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雅可夫斯基女装精选68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马雅可夫斯基简介 1、马雅可夫斯基简介俄语版 (1)、 厦门市图书馆五一假期开放,读者须预约入馆 (2)、马雅可夫斯基一生经历数次爱情,但唯独与利利娅的情感纠葛最为坎坷。利利娅...

马雅可夫斯基简介

1、马雅可夫斯基简介俄语版

(1)、 厦门市图书馆五一假期开放,读者须预约入馆

(2)、马雅可夫斯基一生经历数次爱情,但唯独与利利娅的情感纠葛最为坎坷。利利娅于1891年出生在莫斯科。她嫁给苏俄作家和文艺批评家布里克后,妻从夫姓,改姓“布里克”。利利娅家境殷实,父亲是律师,主攻莫斯科犹太人权益保护;母亲是拉脱维亚人,曾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师。

(3)、埃博拉流行病更像是某种模式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新发病毒跳出生态系统后造成的震荡波。病毒在人群中自我增殖,吞噬生命,遭遇人类这个物种的反抗,最终偃旗息鼓。然而,下一个震荡波会是什么?本书通过2014年埃博拉的疫情,讲述了医护人员和科学家为保护我们而战的精彩故事,并为新发病毒的未来敲响了警钟。

(4)、卢那察尔斯基预言,“金属的”马雅可夫斯基将是不朽的,而“同貌人则不能不腐朽衰亡”,因为“金属的”的写作“标志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时代”。七十多年后来看,卢那察尔斯基说的一半没错,另一半则落空。确实,世界并不缺少温柔的爱情诗人,而试图表现人类历史“伟大时代”的天才诗人并不多。至于说到“不朽”,这可能让他失望。“金属的”马雅可夫斯基固然不朽(只是已经重新冶炼,质地已不大相同),而“同貌人”也并未腐朽衰亡:且在“召回”的行动里,后者仍在不断“咬掉了他身上的肉”,并有取代前者的趋向。

(5)、《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作者、短篇小说大师凯雷特绝版十年故事集。

(6)、1919年,布里克和利利娅迁居莫斯科,马雅可夫斯基竟也随之而去。不久,马雅可夫斯基与利利娅的私情便传遍莫斯科文化圈。苏维埃政府文化部的一位官员遇见马雅可夫斯基,问起此事,马雅可夫斯基一脸真诚地回答说:“利利娅是我妻子。”

(7)、来自深圳的青年作家林棹在《流溪》中,为我们勾勒了一处少女成长的丛林。既然是丛林,一定是险象还生之地——在情人,或支离破碎的家庭之间,主人公对于爱的探寻,也成为我们在俗世中迷惘的象征。

(8)、自然,最大的“影响”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当代政治诗体式的形成。它的艺术资源,除了西方浪漫派诗歌和中国20世纪左翼诗歌之外,最直接的是被阿拉贡称为“当代政治诗的创始人”{12}的马雅可夫斯基:他的贴近时代的主题,直接参加到历史进程中去的行动姿态,对新社会制度的热烈赞颂,以及“楼梯体”的诗行、节奏等方面。

(9)、馆藏地点:中心馆流通库飞鸽传书库集美馆区流通库

(10)、{44}  然而,蓝英年可不这么认为。他将莉丽·布里克看作心怀鬼胎的“凶狠天才”;认为一定程度上她应为马雅可夫斯基的死负责(蓝英年:《马雅可夫斯基与凶狠天才莉莉娅》,《冷月葬诗魂》,第114—124页)。

(11)、②  该文收入郑振铎编著的《俄国文学史略》(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中的第十四章《劳农俄国的新作家》。后《文学月报》1932年第2期(7月10日)再次发表此文。马雅可夫斯基在中国先后有梅耶谷夫斯基、梅耶戈夫斯基、马霞夸夫斯基、马亚柯夫斯基、玛雅考夫斯基、玛雅阔夫斯基、玛雅可夫斯基等二十多种译名。1953年后,通译为马雅可夫斯基(参见丘金昌《马雅可夫斯基名字中译考》,《马雅可夫斯基研究》,第300—302页)。

