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修心的诗句精选80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道家语录经典语录 1、道家经典语录100句 (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23)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

道家语录经典语录

1、道家经典语录100句

(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23)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3)、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4)、水静下来才会清澈,才能映照世界。人心也是如此,只有人心静了,人才能真正做生活的主人,细细品味生活。而慢是静的前提。

(5)、一个人如果迷失在物质世界中,在世俗里失去了自己的真性情,这个人就是本末倒置之人。

(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7)、睡时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

(8)、阳气中的浊而浊者,依旧会下沉;阴气中的轻而轻者,也一样会上浮。而这两股阳气和阴气,在天地之间相互冲突,相互碰撞,最终会达到一种交汇融合的状态。

(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0)、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11)、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12)、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1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15)、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16)、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7)、大意: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1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9)、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道家修心的诗句

(1)、上等的人闻道便努力去践行,中等的人闻道则将信将疑,下等的人闻道会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2)、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难的事情,从简单的做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4)、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6)、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7)、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经典语录很是熟悉吧,语录是不讲求段落、内容间联系的一种文体。你知道什么样的语录才能算得上是走心的语录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道家经典语录,欢迎阅读与收藏。道家经典语录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8)、大意: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9)、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0)、如果让我们世俗的观念去理解,这个人不是不正常,就是太叛逆了,因为庄子的妻子离开之后,他应该是哭泣的,但是他却荒唐的去唱歌。

(1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图于易。

(1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3)、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14)、大路因为岔道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的方向。

(1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6)、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1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9)、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20)、惠子就说:你和妻子生活了一辈子,你不哭也就罢了,怎么还唱歌,太过分了。

3、道家经典语录短句

(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2)、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6)、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8)、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9)、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0)、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11)、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经法·四度》。

(12)、举世赞誉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

(1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4)、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1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7)、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8)、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烟台市芝罘区竹林路1016号万科御龙山一期商铺

(20)、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4、道家渡人语句

(1)、阳气中的浊而浊者,依旧会下沉;阴气中的轻而轻者,也一样会上浮。而这两股阳气和阴气,在天地之间相互冲突,相互碰撞,最终会达到一种交汇融合的状态。

(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十四章。

(5)、《庄子》在一本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或许是虚构,但是其中的道理我们可以品悟一下。

(6)、这是道家文化的基础思想,详细阐明了万物产生的根源。

(7)、大意: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8)、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9)、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10)、1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列子·说符》

(11)、大意: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定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难。

(1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3)、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语,四时有分明的规律却不议论,万物有生成的条理却不说话。

(1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6)、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7)、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20)、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定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