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阳节古诗四句七言精选124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重阳节的古诗四句 1、重阳节古诗四句大全 (1)、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九日醉吟(唐)白居易 (2)、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 (3)、闻道东...

重阳节的古诗四句

1、重阳节古诗四句大全

(1)、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九日醉吟(唐)白居易

(2)、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

(3)、闻道东篱菊已黄,无因移向酒樽旁。西风忽起野烟暮,落叶乱飞山树苍。雁带寒声归渚急,江涵秋水与天长。浮云遮尽登高眼,不许愁人望故乡。《九日登鸡鸣山》清·韩畕

(4)、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5)、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6)、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恭帝》:王宏为江州刺史,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一白衣人至,乃刺史王宏送酒也。即便就酌而后归。后因以为重阳故事。亦用作朋友赠酒或饮酒﹑咏菊等典故。

(7)、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  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  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8)、以上就是关于重阳节比较有名十首诗句,为便于对重阳节的诗句的理解,下面扩展介绍一下关于重阳节的小知识:

(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

(10)、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1)、寻诗绕遍一篱花,落叶声中日易斜。忆得高堂临别语,授衣时节望还家。《九日》清·万夔辅

(12)、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九日得新字》唐·孟浩然

(13)、今共古,几重阳。休将往事更平章。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

(14)、李白为人豁达,大气的诗句很多,“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是在晚年的时候,也不免感慨自己的际遇。

(15)、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

(16)、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

(17)、病酒坚辞绮席春,菊花空伴水边身。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重阳日即事》唐·赵嘏

(18)、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9)、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0)、思往事,泪盈眸。共嗟日月去如流。短歌谩寄乡邻友,写入新笺字字愁。

2、重阳节古诗四句七言

(1)、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重阳日示舍弟(唐)赵嘏

(2)、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3)、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4)、以上就是关于重阳节比较有名十首诗句,为便于对重阳节的诗句的理解,下面扩展介绍一下关于重阳节的小知识:

(5)、秋树风高,可怜憔悴门前柳。白衣去后。闲却持杯手。一笑相逢,落帽年时友。群知否。南山如旧。人比黄花瘦。《点绛唇重阳》元·李俊明

(6)、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7)、《九日齐山登高》中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此时有难以自持的愉悦感,恨不得将菊花插满头,才不辜负了这个重阳节。诗人的这种旷达中夹杂着凄恻低回的愁情,这是郁结的愁绪与登临的欣喜交织的结果。

(8)、纳兰性德的“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化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宛若天成,不着痕迹,将重阳节浓浓的乡愁与羁旅之苦十分透彻地表现出来。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10)、老怀多感惊佳节,病骨宜寒喜薄霜。玉脍齑中橙尚绿,彩猫糕上菊初黄。几年虚负登高兴,何许重寻落帽狂?浅酌易醒归薄暮,又成支枕独焚香。《壬子九日登山小酌》南宋·陆游

(11)、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1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

(13)、译文: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14)、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赋诗。忽逢重九日,无奈菊花枝。《九日示大圆洪智》宋·陈与

(15)、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6)、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7)、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触景漫思千古事,无钱空对一篱花。相知相见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九日书怀》元·王冕

(18)、槁叶半轩慵更扫。凭阑岂是闲临眺。欲向南云新雁道。休草草。来时觅取伊消耗。

(19)、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20)、自摘霜葱宜荐俎。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帽堕笑凭纤手取。清歌莫送秋声去。

3、重阳节的古诗四句小学

(1)、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3)、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唐)武元衡

(4)、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5)、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唐·皎然

(6)、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九月九日(唐)王绩

(7)、黄菊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九日》唐·杨衡

(8)、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9)、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10)、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11)、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12)、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13)、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

(14)、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5)、须信采菊东篱,⾼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临风⼀笑,请翁同醉今⼣。

(16)、重阳节早已不是简单的自然时令,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等等都是在话重阳。时至今日,它也成了颇富人情味的节日——老年节。

(17)、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18)、王勃的“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思乡情怀与离愁别绪相互交织,更加重了乡愁。

(19)、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

(20)、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4、重阳节的古诗四句简单

(1)、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2)、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3)、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4)、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5)、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6)、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九日登高》

(7)、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丁巳重阳(唐)司空图

(8)、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因为“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故又称为“重九”。

(9)、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10)、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婺州水馆重阳日作(唐)韦庄

(11)、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12)、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13)、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

(14)、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15)、西风几弄冰肌彻,玲珑晶枕愁双设。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16)、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17)、心事曾细数。怕水叶沈红,梦云离去。情丝恨缕。倩回纹为织,那时愁句。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

(18)、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9)、槁叶半轩慵更扫。凭阑岂是闲临眺。欲向南云新雁道。休草草。来时觅取伊消耗。

(20)、旧游山路。落在秋阴最深处。风雨重阳。无蝶无花更断肠。

5、重阳节古诗四句唐李白

(1)、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2)、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3)、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4)、夔州鼓角晚凄悲,恰是幽窗睡起时。但忆社醅挼菊蕊,敢希朝士赐萸枝。山川信美吾庐远,天地无情客鬓衰。佳日掩门君莫笑,病来纱帽不禁吹。《夔州重阳》南宋·陆游

(5)、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闰九月九日独饮(唐)白居易

(6)、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7)、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8)、《唐诗正声》:吴逸一曰:口角边说话,故能真得妙绝,若落冥搜,便不能如此自然。

(9)、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10)、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11)、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唐)李郢

(12)、重阳节是一个与亲人团聚的日子,然而由于诗人漂泊之外,难以归家,佳节反而勾起思乡的愁绪。

(13)、⑵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14)、忘归更有处,松下片云幽。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唐)钱起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6)、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旅中重阳(唐)司空图

(17)、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杜甫《九日寄岑参》

(1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

(19)、寒食吊之推,端阳悲郢客。如何重九日,不祀陶彭泽。《九日杂咏》清·赵与楩

(20)、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

(1)、据惠洪《冷斋夜话》载,北宋潘大临工于诗,贫甚。临川谢逸致书问:“近新作诗否?”大临答云:“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来,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这就是著名的一字诗。历代多有人续足。

(2)、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3)、初服栖穷巷,重阳忆旧游。门闲谢病日,心醉授衣秋。酒尽寒花笑,庭空暝雀愁。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唐·钱起

(4)、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5)、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唐)樊忱

(6)、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7)、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

(8)、香街稍欲晚,清跸扈归天。九月九日望蜀台(唐)苏颋

(9)、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唐)权德舆

(10)、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11)、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重阳日即事(唐)赵嘏

(12)、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13)、天涯重九。独对黄花酒。醉拈黄花和泪嗅。忆得去年携手。

(14)、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却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对榻眠。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重阳日访元秀上人》唐·司空图

(15)、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16)、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重阳日有作(唐)杜荀鹤

(17)、10月17日,农历九月初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

(18)、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九日登玉山(唐)钱起

(19)、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20)、独掩衡门秋景闲,洛阳才子访柴关。莫嫌浊酒君须醉,虽是贫家菊也斑。

(1)、清尊黄菊红萸佩。两度云岩醉。帽檐今日更清狂。冷雨疏风、著意过重阳。

(2)、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3)、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