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美州新大陆的人精选105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谁 1、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哪一位 (1)、那里绿草茵茵,丛林密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直到今天都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之自然条件远远优越于极地的格陵兰...

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谁

1、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哪一位

(1)、那里绿草茵茵,丛林密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直到今天都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之自然条件远远优越于极地的格陵兰岛。发现了此地的维京人喜不自禁,不就以后就将此地命名为文兰,将其建立为在北美洲的第二个殖民点。

(2)、第一个来到美洲的欧洲人,就是这些海盗中的一个。

(3)、12月21日:哥伦布一行来到海地西北部的龟岛(今托尔蒂岛)。

(4)、据《冰岛人的萨迦》(SagasofIcelanders)记载,莱夫是在挪威长大的,后来他回到格陵兰时,显然也遗传了海盗父亲的冒险精神。

(5)、莱夫原本说服了父亲一起航行,但准备上船时,红发艾瑞克突然从马上摔了下来,他认为这是灾兆,于是放弃前往。

(6)、地图的制作者进一步解释说,这是一幅关于“向明朝进贡的蛮族”的地图,上有蓝色的波形线,这是中国地图制作的一个典型特征。

(7)、1548年,意大利人加斯塔尔迪(GiacomoGastaldi,1500—1566年)制作的第一份美洲地图和明斯特1550年的地图都没有“亚伯尔耕”。1570年的奥特里斯地图也没有,却有经纬度和整个美洲西部、北部的地理轮廓,比欧洲人认识的美洲超前200年。

(8)、公元1001年,莱夫买了比雅尼·何尔约夫森(BjarniHerjólfsson)的一艘货船,并聚集三十五名船员,准备向986年比雅尼曾探险过的未知区域航行,开始新的一次冒险。

(9)、这些斯克雷林人尖叫着向北欧人进攻。在战斗中他们使用了一种莫名其妙、然又使人望而生畏的武器。这种武器是一根木棒上绑着一个黑色的圆球,大约有绵羊肚子那么大,敲在人头上时,会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可怕声音。

(10)、这与该遗址的建造时间也完全吻合!三具白玉人,代表正是三代迁徙的商人先祖。

(11)、1485年移民西班牙。1492年8月3日,奉西班牙统治者伊萨伯拉与斐迪南之命,携带东方君主的图书,率船3只,水手90名,从巴罗斯港出航,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以后又三次西航(公元1493年、1498年、1502年),抵牙买加、波多黎哥诸岛及中美、南美洲大陆沿岸地带。

(12)、如果以人类探索自然为基础,以最先到达美洲大陆的人类作为发现者,那么毫无疑问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人类就是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人类起源于数百万年前的非洲东部,而后人类的足迹开始从非洲走出,前往亚洲和欧洲地区,但是由于南北美洲和与亚非欧地区分离,古人无法穿过大洋到达美洲。后来,大约在距今一万八千年前,由于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分隔亚洲和北美洲的白令海峡结冰形成了大陆桥,人类通过白令海峡的陆桥从亚洲进入到了美洲大陆,然后在美洲大陆定居了下来,成为了现在的印第安人。

(13)、“舆”原意是车辆,引申为大地。古人把地图称舆图,看风水称勘舆学。《史记索引》:“天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覆,对应天之盖;载,对应地之舆;“载”字,跟车关系紧密。

(14)、他们最主要的依据就是,3000年前的商人,造船技术太弱,不可能实现远洋航行。

(15)、用现代测绘数据比较古地图、古文献去探究历史,填补以往的空白,纠正错误的历史,是一个新课题,才刚刚开始。这段600年的历史是东西方在国际舞台上角色互换的时代。回溯这段历史,让大家更清楚人类文明交汇发展的轨迹和将来的路向。往后需要更多能通古今中外的跨学科人才,懂历史、地理、考古,既懂文言文,又懂中古欧洲文字的学者去开拓这领域。从事测绘学,地理学、地图学、考古学的学者,应肩负进一步发掘历史文献,更正世界历史谬误的重任。 

