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条有关于三国人物的歇后语精选132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三条有关三国人物的歇后语 1、关于三国人物歇后语 (1)、·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2)、·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

三条有关三国人物的歇后语

1、关于三国人物歇后语

(1)、·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2)、·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3)、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鸳鸯)

(4)、猪八戒照镜子——自找难堪猪八戒照像——自找难堪(看)

(5)、·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6)、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蒋济)

(7)、故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8)、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9)、·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0)、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

(11)、蒋干两次过江,两次中计。不仅葬送了曹魏的83万人马,连曹操本人也差点命丧黄泉。

(12)、    曹操     曹操是三国人物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和他有关的歇后语也较多。从这些歇后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曹操的经历、性格、为人以及人们对他的一些评价,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曹操做事——疑心重。     这个歇后语大概是对曹操性格的总体评价,也是历来得到人们公认的一个结论。正因为曹操疑心很重,所以他错杀了许多人。     曹操杀吕伯奢——多心害死人。     这应该是曹操出道以来做的第一件最不得人心的事,也正是这件事先入为主,蒙住了人们的眼睛,使很多人看不到曹操后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曹操杀蔡瑁——操之过急。     曹操杀华佗——恩将仇报。     蔡瑁和华佗与吕伯奢一样,都是死在曹操疑心之下的冤魂。当然,曹操每次错杀了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杀了吕伯奢之后,死心踏地跟他的陈宫离他而去;错杀了蔡瑁,赤壁惨败;错杀了华佗,头疯痛而死……     作为乱世英雄的曹操,他一生杀人无数。     曹操杀吉平——恼羞成怒。     曹操杀吕布——懊悔不及。     以上五条歇后语都带一个“杀”字,可见曹操有仅疑心重,而且杀气也很重,有很多人都是被他错杀了的,所以,曹操千百年来一直不得人心,致使当时就有许多人“吃曹家饭,管刘家事——心不在焉”。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徐庶大概是第一个以沉默来反抗曹操的人吧?     关公投奔曹孟德——身在曹营心在汉。     高官厚禄收买不了一个关云长,最后还落得个损兵折将。这应该是曹操最失败的一次用人了吧?     曹操遇庞统——中了连环计。     庞统当时并未投靠任何一个诸侯,可他为什么也要和曹操过不去呢?我想,除了庞统“看不惯”曹操之外,大概还有下面这个原因吧:     曹操到赤壁——利令智昏。     曹操平时为人不得人心,他带兵到赤壁这件事本身也不得人心,所以才导致了他在赤壁之战中的惨败。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华容道上的曹操——难过。     多亏了关云长放他一马,他才大难不死。     当然,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也有许多成功的地方。     曹操做事——大刀阔斧。     曹操做事除了疑心重以外,还有大刀阔斧的一面。讨董卓、打徐州、战官渡……说干就干,坚决果断。正是这种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成就了曹操的一世英名。     非常之时要用非常之人。曹操也深知其中的道理,所以有这样一条歇后语: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曹操的这一条用人原则,使众多的文臣武将为他出生入死。     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     庞德抬着棺材上战场——决一死战。     这些都是“唯才是举”取得的成效。     前面曾提到一条歇后语叫做“曹操杀吕布——懊悔不及”。曹操一生杀人无数,为什么在杀了曾把他打得割须扔袍的吕布之后会“懊悔不及”呢?我想,大概是这件事违背了他“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吧。吕布是一个人才。三英战吕布尚且不能取胜,吕布可谓是三国时候的第一条好汉。况且当时吕布已有归降之心,只因为刘备说了一句话,才使曹操下了杀掉吕布的决心。刘备那句话的意思大致包含在下面几条歇后语中:     吕布拜董卓——认贼作父。     吕布杀敌董卓——大义灭亲。     吕布叛荆州——出尔反尔。     