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长卿的诗歌风格精选99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刘长卿的诗 1、刘长卿的诗送灵澈上人 (1)、刘长卿诗在当时即颇有影响。据计有功《唐诗纪事》记载:“(长卿)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皇甫湜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阮籍为老兵...

刘长卿的诗

1、刘长卿的诗送灵澈上人

(1)、刘长卿诗在当时即颇有影响。据计有功《唐诗纪事》记载:“(长卿)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皇甫湜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阮籍为老兵;语未有骆宾王一字,已骂宋玉为罪人矣。其名重如此”即此可见其在时人心目中的地位。此后,刘长卿的诗风对不同的时代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中唐,贺裳《载酒诗话》曾指出:“刘有古调,有新声。盛唐人无不高凝整浑,随州短律,始收敛气力,归于自然,首尾一气,宛若面语。其后遂流为张籍一派,益事流走,景不越于目前,情不踰于人我,无复高足阔步,包括宇宙,综揽人物之意。”至晚唐,刘诗亦为众多诗人所取法,其惯用的“秋风”、“夕阳”意象亦在赵嘏、杜牧等人的诗中有着大量的表现。接下是宋元明清。宋人在诗歌上走的是另一路向,故刘诗影响不大。元人是整体学唐的,且学的不是杜甫刚大一路,而专取法王、孟、刘明秀一路,故这一派的优点与缺点在元人的诗中都有着集中的表现,如元初的赵孟頫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明代,虽前后七子专学盛唐而漠视大历诗风,但至晚明则渐有学刘长卿的。王士禛《渔洋诗话》对此即有记载:“明末七言律诗即有两派:一为陈大樽,一为程松圆。大樽远尊李东川、王右丞,近学大复;松圆学刘文房、韩君平,又时时染指陆务观,此其大略也。”这种风气一直影响到清初:“近或有以钱、刘为标榜者,举世从风,以刘长卿为正派。”(叶燮《原诗》)如被钱谦益许为有“代兴”之望的王士禛所作的七律,即是取法王维、李颀,兼学刘长卿而卓然大成的。

(2)、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3)、独有西归心,遥悬夕阳外。(《送史判官奏事之灵武兼寄巴西亲故》)

(4)、为何明君却独对你恩疏情薄,湘水无情怎知我对你的深情?江山已经冷落草木已经凋零,可怜你究竟何故被贬此地呢!

(5)、满园花似锦,艺苑多新人。长春有京剧,京剧能长春。

(6)、右扶风:气机真畅而气骨自沉。颔联与河东公“蒹葭淅沥含秋雾,橘柚玲珑透夕阳”并为神品。

(7)、他想象着,友人像一只飞鸟,不知飞向何处,留下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那么落寞萧索。江水浩浩,一叶孤帆消失,落日之下,你欣赏着五湖的春天。

(8)、千层浪啊,万层浪!六万万个浪头,汇成这,惊天的海洋!千里风啊,万里风!六万万匹战马,一起,撒开了缰绳!

(9)、漂泊的酸楚勾起了无限的乡思之情,更令人难过的是,此时正好听到捣衣声,像是声声在催促着自己归家。

(10)、宝镜凌曙开,含虚净如水。独悬秦台上,万象清光里。岂虑高鉴偏,但防流尘委。不知娉婷色,回照今何似。——《春镜》

(11)、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88(唐贞元四年)前后,经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12)、右扶风:情自深长,三径如此用始觉自然。又沾衣?

(13)、刘长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

(14)、平生那料还会承受优惠的诏书;世事茫然我只知学唱沉醉的歌。江上明月高照一排排鸿雁飞过;淮南木叶零落一重重楚山真多。寄身沧洲我真喜欢离海滨较近;顾影自怜白发丛生也无可奈何。如今我老态龙钟不免为人共弃;愧对你呵我再被遣要小心风波。

(15)、已作沧洲调,无心恋一官。(《送卢判官南湖》)

(16)、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17)、春风乍起之时,苏州城外的太湖忽阴忽晴。细雨濛濛,不觉沾湿了衣衫,树上的花儿落地,听不到一点声音。

(18)、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19)、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性刚,得罪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贪赃,再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20)、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2、刘长卿的诗歌风格

