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的美学思想
1、席勒的美学思想著作
(1)、康德曾说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席勒接受了康德的影响,并有进一步发展。席勒认为审美活动最先出现于精力过剩的游戏中,而艺术正起源于游戏。在审美的游戏中,人摆脱了实用的束缚,看出了自己的“巧妙智慧”,方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这时,一切都是自由的,因而也是平等的。***革命不能取得的自由和平等,就这样在审美教育中实现了。
(2)、席勒的深刻之处在于把感性与理性看作是一个主体或者一个自我的时间性活动过程,而不是仅仅在字面上对两者进行抽象而含混的对比;而之所以只能对两者进行抽象与含混的对比,正是因为没有把两者作为一种实在的价值活动,尤其是作为最为切身、切近的时间现象来看待,因为感性与理性作为不同的价值正是在鲜活的、绽出性的价值实现与领悟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在西方哲学史上,只是到了海德格尔,才开始大张旗鼓地把对价值与意义(即存在)的领悟看作是本真的时间显现——也就是此在本身,他说:“我们须得源源始始地解说时间性之为领会着存在的此在的存在,并从这一时间性出发解说时间之为存在之领会的视野”
(3)、邵金峰(1971—),男,汉族,河南省舞钢市人,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4)、审美和艺术就是发泄过剩精力的游戏活动,具有明显的追求快感的目的。
(5)、摘要:本文认为,“时间性”是席勒的美育思想与美学思想中最为关键的机杼之也是亟待揭示的隐秘之所在。席勒认为,要从构成状态上对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之间最为根本的区别进行清晰的描述,就必须依据“时间性”,前者作为促迫的时间性不可能具有深远之未来前景,而后者作为科学之原理、伦理之规范、宗教之神祗则会扬弃时间;且时间性绝不是一个***于两种冲动之外的第三方标准,而是两种冲动自身原发性的呈显状态。只有在游戏冲动之中,才能使理性在感性活动之中开启、兴发出来,并持守于游戏活动之中。席勒的“活的形象”思想则是侧重对审美活动进行内时间意识构成维度的“流畅”特性分析,由此出发,席勒奠定了美育思想的坚实基础。
(6)、席勒的美学思想是充满着矛盾的。要认识这种矛盾,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就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和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来进行一番仔细的比较。马克思在这部名著里所讨论的问题,如“劳动的异化”,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统最高的人道主义以及艺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之类重大问题,正是席勒所接触到而且努力要求解决的。马克思在一些论点上可能受到席勒的启发,但是马克思和席勒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基本分歧。读者会发见这种比较对于美学史的研究者是一种深刻的教育。
(7)、因而,感性欲望的个体性以及在时间性体验上的促迫性就与理性形式的普遍性以及在时间性体验上的无关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席勒如此强调形式冲动中的时间性与感性冲动的对比——“在这样行动的时候,我们不是在时间之中,而是时间以及它的全部永无终结的序列在我们之中。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类属;一切精神的判断由我们的判断说出,一切心的选择由我们的行动来代表”
(8)、他总结道:美对于人类的确是一个对象,因为我们要反思才能得到一种感受。但美也是一种状态,我们通过感受才能得到一种知觉。美同时是这两者,所以就证明了被动并不排斥主动,材料并不排斥形式,有限并不排斥无限。在人的情感对美的作用中,主体心灵完成了从感性到异化到克服的完整过程。
(9)、审美教育作为席勒诗性***的主要路径,其落脚点并非仅仅是“美”,而是指向了更为庞大的目标,也即前文所述的“完整、和谐、统一”。固然,无论席勒的现实判断还是他的终极追求都不乏想象性,但在其描述的“审美教育——完整、和谐、统一”中,仍然存在着相当多卓有价值的成分。
(10)、根据席勒对人的理解,人的构成分为两个部分,“可在人身上分辨出持久不变的和经常变化的两种状态,持久不变的,称为人的人格;变动不居的,称为人的状态”。这种二元观念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灵—肉”二元观念,不难看出席勒对“状态—人格”的区分也是这一古老思想之树所结出的果实。
(11)、要改变当下***社会物化的人性状态,人们必须追求自身及群体之间的和谐生活,注重自我与社会的并头发展,追求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在自我和谐中以本能和谐最为典型,本能和谐是人和谐发展的基础与核心。由于尊严、智慧和自由是人自然天性的代表,是人作为自我完整存在必须坚守的人生原则,人的自然本性应该为其自身实现人性的完满和自由服务。人的自我和谐所追求的是按照快乐原则使其本能需求得到满足,其最大特点就是非功利性,是抛除客观外部世界的限制之后最为原本的自我需求呈现。面对已然分裂的人性,审美之维自然成为现代人实现人性自我救赎的重要思维方式,审美的非功利性与人性本我的内在本质得以融合,从而化解人性欲望与文明的冲撞,超越自我的自私状态,在理性原则的指引下实现感性和理性、状态和人格的统一。另一方面,在达到自我本能和谐的同时,人高尚的精神品格和审美情趣得以释放,每个人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全面发展,此时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便逐步超越其自身的功利性,实现自我和谐系统及社会群体系统的双重发展。由于审美的本质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审美可以弥补社会文明发展中出现的裂隙,揉合文明链条中社会发展与人性相悖的反向因素,并且激发人性审美情趣和个人生活趣味,提高人性本能的内在品质,在个体自我本能的释放之下逐步实现人与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在审美思维的指引下,人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找到自我存在价值,超越物质需求和现实利益对人的束缚,使之生活在一种审美化的文明方式中,实现***社会和谐化发展。
(12)、感伤诗不外***诗或哀挽诗两种。***诗是“把现实写成引起反感的对象”。现实之所以引起反感,是因为它与作者的理想发生矛盾,***诗是作者凭理想对现实的批判。***诗在性质上可分两种:惩罚的和嘲笑的。惩罚的***诗须具有崇高的性质。最好的例子是斯沃夫特和卢***。嘲笑的***诗须具有美的性质,最好的例子是塞万提斯和费尔丁。前一种不应流于“报复”或诽谤,否则就会失去审美的自由。后一种不应流于“玩笑”,否则就会失去对无限的向往。哀挽诗是“把理想写成令人向往的对象”。“如当诗人拿自然和艺术对立,拿理想和现实对立,使得对自然和理想的描绘占优势,而这种描绘所生的快感也是占统治地位的情感,我就把他叫做哀挽的诗人”,哀挽诗也有两种:“自然和理想或则是哀伤的对象,即自然是描绘为已经丧失去的,理想是描绘为尚未达到的;或则是欣喜的对象,即自然和理想都表现成为现实。前一种是狭义的哀挽的诗,后一种是最广义的牧歌性的诗。”换句话说,哀挽的诗是对现实缺陷的惋惜,牧歌性的诗是把理想表现为已成现实而加以欣赏,它所写的是处在童年状态的“天真而快乐的人类”。***麦克浮生所伪造的《奥森诗》就是一种哀挽的诗,卢***也是一位哀挽诗的作者,但是席勒嫌他还没有达到哀挽诗所必有的感觉与思想的和谐。牧歌性的诗在席勒的心目中是感伤诗的最高类型,因为在这种诗里“一切现实与理想的对立都已完全消除”。但是席勒所指的并不是西方传统的牧歌和田园诗,因为那些“美丽的虚构”还不足以表现理想,其中生活的平静来自静止不动,而理想所要求的平静却须来自完善。在这一点上后来黑格尔的看法也有些类似,他也不满意牧歌性的艺术,因为它缺乏重大意义的内容席勒和黑格尔都指责瑞士牧歌作家格斯纳,但是席勒认为密尔顿所写的乐园却是“最美的牧歌性的诗”。论感伤诗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所在,对近代诗特别是德国诗作了一些深刻的具体的批评,这里不能详细介绍。
(13)、席勒对人性异化提出的美学思想始终以审美为原则实现人性的复归,在他看来,“美是现象中的自由,人同美只应是游戏,审美和游戏在本质上都是非功利性的,人和美在自由显现的非功利游戏中所具有的状态就是美的王国。在这个自由的国度里,显现既摆脱了物质自然力的束缚,也摆脱了理性法则的专制。自由显现使人成为活的形象,使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结合为游戏冲动,使人从感性和形式的对立、冲突中进入和谐的审美王国。”审美王国是通往美的自由王国,“通过自由来给予自由,是这个***的基本法则”。在审美王国里,人无需遭受***制度对人自然本性的制约,也无需感受工业机器的喧嚣带来的人心险***与纷杂,人基于快乐原则下生存,非功利性的审美活动是人实现自由的象征,曾经提出的“人性的完满何以成为可能”在这里得到了实现。这个王国的最大特征在于它不只是具有超功利性,更强调对人性尊严和天性的尊重,游戏冲动和自由显现都是其得以真正实现的重要表现。总之,审美王国就是在感性和理性相统客观存在和精神存在相统一中实现人性完整的自由王国。
