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的教育名言警句
1、孔子 教育 名言
(1)、孔子是第一个发现并指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的结果(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他提倡“有教无类”,打破了只有贵族有权利受到教育的模式,把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了平民阶层。他的弟子中,各式各类、各个年龄的人都有。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3)、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
(4)、点开链接即可查看:《环球物理高效提分方案》针对中高考、物理竞赛、满分物理,短期提分40-60分。
(5)、《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是儒家最重要的文化特色,儒家认为道德品行需要学习。学,要立志,没有远大的志向则动力不足;学,要耐得住寂寞,声色犬马、利禄功名皆有害于学。
(6)、这首诗其实是有来头的,明朝张献忠攻打渝城,在城外的庙里驻扎,强迫里面的和尚吃肉,当时有个叫破山的和尚说,只要你攻城后不屠城,我就吃肉。结果张献忠答应了他。
(7)、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能够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卢梭
(8)、解读: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原指一国的人才,也可以为另一国所用。后来比喻借他人的批评帮助来改正自己的过错,或者比喻拿别人的情况作为借鉴。从读书做学问这方面来讲,学文科的,要读一些自然科学的书;学自然科学的,也要读些人文科学的书。他山:别的山。攻:琢磨。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梦蝶、还珠、豆蔻)藏在诗词里的文学典故,你都知道几个?
(11)、做人要正直、宽容、上进;须交诚实厚道的朋友,不交无情无义的朋友;莫羡荣华,莫弃贫贱;耐得住脾气,忍得了闲话;勤俭持家,不可荒淫;贵在立志,不可沉溺于儿女情长,守法不逾,不要为欲望铤而走险......这大概就是韩愈所要告诉子孙的善身之道。
(12)、解读: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1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4)、古时“闭门造车”是称赞“出门合辙”的巧妙!不是贬义词呀……
(1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7)、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论语》
(18)、以有限的生命去学习无限的知识,是很危险的。我们要量力而为。
(19)、这句话,其实只是告诉我们,永远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强求啊!
(20)、解读: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2、孔子说的有关教育的名言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3)、以有限的生命去学习无限的知识,是很危险的。我们要量力而为。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教导别人应先以身作则。约束自己以后才能约束别人。约束自己实在难呀!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7)、翻译: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8)、从前有个人叫季文子,办事特墨迹,总是要纠结好多次才去做。
(9)、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10)、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涯不枯。——《荀子·劝学》
(11)、此言出自《孝经》。在古代中国,个人与家族、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集体中的人,并不像西方基督教文明中的人是原子式的个体人。
(12)、这句话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意是这样的:泉水干涸了,两条鱼为了生存,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苟延残喘。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的回到大海,互不相识的来得好。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4)、当年舜想娶尧的女儿为妻,但是心里估计父亲不会同意,于是没说一声就直接娶了。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17)、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18)、孔子主张和施行启发式的教育,他的学生,有跟他时间长、跟他时间短的,或有专学,或是系统学习,因而有不同类型的人才。
(19)、做事要思考,但是不要想太多,想得太多了就容易犹豫不决,事情反而难成,所谓的“过犹不及”了。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3、孔子说过的教育名言
(1)、解读: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欢迎欣赏孔子教学方面的名言!孔子教学方面的名言1)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6)、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8)、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9)、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0)、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正是大乘佛法的菩萨精神,此住持可谓真正的慈悲心食肉。
(11)、解读: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把无知当已知。最后一个“知”(zhì):聪明。
(12)、译文: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13)、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斯宾塞
(14)、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5)、解读: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三:多次。
(16)、平常我们想去哪里玩的时候,经常有人搬出这句话教育我们。
(17)、春秋 孔子《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解读: 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19)、春秋 孔子《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0)、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4、孔子教育类的名言名句
(1)、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礼记·大学》
(2)、解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躬自:自己。“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责:责备,要求。
(3)、而这句完整的话连起来的意思其实是:父母在,不要远游,远游的话,必须告诉父母你要去哪里
(4)、翻译: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5)、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6)、也就是说,孔子反对“以德抱怨”。但是,由于被人曲解,孔夫子强调的有原则一下子就被忽略了。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8)、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9)、解读: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10)、重视学习方法,是每个学生应有的学习态度。孔子为此曾多次表扬颜回。他主张“温故而知新。”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并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学习时应当独立思考,但思考必须以认真读书为基础,他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12)、释义:有人问孔子:“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
(1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4)、锲而含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5)、于是破山和尚一边吃,一边说出了这句话。只为了告诉后人:我这都是被逼的啊!
(16)、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1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9)、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为我所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良的方面学习它,对那些不良的方面则加以改正。
(2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孔子说的教育名言警句有哪些
(1)、这首打油诗其实是有来头的。传说明朝张献忠攻打渝城,在城外的庙里驻扎,强迫里面的和尚吃肉。当时有个叫破山的和尚说,只要你攻城后不屠城,我就吃肉。结果张献忠答应了他。
(2)、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论语》
(3)、孟子说得更加明白:“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4)、老人家的意思是两种角度去考虑问题就OK了,不要想太多!Justdoit!
(5)、翻译: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7)、平常我们想去哪里玩的时候,经常有人搬出这句话教育我们,
(8)、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原句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反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隶。”
(10)、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11)、学习知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有一些耳熟能详的警句,来自于先贤,被奉为至理名言,却因为误读而被断章取义、以讹传讹,甚至完全背离了先人们原本的意思,然而其影响却流传甚广。虽然,这些名言警句被断章取义,脱离了原有的意思,但却依然对人类的进步有很大的进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那些我们深信不疑的名言警句,其本身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小学生赶快学起来吧!
(12)、解读:雕刻了一下,就放弃了,就是腐朽的木头也刻它不断;如果刻个不停,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这个比喻意在说明学习、做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浅尝辄止,将会一无所成。锲(qiè)、镂(lòu):雕刻。
(13)、而这句完整的话连起来的意思其实是:父母在,不要远游,远游的话,必须告诉父母你要去哪里。
(14)、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