(12)、马雅可夫斯基也写爱情诗。在创作于1923年的长诗《关于这个》里,他反对在爱情、家庭问题上的小市民庸俗习气,向往新的家庭关系。

(13)、刘文飞认为,这也就是曼德尔斯塔姆所说的,马雅可夫斯基解决了大众诗歌而非精英诗歌的“伟大问题”。由是,我们看到一个左翼前卫的、“大街的儿子”的、“现代游吟诗人”的马雅可夫斯基。

(14)、这是一份疑点重重的独白:很难说清叙述者是天真少女、狂人、骗子,抑或三者皆是。她周旋在浪荡的情人、破碎的母亲、暴戾的父亲之间,用泡沫和幻梦高筑起可疑的前半生,最终坠向不可挽回的结局。这部处女作呈现细密画质地,携带着亚热带岭南独有的滋味、风景与记忆,讲述成长的歧途和可能的代价,纪念那些被随意折断与腐败在地的微弱者,和他们有过的爱与生活。

(15)、 一本书·一首歌丨来这里制作一首属于你的“小情歌”

(16)、中苏分裂在20世纪60年代初公开化,对苏联文学的介绍、翻译的数量逐渐减少,马雅可夫斯基也不例外,“文革”的十年中则处于停滞状态。但是,狂热的“革命”正好是政治诗滋生的丰厚土壤,马雅可夫斯基的那种诗歌体式继续拥有极强的生命力。“红卫兵战歌”{27},郭小川、张永枚等人这个时期的诗,“工农兵学员”的《理想之歌》,“文革”后到80年代初贺敬之、张学梦、叶文福、骆耕野、曲有源、熊召政等人的创作,都受到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自然,这里列举的诗人、诗作的思想艺术水准高低互见,甚或差距悬殊。

(17)、①  参见陈守成、丘金昌、刘海芳编辑、整理《“马雅可夫斯基在中国”资料索引》,《马雅可夫斯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57—300页。

(18)、电子信箱:1790347092@qq.com

(19)、出处:著名的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 《佚名》

(20)、一个从不给迟到的乘客开车门的巴士司机;一个和地狱来的男人谈恋爱的女人;一个许愿和天使做朋友并得偿所愿的孤独男子;一个为了买玩偶被父亲要求砸碎自己存钱罐小猪的男孩;一个杀手被雇去杀一个世界上品德最正的好人……简洁、激烈,令人痛苦地好笑,让人惊讶地诚实,埃特加·凯雷特的故事犹如快照,以聪慧和睿智照出生活中隐藏的真相。

2、马雅可夫斯基女装

(1)、十月革命以后,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诗句结构特殊,往往一句分成若干行,有时甚至一个词也分成若干行,排列成楼梯式。它洗练严谨,突出了诗歌的顿歇作用,强调了最有分量的词语;节奏分明,刚健有力,特别适宜于朗诵。人们称这种诗为楼梯诗。它的创造者就是十月革命的伟大歌手马雅可夫斯基。

(2)、当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化的危机时,人类需要反思的还有很多。正如本期书榜非虚构好书《血殇》里说的那样,当下就是窗口,但总是不愿看清未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所有医院加起来一共只有142张红区床位可以收治感染出血热病毒(例如埃博拉)的患者,另有不到400张红区床位可以收治感染空气传播的高危病毒的患者。因此,假如爆发四级事件,整个美国加起来也只有542张红区床位。

(3)、俞杨NiskyYU,第一号微交响: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第四乐章 Micro-SymphonyN˚1:ChapterI/II /III/IV,20中性笔,油漆笔,铅笔,丙烯,纸本Gelpen,paintpen,pencilandacryliconpaper,33x30cm/48x45cm(含框framed)

(4)、{35}  《当代文坛》2016年第4期刊登了讨论这一长诗的专辑,发表王干、谭五昌、张家谚、朵渔、敬文东、杨四平、谷羽等诗人、评论家的七篇文章。另外,耿占春的《吉狄马加:返回吉勒布特的道路》(载《收获》2016年第4期)和叶延滨的《预言开辟的天空与梦想实现的大地》(载《光明日报》2016年3月28日)也都讨论了这一作品。

(5)、 专注剪纸10年,福建80后小哥的作品,每一幅都让人惊艳!

