“吾人凡心未了”,是使得有所刻意、执着不至于造成干扰或阻碍本体自然发用之弊的原因。“虽至圣人,穷究无尽。尧舜精一工夫,亦只如此”,便是用古代的圣人为例,印证上乘兼修中下的必要性。圣人也用兼修中下的工夫,从主观的心情来说,其缘由是:“圣人虽是生知安行,然其心不敢自是,肯做困知勉行的工夫”(《全集》卷第126-127页)。在出征思、田的途中,几乎无暇讲学的阳明,念念不忘的是告诫弟子:“尧、舜生知安行的圣人,犹兢兢业业,用困勉的工夫。吾侪以困勉的资质,而悠悠荡荡,坐享生知安行的成功,岂不误己误人?”(《全集》卷第1445页)由此亦可说明,上根不仅需要做好善恶恶的工夫,而且其工夫也并非单纯诉诸本体之动力,而也不免有所刻意、执着。这样一来,其工夫和中下的工夫虽有生熟程度的不同,却没有严格的区别。

(7)、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8)、洪和王汝中探讨学问。汝中据引先生的话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

(9)、王阳明所说的“利根之人”,就是聪明的、理解能力强的人。他认为“四无说”并没有错,但只能针对聪明且理解能力强的人,对于一般人来说,他们是理解不了的。对一般人只能用四句教来教诲。

(10)、王畿认为如果按照德洪所说,那就只能把握到其中四有的一条进路,而忽略了四无的另一条进路。他试图做的,正是通过把四句教中蕴含的两条进路指示出来,从而提醒德洪不该忽视四无的进路,并进一步主张只有四无的进路才是究竟,而德洪所理解的进路不过是方便而已。

(11)、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12)、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13)、与后世质疑和批评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阳明自身坚信“四句教”是既具普遍性且无弊的工夫指点语。在他看来,“无善无恶”和“有善有恶”不过是对“已发”之意识状态的描述,是不同条件下达致“好善恶恶”的不同进路。无善无恶指意念完全出于良知的动力,因而没有且不必刻意和执着;有善有恶指受私欲牵累而必须有所刻意、执着。分别以两者为核心的“四无”和“四有”的为学进路并无高下之分,差异主要在入手处不同。四句教包含四无和四有两条为学进路;无善无恶的含义包含好善恶恶,并以其为根本。这两点分别保证了四句教的普遍性和无弊性。后世往往忽视这两点,质疑和批评也就由此而起。

(14)、问题:文化的概念包括( )选项:A:广义文化B:狭义文化C:以文化人 D:精神文化答案:(广义文化,狭义文化,以文化人 ,精神文化)

(15)、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16)、人之心体一也,指名曰善可也,曰至善无恶亦可也,曰无善无恶亦可也。曰善、曰至善,人皆信而无疑矣,又为无善无恶之说者,何也?至善之体,恶固非其所有,善亦不得而有也。至善之体,虚灵也,犹目之明、耳之聪也。虚灵之体不可先有乎善,犹明之不可先有乎色,聪之不可先有乎声也。目无一色,故能尽万物之色;耳无一声,故能尽万物之声;心无一善,故能尽天下万事之善。今之论至善者,乃索之于事事物物之中,先求其所谓定理者,以为应事宰物之则,是虚灵之内先有乎善也。虚灵之内先有乎善,是耳未听而先有乎声,目未视而先有乎色也。塞其聪明之用,而窒其虚灵之体,非至善之谓矣。今人乍见孺子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惕恻隐是谓善矣,然未见孺子之前,皆加讲求之功,预有此善以为之则耶?抑虚灵触发其机,自不容已耶?赤子将入井,自圣人与涂人并而视之,其所谓怵惕恻隐者,圣人不能加而涂人未尝减也。但涂人拟议于乍见之后,已洊入于内交要誉之私矣。然则涂人之学圣人也,果忧怵惕恻隐之不足耶?抑去其蔽,以还乍见之初心也?虚灵之蔽,不但邪思恶念,虽至美之念,先横于中,积而不化,已落将迎意必之私,而非时止、时行之用矣。故先师曰“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是对后世格物穷理之学先有乎善者立言也。因时设法,不得已之辞焉耳。(《复杨斛山》)(7)(P234-235)

(17)、多选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持中贵和思想包括()选项:A:以和为贵B:中庸之道C:普遍和谐D:天人合一答案:(以和为贵;中庸之道;普遍和谐;天人合一)

(18)、多选题:本讲中认为天的含义包括()选项:A:自然义B:道德义C:神性义D:宗教义答案:(自然义;道德义;神性义)

(19)、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20)、在发用上说本体、离发用则无本体,是阳明学的基本立场。如阳明曾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全集》卷第123页)与阳明的这一思路一致,明莹无滞虽然是对心体的状态的描述,但却不是直接在心体上说的,而是在其不断发出的对事物好恶的意念上说的。唯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准确理解在“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之后,阳明马上又说“原是个未发之中”(1)的含义。根据阳明在用上说体的思路,此处说的未发之中,正是就发而皆中节之和来说的,亦即是就明莹无滞代表的好恶完全出于良知,不作好恶来说的。基于此发而皆中节之和,可以进而推断其对应的是未发之中。亦即此已发,乃是没有被私欲隔断的本体所发之念。

(1)、多选题: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选项:A:人与人的和谐B:人与自然的和谐C:人与自身的和谐D:天人合一答案:(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天人合一)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   )

(3)、单选题:“心外无物”的“物”是指:选项:A: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世界B:天C:原子D:事答案:(事)

(4)、人的心,性与天原为一体,天所包含的一切也同时是心所包含的一切。天的属性就是人心中的本质的内容。所以,心只有一个,天只有一个,知的本体——天也就只有一个。

(5)、解析:善念萌发之时就要认识到去扩充它;恶念萌发之时就该意识到去遏止它。认识、扩充、遏止就是志,这是上天赋予人的智慧。

(6)、选项:A: 良知B:气C:原子D:天理答案:( 良知)

(7)、诚然,阳明的表述是不够准确的,他这句话引起误解的原因是,无是无非和无善无恶一样,字面意思不能涵盖其实质含义。他不过是为了指出知是知非不是刻意、执着为之的结果,而是完全出于良知固有的能力。因为完全出于良知固有的能力,所以不必刻意、执着。因为不必刻意、执着,所以称为无是无非。阳明这一说法强调的,不过是良知本有知是知非的能力而已。原本,唯其本有知是知非的能力,所以在意念上才不必刻意、执着。然而,其所谓无是无非字面上却仅仅突出不刻意、不执着之无这一衍生含义,反而把知是知非这一根本含义遗漏了。这一表述引发知是知非被无是无非所否定的误解,也就不奇怪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