(14)、《席勒美学引论》在研究方法上延续了张玉能席勒美学研究的一贯立场,即回到原典与立足当代相结合。所谓回到原典在有两层含义:其回到原典是说学术研究要立足于对原典的研读之上,而不是依靠别人的介绍,人云亦云。在张玉能开始席勒美学研究时,国内仅有一些席勒美学的零星介绍和寥寥可数的几篇译文,席勒的美学著作多数还未翻译过来。张玉能不畏艰难,坚持从第一手资料出发,认真研读席勒美学著作。他用了大约十五年时间,把席勒的全部美学著作译成了中文。他的《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席勒美学论稿》以及《席勒美学引论》都是奠基于此。这就导致了其上述著作在写作时多引用席勒美学原著作论据,而不是第二手的转述。譬如,在《席勒美学引论中》作者在提出关于席勒美学思想的观点后总是会引用一大段席勒美学原著进行印证,然后再对所引文本进行阐释。在具体论述中再引用席勒美学著作作为论据,“做到每一个观点,每一个阐释,每一个论述,都有比较充分的文本根据”,这样做的好处是读者可以读到大量的席勒美学著作,并由此开启通往席勒美学胜境的道路,而不单是论者对席勒美学的转述与阐释。所谓立足当代,是说作者对席勒美学的阐释不是简单的还原,而是站在当代立场上与之对话。我们承认席勒是伟大的,但他的时代毕竟已经距我们200多年了,他的美学思想自然不可能直接用来解决我们当前的美学问题。张玉能席勒美学研究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始终站在当代审美文化的立场与席勒美学进行对话,重新认识和发现席勒美学价值,真正做到返古开新。例如,在《席勒美学引论》中,作者站在新实践美学的立场肯定席勒“技艺”的概念是“马克思美学的‘实践的生成论’”的直接先驱,但他也区分了两者的不同,指出“席勒的‘美的技艺生成论’”“仍然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生成论”“是错误的,难以成立的”。再如,在论述《审美教育书简》中的美学思想时张玉能认为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完成了西方伦理美学思想体系的建构,实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社会本体论转向’或者‘实践转向’”,直接启发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转向。席勒试图通过美、审美和艺术来恢复人性的完整,促进社会和谐,从而使人类经由审美王国到达自由王国。尽管席勒建构的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海市蜃楼般的审美乌托邦”,但张玉能却通过席勒美学研究肯定了席勒审美教育思想的现实性,指出“在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过程中,美和审美及其艺术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尤其是在社会的所有制革命完成以后,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运用美和审美及其艺术进行的审美教育,就可以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伦理审美意识,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就这样,在当代与原典的对话中,张玉能找到了席勒美学思想与当代美学的契合点,肯定了其现实意义和价值。
(15)、总之,《席勒美学引论》是一本生机勃勃、富有启发性的著作。阅读本书,你会在作者清晰思路的指引下,被他思想的火花所照亮、点燃,并最终抵达席勒美学思想的澄明之境。《席勒美学引论》不仅是席勒美学研究的一座丰碑,也是一部学术研究的范本之作。对于每一个从事席勒美学研究和爱好席勒美学的人来说,《席勒美学引论》都是一个迷人的存在。
(16)、在马尔库塞生存的时代中,文明的进步反而镇压了人的爱欲本能,科学技术成为统治人性的绝对力量,***及社会如同牢笼一般紧紧束缚着人性的自由发展,公民在无形之中将自己屈服于这种特殊的统治形式下,逐步丧失自主性,沦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奴隶。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压抑,马尔库塞作为社会批判理论家同样认为唯有审美才可以将人从非人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人性的复归。在马尔库塞看来,“人的本能的解放之路,实质上是一条通往审美的道路”。于美所表达的是快乐原则,它与人的精神与本能紧密相关,所以美的原则可以使爱欲得到真正解放。这里的爱欲不是狭隘意义上的动物性欲望,而是指在人格完整的基础上使人得到真正自由与快乐的完整的本能,马尔库塞认为,“爱欲是使生命体进入更大的统一体,从而延长生命并使之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的一种努力”。所以马尔库塞提出爱欲解放论,他认为恢复人性纯真本质就应该解放爱欲,实现爱欲本能的解放就要以审美克服现实原则的压抑,消除现代工业文明带给人的额外压抑,使人摆脱人性异化的困境,建立一种自由的非压抑文明。
(17)、席勒不惜把最高的评价加诸希腊人身上,希腊人被想象为人的初始、完美阶段,他们先天所拥有的种种才能、品质没有被剥夺或片面地使用,其一切品质都是混合、均一进而完整的。从中可以看出席勒对“人”的赞誉和自信。“希腊人”既然能够成为审美教育的主体和目标,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人”的一种历史资源和未来可能性,也就是说人无论在遥远的过去还是未来,都能够达到这种完整、和谐、统一的境地。这也意味着前文中对“近代人”的评价貌贬实褒,也即近代人的不良现状源自外在条件的变换,通过改变或者抵消外在条件,近代人就可以恢复到曾经的完善状态。
(18)、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19)、席勒在美学和文艺理论上的最大功绩在于首次指出现实主义的素朴诗与浪漫主义的感伤诗的分别在于前者反映现实而后者表现理想(“更高的现实”),前者重客观而后者重主观,并且指出这两种创作方法应该统一而且可能统尽管他对如何统一还没有看得很清楚。他首次在文学领域里确定了“现实主义”的涵义,而且指出它与自然主义不同:自然主义所处理的是“庸俗的自然”,现实主义所处理的是显出“内在必然性”的“真实的自然”。他对自然主义斥责不遗余力。他的文艺观点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20)、(1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七三至七五页。
2、席勒的美学思想不包括哪些
(1)、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2)、第游戏冲动之中的感性因素与纯粹的感性冲动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呈现的形式化更强、更精致、更富于个性,乃至于所有的游戏冲动的愉悦感都奠基于特定的对象或者特定的对象结构之上,而且这些愉悦感在意义与价值上远远超出了纯粹感性冲动中的愉悦感。
(3)、在当代***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人的物质欲望日益膨胀,许多人道德价值沦丧,人的自然本性不断遭受感性和理性的相互分离而发生改变。产生这些后果的关键的原因只有一个,即人们心中丢失了原有的精神支撑,导致道德的沦丧最终造成人性自由的缺失,人在自我束缚与技术束缚下成为毫无血肉生命的人。由此可知,要真正实现人性的和谐完整必须找到自我价值判断的引领方向,即找寻精神的力量,这是当下***社会问题的关键因素。民族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引导,是国人的精神寄托,也是一个人的思想根基,民族精神在个人选择道路上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重塑民族精神的关键就要重建自我价值观,从而在现代社会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中作出正确的自我判断和自我选择。所以,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保持人性自由始终是重塑民族精神的首要原则。席勒和马尔库塞的审美思想对于重塑民族精神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二者的核心都是找寻丢失的自由之魂,唤醒内心的信仰,对破碎的人格进行重新整合。审美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性完整,民族精神的本质在于作为人自我心中的精神的支撑而存在,二者在核心发展中实现相互融合,从而消除人性异化、回归本真状态,在审美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有信仰有道德的有血有肉的自然人,实现自身的完整发展。
(4)、席勒把来自于自我的两种状态称为双重的任务,即——使我们身内的必然转化为现实,使我们身外的现实服从必然的规律,他认为人生之中就有这两种基本的冲动——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