(6)、⑦  《好!》有余振、飞白等译的五种,《列宁》有赵瑞蕻、余振、黎新、飞白等译的十种。

(7)、但是,与研讨会的预期不同的是,“召回”难以阻挡他在读者和诗歌界的淡出。在一个对“革命”反思,以至以“告别”为思潮的时代,“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这一命运几乎是必然的。在苏联,对马雅可夫斯基评价的变化,在50年代斯大林去世后就已发生,但整体性的淡出却与当代中国几乎同步,大致在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29}。这一方面是因为时代政治氛围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一些材料陆续被披露。

(8)、{37}  刘文飞:《一个现代经典》,载《人民日报》2011年9月23日。比较《旧约·创世纪》第1章和《好!》第19章的叙述方式,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似。它们都是“新世纪”创造主在完成之后的赞美;《旧约》的“神看着是好的”,与《好!》中的“是好的”“很好”不断重复并贯串整个叙述。

(9)、{38}  爱德华·J.布朗:《马雅可夫斯基与左翼文学阵线》,余凤高译,载《海南师院学报》1990年第4期。

(10)、虽然他只活了36岁,但在其短暂的一生里,最引人注目的除了他光彩照人的作品,就是他的灵魂之泉——爱情。后者是他伟大作品的灵感所在

(11)、世卫组织认为,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显示,“对于应对严重的流感大流行和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世界并没有做好准备”。

(12)、本书收录了过去刊载于设计杂志《idea》的设计师访谈特辑,记录了从他们的童年、求学、默默无名到获奖无数以及他们的想法及初衷,其中包含葛西熏、服部一成、平野甲贺、仲条正义等13位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平面设计大师。这些人选的共通之处,在于尽管他们身处始于二十世纪末的平面设计巨变浪潮当中,依然能发挥超越市场逻辑的文化影响力。《idea》的访谈过程主要关注点并非各人的“感性”或“灵感”,而是他们如何将自己置于社会、文化、技术的脉络当中,创建出属于自己的世界。 

(13)、{27}  参见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卫兵文艺》编辑部《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1968年版;刘福春、岩佐昌暲编《红卫兵诗选》,(日本福冈)中国书店2002年版;王家平《疯狂的缪斯:红卫兵诗歌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版。

(14)、{48}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卢那察尔斯基举了马雅可夫斯基1918年的诗《对马的好态度》:他走过去,“看见/大颗大颗的眼泪/从马脸上流下/隐没在毛里……/一种动物/所共有的忧郁/从我心中潺潺流泻出来/融化成喃喃细语……”(这里的引文转引自《革新家马雅可夫斯基》)。

(15)、写于1922年的《开会迷》,是一首思想和艺术臻于成熟的好诗。它是作者深刻地观察和发掘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并把它真实地再现的艺术珍品。这首诗写得振聋发聩,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矛盾的本质方面——人民群众同官僚主义的矛盾,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用夸张甚至荒诞离奇的艺术形象描写出来。