(16)、冰岛的发现并没有断绝维京人出门远行开拓新大陆的欲望,天性喜欢冒险的他们仍然不断出海航行,尤其是一直流传在民间传说中的关于西面新大陆的故事更是刺激着他们不安平淡的神经。

(17)、在加州的一处岩画中,还出现了甲骨文中的“五”和“船”。

(18)、莱夫决定自己出发。当时的格陵兰岛上,在天气特别好的时候,已经能看到北美洲大陆线,人们知道远方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19)、长期以来,历史学者们一直在寻找像文兰地图这样的证据。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维京人当初已经发现了美洲,但没有考古学的证据来证明。无论如何,文兰地图的发布,似乎提供了证据,改变了人们对世界历史的看法,在一夜之间,对公众证明了早在地理大发现之前500年,维京人已经踏足北美大陆。

(20)、一千多年前,一些木头制成的海盗船,载着北欧的维京人,以打了就跑的袭击方式,掠夺分布在中世纪西欧教堂、修道院的财宝。同样的海盗船,载着另一些富于冒险精神的维京人,从惊涛骇浪的北海出航,寻找可以殖民的岛屿和土地。

2、发现美州新大陆的人

(1)、可是生存在文兰的维京人,却面临着比在格陵兰岛时更为难对付的挑战,那就是当地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

(2)、弗雷迪斯对他们说,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莱夫,已经在纽芬兰有了“豪华大宅”,去了以后不用担心落脚问题。她还保证3人将平分这次探险获得的所有财富,同时也约定3支船队上携带的男人的数量均为30人。

(3)、哥伦布的航海带来了第一次欧洲与美洲的持续的接触,开辟了后来延续几个世纪的欧洲探险和殖民海外领地的大时代,对现代西方世界的历史发展有着无可估量的影响。

(4)、不管是哪个哥伦布还是其他西方人登上的美洲大陆,都不是“首先发现”,在他们来之前这里不仅有几千万的居民,而且早在他们之前就已经有亚洲人登上过美洲的土地,只是他们亚洲人不是为扩张势力范围和掠夺殖民地而来,而是为了寻找生活场所或躲避灾祸、文化交流或商业贸易。

(5)、尽管如此,哥伦布依旧认为自己到的是印度,他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1493年4月,哥伦布返回西班牙巴罗斯港,得意洋洋地对外宣布他已经找到通往印度的航道,整个欧洲为之轰动,他的航海日记被一抢而空。

(6)、此处的“倚天宝剑”,即典出《大言赋》。而《念奴娇·昆仑》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环球同此凉热”的阔大胸襟。

(7)、李兆良.谁先发现的美洲新大陆:中国地理学西传考证(J).测绘科学,2017,42(10):5-

(8)、最后,时间到了公元1492年,来自意大利的的航海家,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从欧洲出发往西航行,前往向往中的东方世界(印度和中国),在阴差阳错中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哥伦布最早到达了加勒比海中的一些岛屿,在此后的多次航海中哥伦布登上了美洲大陆的许多海岸,而且哥伦布把发现美洲大陆的消息带回到了欧洲,把欧洲人的大航海时代推向了高潮,大批欧洲人跟随哥伦布的脚步前往新大陆。所以,哥伦布是真正意义上的发现“新大陆”的第一人。

(9)、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认为自己到达了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10)、1584年的奥特里斯地图只有“好望角”。普兰修斯1590年地图首次出现“针峰角”(CabodasAgulhas),与林斯豪滕的《旅程》一致,虽然后者还未出版。“针峰角”是《坤舆万国全图》的“罗经正峰”的部分翻译,“罗经正峰”来自明代航海者直接观测,当年真北与磁北在此重合。即郑和船队已到过非洲南端,不是止于东非洲。中国宋代已经知道磁北不一定是真北(见1088年沈括《梦溪笔谈》卷24杂志一),欧洲要到17世纪中叶才开始重视磁偏角。1590年的普兰修斯地图对磁偏角没有正确认识,agulhas意义为“针”,是磁针的误译,葡萄牙文bússola才是罗盘。