(1)、春风,秋雨,晨雾,夕阳五月,麦浪。八月,海浪。桃花,南方。雪花,北方。

(2)、从写作角度上来品读,前句诗是从眼见之实着墨,后一句是从耳闻之声下笔的。

(3)、在唐代,长沙以南地域都很荒凉,潘州一带的艰苦而可想而知,诗人受冤被贬,从鱼肥水美的江南苏州迁至荒僻的潘州,委屈之心不言而喻。

(4)、刘长卿五绝专主情景,妙得画意,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刘诗此体庶几近之。故时虽中唐,而气象的浑成,风味的淡远,真可与盛唐王、孟诸家一争高下。如:

(5)、《艺苑卮言》云:钱,刘并称故耳,钱似不及刘。钱意扬,刘意沉;钱调轻,刘调重。如“轻寒不入宫中树,佳气常浮仗外峰”,是钱最得意句,然上句秀而过巧,下句宽而不称。刘结语“匹马翩翩春草绿,昭陵西去猎平原”,何等风调!“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自是壮语。

(6)、南楚凋残后,疲民赖尔怜。(《送青苗郑判官归江西》)

(7)、任何东西都可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无力自拔。

(8)、同官岁岁先辞满,唯有青山伴老身。(《送王司马秩满西归》)

(9)、清凉的七弦琴,奏出悠扬的曲调,细细听来,就像那起伏的松涛声。这种古调,我自然是非常喜欢,可是,现在的人大多都不弹了。

(10)、在经过了两次受诬、贬谪的沉重打击后,意气风发的刘长卿开始对自己的人生选择产生了怀疑,所谓“青袍今已误儒生”,当是其时真实的想法。并心有余悸,就此将苍黄翻覆的宦途视为畏途:

(11)、一轮新月从渡口升起,邻家的渔夫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归来,像极了自己。

(12)、太阳下山了,回头看去,苍山被自己抛在后面,越来越远。天气寒冷,眼前有一个贫瘠的屋子,尚可避寒。

(13)、诗为送别,除了送别友人的离伤,还有怀才不遇的怨愤。

(14)、作为诗人,不是我们自己有多么了不起,而是我们用语言用声音多少写出了一个民族的振兴,多少从某一个方面写出了世界革命的历史进程。

(15)、啊啊!古往今来多少惊风破浪英雄人物,黄河中流竖万古不朽,民族脊骨!

(16)、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

(17)、《诗源辨体》云:中唐七言绝,钱、刘而下皆与律诗相类,化机自在,而气象风格亦衰矣。七言律、刘体尽流畅,语半清空,而句意多相类。钱、刘五言古,平韵者多忌“上尾”,仄韵者多忌“鹤膝”。刘句多偶丽,故平韵亦间杂律体,然才实胜钱。七言古,刘似冲淡而格实卑,调又不纯;钱格若稍胜而才不及,故短篇多郁而不畅,盖欲铺叙而不能耳。

(1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9)、有时候我想问一个陌生人问他可不可以带我走我心里始终有这种隐藏的动机。

(20)、拖拖选诗(31)|李洞诗选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

3、刘长卿的诗风

(1)、从姚鼐、方东树对王维七律的不同评价看桐城诗派主流诗风的嬗变及影响

(2)、刘长卿是河涧(今河北)人,玄宗天宝年进士,为人刚直不阿,因而犯上。他一生为官中两次遭贬,在随州刺史任上终官,后来弃官游历于江南,有诗名,与钱起并称为“钱刘”,是大历诗风的代表诗人。他的诗失意伤时,吟咏羁旅离别、闲适情趣外,善于描摹山水,风格秀逸闲淡,善长五律,但是造句和意境稍有雷同,这是诗中不足之处。

(3)、精炼的语言,恍如图画,淡雅的意境,和高僧的风致太配。

(4)、淡淡的暮色,铺展得那样悠远。青枫经霜后叶子变得稀稀落落。孤零零的余干城楼,向着河水的城门已牢牢关闭,一只鸟儿背向人飞向远方。渡口那月亮刚升上来,邻居家出去打渔还没回来。思乡之心正让人伤痛,不知什么地方又传来缝制寒衣用捶棒捣平皱折时的砧声。

(5)、无心羡荣禄,唯待却垂纶。(《西庭夜宴喜评事兄拜命》)