(16)、被“召回”的又可能是一位爱情诗人。在另一些批评家那里,马雅可夫斯基大量歌唱革命和新生活的政治诗和宣传口号诗是应该被否定的。他们推崇的是他早期的诗和不多的爱情诗(《脊柱横笛》《我爱》《关于这个》等)。1998年,马雅可夫斯基与莉丽·布里克通信集的中译本《爱是万物之心》出版,书名取自马雅可夫斯基的原话;随后的2016年,又出版了俄国学者玛格丽特·斯莫罗金斯卡娅的《马雅可夫斯基与莉丽·布里克:伟大的书信爱情史》(以下简称《爱情史》)中译本。这些过去从马雅可夫斯基生平里删去的扑朔迷离的情节,以一种翔实资料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眼前,让“爱情的”马雅可夫斯基形象凸显。《爱情史》一书作者将他们的爱情史称作“伟大的”“病式的爱情史”;说“没有无缺陷的天才”(吉狄马加的长诗也借用了这句话);“很多名人都使用过兴奋剂。这些人中有的人酗酒,有的人吸毒,而对于马雅可夫斯基来说,他的兴奋剂是爱情”;“莉丽·布里克把马雅可夫斯基从自己的姐妹那里吸引过来,把他带到了自己已婚的家庭里。直到诗人死时,他们都是三人住在一起:莉丽·布里克,她的丈夫约瑟夫·布里克,马雅可夫斯基。他们的这种关系里包含了一切:从符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写给自己爱人的那些温柔的认可,到莉丽·布里克为挽留诗人的背叛”{43}。

(17)、就这样,马雅可夫斯基成了布里克家的座上宾,自然也就结识了女主人利利娅。马雅可夫斯基还写过长诗《长笛-脊柱》,并在首页写道:“献给利利娅。”这表达了他对利利娅的情感,但这首长诗也是由布里克资助出版的。

(18)、至于马雅可夫斯基并非无关紧要的私生活,他与多个女人,特别是与莉丽·布里克的关系更是讳莫如深。马雅可夫斯基针对叶赛宁自杀的诗句(“在今天的生活里,死并不困难,但是将生活建成却困难得多”{25})被中国读者无数次征引,却无视他的“自杀与‘彼岸’的念头”,这个念头与“对生命的肯定,对生活着尤其使生活更美好的必要性”,在他的诗中“错综交织着”:

(19)、{39}  《吉狄马加与叶夫图申科对谈录》,载《作家》2016年6期。

(20)、孙越,作家、翻译家。中国翻译家协会专家会员、俄罗斯联邦国立经济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戈宝权外国文学翻译奖一等奖得主、中国“蓝盾”优秀文学作品奖得主、俄罗斯皇家协会圣尼古拉金质勋章得主。创作作品有《俄罗斯冰美人》(2002)、《细说普京》(2015)、《斯拉夫之美》(2018)、《俄罗斯独行笔记》(2019)等。翻译作品有《勃留索夫诗选》(1989)、《骑兵军》(1992年,2016)、《缪斯:莫斯科-北京》(2006)、《心灵河湾》(2013)、《牧首寄语》(2018)、《切尔诺贝利的祭悼》(2018)等。

3、马雅可夫斯基作品

(1)、{20}  12卷本全集1940年由莫斯科国家文学出版社出版,1955年该社又出版13卷本全集。

(2)、勃洛克早就断定马雅可夫斯基是个“了不起的天才”。身处新旧时代交替的大转折时期,许多人都成了交替时代的牺牲品,作为旧俄罗斯文学代表的马雅可夫斯基也不例外。他是一名语言的勇敢挑战者,是新社会文学无可非议的先驱,他“在两个时代还未愈合的伤疤处”写作。他的悲剧就在于,勇敢地寻找自己与革命和时代的联系,又不由自主地、固执地捍卫艺术生命的天然正直。正如托洛茨基所认为的,革命的普遍矛盾对于追求完美形式的艺术来说,只能是痛苦的,在马雅可夫斯基的诗作中,有激情的热浪,也有与时代和阶级极不相称的放荡不羁。最终,诗人在极度的痛苦中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但是,马雅可夫斯基作为开一代诗风的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所闪耀的光辉永远是不可磨灭的。

(3)、马雅可夫斯基之所以“必须活下去”,吉狄马加给出的理由是:“那些对明天充满着不安和迷惘的悲观者/那些在生活中仍渴望找到希望的人/他们都试图在你脸上,找到他们的答案。”