吕布为了一匹赤兔马杀了丁原,为了一个貂蝉杀了董卓,他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但他必竟是个人才呀,凭曹操的足智多谋,难道还驾驭不了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以曹操的智谋加上吕布武力,何愁天下不平呢?所以,杀了吕布之后,曹操就后悔莫及了。     另外,曹操也很能以身作则。     曹操割须——以己律人。     这句歇后语讲的是有一次曹操带兵出征,正遇麦子成熟,农民们正忙着收割。曹操当即就下了一道命令:凡践踏麦子者一律处斩。不料他自己的马却惊了,践踏了一些麦子。曹操便拔出配剑要取自己的项上人头。在众人的劝说下才割下头发,以发代首,以正军纪。在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作为一军的主帅,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正是因为曹操能够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他的军队才会纪律严明,打出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开创曹魏一代基业。     诸葛亮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曹操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足智多谋的人物。但曹操因为为人奸诈,一直不受人们的喜欢。而诸葛亮则因为他对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民间因此有歇后语赞曰:     诸葛亮做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然,诸葛亮除了忠心之外,还有其他许多过人之处。如: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孔明的计谋——神机妙算。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出祁山——以守为攻。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斩马谡——执法如山。     这些歇后语都来至《三国演义》,基本是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对诸葛亮极尽赞美之能事。也正因为这样,刘备才会对他言听计从。     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就连与他同时代的鲁肃和司马懿也很佩服他: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然而,尽管《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写得像妖人一样的聪明,群众雪亮的眼睛还是看到了他的失误之处:     诸葛亮用马谡——明白人办糊涂事。     诸葛亮六出祁山——劳而无功。     还有“孔明弹琴——玩的是空城计”,但人们都知道那只不过是故弄玄虚。     诸葛亮其实也还有虚伪和阴险的一面:     气死周瑜去吊孝——虚情假意;     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     魏延为蜀汉政权的建立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可诸葛亮却在死后还设计杀他,这一做法实在不令人佩服。难怪人们会说:     跟诸葛亮学本事——能掐会算。     也就是说,诸葛亮只不过会点阴阳八卦而已,比街头巷尾的算命先生强不了多少。     人们还说: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这话其实是想告诉我们:诸葛亮原来也不怎么样,他只相当于三个臭皮匠。     你认为呢?     刘备     人们都知道有这样一句歇后语: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尽管《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想方设法为刘备说好话,还借曹操之口夸刘备是英雄,但人们还是觉得,刘备除了会哭之外,其他的似乎就没有多在能耐了。真是这样的吗?     刘备出生低微,是个卖草鞋的:     刘备编草鞋——内行。     现在的编织行业还奉刘备为祖师爷呢。     但他“但卑不敢忘忧国”。身逢乱世的他,时时都在寻找机会,总想能有一番作为。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这是刘备走向政治舞台的第一步。随后,他便带着关张二弟参与了镇压黄巾军、讨伐董卓等一系列政治活动,试图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但因为势单力薄,人微言轻,始终未能如愿。以致于“刘备困曹营——提心吊胆”。直到有一天,汉献帝认他作了皇叔,他的身价才一下子看涨起来。这就叫做:刘备当皇叔——时来运转。     有了皇叔的称谓,刘备就有了一张从政的资格证。从此,刘备的命运渐渐有了好转。再加上诸葛亮的出山,更使刘备如虎添翼。这就叫“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但是,好事总是多磨。长坂坡一战,刘备被曹操打得丢盔卸甲、妻离子散。好不容易逃离虎口之后,刘备便演了一出戏,那就是众所周知的: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刘备是深知其中道理的。所以“刘备杀人——心慈手软”。刘备的哭其实也不过是他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而已。     刘备也是会耍政治手腕的。借荆州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有了荆州作为根据地,刘备的势力逐渐壮大,最终一步步建立了蜀汉政权。     由此可见,刘备的江山并不完全是靠哭得来的。他除了会哭之外,其实还有很多本事。 