(6)、天上胡星孛,人间反气横。风尘生汗马,河洛纵长鲸。本谓才非据,谁知祸已萌。食参将可待,诛错辄为名。万里兵锋接,三时羽檄惊。负恩殊鸟兽,流毒遍黎氓。朝市成芜没,干戈起战争。人心悬反覆,天道暂虚盈。略地侵中土,传烽到上京。王师陷魑魅,帝座逼欃枪。渭水嘶胡马,秦山泣汉兵。关原驰万骑,烟火乱千甍。凤驾瞻西幸,龙楼议北征。自将行破竹,谁学去吹笙。白日重轮庆,玄穹再造荣。鬼神潜释愤,夷狄远输诚。海内戎衣卷,关中贼垒平。山川随转战,草木助横行。区宇神功立,讴歌帝业成。天回万象庆,龙见五云迎。小苑春犹在,长安日更明。星辰归正位,雷雨发残生。文物登前古,箫韶下太清。未央新柳色,长乐旧钟声。八使推邦彦,中司按国程。苍生属伊吕,明主仗韩彭。凶丑将除蔓,奸豪已负荆。世危看柱石,时难识忠贞。薄伐征貔虎,长驱拥旆旌。吴山依重镇,江月带行营。金石悬词律,烟云动笔精。运筹初减灶,调鼎未和羹。北虏传初解,东人望已倾。……

(7)、翠的丛林掩映着竹林寺,远远地传来黄昏的钟鸣声。身背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正独自沿着青山走向远方。

(8)、《瀛奎律髓》云: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当缓缓味之,不可造次一观而已。刘长卿号“五言长城”,细味其诗,思致幽缓,不及贾岛之深峭,又不似张籍之明白,盖颇欠骨力而有委曲之意耳。

(9)、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10)、作为明君的汉文帝,对待贾谊,依然是薄情寡遇,而如今的圣上呢,没有汉文帝的英明,对刘长卿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所以,他一贬再贬,沉沦坎坷。

(11)、初闻贬谪,续喜量移,登干越亭赠郑校书(唐·刘长卿)

(12)、和袁郎中破贼后军行过剡中山水谨上太尉 即李光弼

(13)、我看见:每一个姑娘的心中,都是一片桂林山水我看见:每一个青年的手掌,都是一座五指山峰。

(14)、刘长卿字文房,宣城汉人,唐代诗人。后来迁居洛阳,河间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宗官至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年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陷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15)、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别名谪仙怨》

(16)、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同其它的文学样式一样,唐诗自有其本身的发展脉络。其中,在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形成了它的第一个高峰;元和、长庆时代,唐诗又形成了它的第二个高峰。而在这两个高峰之间起接续过渡作用的,当为大历诗风。大历诗风所覆盖的时间大致以代宗大历初至德宗贞元中为限,前后历时约三十余年。这三十年的时间,正是唐朝在遭受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的打击后,由强盛渐转入到一个满目疮痍的衰落时期。国力如此,诗坛也不例外。有人说这是唐诗发展史上两个高峰之间的一段“蜂腰”,从总体上来看,不能说没有道理。虽然如此,若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诗固然至大历而衰,但穷则思变,亦因此而出现“诗至大历而一变”的新局。没有大历诗坛的“山重水复”,何来元和、长庆诗坛的“柳暗花明”?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历诗风自有其不朽的价值在。

(17)、别人写送别,多写送时别时的场景,而刘长卿写的是送别后的场景。

(18)、谪居秋瘴里,归处夕阳边。(《赴南巴书情寄故人》)

(19)、《批点唐诗正声》云:刘长卿五言稍觉不协,以李、杜大家及盛唐诸公在前,故难为继耳。唐诸公七言古诗当以李、杜为祖,故诸诗难看。

(20)、深青色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

4、刘长卿的诗百度汉语

(1)、右扶风:超然象外,有神无迹。万古高远,天水深阔,只在朝飞暮去中看。颈联随州法门。

(2)、怜君更去三千里,落日青山江上看。(《使还七里濑上逢薛承规赴江西贬官》)

(3)、诗要保持巨大的历史价值,一定要与时代与人民保持紧密的联系。

(4)、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5)、鹦鹉洲在长江中浮沉,无浪也无烟;我这楚客思念中丞,心绪更加渺远。汉口斜映着夕阳,飞鸟都纷纷归巢;洞庭湖的秋水,烟波浩渺远接蓝天。汉阳城后的山岭,传来悲凉的号角;滨临江边的独树旁,夜里泊着孤船。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忧心汉室;他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衰怜。

(6)、黄山尽美恐非真,山川各异似才人。崂山逊君云入海,君无崂山海上云。

(7)、魏阙心常在,随君亦向秦。(《送王员外归朝》)

(8)、三花酒兑一滴漓江水,祖国啊,对你的爱情百年醉江山多娇人多情,使我白发永不生!对此江山人自豪,使我青春永不老!