(11)、这些文字不仅与甲骨文极其相似,而且也是按照中国古人自右至左的书写习惯刻画的;

(12)、地图上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特别是各个大洲以及两个南北半球的轮廓,则完全是欧洲人描绘地球的方式。

(13)、1月6日:在海地岛北部,今多米尼加西北部的蒙特克里斯蒂,尼尼雅号和平塔号向东行驶到今多米尼加东北部的萨马纳角。

(14)、在葡萄牙碰壁以后又辗转到了西班牙,这次遇到的是西班牙王后伊莎贝拉,当时哥伦布对女王说:

(15)、1492年,她颁布命令,要求西班牙的所有犹太人或者接受天主教,或者离开西班牙。10年后,伊莎贝拉又对留居卡斯提尔的穆斯林颁布了一项类似的命令。

(16)、意大利航海家、探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带来了第一次欧洲与美洲的直接接触,开辟了之后延续几百年的欧洲探险和开辟海外殖民地的大时代。哥伦布生于意大利热那亚,是意大利著名的航海家,也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17)、作者查阅了大量历代舆图,对“舆图”的词源作了深入研究,并从查询、搜索公元1001年前北欧海盗莱夫·埃里克松的探险航行等一系列有关史料入手,对舆图的历史故事及有关文献资料作了筛选、甄别和梳理,图文并茂地向读者展示了世界和中国地图的发展历史,包括最早的文兰地图、万历年间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引进西方地图制图方法等。

(18)、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出现,我们正不断地接近历史的真相。

(19)、1月22日:越过了来时的航线纬度北纬28度。

(20)、原本在中国不怎么值钱的茶叶,到欧洲价格就翻上了几十倍,欧洲的白银哗哗的往东方流,欧洲出现了白银短缺。

3、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谁远航时间

(1)、10月12日:抵达当地印第安人所称的瓜纳哈尼岛,哥伦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以为是印度)。

(2)、文章开头也提到了,美国人在境内发现了多处刻有类似甲骨文的岩画。

(3)、作者: Cyprus   编辑:Thomas(唐)

(4)、北方群岛的发现除了为维京人提供了一个温馨的"海上旅店"之外,还意外地成为了通往冰岛这片处女地的大门。自9世纪末冰岛发现以来,许多渴望重启人生、过上平和安稳生活的维京人开始了他们"乔迁新居"之路。虽然冰岛的自然环境十分独特,宜居面积极其有限,但依旧在发现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了欣欣向荣、人声鼎沸的一片乐土。

(5)、就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之下,格陵兰岛茫茫冰原之外的有限生存资源马上就被5000人消耗殆尽。为了获取新的领地以供生存,埃里克的儿子—莱夫·埃里克森率领船队去到更温暖的南方,一直航行到加拿大哈德孙湾的纽芬兰岛。

(6)、法国的第一个北美殖民地由里博(JeanRibaut)和劳顿尼尔(RenédeLaudonniére)在杰克逊维尔(Jacksonville)建立,时为1562年。法国很快就被西班牙打败,丧失了唯一的据点。所以,“亚伯尔耕”也不是法国人提供的信息。

(7)、后来,他在一场目的地为印度港口城市卡利卡特的贸易远征途中在印度喀拉拉邦去世,中国学者目前正在寻找与他在这个地区逗留期间的足迹以及他的埋葬地相关的遗址。

(8)、哥伦布首次从温带而非严寒的海域穿越了大西洋,同时使用了相对成熟的技术确保了殖民活动的持续进行,彻底打破了美洲新大陆与旧大陆之间的隔离状态。

(9)、1975年,美国地质局的“先锋号”调查船在加州帕拉斯维德半岛的附近海域,发现两件3000年前(据锰积聚率检测)的石锚,一件为圆柱形,一件为正三角形,更令人吃惊的是,它们的材料为灰岩,非产自本土,而是来自万里之外的中国海岸。