(4)、20世纪80年代开始,现代派在中国开始变得不那么“反动”,逐渐从文艺思潮的负面清单里移除,加上当时“文学主体性”的强势提倡,批评家已无须讳言、遮掩马雅可夫斯基与未来派的关系。前面提到的1980年武汉研讨会上,马雅可夫斯基与未来派的关系就是主要议题。后来进一步的观点是,苏联早期左翼文艺的探索也是很前卫的,或者说,无产阶级文艺与现代派的前卫艺术之间并非总是对立关系。例如,倡导“假定性戏剧”的剧作家特列季亚科夫既是未来派诗人,也是左翼作家;而马雅可夫斯基的《澡堂》《臭虫》等剧,有些是在梅耶荷德剧院演出的,有些就是梅耶荷德导演的。因此,有论者提出,未必一定要纠缠与未来派的关系,问题应该放在俄国“白银时代”以及20世纪初文艺整体背景下考察。马雅可夫斯基的贡献是在“诗歌民主”的提出和实践上,刘文飞指出:

(5)、一个在孤儿院被杀死的小女孩,一个离家出走的厌食症少女,一个深陷婚姻危机的马拉松跑者,一个静静看着母亲走向死亡的女人,一个突然意识到和年轻情人年龄差距的同性恋老人。从童年、青春期、中年危机到衰老与死亡,从友谊、亲情、爱情到背叛与仇恨,从孤儿院、医院、公园、精神病院到马拉松赛场,从霸凌、厌食症、原生家庭、爱无能到婚姻危机……恐惧与孤独,暴力与反抗,自毁与受难,在巴尔瓦的五部中篇小说中纤毫毕现。

(6)、实际上,从马雅可夫斯基成熟期的诗作来看,这位诗人已经是标社会主义之新,立无产阶级之异的革新派诗人了。1924年创作的长诗《列宁》中,马雅可夫斯基塑造了一位在群众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领袖,既平凡又伟大,对人民无限忠诚,不是凌驾于群众之上,而是与人民水乳交融。他还歌颂了d在阶级斗争和生产建设中的伟大作用,表达了人民对共产d、对列宁的敬爱。长诗《列宁》把概括性的综合与细节的描写结合起来,把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7)、与对这一复杂的“爱情史”持某种犹疑、保留态度不同,郑体武撰写的《爱是万物之心》的“中译本序”的观点就明朗许多,说这是“伟大的诗人和他的女神之间全部完整的书信集”,他们的爱情“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段奇缘,一段佳话”{44}。确实,如这篇译序所说,过去的苏联和中国对他们的这一关系讳莫如深,认为有损这位政治诗人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者的形象,认为三人同居一宅是“道德的堕落”,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在马雅可夫斯基那里,“莉丽·布里克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诗人的创作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这与莉丽·布里克的妹妹埃尔莎·特里沃雷的看法却颇一致:

(8)、马雅可夫斯基过去是、也永远是俄罗斯20世纪诗歌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在未来派诗人中间,马雅可夫斯基堪称是“被人引用最多、而受人理解最少”的一位。他的作品音调嘹亮,意象奇诡而富于跳跃性……

(9)、内容简介:本书介绍的是包括了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30余位各国摄影家的都市摄影实践。 他们之中既有像阿杰这样的以纯粹记录都市全部细节为己任的摄影家;也有像桑德这样的通过为都市中人造像来聚焦都市生活形态的摄影家,既有像克莱因这样的以都市为自己的感情宣泄对象而在与都市的对抗中形成了自己风格的摄影家,也有像荒木经惟这样只把都市看成是一个欲望发生装置而始终在以摄影与之调情的摄影家。

(10)、《给艺术大军的命令》创作于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1918年。诗歌意象是荒诞离奇的,例如“把钢琴抬向街头,用钓竿把大鼓从窗口挑出来!”等。这种表现手法是具有未来派风格的标新立异之笔,但诗中洋溢着的激情却是社会主义时代的革命豪情。“街路是我们的画笔。广场是我们的调色板。”道出了一位真正人民的革命艺术家的心声。马雅可夫斯基要搞的社会主义艺术,就是要把艺术从艺术家的象牙之塔解放出来,从贵族资产阶级唯美主义的沙龙里解放出来,要造成一种群众性的“街路”和“广场”的艺术。这样的艺术不能不说是社会主义时代的产物,这样的艺术观点是诗人面对革命时代的现实生活的结果。