(9)、平生总为山河醉,非酒醉我万千回。三江澄碧今痛饮,不借韩囊岳家杯。

(10)、新年到了,本该是人人欢喜的日子,刘长卿却开心不起来。

(11)、曩子之尉于是邦也,傲其迹而峻其政,能使纲不紊,吏不欺。夫迹傲则合不苟,政峻则物忤,故绩未书也,而谤及之,臧仓之徒得骋其媒孽,子于是竟谪为南巴尉。

(12)、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13)、多惭恩未报,敢问路何长。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旧游成远道,此去更违乡。草露深山里,朝朝满客裳。

(14)、匹马风尘色,千峰旦暮时。遥看落日尽,独向远山迟。故驿花临道,荒村竹映篱。谁怜却回首,步步恋南枝。

(15)、诗人在首、颔联和劲、尾联之间的跳跃描写,从目睹到耳闻,使整篇诗文格外精炼,在前后文承接上也更加紧凑,这是诗人经过仔细斟酌、精细剪裁所成。

(16)、引导语:《谪仙怨·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是刘长卿的作品,全诗画面之生动,传情之深远,耐人回味,显示出高超的诗歌艺术造诣。

(17)、承王、孟而来,与杜律用笔较重不一样,刘长卿的五律用笔较轻;虽亦以研炼字句见长,但所用都为习见字,并不多用硬字、僻字大力提絜。故骨力内含,既清赡闲雅,又不失为大方。如:

(18)、你疑心你的妻子,她就欺骗你。你不疑心你的妻子,她就疑心你。

(19)、孤芳自赏好过流入世俗。有些路你必须一个人走,这不是孤独,而是选择。

(20)、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寺即陈将吴明彻战场》)

5、刘长卿的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投笔”、“委质”,这是历来笃信儒学“修齐治平”传统的士人所作出的必然选择,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每一个士人是不甘心徒作“攘臂”之举而“白了少年头”的。虽然如此,纷纭复杂的时代并没有轻而易举地给刘长卿这样的寒士提供一条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通达之路,即使在高中进士、取得了仕途入场券后亦仍然如此。于是为获取大有力者施以援手,便不得不奔走权门,含诟忍耻,而“裴回冀微禄”了。集中的《杂咏八首》,即是在至德三年,为希求汲引,而“上礼部李侍郎”的干谒之作。该组组诗托物言志,抒发了报国无门、知音难觅的悲愤,读之觉满纸辛酸,令人一掬同情之泪:

(2)、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3)、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4)、站在旅舍前,诗人向远处凝望,秋风瑟瑟,草蓑木落,整个世界显得那么冷清。

(5)、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6)、友人的小船慢慢驶离,消失在烟水中,诗人挥手送别,沾湿了衣襟。

(7)、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此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所作的。

(8)、“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的是王维,其实,刘长卿的许多诗亦是如此。

(9)、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我已和长太傅一样遭遇,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

(10)、在具体的技巧上,刘长卿的五排工于发端,精于用典,咏物抒情,笔致老到,殊无其五律中“语冷而尖、巧还伤雅”的弱点。钟惺在《诗归》中曾对此作评论说:“文房五言妙手,朴中带峭,便开中晚唐诸路。至排律深老博大,其气骨则渐向上去矣。”

(11)、《诗学渊源》云:长卿诗务质实,尚情性,尤善使事。格高气劲,自然沉着。古诗句法,犹袭齐梁,而无秾纤之敝;近体七言,无杜老之峻峭,过白傅之高雅;其绝句则于江宁、太白之外,独树一帜者也。

(12)、站在旅舍前,诗人向远处凝望,秋风瑟瑟,草蓑木落,整个世界显得那么冷清。

(13)、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14)、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15)、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16)、我的桌子上洒落了一大片阳光。窗外的山上,送来野花的香气。看见了,东山的窑洞,那闪烁的光亮,那跳跃的星群。我的高原,你养育了我!我的同志,你锤炼了我!

(17)、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送卢侍御赴河北》)

(18)、亭亭玉立的身影常常独自站立,在水边有时会伸长脖子。白色的羽毛更衬托秋季的寒凉,夕阳下形单影只。优雅的姿势孤芳自赏,展翅高飞时更飘逸,长风吹来,云朵仿佛就挨着它头顶。

(19)、短短20个字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孤寒清妙,令人回味无穷。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