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最简单的诗 五言古诗精选92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端午节的五言古诗四句 1、关于清明节的五言古诗四句 (1)、这首诗整体语言风趣,运用了典故,表现了自己在端午节终于可以做官的心情,是对皇帝的感恩。 (2)、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

端午节的五言古诗四句

1、关于清明节的五言古诗四句

(1)、这首诗整体语言风趣,运用了典故,表现了自己在端午节终于可以做官的心情,是对皇帝的感恩。

(2)、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3)、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过遥远。

(4)、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5)、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6)、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7)、七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8)、过节了,那些与端午有关的诗词,你知道多少?

(9)、这首词写端午节雨中眺望的感触。上片写雨中景色,颇富诗情画意.新荷、画船、红桥一一掠过,生机盎然。下片扣住端午,由后人的怀念隐约透露出一丝愁绪。

(10)、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1)、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2)、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13)、诗的下阙,把端阳节的风俗,写得栩栩如生,格外生动,人们沐浴更衣,饮下雄黄酒用来驱邪,但作者把窗外的黄鹂,融进了诗里。一声清脆的鸟啼,打破了闺中的静谧,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

(14)、我国历来是一个注重传统的国度,不同的节日有不同习俗。端午将至,值此之际在天下苏氏信息平台里和大家分享苏轼几首词,

(15)、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入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6)、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17)、《乙卯重五诗》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

(18)、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9)、译:端午节日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可笑汨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20)、(宋·刘克庄) 餐菊饮朝露,平生不歠醨。与龙争角黍,无乃谤湘累。 乙卯端午十绝

2、端午节最简单的诗 五言古诗

(1)、乙卯端午十绝其六(宋·刘克庄)时服颁周府,薰弦奏舜廊。未知新帖子,几首似欧阳。

(2)、全诗简单易懂,节奏明快;除了表达得到赏识的喜悦之情并且赞美皇帝所赐宫衣之外,最着重表达的还是“终身荷圣情”的感恩之心。

(3)、叶叶跳珠雨。里湖通、十里红香,画桡齐举。昨梦天风高黄鹄,下俯人间何许。但动地、潮声如鼓。竹阁楼台青青草,问木棉、羁客魂归否。盘泣露,寺钟语。梦回酷似灵均苦。叹神游、前度都非,明朝重五。满眼离骚无人赋,忘却君愁吊古。任醉里、乌乌缕缕。渺渺茂陵安期叟,共鄗池、夜别还于楚。采涧绿,久延伫。

(4)、上阕三句:“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五月的黄梅天炎热而潮湿,让天生清凉的朝云都微微出了一身轻汗,汗水似乎都洇透了她身穿的绿色绸衣。出汗就出汗吧,正好明天就是端午节,可以用兰草汤好好沐浴一下。不仅可以洗去身上的汗渍,说不定还能顺便洗去人生的邪僻和艰难。人同此心,可以想象,明天端午节里,不仅朝云会这样,惠州许多人家的妇女都会这样。这么多人同一天里沐浴,随后同一天内将沐浴后的水倾倒进门前的河流,必然会让晴空下的水面漂满流香,涨满粉腻。

(5)、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6)、相比楚地民俗来,更触动苏轼的是屈原那深入人心的精神品格,因此他不是在纪实性的叙写中展开作品,而是付之以精神史的追溯。

(7)、舒頔(1304-1377),元曲作家、诗人、词人。他忠于元朝,入明不仕。

(8)、从表现手法上看,这首词比较突出的是对比的运用。上阕“众人庆祝节日的繁忙”与作者“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与“作者对《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9)、“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将十三楼的美景与竹西亭景色对比,突出了十三楼的美,增添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此外,还运用移情,利用“歌眉”与“远山”、“目光”与“水波”的相似,赋予远山和水波以人的感情,创造出“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艺术佳境;“晚云留”,傍晚的云彩被歌声吸引住而留步,这种意境也令人回味。

(10)、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11)、下片写端午节人们的沐浴更衣,饮下雄黄酒驱邪的风俗。后面紧接着抒情,抒发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感。

(12)、角黍菖蒲酒,年年旧俗谙。采衣君自乐,白发我何堪。静味瑶华句,閒思玉柄谭。报之长命缕,祝庆在图南。

(13)、龙之门大语文“话”出你的世界第2期线上作文课——让诗词积累与写作表达在这个季节碰撞出最绚烂的文学之花。

(14)、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15)、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16)、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7)、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18)、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9)、乙卯端午十绝其八(宋·刘克庄)儿女需京缬,经时买未归。似嫌无艾虎,不肯换生衣。

