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都有哪些精选118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三国演义里面的歇后语有哪些 1、三国演义里面的歇后语有哪些名字 (1)、关羽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2)、(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三国演义里面的歇后语有哪些

1、三国演义里面的歇后语有哪些名字

(1)、关羽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2)、(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3)、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走对了路子)

(4)、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5)、(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6)、(举例造句): 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

(7)、·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8)、·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9)、(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0)、赤壁之战结束后,蜀国为了夺取西川,派大将关羽镇守要地荆洲。吴国为了夺回荆洲,设鸿门宴招待关羽。关羽熟读兵书,久战沙场,便将计就计。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单刀赴会。关羽不仅应邀赴了宴会,更是挫动了吴国的锐气,打消了收回荆洲的念头,比喻关云长不畏凶险,勇猛精进。

(11)、·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12)、(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13)、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14)、黄忠号称三国第一神箭手,据说黄忠射箭,追求的境界已不再是一个“准”字,而是一个“气”字,虽然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所谓的“气”是怎样一个境界,但黄忠追求的境界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必谈话题之一了,黄忠的“箭神”名号也因此流传开来。百发百中现用来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15)、·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6)、(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17)、(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18)、(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9)、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鲍国安 饰)、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张光北 饰)、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唐国强 饰)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20)、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司马懿及其兄司马师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的势力,权倾朝野。魏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 后率人讨伐司马昭,被其d羽刺死,而司马昭未受追究,后来更被封为晋王,死后其子司马炎篡魏自立。 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2、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都有哪些

(1)、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假仁假义/不是真心

(2)、·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3)、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4)、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5)、《三国演义》中,东吴夺得了荆州杀害了关羽,刘备得知后不顾诸葛亮嘱咐的“北拒曹操,东和孙吴”的战略,也听不进中臣的劝阻,一意孤行率七十五万大军寻东吴报仇。结果被陆逊火烧联营七百里,非但未能报仇反而一朝命丧,可怜了众将士。一般用来形容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侧重小利益与大损失的对比。

(6)、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7)、(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8)、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关云长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9)、(解释): 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危:危险。形容危险逼近。

(10)、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11)、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12)、有一次,关羽在战斗中右臂被敌人射中一箭。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又青又肿,不能动弹。华佗听说关羽箭伤不愈,表示能为他刮骨去毒。手术进行中,华佗刮骨的声音悉悉刺耳,周围的人掩面失色,而关羽却依然饮酒弈棋,若无其事。等到敷上药,缝上线,手术告成,关羽便大笑而起,高兴地说:“先生真是神医。看,我的手臂已经屈伸自如,毫无痛楚了。”华佗也说:“我一生行医,没有见过像您那样沉着坚强的人,真是大丈夫!”

(13)、·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14)、(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15)、(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16)、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蒋济)

(17)、(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8)、(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19)、《三国演义》里的歇后语精选100句相关文章:

(20)、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3、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

(1)、·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2)、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3)、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曹操用计--又奸又滑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曹操转胎--疑心重蒋干盗书--上了大当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吕布见貂蝉--迷上了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阿斗的江山--白送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十七回 

(4)、(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5)、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

(6)、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

(7)、(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8)、·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9)、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0)、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阿斗的江山——白送

(11)、(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12)、(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3)、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14)、也许是受了鲁班木车马的启发,约1700年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与王充记载鲁班木车马的寥寥数语相比,《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了。但不知为什么,陈寿和罗贯中等对木牛流马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却不提一字。

(15)、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16)、(举例造句): 左宗棠这人虽然才高八斗,器量却不开阔。

(17)、·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18)、这句歇后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第47回,蒋干向曹操毛遂自荐去说服周瑜,结果第一次中了盗书之计,导致错斩了蔡瑁张允,这是导致赤壁战败原因之一;第二次中了连环船之计,导致后来战船被烧,损失惨重。所以人们用“曹操遇蒋干——倒霉到家”,比喻轻信庸才,坏事会接连发生。

(19)、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20)、(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4、三国演义里面的歇后语有哪些?

