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陶渊明的诗
1、写陶渊明的诗的作文
(1)、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2)、这种貌似平淡实则醇美的特色,实为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非常人所知,亦非常人所能。张戒所说的“味”,当是陶诗醇美的韵味。此种韵味之所以“不可及”,原因固然众多。我们撇开文学修养、艺术才能等条件,可以说这种韵味只有像陶渊明那种不愿随俗浮沉,不肯汩泥扬波的诗人才能写出,也即只有寄心于远、心境“至闲至静”者才能写出。
(3)、欧阳修: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陶渊明归隐诗句饮酒陶渊明其一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5)、陶渊明是晋安帝义熙元年归隐的。关于归隐的原因,《宋书•陶潜传》说是“郡遣督邮至县,吏自应束带见之。
(6)、秋天的时候大地一片肃杀,所有的花儿都凋谢了,地上的草也枯萎了,秋月明亮,月光下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冬天就更加有趣了,这个时候大地又是被白雪覆盖,到处都是皑皑白雪,不过这个时候依旧还有好的景色可欣赏,那就是那山峰中的松树依旧还是生长的很挺拔,不会畏惧严寒。最后一句陶渊明突然是笔锋一转,从一棵小小的松树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从而有着他对于生命的理解,还有对于人生的解读。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8)、可以说,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这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而《饮酒二十首》中最为经典的又当属今天我们分享给大家的《饮酒·其五》,诗中无一酒字,却句句让人醉,写出人的最舒服状态。
(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
(10)、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1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关陶渊明诗歌的赏析饮酒诗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12)、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我们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
(13)、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陶渊明的诗词及赏析——《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14)、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15)、我在研读文本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诗人抒写欢快喜乐的同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容易引发人们联想到他的酸心隐痛的词句,揣摩、品味这些词句的深层内涵,我觉得,《归去来兮辞》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篇吐露隐痛,舒展苦闷的心灵悲歌。下面结合文章内容对此稍作分析。
(16)、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裴回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17)、在平淡之中仍不失豪迈的气概,这确实说出了陶渊明性格的全貌。陶渊明的菊花情陶渊明独爱菊花,世人皆知。
(18)、如果要说到志向高洁,两袖清风的诗人,陶渊明绝对是一个不能不提的例子。苏轼的一生仕途非常的不顺利,惨遭贬谪,在这种屡遭贬谪的境况下,他对于陶渊明那种描述世外桃源,岁月静好的诗就更加的向往了,他也想过上那种生活,也为陶渊明那种不为名利所折服,自有一身风骨的人格所倾倒,所以他对陶渊明是非常的膜拜。
(19)、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返回家乡时,最想见到的就是“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四句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头见到南山。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诗人从南山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飞鸟朝去夕回,山林乃其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后还得回归田园,田园也为己之归宿。
2、写陶渊明的诗句
(1)、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关于归隐的诗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我喜欢的)
(2)、这首诗写心远世俗、欣赏自然的兴致和领悟。艺术特色:平淡而醇厚。
(3)、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4)、这里引用了“孔融四岁让梨”的典故,和儿子九岁还只会贪吃形成对比,可见儿子的不长进。
(5)、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
(6)、渊明赞美松菊精神是有所寄托的。《和郭主簿》大约作于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前后,时作者三十八岁左右,因母丧而闲居在家。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8)、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9)、其四∶浑浑长源,蔚蔚洪柯。群川载导,众条载罗。时有语默,运因隆寙。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10)、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
(11)、这等无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赢得了后世多少人的称赞、钦佩乃至效仿。《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12)、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
(13)、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
(14)、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赏析:自然才是心中的至爱,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自然留下一缕情丝。
(15)、史书《宋书•隐逸传》还记载了陶渊明九月九日而无酒,在菊丛中久坐;适值江州刺史王弘派人送酒来,他“即便就酌,醉而后归”的故事。陶渊明爱菊,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不单看到菊花的药用价值,还注意到了菊花的审美价值,并赋予其人格的意义。
(1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
(17)、屈原在《离骚》中写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认为秋菊与木兰一样都是高洁的花草,吃了令人长寿,好及时做成大事、树立美名。
(18)、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19)、今天精选了陶渊明的6首诗,一起体味陶渊明隐逸安然的田园生活吧!
