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礼仪培训精选125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小学生礼仪 1、小学生礼仪之星主要事迹 (1)、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2)、(2)着装整齐...

小学生礼仪

1、小学生礼仪之星主要事迹

(1)、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2)、(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  

(3)、  乘火车、轮船:在候车室、候船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喊叫。上车、登船时要 依次排队,不要乱挤乱撞。在车厢、轮船里,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纸屑果皮,也不要让 小孩随地大小便。

(4)、进校门时,见了老师面带微笑,站定后行队礼或鞠躬礼问候,老师回礼后再走开;见到同学互相问好。

(5)、形象礼仪:着装要整洁、朴素大方,扣齐钮扣或拉好拉链,整理好衣领。升、降旗仪式、集会活动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

(6)、肩:两肩宜平衡,勿高耸,肩应自然并稍往后.

(7)、(4)报告或演出结束,要鼓掌致谢;精彩之处适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声喧哗。

(8)、“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一个公民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讲可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从大处讲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低。

(9)、(1)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老师再见”;

(10)、进出校门、上下楼梯时遇见老师,应让老师先行。

(11)、上课时,如有特殊情况晚到班级,应于教室后门口站定,经老师示意进入后方可回座位。

(12)、(2)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13)、敬老人,如家亲;爱幼小,如自身。乐交往,情趣融;虽近邻,胜远亲。

(14)、在学校,认真做好值日,服从组长分配,与其他组员合作,共同完成清扫教室、卫生区的任务。

(15)、(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16)、不欺负、不侮辱小朋友,不给别人起绰号,也不叫别人的外号。

(17)、(1)客人来访,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18)、(1)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

(19)、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

(20)、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入手,培养学生文明的礼仪习惯

2、小学生礼仪培训

(1)、 第一种情况,是由所乘轿车的车主亲自驾驶轿车。 在这种情况下,双排五座轿车上其他的四个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

(2)、(5)听从他们的教导(包括让座、让餐、让路);

(3)、(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4)、(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5)、(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6)、(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学生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小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在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学校和老师可以利用“在国旗下讲话”和品德与生活等各种机会,经常不断地、深入浅出的给学生讲解文明交往的基本原则内容,教会学生文明交往的基本做法。

(8)、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协调得体,不穿奇装异服,进校一律佩戴校牌,按规定穿校服。不许烫发、染发,女同学不准戴首饰、染指甲。

(9)、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10)、每日三餐按时进食,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暴饮暴食,朴素节俭,不乱花钱。

(11)、同学间的交往应讲普通话,使用礼貌用语。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

(12)、 三排九座轿车上其他的八个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假定驾驶座居左):前排右座,前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中座,中排左座,后排右座,后排中座,后排左座。

(13)、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

(14)、上下楼梯时,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走。遇到老师或客人时主动问好,并向右侧避让,让老师和客人先行。

(15)、(5)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16)、在宿舍要互相体谅,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按时起床、就寝,不要乱拉乱拿别人的物品。

(17)、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会场,先取得老师的同意才能离开。

(18)、同学间,互关心;善理解,乐助人。要诚实,懂谦让;团结紧,有力量。

(19)、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20)、不要言而无信言而无信,只是图了一时的方便和嘴上的痛快。长远地说,失去了别人的信任,就失去了最大的资本。不要恶语伤人当对方脾气一触即发时,要临时回避,使对方找不到发泄对象,并逐步消火。回避并不等于“妥协”,而是给对方冷静思考的机会,同时也证明了自身的修养。及时沟通,消除彼此的矛盾恶语很难避免,最好是在事情发生之前或产生苗头之后,双方坐下来进行冷静的交流,借以消除双方的误解或矛盾,避免恶语的出现。不要随便发怒医学认为,发怒时容易伤及自己的肝脾,易发怒的人平均寿命明显低于正常的人,更容易衰老,而且还会伤了彼此的和气。所以,遇事要冷静思考,学会“换位”思考,冷静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考虑。不要流言蜚语在背后流言蜚语的做法不仅会伤害朋友或同事间的情谊,甚至会造成反目成仇的后果,同时也反映了低下的品格。所以要做到:不干涉别人的隐私,不传播小道消息,对别人的过失不要幸灾乐祸。不要开过分的玩笑开玩笑是常有的事,但要适度。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把握:性格开朗、大度的人,稍多一点玩笑,可以使气氛更加活跃。拘谨的人,少开甚至不开玩笑。异性,特别是对于女性,开玩笑一定要适当。不要拿别人的姓名开玩笑或是乱起纠号、绰号。尊长、领导,开玩笑一定要在保持住对方的尊严的基础上。在一些悲哀、不幸的气氛中或是别人正专心致志的场合或庄重的集会、重大的社会活动中,不开玩笑。即使开玩笑,也要注意内容健康、幽默、高雅。不要拿别人的缺陷玩笑,不要开庸俗、下流的玩笑。

3、小学生礼仪有哪些内容

(1)、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请人解答说请教。

(2)、教学区,要注意:缓步慢行,轻声细语;尊重师长,互道问候;课前准备,及时充分;上课认真,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善于倾听;文明游戏,热爱劳动;谦虚诚恳,互帮互助。

(3)、胸腹:胸直挺,收腹部、不可突出,保持肋骨上升的姿态.