(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带兵南下江南,杀的刘备东奔西逃,打下江夏。临江陈兵,号称80万,预攻孙权,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 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曹操仓皇逃路,羞于华容道,返回只有千余骑。

(2)、我们是十几年实践历经检验的高端写作培训品牌,我们为1~6年级小学生提供了一套“好玩好学好有用”的作文培训课程。有大作文,写作自然轻松!

(3)、三国演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4)、★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大全及答案(3)

(5)、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三国演义》常见的歇后语31)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6)、·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7)、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8)、张飞妈妈姓吴——无事生非(吴氏生飞)张飞绣花(穿针)——粗中有细

(9)、(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10)、(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11)、版权说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2)、(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13)、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15)、(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16)、《三国演义》中说,周瑜出谋划策,假意把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让刘备到东吴去成婚,想乘机扣留,夺还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在刘备行前做了周密的安排。结果弄假成真,刘备成婚后又带着夫人逃出吴国,周瑜带兵追赶,还被诸葛亮的伏兵打得大败。通常用来比喻本来是假装的,结果却变成了真事。有时还有后悔莫及的意思。

(17)、(出处): 《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18)、今天小编还为各位看官准备了一个歇后语的谜面,

(19)、曹操败走华容道——果然不出所料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3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0)、关于《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汇总大全相关文章:

5、三国演义里的歇后语都有哪些

(1)、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中有:三顾茅庐-好难请第九十五回 

(2)、(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3)、(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4)、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5)、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第2回陈琳)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蒋济)关公放曹操——念旧情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关公走麦城——死到临头关老爷赴会——单刀直人张飞古城骂关羽——误会曹操杀华佗——以怨报德诸葛亮隆中对策——先声夺人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关公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6)、(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7)、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8)、·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9)、《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10)、★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大全及答案(2)

(11)、(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12)、(解释):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3)、(出处):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14)、(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5)、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16)、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合,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周瑜便下令将黄盖斩首,在诸将苦苦求情下,周瑜将处罚改为笞(chī)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瑁张允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瑁张允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便深信不疑,以至于后来的赤壁惨败。比喻双方心甘情愿地做某事。

(17)、·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8)、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比喻和会意,现将有关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和人物的歇后语收录如下:

(19)、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中有:孔明七擒孟获-要他心服第四十六回 

(20)、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有借无还、有把握)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不是真心)

(1)、下面这些来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歇后语和典故,你知道多少呢?快来讲给孩子听听吧。

(2)、(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3)、(拼音): shǒu bù shì juàn

(4)、三国时期,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荆州北据汉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占据天时地利,对蜀吴两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关羽出兵攻打曹操,而孙权又趁机袭击荆州,导致荆州沦陷。关羽的一时大意,不仅使他失了这样一块宝地,也给他自己铺了一条走向死亡的道路。一般用来指自负自大、骄傲轻敌的人必然失败。

(5)、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6)、用奇计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中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草船借箭-满载而归第六十六回 

(7)、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4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8)、(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9)、(出处):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10)、东汉末年,汉灵帝死后,董卓借口惩除宦官,进兵京城。途中,他救起落难的新立少帝和陈留王。到了洛阳以后,为了独揽朝廷大权,董卓又废掉少帝,令立九岁的陈留王为帝。董卓自为相国,专断朝政。后来,曹操和袁绍起兵反对,董卓又挟持献帝从洛阳西迁长安,并自为太师,残暴专横到了极点。比喻某人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11)、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中有:单刀赴会-胆识压人第二十七回 

(12)、《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精选100句相关文章:

(13)、《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有: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探囊取物、旦夕之危、明眸善睐。

(14)、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中有:孔明挥泪斩马谡-明正军纪第九十回 

(15)、(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6)、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满载而归)

(17)、·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18)、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