(10)、3月15日:中午回到出发港帕洛斯下午,马丁·平松绕过第二次风暴,平塔号也回到了帕洛斯。

(11)、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第一个踏上了美洲大陆,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美洲的人。

(12)、问题在于,“香港先生”拿不出任何学术界公认的可靠的文献和考古证据,而与他观点截然相反的文献和考古证据比比皆是。

(13)、1492年8月,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率90名水手,驾驶着三艘大帆船,从巴罗斯港出发开始远航。哥伦布相信“地圆说”,因此认为一直向西航行就能到达那到处是黄金的东方,于是指挥着船队一路向西。

(14)、2月3日:船队到了百慕大群岛以东约500多英里北纬30度地方。

(15)、由此可见,舆图之舆,指为车之方地,也就是“天圆地方”之方地。

(16)、难道商朝人真的是印第安人的祖先,是发现美洲大陆的第一人吗?

(17)、奥特里斯的1570年世界地图没有“亚伯尔耕”,1572年的世界地图集列有两份世界地图,旧的没有“亚伯尔耕”,新世界地图有,新消息大概是这两年内获得的。1584年的奥特里斯的佛罗里达地图又将该名略去,1587年重现。1595年墨卡托的地图标注了“亚伯尔耕”,墨卡托1594年去世后,后人整理出版的1600年、1607年地图又取消了这一地名。根据藏有7万多份在线地图的大卫·林姆斯(DavidRumsey)地图库,美国国会图书馆,卢德曼(BarryLawrenceRuderman)等在线地图库,1548年到1636年的23种载有美洲的世界地图,其中13份有“亚伯尔耕”,10份没有,有的标记比较大,另一些很小,说明西方对“亚伯尔耕”不太重视,起码不是亲临测绘的人提供的资料,可能是听来的,或者抄袭别的地图而来。1593年以后,西方的美洲地图才稳定地有“亚伯尔耕”这一地名。1593年正是《乾坤万国全图天下人物事迹》出版的一年,中国知道“亚伯尔耕”的地名应该更早。《乾坤万国全图天下人物事迹》与《坤舆万国全图》标示加拿大和亚伯尔耕,传承一致,是直接得到的信息。

(18)、宪宗成化间,有太监劝皇帝效仿明成祖故事,重新下西洋。于是皇帝下诏到兵部索要郑和出使的海图等资料。时任车驾郎中的刘大夏(1436—1516年)事先将这些资料藏匿起来,兵部尚书项忠命吏入库搜索,最终没有发现。下西洋一事因此作罢。

(19)、“天朝上邦”的思想始终让统治者自诩为世界的中心,面对外邦蛮夷终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即便到了被列强“羞辱”的清朝,这样的思想依然被很好的传承。

(20)、总结来说,明代中国绘制的地图有3种:①供地方官员使用,以中国为主的地图,表示省县乡的关系,外国只象征标示,如《乾坤万国全图天下人物事迹》;②供导航船员用,标示航海时左右地标,路程远近,如《武备志》里的《郑和航海图》;③供皇帝与远航外交人员使用的世界地图,标示外国的情况,如《坤舆万国全图》。每一种地图都有特殊的应用,不应以为一种地图代表所有形式。《利玛窦中国札记》误以为天圆地方就是中国认识宇宙的全部理论,是误导。其实李之藻的序言也明示中国汉代已有浑天说,《张衡浑仪注》中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用以上的前两种地图局限中国地图学是不合理的,坚持这错误的说法,无法解释所有中外地图史的矛盾。

4、首次发现美洲新大陆是谁

(1)、后来即以亚美利哥名字称这块大陆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新大陆发现后,欧洲人口持续不断地向美洲迁移,掀起了人类迁移史上的第三次高潮。扩展资料:在哥伦布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他在巴哈马群岛的一个他叫作“圣萨尔瓦多”的地方登陆,而不是计划中的日本。

(2)、在欧洲大陆,早就有传说,在大陆以西茫茫无际大海的另一边,存在着另一片新大陆。真正第一个有史可查发现美洲大陆的欧洲人,则应该是一个维京人,他比哥伦布早500年就抵达了北美洲。