(13)、(解释): 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

(14)、故事背景:草船借箭时,鲁肃跟着孔明上了船,完全不知道他用什么方法去弄十万根箭,只能糊里糊涂地跟着他饮酒,看着他把船驶向魏军。

(15)、故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16)、这里出于整体构思的需要,把二者合为一部分。 (点击可查看详细解说)

(17)、故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 “许褚裸衣斗马超,曹操抹书间韩遂”。

(18)、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曹操仓皇逃路,羞于华容道,返回只有千余骑。

(19)、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王熙凤)

(20)、赤壁大战前夕,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2、三条有关于三国人物的歇后语

(1)、故事背景:皱眉头是在思考解决的办法,诸葛亮为人比较聪明,像这样的问题怎能难倒他呢,所以稍微皱皱眉就想好了对策。用来表示诸葛亮足智多谋,思维敏捷。

(2)、(出处):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3)、(举例造句):他已经旦夕之危,快点来看他。

(4)、·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5)、(解释):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6)、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第2回 陈琳)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 蒋济)

(7)、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司马懿及其兄司马师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的势力,权倾朝野。魏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

(8)、故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9)、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

(10)、曹操带兵南下江南,杀的刘备东奔西逃,打下江夏。临江陈兵,号称80万,预攻孙权,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

(11)、故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12)、然而周郎破曹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避难江东的庞统虽想出了连环计,但如何让庞统平安过江,又如何使曹操不生疑窦?正在周瑜为此发愁的时候,蒋干又来了。是他把庞统引见给曹操,曹操轻信了名士庞统献的连环计,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13)、https://igetcool-share.igetcool.com/courseDetail?coursePid=282625240670081024

(14)、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猪八戒的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猪八戒戴花——自美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观音菩萨进澡堂——左右为难!(男身女像去哪边好?)猪八戒读书----竟冲识字的如来观音——假夫妇六小零童——孙行者孙大圣拔猴毛——看我七十二变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正宗的牛头马面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猴子爬竹竿---上窜下跳哮天犬过了独木桥就不会叫了——过目(木)不忘(汪)八戒保媒把把成功——猪连必合(珠联壁合)猪八戒进女儿国——看花了眼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牛头马面猪八戒娶媳妇——背着走孙猴子坐天下——毛手毛脚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西游记》剧组开会——聚精会神孙猴子坐天下——毛手毛脚猪八戒背媳妇——舍得花力气猪八戒不成仙——坏在嘴上

(15)、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

(16)、哮天犬过了独木桥就不会叫了——过目(木)不忘(汪)

(17)、贼去了关门——迟了(第5回周通)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刘高)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阎婆惜)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潘金莲)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郓哥)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王婆)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作者)披麻救火——惹焰烧身(第21回作者)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作者)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作者)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蔡福)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军校)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第101回作者) 

(18)、关羽熟读兵书,久战沙场,便将计就计。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单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 拽着鲁肃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就这样赴了宴严重挫伤吴国锐气。打消了孙权收回荆洲的念头。

(19)、才高八斗 生子当如孙仲谋 五字客 难兄难弟

(20)、关公保刘备——赤胆忠心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

3、写3条有关三国人物的歇后语

(1)、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2)、《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有: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探囊取物、旦夕之危、明眸善睐。

(3)、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王熙凤)

(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5)、成语和隐语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成语是一种固定词组,属于词汇学的内容;隐语即谜语,是一种最简短的“微型文学作品”,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门独立的语言艺术。所以,成语和隐语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但是,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二者同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和文化学的其它内容(如:天文、历法、地理、礼制习俗等)相比较,成语和隐语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6)、  3年级以上推荐少年得到北大教授李鹏飞讲的“三国”,绝对经典!