(5)、正如席勒所言,“怎么才能是美”——是理性与经验无法教导我们的,这正道出了游戏冲动的主体性或者作为一种意义与价值的特殊性,其与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不仅仅是相并列的关系,而且是完满人性的体现。
(6)、伴随科学技术的日益高端化,人类文明进程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在社会转型期仍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是科学技术对人精神生活的压迫和控制,另一方面是现代人自身愈演愈烈的贪婪和欲望,由此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滋生出有悖于道德价值的人性分裂与异化现象。在经济上,很大一部分人在功利心理的蒙蔽下滋生出的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等一系列异化问题,比如追求品牌主义等现象,这样的心理使得人们将自身的虚荣心视作衡量事物的标准,将占有原则代替了事物的本质存在,这类似于马尔库塞当初所批判的“虚假需求”,即毫无节制地按照奢华的生活标准满足异化的需要,“现行的大多数需要,诸如休息、娱乐、按广告宣传来处世和消费、爱和恨别人之所爱和所恨,都属于虚假的需要者这一范畴之列”。在***上,在功利主义之风下必然地滋生出严重的腐败现象,使公民的思想意识愈来愈被物质欲望所侵蚀,公民在技术理性占主导地位的状态下出现道德价值沦丧、思想意识紊乱等问题。然而仔细挖掘这些现象可以发现其根源在于人深受资本逻辑的控制将自己推至人性分裂的状态,缺失信仰与道德,在自我价值选择中迷失方向,泯灭良知。面对这样凌乱失序的社会,席勒和马尔库塞的审美思想给***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审美的角度出发解决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异化问题,实现人的情感自由和审美自由,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价值引领。
(7)、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不断满足人们日益扩大的欲望和需求,同时也伴生出众多的人性问题,尤其是人性异化及人性分裂等现象,无不引起当今世界人们的高度关注。面对人们信仰和道德的缺失,开展人性教育的任务日益紧迫,使我们开始考虑重建公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实现人性的和谐发展。回望生活在18世纪末的席勒和20世纪中期的马尔库塞,二人都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弊病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批判,并提出以审美实现人性解放的思想,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现代人性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8)、本文刊于《文艺理论研究》2017年第2期,此系未编排稿,成稿请查阅本刊。
(9)、人类发展离不开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这是我们每一个个体得以成长和滋养的必要前提。d的十八大以来就不断强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十九大又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逐渐完善对于美好生活的阐释。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当下社会丰厚的物质基础大大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人们的需求也早就从基本生存转向个人发展与享受,由此有人认为,“‘美好生活’的概念是动态发展的,总的规定性应体现‘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需要相统一的原则”。还有一个简单的公式描述美好社会,即“美好生活=幸福+意义”。渗入到人类实际生活中的美好生活重点在于“好”和“美”,美好生活不只是“好”的生活更是“美”的生活,“好”不仅包括富裕的物质基础还有人与人这个群体之间的和谐;“美”不仅包括世界上客观存在的美好事物,更在于由这些美好的客观存在带给主体的心灵享受与畅快,通过主客体之间、主体之间相互结合引发人心底自内而外的幸福感。
(10)、在席勒的论述中“游戏冲动”等同于“审美冲动”,“游戏”等同于“审美”。席勒认为“美是从两个对立冲动的相互作用中,从两个对立原则的结合中产生的,因而美的最高理想就是实在与形式尽可能完美的结合和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永远只是观念,在现实中是绝对不可能达到的。在现实中,总是一个因素胜过另一个而占优势,经验能做到的,至多也是在两个原则之间摇摆,时而实在占优势,时而形式占优势。
(11)、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12)、感性冲动要求变化,要求时间有一个内容,形式冲动要废弃时间,不要求变化。因此,这两个冲动在其中结合在一起进行活动的那个冲动,即游戏冲动(请允许我姑且称它为游戏冲动,随后我再论证这一命名)所指向的目标就是,在时间中扬弃时间,使演变与绝对存在,使变与不变合而为一。(73)
(13)、在这段文字中,席勒是从充分发达的、教化程度较高的感性冲动、形式冲动的角度,来谈论两者之间关系的,感性冲动的放松不是感觉迟钝,形式冲动的放松不是使人堕落的意志与思维的衰微,而是一个“自我”在行动流之中的积极主动的选择,他以人格的活动来节制感性的强度,以感觉的丰富性作为人格的源泉,也就是说——由对方的积极活动来限制与放松双方合理的领域。这正是游戏冲动最典型的特征。
(14)、梁启超首先提出“趣味教育”。王国维则是第一个把美育概念引人***并对美育的独特性质和***地位做了进一步阐发的思想家。蔡元培是我国近代美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指出要“以美育代宗教”,因为:
(15)、欢迎赐稿,来稿请邮寄一份纸质稿到: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邮编:200062)。并另发送电子版本到:TSLA@vip.1com。 《文艺理论研究》是全国一级学会***文艺理论学会会刊,***文艺理论学会创立于1979年5月,是新时期以来成立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之一。《文艺理论研究》创刊于1980年6月,杂志挂靠华东师范大学。刊物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0-2011年)来源期刊目录》(CSSCI)(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北京大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社科院)来源期刊。 《文艺理论研究》系“***社科基金首批资助学术期刊”,及***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2013年度23家考核优秀期刊之一。2012年,刊物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于2013年接受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基金资助。 刊物文种为汉英文,每期刊发英文文章,并与以下国际刊物签有交换出版文章协议: 1) ComparativeLiteratureStudies 2) Neohelicon 欢迎关注本刊主页: http://wyll.cbpt.cnki.net
(16)、伊藤虎丸在《鲁迅与终末论》中提出“将作为人格的人对置于作为物质的自然,是笛卡尔以来的欧洲近代学问的出发点,自由的‘个’,‘不仅仅是全体当中的一部分,而是具有不可被全体所无视,所否定的个有性’,其人格的尊严性‘只有通过超过全体,并且能够否定全体的绝对者与个的直接连接方有可能,只有直面这种作为绝对否定者的神,人才会被从自然有机体秩序的埋没中拉将出来,获得自由(主体性),并由此而重新朝向具有主体性和互相伦理契约关系的共同体的形成。”“只有具那种自由的人,其作为‘人格’才有别于自然的、生物的、物欲的人。而只有当人直面作为绝对否定的超越者时,只有当他获得前者的启示时,才会从埋没于‘多数’(亦可以置言为‘多数’所造就的既成秩序和价值观)当中被呼唤出来,成为作为自由的‘个人’(或‘个性’)的人格。”也就是说,只有当人遇到绝对否定着,人才能获得自由;只有人超越绝对否定者,人才成为自由的“个人”的人格。
(17)、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我们探讨了这么长时间的美,要么就附着于天主的荣光之上,要么就被绑在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上,要么就是对现实的全盘否认,但从席勒开始,人们才意识到,美是多么主观而又***的事情。
(18)、在席勒在第十五封信对游戏冲动的陈述中,大部分笔墨都用在了对游戏冲动自身特性及其意义、价值的强调上,也可以说,它的自身特性正是意义与价值的独特之处。席勒意图通过这种笔墨恣肆的强调,来突出游戏冲动的必要性、冲动性;就其必要性而言,游戏冲动是实现完满人性的具体呈现与路径;就其冲动性而言,其意义或者价值作为一种冲力、冲动始终要求体现出来,实现于某一具体的、生动的审美活动,其实也就是体现为时间性的视野或者视域之内。