(20)、这首诗起笔即命运之不可把握发出慨叹,读来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继而稍稍振起,诗人执著地在生活中寻找着友爱,寻找着欢乐,给人一线希望。终篇慷慨激越,使人为之感奋。全诗用语朴实无华,然而内蕴却极丰富,波澜跌宕,发人深省。
3、解缙写陶渊明的诗
(1)、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闇,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4)、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5)、这首诗通篇大白话,幽默又诙谐,看似处处在责骂孩子,却饱含深情。
(6)、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7)、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8)、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多谢诸少年,相知不中厚。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9)、这让我不禁想起《凯风》中的“有子七人,莫慰母心”。父母渐渐老去,而我们却无能为力,
(10)、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涂。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11)、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12)、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高啸返旧居,长揖储君傅。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离别情所悲,馀荣何足顾。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厌厌闾里欢,所营非近务。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放意乐馀年,遑恤身后虑。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
(13)、此后,渊明一直把宁折不弯,不畏艰难的松菊精神铭刻在心激励自己。尽管热切希望建功立业,但他决不同流合污,宁愿辞官归田,过平淡而真实的人生,也决不“为五斗米折腰”。
(14)、这样带着笑意的批评指责,正体现了他对儿子们的拳拳爱意。
(15)、其一∶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宾,历世重光。御龙勤夏,豕韦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16)、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
(17)、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畬。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18)、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
(19)、无论贵贱人等,去造访陶潜,他有酒的时候便设酒宴一起饮酒,如果陶潜先喝醉,他就跟客人说:“我喝醉了,想去睡觉啦,你可以回去了。”他的真率性情就是这样。
(20)、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刍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至德冠邦闾,清节映西关。
4、苏东坡写陶渊明的诗
(1)、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今日始复来,恻怆多所悲。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
(2)、陶渊明有一张不加装饰的琴,这琴没有琴弦,每逢饮酒聚会的时候,便抚弄一番,来表达其中意趣。
(3)、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4)、但是,当陶渊明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5)、陶渊明将五个儿子数落了一遍之后,觉得头疼,确又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消愁。
(6)、《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7)、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8)、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9)、俗话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其实有时候毒舌之人也是如此。有文化的毒舌骂人不带“脏”字,却可以噎得人说不出话。
(10)、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今日始复来,恻怆多所悲。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
(11)、这首诗的意境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的隐居生活和那种悠然、恬静、消雅的心情。“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语把这种心境的原因道破。陶潜对禅机悟透颇深,乃至使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产生空灵之感,使人身临其境,若在仙界上,不在五行中。所以说这首诗难就难在体会出作者当时的心境。陶潜是东晋的一伟大隐士。从客观上看,为不愿同流合污;从主观上看,则是因其自身所形成的性情,因为人总是不断地向自己的本性迈进,当本性与后天之性情产生冲突,便会产生大悲哀。然后弃之,而后得鱼或熊掌也。而陶潜便是取熊掌而归山林,因其性本爱丘山。所以,此诗意境虽在悠闲,然心境却大相径庭。
(12)、苏轼之所以对陶渊明如此的崇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两个共同作为文人,肯定会在思想上有着共同之处。陶渊明作为苏轼的前辈,他在那个时候所出现的一些淡泊名利的思想,放在苏轼眼中来说是非常先进的。而且苏轼作为一个文人,他的才华也是非常高的,他自然会对陶渊明这种才华横溢的人非常的珍惜,也希望能够从他的作品当中学到一些自己身上所不具备的东西。
(13)、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14)、他的所有喜悦与担心只同自己的农夫生活密切相关,拥有自然,也就拥有了自己的一切
(15)、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16)、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17)、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去去转欲远,此生岂再值。倾家时作乐,竟此岁月驶。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
(18)、可是陶渊明两个孩子都十五六岁了,按古代习俗,都快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还是不爱看书写文章,这怎能不令他焦心呢?
(19)、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
(20)、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咄咄俗中恶,且当从黄绮。
5、王维写陶渊明的诗
(1)、诗中很多地方都略显夸张,他不是板着面孔在教训孩子,而是以戏谑的口吻,将儿子们的缺点放大、漫画化,让人看了忍不住笑。
(2)、他在诗中深深忏悔,觉得自己这个父亲没本事,让他们跟着受苦,他对孩子们的爱也是深沉的。
(3)、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4)、二是诗人质性自然,与俗相违,矫厉不得,不容于世。逆情悖性,违心违己,在诗人看来是玷污心性,扭曲灵魂,因而深感惭愧,惆怅悲伤。
(5)、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急~~,求不被世俗羁绊,归隐山林的诗句,越多越好我最欣赏《饮酒》(陶渊明)
(6)、后两句是对松菊内在美的揭示:它们坚贞秀美的姿态,实是霜天中的英杰。松菊秀美坚贞、不畏风霜的审美特征被写得形神兼备,如在眼前。
(7)、距今几百年,有作皆愧赧。予尝跂清尘,忽忽气相感。
(8)、既然生命无常,那就要今朝有酒今朝醉,于是陶渊明表明了自己及时行乐的观点:来到世上大家都是兄弟,何必在乎骨肉之亲呢?有行乐的机会就要抓住,有酒喝就要与邻居一起分享。这是明显的“享乐主义”,有着浓烈的趋乐避苦的欲望。
(9)、他也断断续续做了一阵官,无奈靠山不硬,脾气却分外高傲,玩不来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终于回家乡当隐士去了。《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10)、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1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12)、诗人在《归去来兮辞》中曾这样写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他以云、鸟自喻,云之无心出岫,恰似自己无意于仕而仕;鸟之倦飞知还,正像本人厌恶官场而隐。本诗中“飞鸟相与还”两句,与《归去来兮辞》中“鸟倦飞而知还”两句,其寓意实为同一。
(13)、阿雍和阿端十三岁了,连六和七都数不过来。阿通快9岁了,却只知道找梨子和板栗吃。
(14)、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15)、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
(16)、少 无 适 俗 韵 , 性 本 爱 丘 山 。
(17)、篱边几丛菊,门外五枝柳。不负头上巾,且尽杯中酒。形容陶渊明的诗句1李白《戏赠郑溧阳》
(18)、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9)、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20)、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1)、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陶渊明的诗歌有哪些陶渊明《归田园居》原文+译文
(2)、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3)、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4)、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鸟哢欢新节,泠风送馀善。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5)、开 荒 南 野 际 , 守 拙 归 园 田 。
(6)、逍遥芜皋上,杳然望扶木。洪柯百万寻,森散覆旸谷。灵人侍丹池,朝朝为日浴。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见烛。
(7)、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到孟夏,耕种既毕,收获尚早,正值农闲,他可以愉快地读书了。
(8)、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清气澄馀滓,杳然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9)、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10)、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11)、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