(3)、《乾坤万国全图天下人物事迹》的重点是中国地理,上面有“加拿大”和“亚伯尔耕”两个“岛”,置于图的右上方,象征性地表示这些外国地名。《坤舆万国全图》同样有这两个地名,加拿大是易洛魁族语,即村落,位置在今天多伦多附近。亚伯尔耕的地名则在今天阿帕拉契山脉的西边,“亚伯尔耕”可能是地名也是族名,是今天Appalachian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词源。

(4)、哥伦布出生于热那亚一毛纺织业手工业者家庭。青少年时代即开始海上生涯。曾到过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北海和冰岛一带。1476年参加热那亚一支护航舰队,在与法国葡萄牙联合舰队发生冲突中负伤,后移居里斯本。

(5)、由于位于北极圈,冰岛全年有长达半年的极昼极夜,6到8月整天明日高悬,12月到2月又终日寒夜。

(6)、在现有的史料中,冰岛最早被维京人发现的年份是公元825年。在这一年,一批来自北欧的维京人来到岛上,开始把其作为海上航行的周转过冬地。

(7)、他得到西班牙国王隆重的礼遇,成为西班牙的贵族。后来,哥伦布又先后三次率领船队远航“印度”。不过,哥伦布无法为西班牙国王带回大量黄金和香料。随着时光推移,他身上的光环渐褪,声名日落,人们甚至认为他是骗子。1506年5月20日,哥伦布在贫病中默默死去。

(8)、19世纪以前的西方地图有那么多不解的地方,有人用“心灵发现”(mentaldiscovery)去解释,是反科学的。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互联网的信息量与传递速度高度发展,以往很难获取或者不能获取的西方原始文献、地图,现在网上唾手可得。书本缩影的大型地图,以前只能辨认轮廓,现在所有内容清楚可现。16世纪的地图不再是宫廷王公把玩的扩张计划。2015年,有20年历史的国际地图历史网站论坛宣布关闭,删除帖子,有可能因为以前关于地图与文献记载的矛盾,各种猜测学说都是错误的。现在不能再坚持错误。地图学史必须更正,还原真相。

(9)、尝谓为学而不博夫古。无以尽经理之妙。好古而不穷夫远。无以尽格致之功。是以禹贡之书。历乎九州。职方之载。罄乎四海。班氏因之而作地理志。则图史之从来久矣。考古证今者所必资也。此图旧无善版。虽有广舆图之刻。亦且挂一而漏万。故近睹西泰子之图说。欧逻巴氏之镂版。白下诸公之翻刻有六幅者。始知乾坤所包最钜。故合众图而考其成。统中外而归于一。内而中华山河之盛。古今人物之美。或政事之有益於生民。节义之有裨於风化。或理学之有补於六经者。则注於某州某县之侧。外而穷荒绝域。北至北极。南越海表。东至汪泽。西极流沙。而荒外山川风土异产。则注於某国某岛之傍。一皆核群书。稽往牒。庶几一览。则乾坤可罗之一掬。万国可纳之眉睫。不必梯山航海而能卧游六合。不必广蒐博采而能智彻古今。格物致知之学。未必无少补也。

(10)、1484年,他先是找到了当时的葡萄牙国王借钱,但是国王觉得他满嘴跑火车十分不靠谱最终没有借钱给他。

(11)、以当时的交通、通信技术和欧洲探险家的人力,没有空中摄影、卫星遥感、绘制涵盖异域的大型地图,没有当地人帮助,或者没有前人蓝本,是无法办到的。美洲原住民本来的地理测绘我们无法知悉,他们与入侵的欧洲人激烈冲突,原住民可能不提供信息或误导,引致欧洲地图上错误。普氏1594年地图的美洲与中国还是错误很多的,无法与《坤舆万国全图》比。1594年普兰修斯地图上,同一地名多次出现在邻近地区,是消息来源混乱,不是实测。《坤舆万国全图》即使算是1602年的地图,描述与绘制比西方后来的地图更接近今天的地理,是实地测量的结果,不是在中国的利玛窦能凭空想象的。据地图的文字与地理推算,《坤舆万国全图》是1430年明代中国人完成的,即比西方到达北美洲西部早400年。