(19)、在伊藤的观点里,把“它的对象推向远方,并帮助它的对象逃开激情的干扰”的是“绝对否定者”,而非“观赏”。所谓的相遇“绝对否定者”,简而言之,即一个人,当他与对每天生活的日常世界(“作为被赋予的现实”)来说是外在的、超越的某种东西相遇,而从日常性中被拉出来,并确立起(现实被对象化)非日常性的视点。相比之下,审美的范围显得狭义。还有,虽然我们确实能在审美中感到超脱,但是关于“为什么有审美心境”的问题,席勒的答复只能是“人的审美心境是自然的赠品”,又将答案推向神秘与未知。
(20)、斯宾塞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席勒的观点,认为艺术由游戏发展而来,它们都是过剩精力发泄的冲动性活动,能够使人产生一种审美快感,并且不带功利性和目的性。
3、席勒的美学思想包括
(1)、当务实的精神被关闭在由各种客体所组成的单调的圈子里,而且在这个圈子里又被各种程式所束缚,它必然会看到自由的整体在他眼前消逝,同时它的范围变得越来越贫乏。
(2)、席勒终生对自由孜孜以求,把自由作为自己文学创作与美学思考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所谓自由问题,本身就是历史巨变中的***问题。对席勒而言,无论是其话语实践还是其社会实践,都必须放置于“前现代—现代”的历史转型中才能考察出其意义与价值。他对暴君统治的尖锐批判,对个人、公民权利的极度褒扬,既是时代对他提出的要求,也是他对时代提出的渴望。而席勒对过渡时代的个人命运的深入思考、对巨大外力驱纵之下的渺小个体的描绘、对与彼时现实相对立的理想世界的想象、对达成这一乌托邦的路径的探索等,其个人话语无不与时代话语时刻共鸣。
(3)、游戏说,代表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学者斯宾塞,游戏说强调了游戏冲动,对我们理解艺术的本质是富于启发的。
(4)、(9)见斯宾塞的《心理学原理》第八部分,第一一章《论审美的情操》。参看本书第十八章。
(5)、所谓激情的崇高,是和观照的崇高相对而言的,也就是当一个作用于人的对象,不仅仅是作为威力,而且同时作为一种导致人毁灭的威力客观地提供给我们时,亦即自然不仅仅是证明,而是敌对地表现它的威力时,那么想象力不是自由地联系于客体,而是被对象所胁迫,必须与自我保存的本能联系起来。这时我们的痛感是通过同情的方式感觉到的,它压倒一切审美的快感。而且只有当痛感或是纯粹的错觉和虚构,或是不直接表现为感觉而是表现为想象时,它才能成为审美的,并引起崇高感。简言之,与情绪激动和对我们内在的道德自由的意识相联系的异己痛苦的表象,就是激情的崇高。
(6)、***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
(7)、感受永远冷峻幽深与澄明(Lichtung)的
(8)、感性冲动是由人的物质存在或者由人的感性天性而产生的,席勒说:“它的职责是把人放在时间的限制之中,使人变成物质,而不是给人以物质。(……)在这里物质只能叫做变化,或者叫做实在,它充实了时间;所以,这种冲动要求变化,要求时间有一个内容。这个仅仅是充实了内容的时间所形成的状态叫做感觉,只有借助这种状态物质存在才显示出来”如果说席勒把感性冲动与人的物质存在以及感性天性相联系,还只不过是哲学史、思想史上的常识与惯谈,那么,把感性冲动与时间的特性相联系则是一个伟大的创见,因为只有在时间性的维度,才能对感性冲动(理性冲动或者形式冲动亦然)存在的原本状态进行清晰的描述,这一原本的状态就是——向前涌动着的持存与绵延。
(9)、康德对于感性和理性的调和的非彻底性,在席勒那里得到了继承与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了二者在美的领域内的和解。正如黑格尔所说,“席勒的大功劳就在于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哲学局限,在思想上把统一与和解作为真实来了解,并且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于是席勒把自由从康德式的、高不可及的形而上学拉向了大地,认为审美的人才是自由的人。
(10)、第美育是自由的,宗教是强制的;第美育是进步的,宗教是保守的;第美育是普及的,宗教是有界的。蔡元培还提出美育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三个方面。
(11)、这种关于理性与感性冲突与对立的看法,在现象学之前的西方哲学史是一直占据主流的,席勒在此问题上展现了自己的深刻与创新。
(12)、再次,《席勒美学引论》高度评价了席勒美学的历史贡献。对于席勒在美学史上的地位,鲍桑葵认为席勒抛弃了康德美学的主观性,“凭着他的天才,也凭着他的热情,不但肯定了美的客观性,而且证明了他在文明人的演进中的地位和价值”。吉尔伯特与库恩也认为“无论在德国美学史上,还是在德国哲学史上,席勒的贡献都具有转折意义。”受西方学者影响,我国学者也一般把席勒美学定位为“康德和黑格尔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这些著作也大都着重于探讨席勒美学如何完成从主观唯心主义美学到客观唯心主义美学的转折,而忽略了对席勒美学其他方面的研究。这些评价固然对席勒在美学史上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在今天看来这些评价显然不够全面,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席勒美学的历史贡献。《席勒美学引论》的作者具有宏阔的历史视野,能够准确地扫描出了席勒美学的历史坐标。在《席勒美学引论》中,作者不仅肯定了席勒美学在康德美学到黑格尔美学之间的转折意义,更进一步论述了席勒人性美学对后世美学的影响,指出“席勒人性美学体系是黑格尔、马克思以及现代和后现代反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学思想的直接来源”。自然,席勒美学思想也应该成为当代***美学建设的思想资源。其次,《席勒美学引论》突出强调了席勒美学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一个理论家的历史地位决定于其是否具有原创性的思想,以往的席勒美学研究大多把席勒作为康德理论的继承者,而忽略了对席勒美学思想原创性的研究。《席勒美学引论》从席勒原典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创见的观点。例如:在结语“席勒美学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中,作者提出了“席勒是西方悲剧冲突论的奠基人”这一观点。虽然国内学者比如朱光潜先生和余秋雨等都认为黑格尔是西方悲剧冲突论的最早提出者,但作者从席勒的著作《论悲剧对象产生快感的原因》、《论悲剧艺术》、《论悲剧中合唱队的运用》中寻找出了充分的论据,确凿地宣称:“席勒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以辩证观点阐释悲剧的冲突的戏剧家和美学家,是西方悲剧冲突论的奠基人”。此外,作者提出了“席勒是西方崇高与悲剧关系论的初创者”“席勒是西方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主潮论的创立者”“席勒是西方审美人类学的开拓者”“席勒是西方完整美的范畴体系的提出者”等观点,并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席勒美学体系不仅是康德美学到黑格尔美学的重要桥梁,更是包含众多原创性思想,能够为我们提供诸多借鉴的“最为完整的、最为深刻的、最富启发的美学范畴体系”。席勒之伟大,就在于此。
(13)、席勒从德国现实情况出发,提出腐败的封建专制使人完全丧失了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与协调,人长期处于两种情感的各执一端中走向分裂,这种分裂使人最终不是走向兽性的粗暴就是走向道德的颓废。席勒以古希腊人美好的人性为蓝本,倡导将时代特征与人自身的尊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实现人性完整与和谐。所以他从人性的自然本性入手,将有限本质的人划分为人格和状态两种概念,由此就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基本法则,即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形式冲动)。由于人是人格和状态的有机统席勒将这两种冲动进行整合,提出游戏冲动说,这是席勒提出的通过审美实现人性完整的重要思想。游戏冲动是人对物质需求和内在法则的统是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统“游戏冲动作为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集合体,作为实在与形式、需求与自由、情感与精神、有限与无限的统既是人性的圆满实现,同时也是美的发生和完成”。席勒将游戏冲动说的对象定义为“活的形象”,“这个概念用以表示现象的一切审美特性,总而言之,用以表示在最广的意义上称为美的那种东西”。显然,席勒从游戏冲动中深刻挖掘人双重天性的统并且使之在美的形象中使人的自由本性和审美自由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既消除了感性和理性的矛盾性,同时突破了封建制度对人的统治性,克服人性分裂,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实现人性自由的复归。“在人的一切状态中,正是游戏而且只有游戏才使人成为完整的人,使人的双重本性一下子发挥出来。”
(14)、(19)参看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二三七页。