(4)、(10)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

(5)、(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6)、见到师长,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回家说再见。

(7)、听到致歉语:不要紧;没关系;您不必介意。  

(8)、行走在路上,不能边走边吃食物,这样既不雅观也不安全。路摊上的自制肉串、糖葫芦等零食不能去购买。

(9)、(2)听报告聚精会神,保持肃静,不乱议论,不乱走动。

(10)、(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11)、   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对人,对己,对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识的,各种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教小朋友要讲究文明礼仪时,我们也应该以身作则,从行动上去改变小朋友的行为习惯,给予小朋友关爱,让小朋友明白爱,体会爱,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能够真正辨别美与丑。

(12)、(2)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花名。

(13)、(6)所有商品都要付账,不“顺手牵羊”,占小便宜。

(14)、(8)自己外出时:告诉家人我出去了。较远行走,对家人说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到了目的地记着打电话或发短信向家人报平安。

(15)、老师进教室,宣布“上课”,我们应起身立正,齐声问好;下课铃响后,等老师宣布“下课”,我们应道别致谢,请老师先行,并向老师行注目礼。

(16)、仪式活动中按规行礼,肃立倾听,不随意交流、走动。

(17)、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有走姿,面带微笑,举止文明,落落大方。

(18)、校园公共场所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地方,只有学校内每一个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确立强烈的公共意识,才能维护学校公共场所的秩序正常和卫生的整洁。

(19)、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所以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中国,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在这里我们向小朋友们分享一些有益的礼仪知识,希望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帮助到大家。

(20)、少先队的敬礼是右手五指并拢,高举过头.表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因为,人民最伟大,人民创造了财富,人民创造了文化,人民创造了历史,我们d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

4、小学生礼仪视频教学视频

(1)、如果上课迟到,我们应先“报告”,征得老师同意方能进教室。

(2)、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

(3)、出入教室、功能室、会场等活动场所时要轻声慢步,有秩序按指定线路行走,不拥挤,不抢道。

(4)、(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5)、1不抱怨父母的无能没有人是万能的,也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费尽心力把我们养育成人,已很不容易,我们要感恩父母辛苦生、养了我们。不要抱怨说爸爸应该是怎样的爸爸,妈妈应是怎样的妈妈,应该真诚地说:“我接受,你们就是这样;我接受,是我选择了你们我享你们给予我的一切。”2不抱怨父母啰嗦父母比我们先来世上,他们先学取经验、照顾自己,再诞生我们。当我们出生,用自己余生的心力来照顾我们成了父母自愿选择的命运:嘱我们穿衣,教我们吃饭,盼我们平安……只有真爱你的人才会去啰嗦你,父母绝不会去啰嗦一个与他们无关的人。3不抱怨父母抱怨父母抱怨我们,只是不满足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当我们做得够好时,他渴望我们更好!他们不是为自己,或许他们在生活上有很多不如意,或许他们在工作上非常辛苦,可又不能和谁讲。所以他们渴望我们更好,即便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也希望我们青出于蓝,不要像他们一样。4不抱怨父母迟缓年纪大了,行动自然不便,永远不要嫌弃父母行动迟缓,因为我们永远想象不出我们小的时候他们是如何耐心地教我们走路。父母年轻时,可能比我们还意气风发!是为我们,父母才累弯了腰。如果有一天,父母已变老,腿脚不利索了,我们要切记: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一定要及时5不抱怨父母生病不管父母多忙,不管白天黑夜、下雨刮风,我们一生病,他们马上会放下手头忙得不可开交的一切,赶紧带着我们去看病,彻夜不眠地爱护我们。当父母生病了,我们能做的就是照顾与陪伴。社会上经常会有儿女不赡养老人的新闻,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尽心尽责照顾父母的人?生命不是用来抱怨的。我们渐渐长大,父母慢慢变老,直至离开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抱怨父母,不如理解父母。若父母都容不下,何以容天下?善孝为先,从现在起,千万别再抱怨父母了。

(6)、“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

(7)、能早起晨练,为一天的学习生活提供充沛而旺盛的精力。

(8)、出入办公室礼仪。进入办公室应先征得老师的同意,在办公室不乱翻老师的物品,说话时要有礼貌、简洁、明快,注意分寸,经老师同意后方可坐下谈话,离开办公室时,应礼貌地向老师道别。

(9)、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看书、听音乐、看电视。

(10)、校公物,爱护好,花木草,朝我笑。捡东西,交老师,同学夸,品德高。家长接,莫到校,防拥堵,秩序好。

(11)、(4)上网时间要控制,不沉溺虚拟时空。

(12)、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真高兴”、“欢迎到我家去”。

(13)、(11)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躬身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   