(12)、明代人知道“加拿大”和“亚伯尔耕”的时候,没有亚美利加(亚墨利加)的名字。明代在美洲留下中华文物与文化遗存,以前没有解释,随便一笔带过。因为文物部分不属于测绘范畴,从略。

(13)、莱夫返回格陵兰不久,将船租给他同父异母的弟弟索瓦尔德(Thorvald),索瓦尔德带领30名船员,毫不费力地找到莱夫上一次扎营之地。夏天,他们沿着海岸从兰塞奥兹牧草地出发,从多个方向探索纽芬兰周围的海域。他们原本认为这片新找到的大陆尚没有人居住,但是逐渐发现并非如此。在西边的一个地方,托瓦尔德发现一个人工制作的木框架,看上去像晒干草的架子。冬天,他们回到莱夫修的小屋过冬。

(14)、如果说哥伦布是首位美洲发现者,那么维京人有话要讲

(15)、女王极有眼光的看出来哥伦布是个可以做大事的人。就这样哥伦布顺利的拿到了他“创业初期”的第一笔天使轮投资。

(16)、1485年移民西班牙。1492年8月3日,奉西班牙统治者伊萨伯拉与斐迪南之命,携带东方君主的图书,率船3只,水手90名,从巴罗斯港出航,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以后又三次西航(公元1493年、1498年、1502年),抵牙买加、波多黎哥诸岛及中美、南美洲大陆沿岸地带。

(17)、12月25日:圣玛丽娅号在海地岛今海地角以东的海岸搁浅。

(18)、这个生长葡萄的丰腴的岛屿,莱夫它将命名为文兰(Vinland),那应该就是今天圣劳伦斯河河口(St.LawrenceRiver)一带的兰塞奥兹牧草地。文兰即“美酒之地”,后来成为所有维京人对今天的加拿大的称呼。

(19)、热那亚是个强大的海洋城邦国,威尼斯也是。好几个世纪以来这两个可以说是死对头,正所谓同行的冤家。

(20)、自新大陆的发现和美国建立之后,人类社会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西方世界逐渐在世界舞台上崛起,东方则在沾沾自喜中走向衰落。

5、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哪个国家

(1)、亚美利加洲(Americas)分为北亚美利加洲(NorthAmerica)和南亚美利加洲(SouthAmerica),位于太平洋东岸、大西洋西岸。美洲位于西半球,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南纬60°~北纬80°,西经30°~西经160°,面积达4208万平方公里,占地球地表面积的3%、陆地面积的4%,美洲地区拥有大约5亿居民,占到了人类总数的5%。

(2)、他们艰苦地航行了几天,当一场可怕的风暴渐渐平息下来,站在船头的莱夫,抬眼向西边的方向远眺,目力所及之处,隐约出现了一条由北而南的逶迤绵长的海岸线,眼前的这片陆地低缓平坦,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他看到的是一个前所未闻的新鲜的广阔陆地。

(3)、1590年的普兰修斯地图有北美洲西部地名:水潮峰、美湾、雪山等奥特里斯1570年地图没有的地名,中国地理粗略,首都为元代的上都。1594年的普兰修斯地图的中国有山东半岛,朝鲜、日本部分更新了,顺天府代替了1590年地图的元上都(Xanadu)。顺天府是永乐开设的管理机构,普兰修斯1594年地图首次获得永乐时代的中国地理信息来自林斯豪滕。

(4)、这是一次横渡大西洋的壮举,此前谁也没有走过这条航道。哥伦布船队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提心吊胆的航行——没有指航的海图,不知道何日到达和能否到达目的地。