(15)、书中认为现代文明是造成人性分裂的根源,它割断了人性内在的联系,由于“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碎片上”,必然造成人性的分裂。
(16)、首先,我将阐释一下我选择“审美教育之人格培养”这个题目的缘由。一开始读《审美教育书简》,虽然有些知识性的感慨,却极少有心灵上的触动。但是,当我读到最后几封信的时侯,当时我正在读***作家太宰治的小说系列(《丧失为人的资格》(或译为《人间失格》)、《斜阳》、《阴火》等),并在这之前我被一本***学者伊藤虎丸的《鲁迅与终末轮》中关于“人格”的讨论深深折服,所有这些平时的感触似乎像冥冥中的积聚,当我今天下午刚合上太宰治的《女生徒》,带着对太宰治小说中的人物异于常人地频繁自觉地感到“耻”的感慨翻开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读到“不认识他自己的人的尊严,就更不会尊重他人的人的尊严;认识到自己的粗野的贪欲,就害怕每个与他相类似的生物的贪欲”“既然文明应使人的尊严同人的幸福处于和谐统一之中,因而,它必须关注这两项原则在它们最紧密的混合中仍保持各自的最高纯洁性”,脑中突然如被电流经过一般迅速翻过有着强烈地为人的耻感的阿叶(太宰治的《丧失为人的资格》)和认为自己也吃了人的“狂人”(鲁迅的《狂人日记》),突然醒悟《审美教育书简》这本书的真正读法不应把重点放在“审美”二字而应将重点放在“教育”(即人格培养),也突然感受到席勒在写这本书时的心情与深切的意图,突然发觉席勒与太宰治、鲁迅一样同属于人类中极少的个别的人格觉醒者。我从后两者身上深深了解到有责任感的人格觉醒者的孤寂、痛苦、无奈,他们与未开化的大众斗争的勇气及其行为之伟大。由此推及席勒写这本书的心情,即非孤苦,也是寄以深望的吧,于是,我决定将探讨的重点由作为手段的审美转移到作为目的“教育”(即人格培养)。
(17)、席勒是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席勒的一生之中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多数是文学作品,席勒也发表了美学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论述了他的美学思想。
(18)、在以上陈述中所出现的“变”与“不变”“要求时间有一个内容”与“废弃时间”“演变”与“绝对存在”以及其后出现的——“感觉”与“理性”、“偶然”与“必然”等成对范畴之间在游戏冲动之中的融合,在席勒的表述里显得晦涩难解,玄奥异常,其原因就在于席勒还没有把游戏冲动作为一种原发性的生活体验本身加以把握,尤其是把时间观提升至——时间性其实就是原发性的生活体验本身的呈显状态而已,只是这一时间性在感性冲动、形式冲动、游戏冲动之中有着不同的体现。而席勒的卓越之处就在于——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对不同文化价值或者活动之中的时间性体现进行了具体论述与对比。
(19)、那么,在席勒对形式冲动的描述中,其文字就充满了来自“无时间性”领域的词汇——“这个要求保持人格性的冲动,除了它必然永远要求的东西以外另无其它要求;它现在的决断就是永远的决断,现在的命令就是永恒的命令。因此,这种冲动包括了时间的全过程,就是说,它扬弃了时间,扬弃了变化;它要现实的事物是必然的和永恒的,它要永恒的和必然的事物是现实的,换句话说,它要求真理和合理性”在此,席勒一方面如论及感性冲动时所说,人的行为或者主观心理活动作为一个时间性的存在状态是前后相续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之间的消长相连正是如此,另一方面,席勒着重指出了理性冲动或者形式冲动在发作、涌现之时,“现在”就是“永远”“永恒”。当然,席勒在这里并没有对形式冲动作为一种行为的“时间性”与在形式冲动之中的形式的“无时间性”做出清晰的区分,但是就其整体论述来看,其思想的核心正是在于强调“形式冲动”之中的“形式”或者“法则”本身是没有时间性的。
(20)、素朴诗只有一种处理方式,因为它“追随单纯的自然和感觉,局限于对现实的摹仿”。至于感伤诗人则“要应付两种互相冲突的东西”,现实和理想,这双重原则究竟是哪一个占优势,就决定在处理方式上可以有分歧:
4、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在此,席勒把感性冲动置于在世之中的生存状态,因为其之所以滋生、激发,正是在于在世之中所面对的不同对象,其体现在主体之上的能力便是丰富性、敏捷性;而形式冲动则能够保持人格的恒常性,并在这种恒常性之中超越自身、提升自身的境界,其体现在主体之上的能力便是单一性与超越性。在席勒看来,这便是人性之中的“被动性”与“主动性”在教育、教化方面的理想体现,他说:“第为感受功能提供同世界最多样化的接触,在感觉方面把被动性推向最高的程度;第为规定功能获得不依赖于感受功能的最大的***性,在理性方面把主动性推向最高的程度”在这里,他既描述了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在教育活动之中的理想状态,又提出了更高的两者相统一的最高境界,这意味着游戏冲动即将呼之欲出。
(2)、据席勒之说,“人们只能通过美才能走向自由。”(这个“只能”是值得质疑的)。“自由心境”来源于“通过理性规定与感性规定的对立达到彼此之间的平衡。”(虽然“为了在空间描绘一个形体,我们必须给无限的空间划定一个界限”与要求理性规定和感性规定的平衡的确很有道理,但是像“感性”和“理性”这种相辅相成的东西能否如此各有自己的界限,对立的存在是很令人质疑的;而且理性规定和感性规定的平衡一定会达到自由心境么?)“美是自由观赏或反思的产物。”“人在审美状态中摆脱了物质世界,把它当做对象。”“‘观赏’则是把它的对象推向远方,并帮助它的对象逃开激情的干扰,从而使它的对象成为它的真正的、不可丧失的所有物。”(能将对象推向远方的只有“观赏”么?)
(3)、诗人所侧重的是现实还是理想?他是把现实写成引起反感的对象,还是把理想写成令人向往的对象?所以他的表现不是***的,就是哀挽的,在这两种感受方式之中,每个感伤的诗人必居其一。
(4)、就一般说,素朴诗属于尚在自然状态的古代,感伤诗属于已开化的近代。但是席勒承认古代也可能有感伤诗,例如罗马“贺拉斯那位开化而又腐化的时代的诗人歌颂他的台伯河畔的宁静的快乐生活,他就可以称为这种感伤诗的真正的开山祖”。近代也可能有素朴诗,莎士比亚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席勒谈到他早年初次接触到莎士比亚的情形说,“我简直气愤,看到他那样冷酷无情,居然在最高度的激情中开起玩笑,用小丑的戏谑来破坏《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等剧中的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在多年的仔细研究之后,他才学会喜爱莎士比亚。他追究“这种幼稚判断”的根源说:“对一些近代诗人的认识把我引入迷途,使我先从作品中去找诗人,去探望他的心,去和他在一起来就他的题材进行思索,总之,从主体去看对象。使我难以忍受的是这位诗人决不让人去捉摸到他,决不肯回答我的问题。”此外,在席勒的心目中,歌德完全从感官和客观世界出发,颇接近素朴诗人。他认为《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以素朴的方式来处理感伤的题材。这些事例似可说明素朴诗和感伤诗的分别(实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分别)并不是绝对的,它们是可以统一的。上文已经提到,席勒看到了统一的可能性,可惜他没有详加阐明。
(5)、┈┈┈JournalofAestheticEducation┈┈┈
(6)、这段话的前半段所说的是——只有人具备了这种进行游戏活动的能力,才有可能产生游戏冲动,才有可能去进行游戏;后半段所说的是——只有人在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人才完全是人。前面讲的是游戏冲动的能力、可能性、时机以及冲动、冲力,在这里所强调的是待机而兴发的游戏冲动或者所包孕着的时间性,后面讲的是游戏冲动作为一种兴发着的内时间意识过程,正在体现着游戏冲动之于完善人性的意义。因此,这段话的核心与机杼正是时间性,而且,在此所做的时间性维度的阐释绝不是一种激励的、强制性的、牵强的解释,只要与席勒在上文对感性冲动、形式冲动、游戏冲动在时间性上的显著差异的论述联系起来,就昭然若揭了。再者,这段话本身在字面上的时间性意蕴就足够强烈了。
(7)、可以说,席勒站在康德的肩膀上,在理论上彻底取消了上帝的位置而代之以理想的人,他深刻地认识到了人在现实境遇中的不完美性,于是进行了一场女娲补天式的战斗,席勒所进行的一切努力,都是试图把“人”扶到“上帝”的位置。他的诗性***想象和建构都是围绕这一目的而进行的。这也反过来说明席勒的***想象在结构上与上帝至上的时代并无根本上的不同,他显然无法理解和接受一个松散的、各行其是甚至无必然目的的世界,聚拢这个日渐分崩离析的世界、重建秩序,是席勒不懈努力的方向。尽管这种努力不无西西弗的意味,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历史的样本,从中可以看出从某种信仰、时代、意识形态中挣扎而出是何等的艰难。
(8)、谈到《审美教育书简》之创作动因时,人们大多会谈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比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康德的《判断力的批钊》对他的启发,但是更深刻的原因还在于当时欧洲政局的转变以及它在知识界所引起的反响。那是正紧接着法国资产阶极大革命之后,当时一般要求改革封建制度来保障个人自由和民族***统一的德国知识界起初对法国革命都表示欢迎,等到他们看到雅各宾d人的暴力专政以后都被吓倒了,转过来对革命失望甚至仇祝。”。而席勒自己也在第五封信中谈到“已有物质的可能性,可以建立理想的***,但是还缺少道德的可能性。”“在为数众多的下层阶级中,我们看到的是粗野的、无法无天的冲动,在市民秩序的约束解除之后这些冲突解除了羁绊,以无法控制的狂暴急于得到兽性的满足。”“文明阶级则显出一幅懒散和性格败坏的令人作呕的景象,这些毛病处于文明本身,这就更加令人厌恨。”“在最精于世故的社交中心,利己主义筑起它的体系,我们受到社会的一切疾病和一切疾苦,却没有同时产生一颗向着社会的心。”。