(7)、·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8)、(出处): 《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9)、·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10)、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贾母)

(11)、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十万余支箭,立下奇功。

(12)、故事背景:三国赤壁之战结束后,诸葛亮用计气死了周瑜,协助刘备完成三足鼎立之势。为了夺取西川,故派大将关羽镇守要地荆洲。吴国为了夺回荆洲,设鸿门宴招待关羽,打算在关羽过江到赴筵席时埋伏刀斧手杀掉他。

(13)、(拼音): míng móu shàn lài

(14)、·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15)、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金钏)

(16)、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17)、故事背景:街亭失守, 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 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后以“空城计”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18)、·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19)、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尤三姐)

(20)、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4、三条关于三国人物的歇后语

(1)、故事简介: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营,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庞统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周瑜利用火攻创造条件,最终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2)、故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3)、(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4)、唐僧西天取经——多灾多难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猪八戒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

(5)、故事简介: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营,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庞统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周瑜利用火攻创造条件,最终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6)、故事简介: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

(7)、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李嬷嬷)

(8)、故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9)、故事背景:街亭失守, 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 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后以“空城计”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10)、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孙大圣听见紧箍咒——头痛孙猴子翻筋斗——相差十万八千里孙猴子坐天下——有点不像孙悟空的眼睛——火眼金睛唐僧上西天——取经猪八戒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啥滋味猪八戒败阵——倒打一耙猪八戒看唱本——冒充识字人唐三藏的徒弟——一个比一个强蜻蜓点水——漂亮半桶水——容易摇荡狗改不了吃屎——习惯

(11)、三个土地堂---庙,庙,庙(妙,妙,妙)

(12)、故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

(13)、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柳氏)

(14)、后率人讨伐司马昭,被其d羽刺死,而司马昭未受追究,后来更被封为晋王,死后其子司马炎篡魏自立。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15)、故事背景: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小说又写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

(16)、故事简介: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

(17)、女博士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竖子成名 斗酒只鸡

(18)、张飞讨债——气势汹汹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19)、故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20)、故事背景:皱眉头是在思考解决的办法,诸葛亮为人比较聪明,像这样的问题怎能难倒他呢,所以稍微皱皱眉就想好了对策。用来表示诸葛亮足智多谋,思维敏捷。

5、有关三国人物的歇后语大全

(1)、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王夫人)

(2)、关羽熟读兵书,久战沙场,便将计就计。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单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 拽着鲁肃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就这样赴了宴严重挫伤吴国锐气。打消了孙权收回荆洲的念头。

(3)、·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4)、·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5)、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王熙凤)

(6)、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贾珍)

(7)、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妖怪)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孙悟空)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孙悟空)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猪八戒)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众僮仆)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猪八戒)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孙悟空)狗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作者)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作者)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猪八戒)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哪吒太子)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小妖)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葛仙翁)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沙僧)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猪八戒) 

(8)、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刘禅小阿斗——扶不起

(9)、·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10)、然而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会有这一手,事先离开了七星坛,回自己的根据地夏口去了。临走还给周瑜留下这样的话:望周都督好好利用此风大破曹兵,诸葛亮暂回夏口,异日再容相见。周瑜只得作罢。

(11)、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已死,黄巾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刘家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鲍国安饰)、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张光北饰)、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唐国强饰)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本片根据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改编。

(12)、引虎自卫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望梅止渴 不谋而同

(13)、故事背景:徐庶是《三国演义》中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在刘备几乎屡战屡败之时,初聘为军师,便用计杀二吕,设伏反劫营,破解“八门金锁阵”,暗中取樊城。后因曹操假冒徐母笔迹致书徐庶,徐庶不得已离开刘备。临行前,徐庶向刘备表示:“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 ”于是便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14)、周瑜承认自己的心事被诸葛亮猜中,便问诸葛亮有何办法。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