(11)、不过,“再遇”的双方发现对方都发生了改变,都不是原来的样子。从阐释者说,因为不再遵循统一的阐释规范,基于不同处境、理念的“想象的分裂”,自然会引导出多个马雅可夫斯基“图像”,但他们首先也要面对这样的共同问题:如何处理他的诗的主要题材和思想倾向——对布尔什维克、苏维埃革命和新建立的政权的倾心颂扬,而对它们的评价现在存在激烈争议;如何重新评价马雅可夫斯基的未来主义;如何看待马雅可夫斯基在20世纪20年代末身陷的困境和自杀;对诗歌本身来说,则是有关诗与人、诗与现实政治关系的问题。

(12)、不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读者接受的是经过简化、偶像化{13}——或用一个中国特色的词“样板化”——处理的马雅可夫斯基。“样板化”过程发生在30年代中期的苏联。马雅可夫斯基生前在苏联就名声大噪,不仅在诗歌界,在公众中也有很大影响。他生命的后期,奔走在苏联各地,举办过几百次演讲和诗歌朗诵会。群众被他“像教堂里的大钢琴似的宏壮”的声音震撼。他积攒着将近两万张的听众扔到舞台上的提问条子{14}。马雅可夫斯基的密友埃尔莎·特里沃雷(曾经是马雅可夫斯基的情人,莉丽·布里克的妹妹,后来成为阿拉贡的妻子,阿拉贡有无数的诗献给她)写道:“我没有亲眼看见马雅可夫斯基如何光荣成名。当我一九二五年回莫斯科时,这已经是既成的事实。路上行人,马车夫全认得他。人们互相交头接耳地说:‘瞧,马雅可夫斯基……’”{15}马雅可夫斯基自己在《新生的首都》(1928)中写到他演讲、朗诵的盛况:“最近两个月,我到苏联各个城市作了约四十次演讲……一天里(在一天当中,而不是仅有一天),我从清晨汽笛响起的时候,一直朗诵到晚上汽笛响起的时候为止……敖德萨的码头工人,把旅客的皮箱运上轮船之后,无须互通姓名,就向我问好……催促我说:‘告诉国家出版局,把你的《列宁》卖的便宜些。’”{16}他的葬礼,据埃尔莎说,有几十万人(也有材料说是三十万人)参加。

(13)、此外,还有女人,首先是——那个女人,他的女人;他把他的著作全献给了她,而她经常占据了他的精神,以至在他的情诗和别的诗中,充满了她的影响,我们也可以在他的绝命书中找到这个女人……{45}

(14)、本书收录了巴尔瓦广受赞誉的中篇《小手》与中篇集《正当意图》中的四篇小说。五部中篇的形式不同,题材各异,叙事颇具原创性,风格也难以归类:

(15)、(马雅可夫斯基——引者注)将非诗的元素入诗,扩大诗歌的容量和功能,换句话说,就是将日常生活诗意化,诗歌化,用诗意的态度面对人人终日面对的柴米油盐。他不仅将音乐、绘画、小说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因素带入诗歌,甚至连政治、意识形态、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也都能成为他诗歌的抒情对象。在马雅可夫斯基这里,诗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甚至连人们耳熟能详的标语口号、民间俗语、门牌号码……(可以)引用什克洛夫斯基的一段话,“在马雅可夫斯基的新艺术中,先前丧失了艺术性的大街又获得了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形式……诗人并非透过窗户张望大街。他认为自己就是大街的儿子,而我们便根据儿子的容貌获悉了母亲的美丽。人们先前是不会、不敢打量这位母亲的脸庞的。{42}

(16)、   ——《脊椎骨的笛子》(也译《脊柱横笛》)