(9)、从席勒对感性冲动论述中所涉及的时间特性来看,其真正的意蕴是——感性冲动虽然也体现为“长时间的延续”但唯其是一种为了物质满足而起的“激情”,而且这些“激情”的满足是瞬间的,一个“激情”被满足,其它“激情”又继之而起,因而席勒把这种感性冲动称为“变化”,其实也就是由不停歇地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而导致的“促***”“紧迫”“冲动”的感觉或者行为本身,这种感觉与行为本身的原本状态就是“时间”或者就是“时间性”,也就是感性冲动自身作为一个因果相续的过程,并不是说“因”自身是无时间性的,它只是引发感性冲动过程的一个“出发点”或者“点”,“因”自身就是一个意向性的活动,而且其存在的状态不仅是绵延着的、持存着的,而且“因”在“果”之中是作为一个推动力在持续地起作用的,在这种情况下,“因”与“果”之间就不仅仅是由一方决定而触发另一方的关系,而是“因果”相续且“因”在“果”之中呈现出来,因而,两者就再也不是可以截然分立的两者,尤其是“因”不再是优先于“果”或者甚至可以完全孤立存在的事物,而是统整地体现为一个行动级,隶属于一个意向性行为。这种涌动着的感性欲望本身、感性冲动本身正是主观时间原发性的或者源始的现身。
(10)、第不仅突出审美活动作为最佳游戏选择的重大意义,而且更为强调审美活动或者游戏冲动的原发性状态到底为何——对象或者作品的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以及游戏活动作为内时间意识的流畅性。
(11)、就席勒的描述来看,以上两种情况正是形式冲动与感性冲动在功能与价值上的误用与僭越,就第一种情况来看,势必会造成人格的丧失,导致纯粹客观性或者纯粹主观性标准的丧失,也就会造成人只是满足于眼前的感官享乐,满足于现成的状态,不可能造就生生不息的未来,因为其内在的超越性业已冰消云解;就第二种情况来看,势必会造成丰富性的丧失,只剩下空想的、空乏的理念与教条。除此之外,席勒还一再强调,“唯感性”占优势对思维与行为所起的坏作用,这容易看得出,但是“唯理性”所造成的坏作用就不容易看到了。而且,两者之间的这种僭越还是体现在了时间性上,席勒说:
(12)、当我第一遍细读(这种细读或说慢读,很容易造成整体逻辑感的分割)时,我觉得很多论证都很在理(单个的结论一般都能找到生活中的案例支持)。但是当我看完后试图把席勒的论证进行逆推时,我发现席勒的有很多类似A=B的结论其实是充分不必要条件(即由A能得到B,但由B反推得到的不一定只有A)。
(13)、艺术要想能够完成使分析的现代性统一起来的历史使命,就不应死抓住个体不放,而必须对个体参与其中的生活形式加以转化。所以,席勒强调艺术应发挥交往、建立同感和团结的力量,即强调艺术的"公共特征"(derOffentlicheCharakter)。席勒对现实的分析结果是,在现代生活关系中,个别的力要想彼此分离和得到发展,就必定会以牺牲它们的整体性为代价。
(14)、在文学方面席勒是较早的一个人运用“现实主义”这个名词的。他还指出现实主义有蜕化到“自然主义”(用这个名词的席勒也是较早的一个人)的危险,前者以“真实的自然”为对象,后者则以“实在的自然”或“庸俗的自然”为对象。“实在的自然到处都存在着,而真实的自然则是远较稀罕的,因为它需要一种内在的必然来决定它的存在。”可见席勒对于“现实主义”的本质是看得很清楚的。他没有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一对名词,但是歌德在援用席勒的素朴诗与感伤诗的分别时,曾举过“古典的”与“浪漫的”作为“素朴的”与“感伤的”同义词。席勒在指出素朴诗直接反映现实,感伤诗表现理想之后,接着就指出这两种创作方法是可以统一的:
(15)、《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是席勒的最成熟的美学著作。它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和对古今优秀文艺作品的深刻体会,对文艺与一般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进行深思熟虑的结果。在当时所能达到的思想水平上,他企图对欧洲文化与文艺的发展作一种高度概括化的总结,从而替当前德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指出一个以古典主义的客观性来纠正浪漫主义的主观性的方向。
(16)、席勒和马尔库塞在时代所带来的困境中逐步认识到,单纯的社会制度无法挽救人性,因为正是***制度与现代文明造成人与社会的日益疏离。在此背景下,席勒和马尔库塞选择以审美来解放人性,实现人性的复归。在他们看来,审美的本质是“审美产生于人的心灵对于自由的渴望,也激发着人的心灵对自己的渴望;审美体现了人的追求自由的本质,也强化了人的追求自由的本质;它永远站在不自由的现实人生的对立面,呼唤着人们向自由的人生挺近”。虽然二者在美学道路的具体实施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审美之维始终是贯穿其美学思想的主线,这对于解决他们自身所处时代的问题及现代社会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7)、3B中,贝多芬最适合上手听,因为他的激情直冲你面门;而想深入古典乐,必然要通过巴赫来打基础;但是站在欣赏的角度,我还是更偏爱勃拉姆斯。我的古典乐入门会系统性的写巴赫和勃拉姆斯吧,不过现在先把美学系列写完。
(18)、在席勒看来,游戏冲动之所以在时间性的呈显状态上与感性冲动、形式冲动有着本质的、显著的区别,最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对象的特殊性,他说:“感性冲动的对象,用一个普通的概念来说明,就是最广义的生活,这个概念指一切物质存在以及一切直接呈现于感官的东西。形式冲动的对象,用一个普通的概念来说明,就是本义的和转义的形象,这个概念包括事物的一切形式特性以及事物对思维力的一切关系。游戏冲动的对象,用一种普通的说法来表示,可以叫作活的形象,这个概念用以表示现象的一切审美特性,一言以蔽之,用以表示最广义的美”(76-77)。具体分析这一段文字,并与三种冲动之间在时间性上差异相连接,就可以知道——感性冲动的对象是最为广义的生活或者直接呈现于感官的物质,因此,这些对象的根本特性就是变化无常的,因此,感性冲动就会去急迫地追逐这些对象,造成在时间性呈现上的迫切、急切、促***、短急,其实也就是感性欲望自身的迫切、急切、促***、短急;而形式冲动的对象则是只能使用抽象思维力才能把握的普遍性的形式,其在时间性上的体现自然就是无时间性的;而游戏冲动的对象则是“活的形象”,在这里,“活的”所指的绝不仅仅是对象自身,而是指一个纯粹的、完全的、生动的审美体验或者审美活动,或者说,这一对象是“活的”——是审美主体感受到的,且“活着的形象”的意味在于兴发着的、涌现着的、绽出性的并以艺术作品作为欣赏对象,在这种前提之下,才会把这一审美活动之中的对象描述为——“活的”。
(19)、席勒认为,两种冲动之所以看起来是对立的,是由于“它们各自误解了自己,扰乱了它们各自的范围,因而违背了天性才出现这种情况的”(66-67)。也就是说,这两种冲动之间并不是一种本原的、必然的对抗关系,否则的话,席勒说:“除了使感性冲动从属于理性冲动以外,自然就再没有别的办法了”顺势推导下去,席勒认为,由此只能产生单调,而不是和谐,人就仍然是永远继续分裂。席勒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见解是——“这种从属关系是必要的,但是是相互的;因为虽然限制不可能建立绝对,就是说,自由绝不可能依赖于时间。但这一点也是确定无疑的,绝对也绝不可能通过它自身建立限制,时间中的状态不可能依赖于自由。所以,这两个原则彼此间既是从属关系又是并别关系,就是说,它们是处在相互作用之中:没有形式就没有物质,没有物质就没有内容”“从属且并列”——这就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间的关系。
(20)、在这里所说的“形象”并不是与“抽象”相对立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其具体的含义正是抽象的范畴或者观念,其实,与“形式”是基本同义的。席勒说,当范畴或者观念变成生活自身,或者说,观念与范畴的原本的、原发性的存在状态自身正是感性的生活本身,而且是愉悦性的,那么,这就是审美活动或者游戏冲动。
5、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闫翠静
(1)、但是席勒显然不满足于在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二元世界中探讨人的解放问题,因为在他包括无数以前的哲人看来仅仅仰赖于“灵、理性、精神……”或“肉、感性、物质……”都无法让人进入更加完善的境界。因此,摆在席勒面前的路径有要么在人身上发掘二元以外的“第三元”;要么寻求二元的融合再生。对此,应该说席勒所选择的是一条兼容折中的路,为了解决这个古老的问题,他创造了“游戏冲动”(Spieltrieb)这一概念,他认为当“人同时有这双重经验,即他既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同时又感觉到他的生存,他既感到自己是物质同时又认识到自己是精神,在这样的情况下,而且绝对地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就会完全地观照到他的人性,而且那个引起他观照的对象,对他来说就会成为他那种已经实现的规定的一个象征,因而……也就成为无限的一种表现”。可以看出,在席勒的描述里,游戏冲动的出现取决于一种“双重的经验”,用席勒的说法就是既意识到自由又感觉到生存,既感到自己是物质同时又认识到自己是精神,这样人就达到了一种理想的统一状态。而游戏冲动既与感性冲动、理性冲动相悖,但又是两者结合的产物。经过一系列辩证的推论,席勒创造出的“游戏冲动”成为他建筑审美教育大厦的基础。
