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名言警句摘抄大全励志精选101句文案

名言警句 编辑:
导读文言文名句大全100句 1、文言文名句大全100句摘抄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译: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文言文名句大全100句

1、文言文名句大全100句摘抄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译: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3)、(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时)说:“扪心自问,没有什么觉得惭愧的,又有什

(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5)、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6)、(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1)、(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从,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

(12)、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1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处:宋·柳永《凤栖梧》

(15)、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出处:《朱熹》

(16)、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柳宗元《黔之驴》

(17)、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2、文言文名言警句摘抄大全励志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2)、2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明代民歌(京师人为严嵩语))

(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4)、2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清•袁枚(品画))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8)、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9)、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处: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0)、(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1)、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12)、No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

(13)、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出处:《增广贤文》

(1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15)、(译文)(孔子的弟子宰予犯了错误)孔子说:“以前我听到别人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别人说的话,不但要听,还要考察他的行为,才能相信。”

(16)、1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8)、No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曾国藩》

(19)、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20)、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

3、文言文名句短句

(1)、(译文)(孔子的弟子子张向孔子问仁时,孔子)说:“庄重、宽厚、信实、勤敏、慈惠。庄重恭敬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防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4)、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魏禧《大铁椎传》

(5)、(译文)孟子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啊!我管理别人,

(6)、1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7)、(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8)、译:君王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0)、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11)、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3)、《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

(14)、(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15)、NO.1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6)、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出处:《杜甫》

(1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18)、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著名作品《辛弃疾》

(19)、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著名作品《**明》

(20)、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处:宋·梅尧臣《雪梅》

4、文言文名句?

(1)、得,遇到危险便肯付出生命,经过长久穷困的日子都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说是个完美无缺的

(2)、(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3)、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5)、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6)、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7)、(译文)孔子说:“遇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不敢出面,就是懦弱。”

(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1)、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论语》

(1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3)、树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出处:《增广贤文》

(1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15)、译: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却让自己降低身份,在驾相顾。

(16)、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1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19)、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出处:唐·张继《枫桥夜泊》

(2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文言文名句大全摘抄

(1)、No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5)、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6)、译: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7)、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9)、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

(10)、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1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1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出处:宋·姜夔《扬州慢》

(14)、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吴书))

(15)、(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人主要讲的是大义,一个缺道德的小人主要讲的是利。”

(1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论语》

(17)、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苏轼《书戴嵩画牛》

(18)、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19)、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0)、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

(1)、(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培养目标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处理人际关系依靠仁,还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