(14)、集会礼仪。参加集体活动应提前到达集会地点,并做到“快、静、齐”。进入会场,要服从工作人员安排,不争抢座位。集会结束离开会场时,要按次序出场,切忌一哄而散,争先恐后。

(15)、(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16)、自己洗手、洗脸、洗手绢和小衣服。自己削铅笔,自己叠被子,叠衣服,自己收拾床铺,整理书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7)、(2)与网友进行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18)、(5)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   

(19)、(1)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

(20)、在走廊内要轻声慢步,上下楼梯要靠右边,不在楼道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5、小学生礼仪之星个人主要事迹

(1)、声清晰,语简短;话说完,道再见。邻里间,常见面;互尊重,心相连。

(2)、(2)文明参赛。遵守比赛规则,不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尊重竞争对手,不故意伤害对方,对对方的冒犯要克制。如果认为裁判有问题,要按照程序向有关人员提出。

(3)、举行升旗仪式或集会时,集合列队要快、静、齐,并提前进入会场,在指定位置坐(站)好,静候仪式或集会开始。静心倾听发言人讲话,讲话结束后礼貌鼓掌。活动结束后,目送领导或来宾先退场,再听从指挥有序退场,不抢先、不喧哗。

(4)、(7)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5)、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6)、(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7)、不能专挑自己喜欢的菜吃,也不能在菜中乱翻乱拣,合理饮食,不偏食、不挑食。

(8)、按时作息,早睡早起,每天保证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9)、上下楼、过楼道要靠右慢行,不可以骑在栏杆上向下滑。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10)、(7)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11)、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活动离不开“坐、立、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动作。虽然每个学生的行为动作都不一样,但是“坐、立、行”的姿势总是有个规范。俗话说:“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训练学生的“坐、立、行”等行为动作时,就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坐要坐得端正,立要立得精神,行要行得稳健。

(12)、颁奖典礼中,受奖者应整理仪表,稳步入场,面带微笑双手接奖,接奖后应致谢并回敬队礼。颁奖完毕按指定路线归队(座)。

(13)、(2)进出校门及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要让老师先行;

(14)、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进行渗透教育。

(15)、(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16)、集合时,提前到达,准时进入会场,列队快、静、齐,并在指定位置做好。

(17)、文明语,记心间;十四字,挂嘴边。请和您,最常用;字虽少,意无穷。

(18)、致歉意,贵心诚;表谢意,话先行。谈话时,身端正,话诚恳,意简明。

(19)、(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   

(20)、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或叫同学的侮辱性绰号,不说使别人伤心羞愧的话。

(1)、待人有礼貌。见了客人主动打招呼,起立让座,沏茶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外,并说“再见”。见到老师要问好,行少先队队礼或鞠躬礼。

(2)、(3)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

(3)、饭、菜、汤要吃净(特殊情况例外);不偏食、不挑食。

(4)、(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   

(5)、(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图书等招待。   

(6)、   会议礼仪:集合时要分班整队入场,动作要快、静、齐,并按指定位置入坐(站),坐(站)姿要合要求,不讲话,不走动,不吃东西,不搞小动作,不起哄,不给会场留下一星半点的杂物,离开会场时有秩序,遵守会场纪律。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7)、进餐时保持安静,饭、菜、汤要吃净,不偏食、不挑食,爱惜粮食。不将食物带出餐室边走边吃。

(8)、分手辞别语:再见;再会;祝您一路顺风;希望不久的将来还能在这里欢迎您。  

(9)、(6)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10)、(4)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11)、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有走姿,面带微笑,举止文明,落落大方。

(12)、(9)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问好。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排队在行进中遇见老师,由领队带领全体同学问“老师好”。

(13)、图书是公共财产,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坏属于大众的图书。阅览时不要往书本上划线,不要折角,更不能撕页。看书时需要哪一段,可以抄下来,也可经允许后拿去复印,但绝不能撕下。读书人应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图书,这应该是每个同学共有的素质。另外,在阅览室看书时,应一本一本地取下来看,不可同时占用几份书刊;阅后要迅速将书籍放回原处,以便他人阅读。

(14)、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5)、着装得体。着装要做到整洁、质朴、大方,不穿奇装异服、怪模怪样。在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着装端正,不敞胸露怀,不穿拖鞋和打赤脚。

(16)、(7)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会场,先取得老师的同意才能离开。

(17)、"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我们在教小朋友要讲究文明礼仪时,我们也应该以身作则,从行动上去改变小朋友的行为习惯,给予小朋友关爱,让小朋友明白爱,体会爱,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能够真正辨别美与丑。

(18)、上课预备铃响后,我们应迅速回位,做好课前准备,书籍和文具应摆放在桌面指定的位置,然后保持安静,等候老师进教室。

(19)、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0)、吃饭时,不狼吞虎咽,不无故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不要乱扔,不要对着餐桌咳嗽打喷嚏。

(1)、(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2)、起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见面礼仪:

(3)、(5)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4)、(2)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5)、新时代,讲文明,好少年,树新风。懂礼仪,在言行,好习惯,贵养成。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