(2)、就游戏活动作为内时间意识过程而言,席勒以精彩的笔调描述了一个“活的形象”——尤诺·路多维希雕像,他说:“尤诺·路多维希雕像那张壮丽的脸要向我们说的,既不是优美也不是尊严,不是二者中那一个,因为她同时是二者。在女神要求我们崇敬的同时,神一般的女子又点燃了我们的爱;但是,当我们沉浸于天上的娇丽时,天上的那种无所求的精神又嚇得我们竭力回避”在这段文字中,表面上是在描述女神雕像的生动、鲜活,而事实上是在描述一个完美的、流畅的、兴发着的、涌现着的审美活动或者游戏活动过程,而且这一活动的对象是这一独特的、独一无二的雕刻艺术作品,因此,上述描述女神形象的诸如“生动”“鲜活”之类的语言、词汇都应该从庸常的、虽然表达流畅清晰但是实质上黯黑遮蔽中彻底苏醒过来,它们所指的正是审美活动或者游戏活动涌现着的、兴发着的、流畅的时间性状态,因此,女神雕像是鲜活的、生动的,其实也就是时间性的,是在观赏者充满冲力的时间视域中呈现出来的,如同胡塞尔所说的——“具有连续的统一意识,它给出统一性、不间断的统一性、在时间连续性中的同一性、在时间的连续河流中的统一之物”(290)。
(3)、(7)唯其是形象,美是观照的对象;唯其是生活,美是情感的对象;合而言之,美是海的形象。作为生活,美须服从物质界的必然规律(被动);作为形象,美须显出精神界的自由(主动),所以美是二者的统一。
(4)、席勒说这个道理当另作专文讨论,却没有实践这个诺言;揣测他的意思,大概是说无论是反映现实还是表现理想,都是从人道主义的原则出发,亦即从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出发,这个较高的概念就可以作为两种创作方法统一的基础。
(5)、席勒把感性冲动在时间性上的贫乏、空乏称为“瞬间”,他说:“当人感觉到眼前的事物时,他的无限可能的规定就被限制在这唯一的存在方式上面去了。所以,那里仅仅是这种冲动在活动,那里就必然受到最高程度的限制;人在这种状态中只不过是一个量度单位,是充实了内容的时间当中的一个瞬间―或者更确切地说,他并不存在,因为只要人受感觉支配,被时间拖着走,在此期间他的人格性就被废弃”这段描述感性冲动的文字充满了来自时间性领域的术语,他既描述了感性冲动作为一种绵延着的活动所具有的持存特性,又描述了如上所述感性冲动做具有的促***感、促迫感等特性。
(6)、这篇论文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在近代是第一篇论文,认真地企图确定古典主义文艺与浪漫主义文艺的特征和理想,给予它们以适当的评价,并且指出这两种创作方法统一的可能性。我们从下文将可以看出,席勒的“素朴诗”就是古典主义的诗,也就是现实主义的诗,他的“感伤诗”就是近代诗,也就是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德在《近代哲学的影响》一文里谈到席勒的这篇论文起于席勒和他自己由于对自然和对希腊文艺的看法不同而引起的争论,并且对这篇论文作了这样的评价:“席勒在这篇论文里奠立了美学的全部新发展的基础;因为‘希腊的’和‘浪漫的’,以及所有其它可能发见的同义词,都是由这个讨论中派生出来的,原来讨论的主题是现实更重要还是理想的处理更重要。”从此可见,歌德也把这篇论文看作古典主义(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争的出发点。
(7)、巫术说,代表***著名人类学家泰勒, 巫术说对于我们理解原始艺术,特别是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
(8)、(Heidegger,Martin.BeingandTime.Trans.Wang,Qingjie,andChen,Jiaying.Beijing:SDXJiontPublishingCompany,200)
(9)、从第11封信开始,阐述具体的美学问题的观点。艺术起源于游戏。席勒认为,人类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自然要求或冲动,即“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前者“把我们自身之内必然的东西转化为现实”,后者,“使我们自身之外现实的东西服从必然性的规律”。
(10)、 弗里德利希·席勒(1759——1805),天才的诗人、戏剧家,也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重要代表。在文学史上,席勒和歌德一起并称为德国文学的“双子星座”。《埃福尔特学者报》的评论家盛赞他为“德国的莎士比亚”。对于席勒在美学上的成就,他的好友歌德曾高度评价他“为美学的全部新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就连“素来不肯轻易的牺牲哲学来推崇一位不是专门研究哲学的思想家”的黑格尔也赞美他是“一位心灵深湛而同时又爱作哲理思考的人”“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这些局限,在思想上把统一与和解作为真实来了解,并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黑格尔认为正是由于有了席勒“哲学才达到了它的绝对的观点”。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美学家,国内对他的研究却相当的薄弱。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国人对席勒的研究多集中在在文学领域,对他的美学思想研究多是一些零星的评介。1980年代之后,国内对席勒美学研究成果逐渐多了起来,并出版了几本学术专著。但整体而言,这些著作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所欠缺。这也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席勒的美学声誉在***不能像他的诗歌、戏剧创作一样能够尽人皆知。
(11)、如果现实主义者在他的***倾向上把目的定在幸福上面,这就须使人民的道德(精神)方面的***性有所牺牲,理想主义者则处在幸福的危机,把自由看作他的目的。
(12)、本章专业术语比较多,如果看不懂,请多看几遍。配图为十八世纪的德国巴洛克建筑无忧宫,被称为“德国的凡尔赛宫”,我很喜欢。
(13)、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促进了美育***理论形态的发展。18世纪末由德国诗人和美学家席勒首先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建立了***的研究理论。主要的代表人物除了席勒还有黑格尔、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
(14)、这同我们现代人完全不同!在我们这里,类属的图像也是放大以后分散在个体身上--但是,是分成了碎片,而不是千变万化的混合体因而要想汇集出类属的整体性就不得不一个挨一个地去询问个体"。席勒批判资产阶级社会是"利己主义的制度"。他的措辞使人想到青年马克思。
(15)、在就古代人和近代人对自然的态度进行比较之后,席勒作出一个简赅的结论:
(16)、(1)尽管笛卡儿主张心灵与身体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并且尝试以松果腺作为二者互动的媒介,但是他的理论并不成功,因此引起后继哲学家一系列有关「心物问题」(TheProblemofMind-Body)的讨论。
(17)、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18)、但是还有一种更高的概念可以统摄这两种方式。如果说这个更高的概念与人道观念叠合为那是不足为奇的。
(19)、在根本上,席勒在论及感性冲动、形式冲动中的时间性问题时的唯一出发点是人的价值与意义,其最为可取的思想维度是把价值与意义与时间问题完全交融起来,也就是——只有在时间的角度谈论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才是合理合法的,也才是实实在在的,因为价值与意义如果不能在现实中得以体现,如果价值与意义不趋向于在现实中得以实现,谈论价值与意义就是完全荒唐无稽的。价值与意义正是时间得以绽放的可能性,充实的、有意义的人生正是意义与价值得以显现的动态的、涌动着的过程。
(20)、感性冲动的放松必须是自由的行动,即人格的活动,它通过它的精神的强度来节制感性的强度,通过控制印象使它不能向深处发展而让它向广度发展。性格必须给气质规定界限,因为感性只可由于精神而消失。同样,形式冲动的放松也绝不可是精神不起作用和思维力或意志力疲竭的结果,这种结果会使人堕落。感觉的丰富性必须是它的光荣的源泉。(70)
(1)、但是,席勒在整体上还没有把“时间”理解为各种不同的“时间性”或者“时间特性”或者由各种不同的“时间性”“时间特性”呈现出来的“时间”,他还是把时间理解为孤立地存在于人类活动之外的客观存在,人类活动只是利用时间作为一个标准或者尺度来衡量自身。就整体来看,在《审美教育书简》之中,席勒把“时间”理解为前后相继的运动,当然,这种“前后相继”观念已不同于对时间进行空间理解的“客观时间论”——即依据物体在空间中的绝对匀速运动所制定的时间,其所指的是“因果相继”这一时间特性——即感性冲动所引发的行为,这种时间观显然离社会时间与主观时间的形态更为切近,当然,席勒还是把这种时间理解为孤立存在的“瞬间”,而不是把“因果相继”理解为一个行为自身内在的先天时间特性,因而,席勒把感性冲动的时间性表述为——“感性冲动”充实了“时间”,表述为——“要求时间有一个内容”以及“充实了内容的时间”。