(5)、可是冰山、狂风与严寒却阻碍了他们的脚步,直到冰岛被发现一个半世纪以后,才终于又有人航行抵达了冰岛西边的新天地,他就是另一个维京人—埃里克·托瓦德松。

(6)、1492年8月,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率90名水手,驾驶着三艘大帆船,从巴罗斯港出发开始远航。哥伦布相信“地圆说”,因此认为一直向西航行就能到达那到处是黄金的东方,于是指挥着船队一路向西。

(7)、公元1430年前中国测绘美洲——《坤輿万国全图》探秘

(8)、手持维京巨剑,驾驶海盗战船,维京人战果斐然,从8世纪到11世纪,他们攻击并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俄罗斯内陆、大不列颠,甚至穿过了直布罗陀海峡,占领地中海沿岸,让整个欧洲都笼罩在他们制造的腥风血雨之中。

(9)、《新大陆地图故事》(连载)于今天与读者见面了。文章由“文兰地图”、“卖地图的哥伦布”、“托斯卡内里地图和信件”、“里斯本的地图商”等数个趣味性小故事组成,通俗易懂地介绍了现代地图的前身——舆图的历史由来,语言十分生动,是一份很好的地图知识科普读物。

(10)、更为根本的原因,就是北欧维京人落后的社会组织体系以及他们所代表的落后生产力,习惯于劫掠的他们无法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和资源的周转方式。

(11)、早在一万八千年前就已经到达美洲大陆,大约是在一万八千年年前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或者是通过冰封的海峡陆桥过去的。

(12)、虽然哥伦布仍然被许多人认为是新大陆的发现者,但是美国却正式承认了莱夫·埃里克松获得这一称号的权利。1964年,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在国会一致支持下,宣布10月9日为“莱夫·埃里克松日”,以纪念这位踏上北美领土的第一个欧洲人。

(13)、从1854年底到1856年5月,他行程3800多公里,完成了横穿非洲南部的大探险。

(14)、层层的盘剥和非人的待遇,使得英国与北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终爆发了北美独立战争。

(15)、哥伦布其实并不是美洲的第一个发现者。在这之前,印第安人早已遍布南北美洲,成为美洲大陆的主人。哥伦布也不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人。

(16)、2月12日:海上起风暴,两船失散再没重遇。

(17)、当然,事实上不用看基因,仅从美洲众多土著人的外貌上,就能看出他们与亚洲黄种人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血缘关系。

(18)、自西罗马帝国在476年灭亡之后,意大利境内就开始形成了四分五裂的状态,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城邦,著名的城邦有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等。

(19)、维京人,是古代欧洲对于北欧海盗的泛称。严格意义上来说,维京人与中国古代游牧民族集团匈奴一样,并非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而是北欧的渔猎民族集团。

(20)、过去认为中国地图学来自西方,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是欧洲人奥特里斯、墨卡托等人的世界地图重绘,中国人对新大陆(美洲)的认识自此开始。西元2000年后,互联网提供了高精分辨的西方古文献地图,包括《坤舆万国全图》,卫匡国的《中国新地图集》,提供了确实证据,彻底改变了我的这一观念。

(1)、相比关于欧洲探险者的书面材料之丰富,关于郑和远航活动的史料非常有限。但是,在中国,郑和被赋予了神一般的地位,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多处纪念他的寺庙。

(2)、此前欧洲人已经知道有欧洲、亚洲、非洲存在,彼时又已知道地球是圆的,因此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带领船队从西出发,认为反向绕行大西洋,最后也能到达东方的印度。

(3)、踏上美洲海岸的哥伦布一行人兴奋异常,因为这代表了这次的投资成功了,不但功成名就获得国王的封赏,更重大的意义是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往东方的捷径,从此再也没有威尼斯人土耳其人盘剥层层关税,他们终于可以以低廉的价格买到香料丝绸等生活必须品。

(4)、可无论是谁他们都有着高度一致的目标—在新大陆建立自己的家园,为此他们开金矿、种植新的农作物。对利润的追逐带来的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同时也带给了非洲人民无尽的痛楚。

(5)、▲哥伦布的船队,看上去要比500年前的维京船“豪华”了许多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