(20)、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3、端午节的五言古诗四句怎么写

(1)、重庆苏氏    苏渭滨作品    山西苏氏

(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3)、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4)、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出自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

(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6)、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7)、乙卯端午十绝其二(宋·刘克庄)桃李已成尘,葵榴各斗新。红颜年少子,白发背时人。

(8)、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

(9)、湖南蘇氏    深圳苏氏     江西苏氏

(10)、历经2000多年的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一个传统节日,古人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通常会饮酒赋诗,留下了璀璨的文化瑰宝!我们和古诗中的端午来一场“约会”,欣赏古诗风韵,感受古人生活!

(11)、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端午节的古诗五言绝句,四句原发布者:度米文库

(12)、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诗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13)、该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先是简洁明了地叙述后人用端午活动纪念屈原,继而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不断祭祀,想屈原投江这样的悲剧毕竟是发生了,这样的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该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让人深思。

(14)、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白头行客,不采苹花,孤负薰风。

(15)、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16)、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17)、杜甫的这首诗作于757年5月,诗人杜甫得到赏识,任左拾遗。诗的首联点出自己在端午时节得到赏识而做官,皇上赐予诗人名贵的宫衣;颔联形容衣服的材料之好;颈联意思是宫衣的衣领好像天生就是润的,天气热的时候穿起来一定很凉爽;尾联大意是诗人心里琢磨了一下,衣服的大小竟然刚好,感觉全身都充满了圣上的恩情。

(18)、《屈原塔》一诗,表现的正好是中国传统文人家国情怀中“达则兼济天下”一面。

(19)、梅雨初收,浑不辨、东坡南荡。清旦里、鼓铙动地,车轮空巷。画舫稍渐京辇俗,红旗会踏吴儿浪。共葬鱼娘子斩蛟翁,穷欢赏。麻与麦,俱成长。蕉与荔,应来享。有累臣泽畔,感时惆怅。纵使菖蒲生九节,争如白发长千丈。但浩然一笑独醒人,空悲壮。

(20)、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端午》

4、关于中秋节的五言古诗四句

(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3)、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4)、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5)、文秀,大概是唐昭宗时期的诗人,《全唐诗》存诗1首,即该诗。

(6)、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7)、每到端阳,人们总是无限缅怀一位爱国诗人---屈原。

(8)、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9)、佳人相见一千年。《齐天乐》宋·杨无咎疏疏数点黄梅雨。

(10)、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11)、借问酒Jia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13)、此诗一共24句,8句一节,正好分为三个内容。

(14)、一个大手笔,写诗要能放能收。苏轼这首诗,在达到高峰之后,他先插入两句议论,以作收束的过渡,对眼前所见的自然美景,发表了评论,说他既欣赏太湖的那种吐吸江湖、无所不容的深沉大度,又喜爱登高眺远,景象开阔的旷荡。紧接此二句,便以天晚当归作收,却又带出“墟落生晚烟”的晚景来,写景又出一层。最后四句,又写到夜宿寺院的情景,看似累句,实则不然。与道人同对孤灯于古佛、同参夜禅的描写,正是这一日游的一部分。

(15)、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16)、《午日观竞渡》是明代边贡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

(17)、乙卯端午十绝其五(宋·刘克庄)不喜追风骠,尤憎竞渡船。宁为之反殿,怕著祖生先。

(18)、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9)、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0)、《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5、端午节的五言古诗四句有哪些

(1)、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3)、角簟横龟枕,兰房挂艾人。一尊菖歜泛清醇。好在佳人如玉、映长春。冰彻杯盘莹,香和笑语薰。莲花衫子入时新。挂起南窗一榻、晚风清。

(4)、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5)、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6)、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于古人天象崇拜,是由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祭祀龙图腾演变而来,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揉合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7)、龙之门大语文由龙之门教育集团和北京四中名师联合研发。

(8)、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9)、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10)、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11)、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诗同州端午 唐殷尧藩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12)、这首词写的是在杭州游玩,但并非写杭州全景,也不是写著名的西湖,而是写宋时杭州临近西湖的一个叫做“十三楼”的景点。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