(2)、席勒认为,在这种感性冲动支配下的人就只能是“有限的”“不可能达到完善的程度”,因而感性冲动的“形式感”是不发达的,也是无须发达的,但是正如席勒所说——“因为一切形式只在一种物质上显现,一切绝对只是通过局限作媒介才表现出来,因而人的全部表现最后当然只会固定在这种感性冲动上”这意味着——不管是人的内时间意识,还是作为一种持存过程的实践行为,要么是感性冲动的绵延与持续,要么是理性冲动或者形式冲动的绵延与延续,而且感性冲动一旦泛滥,就势必会影响形式冲动,比如感性冲动的延续一旦延长,那么给予形式冲动的时间就会减少、减弱,其原因就在于如席勒所言,形式冲动并不只是形式自身孤立的冲动,而是外显为一定的行为或实践活动,也就是说,这个形式冲动与感性冲动一样,在其构成上是主客不分的,或者说是主体始终指向对象的。
(3)、到了20世纪,蔡元培在北大和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产生了巨大影响。
(4)、在席勒看来,希腊人之所以能够拥有这种自由的创造精神,有着这样和谐的人性,原因之一就是那时的***制度还没有造成个人与***之间的矛盾冲突,个人与集体在总体上是一致的。“每个人都享有***的生活,但如果需要的话,他也能够与整体合而为一。”
(5)、只要人仅仅是时间的内容,他就不存在,因而他也就没有内容。他的状态也就随着他的人格性一起被扬弃,因为这两者是相关的概念一一因为变化要求有一个保持恒定的东西,被限制的实在要求有一个无限制的实在。若是形式冲动在感受,就是说,若是思维力暗地里先于感觉,人格代替了世界,那么,当人格侵占了客体的位置时,人格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再是***的力和***的主体,因为保持恒定的东西要求变化,绝对实在为显示自己要求限制。(70)
(6)、游戏说,代表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学者斯宾塞,游戏说强调了游戏冲动,对我们理解艺术的本质是富于启发的。但它把艺术看成是脱离社会实践的绝对自由的纯娱乐性活动,且偏重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看待艺术的起因,过分强调了艺术与功利的对立,有绝对化和片面性的弊病。
(7)、关键词:席勒;游戏冲动;感性冲动;理性冲动;时间性;内时间意识
(8)、康德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提出理性的第三大功能:判断力理性。判断力理性能从受制于因果必然法则的自然之中直观到心灵自由所追求的合目的性,如此一来,机械性的自然就不再排斥精神领域的自由法则,甚至于成为开展后者的场域。就人之存在而言,通过判断力理性的运作,身体的自然性将符应心灵自由所追求的「最高合目的性」——即「福德一致的至善本身」,并与之共构完善的人格。
(9)、1987缪灵珠美育书简***人民大学出版社根据德国古典文学丛书《席勒五卷集》译出,《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卷收录。
(10)、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极力提倡再探人之本性的文化运动,而且其最终的目的是尝试恢复古代的理想人性。所谓古代的「理想人性」,是指由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Cicero,公元前106-公元前43)和塞内卡(Seneca,约公元前4-公元65)所建立的有关「人之典型」的观念(Ideaofhumanideal);此观念规范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意义——亦即「人格性」(Personality)一词的内涵:人应通过自身之精神性(即理性思考)和物质性(即身体感受)的统合运作而去实现福德一致的圆满生命。这种理想人性的观念曾于中世纪长时间隐没在以信仰为本的基督教神学-哲学的权威之下,直至文艺复兴时期(TheRenaissance),在人欲超越神权控制、建立自身之存在尊严的企图下,它才通过古代哲学的复兴而重新受到重视,从此不仅成为该时代之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更影响到整个近代之哲学人学(PhilosophyofMan)的发展——其中包含了启蒙时期的文化运动。
(11)、内容为1793~1794年作者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信。它是美育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美学现代性的开山之作。席勒在本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阐释。
(12)、在西方美学史上,继奥古斯丁从神学美学与否定审美价值的角度对时间性问题进行首次专题性论述之后,席勒是首位从审美活动的正面价值角度,全面系统地深入探究时间性问题的美学家,且把时间性作为美学思想的机杼之一。在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大张旗鼓地建立系统的、纯熟的主观时间哲学、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基于意义而涌现与兴发的本有时间哲学并完全实现西方美学史的时间性转向之前,席勒在此思想领域中的地位无人可及。
(13)、在时间性的视域中,在时间性语汇弥漫性地呈现的描述中,游戏冲动的主要特性如下:
(14)、席勒用游戏冲动去消解人之本性二元论的难题,用美去表征理想的人格性;这些思想都展现在《美育书简》之中。但是,席勒书写《美育书简》一书的目的并不只是去提供一个建构理想人性的理论而已,亦同时去呼应启蒙一词的时代意义——人应通过理性自觉而进行自我教育与成长,而这才是他倡导美学教育的初衷。对席勒而言,美学教育并不是单一个人进行自我修养的事件,而是***应该介入和统筹的政策;因为个体的理想人格必须在***自由的基础上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15)、若从文艺复兴时期中之人文主义的研究风潮开始,人之本性的开发与培养于事实上已成就了整个近代欧洲文明的内涵,那么十八世纪的欧洲人为何需要重新考察人之存有本质、再次强调实现理想人性的重要性?这个问题关涉到近代哲学家于存有学研究上一直无法解决的一个二元论困境。
(16)、在马尔库塞看来,要实现爱欲本能解放就要使异化的人性尊崇消遣特征,消除现实原则对快乐原则的束缚,实现非压抑文明,创造非压抑社会。在他看来,非压抑社会是一个超越了人现实需求的自由社会,是人实现人性解放和自由解放的重要存在环境,“在这个新的社会环境中,人类所拥有的非攻击性的、爱欲的和感受的潜能,与自由的意识和谐共处,致力于自然与人类的和平共处”。这个社会快乐原则指导着爱欲本能的实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操作原则,克服人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的相互脱节状态,在爱欲本能的指引下,使自身消除人性异化的被动性,恢复有血有肉的感知力,成为自己本性的主人。马尔库塞认为,要实现这样一种非压抑性社会,一要消除物质欲望对人的压迫,使之摆脱自身带来的压抑得到自然解脱,二要通过审美形式和艺术革命来突破人性异化的压抑状态,艺术和审美作为新感性的根本体现表现原则尊崇人的本能价值。“艺术的审美形式,通过赞美普遍的人性,反映着孤独的资产阶级个体的苦难;通过高扬灵魂的美,反映着肉体上的被剥夺;通过抬高内在自由的价值,反映着外在的奴役。”艺术使审美基于新感性的原则出发更好地培养人的审美灵感和审美自由,而审美作为非压抑文明的必要原则更好的实现艺术在人性中的革命,塑造具有新的本能意识的自由人。
(17)、席勒的贡献在于既看到了感性与理性呈现为时间性行为的对立,又看到了两种冲动并不是非此即彼式的对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所提出的第三种冲动可以为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对立提供全新的解决途径,也就是说在感性与理性的对立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分属两者的交叉领域,这个领域虽然同时具备感性与理性两种属性,但是却不能使用单纯的、非此即彼的感性与理性所具有的属性去对其进行探究与描述,这一领域就是席勒所说的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如果以传统的非此即彼的方式去描述这一领域的属性,最为常见的表现就是要么认为是理性化的感性,要么认为是感性化的理性,也就是说,还是以感性或者理性中的一者居于主导地位的方式来进行的思考,其实这一领域的存在自身是一个浑然的整体,并不是由孤立存在的感性与理性两种要素构成的,是不能进行分解的。这一领域就是审美活动。
(18)、在这篇论文里,席勒从分析人对自然的爱出发。他所理解的自然是广义的,包括外在自然(现实)和内在自然(人的本性)。人对着自然风景以及还在自然状态的人性(例如儿童和原始民族)都感到一种喜爱。这种喜爱不是由于对象本身,而是由于“它们所表现的一种观念”,“我们在它们身上爱那种寂静的在发展过程中的生命。……那种按照自己特有规律的生活,那种内在的必然性和永远和自己一致(15)的统一。”这些特性为什么使我们爱自然的对象呢?席勒回答说:
(19)、声明:本平台支持艺术、学术、文化传播。发布或转载内容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