(15)、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假仁假义/不是真心

(16)、(出处):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17)、    东汉末年,三国纷争,有名有姓的人物众多,简单来说三国之前,有吕布,董卓,王允,貂婵等等。三足鼎立:蜀主刘备,下属有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魏主曹操,有典韦,郭嘉,杨修等;吴主孙权,有陆逊,鲁肃,周瑜等。

(18)、故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

(19)、(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20)、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才识,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他出山辅佐。这天恰巧诸葛亮不在,只能失望而回。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1)、故事背景:三国赤壁之战结束后,诸葛亮用计气死了周瑜,协助刘备完成三足鼎立之势。为了夺取西川,故派大将关羽镇守要地荆洲。吴国为了夺回荆洲,设鸿门宴招待关羽,打算在关羽过江到赴筵席时埋伏刀斧手杀掉他。

(2)、曹操经常患头风,病起来头疼的很厉害。有一次,疼痛难忍,手下将军说华佗是神医,治病药到病除。于是曹操叫人把华佗请来。

(3)、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

(4)、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至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5)、·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6)、孔明弹琴退仲达〔司马懿〕——好沉着/临危不乱

(7)、关公开凤眼——要杀人关公走麦城——最后一招

(8)、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红玉)

(9)、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王熙凤)

(10)、故事背景:徐庶是《三国演义》中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在刘备几乎屡战屡败之时,初聘为军师,便用计杀二吕,设伏反劫营,破解“八门金锁阵”,暗中取樊城。后因曹操假冒徐母笔迹致书徐庶,徐庶不得已离开刘备。临行前,徐庶向刘备表示:“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 ”于是便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11)、(解释): 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危:危险。形容危险逼近。

(12)、故事背景: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小说又写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

(13)、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贾宝玉住在小西屋——到哪儿说哪儿正白旗的曹雪芹——真个别王熙凤的为人——两面三刀林黛玉进贾府——谨小慎微林黛玉的身子——弱不禁风贾府的大观园——外强中干贾宝玉看西厢——戏中有戏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贾宝玉游魂——误入迷津纸糊的美人灯--一吹就破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王熙凤衣锦还乡--另有缘故红楼梦十二金钗--原应叹息

(14)、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王熙凤)

(15)、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林教头的棍棒——虚晃一下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校场里的土地——管得好宽官逼民反——不得不反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梁山兄弟——不打不成交梁山兄弟——不打不亲梁山兄弟——越打越亲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能力大鲁智深出家——无牵无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酒肉和尚菜道士——岂有此理李逵打宋江——过后陪不是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李逵扮新娘——装不象李鬼劫路——欺世盗名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武大郎坐天下——没人敢保武大郎贩甲鱼——什么人卖什么货武大郎服毒——吃也死,不吃也死武大郎放风筝——出手不高武大郎的包子——七大八小武大郎的身子——不够尺寸武大郎的扁担——不长不短潘金莲熬药——暗地里放毒。潘金莲给武松敬酒——不怀好意潘金莲的裹脚布——肮脏货潘金莲的竹竿子——惹祸的根苗王婆照应武大郎——不是好事吃了砒霜上吊——肚子里有底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景阳岗武松遇大虫——不是虎死,就是人伤端着酒壶打架——豁(喝)着干梁山的军师——无(吴)用孙二娘开的店——进不得石秀进祝家庄——走了不少盘陀路老虎扑食——三股劲

(16)、故事背景:草船借箭时,鲁肃跟着孔明上了船,完全不知道他用什么方法去弄十万根箭,只能糊里糊涂地跟着他饮酒,看着他把船驶向魏军。

(17)、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尤三姐)

(18)、·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19)、--人在心不在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20)、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鸳鸯)

(1)、·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2)、·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3)、(举例造句): 左宗棠这人虽然才高八斗,器量却不开阔。

(4)、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鸳鸯)

(5)、·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6)、·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7)、·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8)、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9)、观音菩萨进澡堂——左右为难!(男身女像去哪边好?)

(10)、·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11)、·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12)、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至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