(17)、内容简介:收录了梁实秋、汪曾祺、朱光潜、朱自清、林徽因、萧红、徐志摩等知名作家的经典散文作品,看华语百年名家讲述淹没于时光中的故事,从他们的字里行间里阅世间百态,品百味人生;在岁月的平仄中,体味时光的冷暖与厚重。

(18)、布里克后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先在父亲的公司上班,后来供职于苏维埃国家安全部门“契卡”(国家安全保卫机构)的法律部门。他曾与马雅可夫斯基一同担任《公社艺术报》的编委,还筹措资金为马雅可夫斯基出版长诗《穿裤子的云》等。他俩还共同创作话剧剧本《广播-十月》并联合起草了一系列文学宣言。

(19)、内容简介:本书着重关注维系数百年之久的“大英帝国”现象,概述其光辉的历史,并特别将大英帝国自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戏剧性的衰亡作为一大主轴,探讨它作为世界大国的本质何在,是什么导致了大英帝国消失在历史洪流中。

(20)、马雅可夫斯基出生在高加索,在格鲁吉亚受到启蒙教育,母语是格鲁吉亚语。他的血液中流动着山民的坚韧,父亲是高加索的哥萨克,母亲则是乌克兰人。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是在俄罗斯、乌克兰和格鲁吉亚三种文化熏陶下长大的。

4、马雅可夫斯基作品在线阅读

(1)、2020年6月12日周五19:00-21:00

(2)、{16}  马雅可夫斯基:《新生的首都》,李佑华译,《马雅可夫斯基选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48—149页。

(3)、{24}  参见《列宁论马雅可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评论集萃》,第17—36页。

(4)、{19}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代中国对斯大林批示的引述,主要来自苏联学者、作家的论著,如季莫菲耶夫《苏联文学史》。在《苏联文学史》中,这段话记载为:“1935年12月17日,斯大林在《真理报》上写道:‘马雅可夫斯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们苏维埃时代最优秀的、最有才华的诗人。对纪念他的事情不关心,对他的作品不关心是错误的。’”(季莫菲耶夫:《苏联文学史》上,水夫译,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270页。)后来苏联部分档案解密,得知斯大林是在莉丽·布里克写给他的信件上做的批示。全文据蓝英年的引述是:“叶若夫同志,我恳请您重视布里克的信。马雅可夫斯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们苏维埃时代最优秀的、最有才华的诗人。对他的纪念和他的作品漠不关心是犯罪。我看布里克的申诉是有道理的。请同她联系并把她召到莫斯科来。让塔尔和梅赫利斯也参与此事,你们通力弥补我们的损失。如果需要我的帮助我愿尽力。此致约·斯大林。”尼古拉·叶若夫时任苏联人民内务部委员,主持苏联1936年到1937年的大清洗,但他1940年也被枪决。塔尔是中央出版局局长,梅赫利斯则是《真理报》的总编辑。蓝英年认为,莉丽·布里克写信和斯大林的批示,都有明显的政治动机(蓝英年:《马雅可夫斯基与“凶狠天才”莉莉娅》,《冷月葬诗魂》,第115页)。

(5)、虚构作品中,《隐痛》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依然是女性被性侵后的生活。作者以文学手法揭示了被害女性身心所遭受的难以想象的伤害和难以言说的痛苦,以及女性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全社会对待性侵的可悲态度。而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本书还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悲剧,不仅仅有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的,还有亲人与亲人之间、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存在主义式悲剧,乃至人(受害者)对自我和他人存在意义的认知变化。作者冷峻的笔法近乎残酷与惊悚,向读者展示了生活巨大而复杂的黑洞。

(6)、{42}{50}  刘文飞:《一个现代经典》。

(7)、不同的马雅可夫斯基“图像”,都可以在这位诗人及其作品中找到依据。问题在于对它们的各种解释处于分离状态,没有能把不同因素置于整体中分辨彼此间的位置和关系。

(8)、《生命是赌注:马雅可夫斯基的革命与爱情》编辑,本场活动主持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文学纪念碑”丛书主持。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