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艰辛【文案131句】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艰辛 1、 (1)、她运用15年前她的丈夫和他的兄弟开发出用来测量电荷的一种新的验电器来研究实验样品。运用皮埃尔的验电器,她发现铀射线能让样品周围的空气导电...

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艰辛

1、

(1)、她运用15年前她的丈夫和他的兄弟开发出用来测量电荷的一种新的验电器来研究实验样品。运用皮埃尔的验电器,她发现铀射线能让样品周围的空气导电。

(2)、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为题,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1903年,居里夫人获得巴黎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板书                       美丽的颜色

(4)、1898年12月,居里夫妇和同事贝蒙特向科学院提出《论沥青铀矿中含有一种放射性很强的新物质》,说明又发现新元素88号,放射性比铀强百万倍,命名为镭(Radium)。玛丽·居里关于发现新元素钋的报告,用波兰文在华沙《斯维阿特罗》画报月刊上发表。

(5)、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6)、另一方面,镭也具备非常大的危害性。强烈的放射性使得镭被贴上了“剧毒”的标签,它可以集中在人体骨骼中,引发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前者会造成骨髓损伤和造血组织损伤,后者则可引起骨瘤和白血病。如居里夫人就是因为长期接触镭辐射发生了抑癌基因突变,最终因造血功能衰竭而丧生。

(7)、夜深人静的时候,疲倦至极又失望之至的居里夫人回到了家,她躺在床上,无论如何都不能入睡,她不甘心,她想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企业宣传语“只要能找出自己为什么失败,我就不会对失败这么在意了。但是到底为什么呢?为什么它只是一团污迹,而不是一小块白色或无色的晶体呢?那才是我想要的镭啊!”居里夫人一边想,一边自言自语着。忽然她眼睛一亮:既然谁都没有见过镭,凭什么自己这么肯定镭是白色或无色的晶体呢?没准儿,那一小团“污迹”正是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啊!

(8)、大家在探究、研读文本时,有没有发现本文与之前我们学的传记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请大家重点读第15自然段,看看有什么收获。

(9)、镭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放射性的元素,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7周期,第IIA族,原子序数元素符号Ra。纯的金属镭是几乎无色的,但是暴露在空气中会与氮气反应产生黑色的氮化镭(Ra3N2)。镭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强烈的放射性,其中最稳定的同位素为镭-2半衰期约为1600年,会衰变成氡-2

(10)、而这也是当时镭无意间短暂打开的“地狱之门”。

(11)、患类似病症的女工越来越多,镭姑娘们意识到“Undark”涂料有问题,公司却尽力掩盖真*相,称她们患了梅毒。

(12)、铀及其化合物不断地放出射线,向外辐射能量。这使居里夫人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能量来自于什么地方,这种与众不同的射线的性质又是什么,居里夫人决心揭开它的秘密。1897年,居里夫人选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

(13)、我们学习传记,应了解传主事迹,学习传主精神。那么本文到底写了传主什么事迹呢?请大家速读课文,概括传主事迹。

(14)、玛丽·居里在《我的信念》中写道:“我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在这个简陋而宁静的实验室中,她实现了这份“奢望”,“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获得了精神上极大而微妙的快乐。

(15)、如果不是居里夫妇,镭可能就是一般的放射性元素,只是在考试时才会被人记起。从1898年到1902年间,居里夫妇发表了32篇论文,在论文中发表了关于辐射的重要性质:在辐射下,癌细胞比健康细胞死亡更快。他们在一些浅表的肿瘤上放置含镭的放射源,肿瘤迅速缩小,患者恢复了健康。

(16)、曾经为居里夫妇发明、并将其送上诺贝尔物理学奖领奖台的镭,就是一个应该辩证看待的事物。

(17)、居里夫人注意到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的研究工作。自从伦琴发现X射线之后,贝克勒尔在检查一种稀有矿物质“铀盐”时,又发现了一种“铀射线”,朋友们都叫它贝克勒尔射线。

(18)、首先,这份快乐最直接的来源是他们所投身的事业。居里夫人认为,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他们痴迷研究。因为热爱,他们对所有的辛苦视而不见,并将所有的柔情和热情都付诸寻找可爱的镭上。文中写到镭时,三处用“迷”字来形容:“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谈的总是他们所迷恋的镭”“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这三个“迷”字,写出了镭对居里夫妇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他们无比享受正从事的这份事业,这怎能不是一种极大的快乐?

(19)、经过仔细的研究,居里夫人不得不承认,用这些沥青铀矿中铀和钍的含量,绝不能解释她观察到的放射性的强度。

(20)、后来,玛丽靠自己的一点积蓄和姐姐的帮助,终于在1891年重新踏上了求学之路。入学巴黎大学后,玛丽格外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始终能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保持勤奋学习的态度和行动。

2、

(1)、居里夫人(玛丽·居里,原名:MarieSk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一居里夫人从理论上推测到了新元素镭的存在,但是巴黎大学的董事会却拒绝为她带给她所需要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助理人员,正因她无法用事实来证明这一点。无奈之下,坚强不屈的居里夫人只好把校内一个无人使用、四面透风漏雨的破棚子当成“实验室”。然后,她把从矿上收集到的沥青矿渣用大的麻袋运回,便开始了伟大的发现之旅。

(2)、一天,居里夫人想到,矿物是否有放射性?在皮埃尔的帮助下,她连续几天测定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矿物。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

(3)、师:的确,之前我们学习的人物传记中很少有这种情况。大多以作者的口吻来介绍传主,而本文有五个段落引用了居里夫人的话,读这些话的时候,仿佛居里夫人就在我们身边,向我们娓娓道来她自己的故事。如此这般,有什么表达效果呢?

(4)、婚后次年,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盐的放射性现象,引起了居里夫妇的极大兴趣,其中,居里夫人决心要研究这一不寻常现象的实质,为此开始付诸了行动。

(5)、“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我们的时光就在实验室里度过。”“我们来回踱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实验的进行,一面谈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这里的“我们”是指居里夫妇。读这些句子时,我们脑中会呈现这样的画面:一对心灵契合的伴侣,手挽着手,时而对视,时而微笑。这样的画面温馨而又充满柔情,这样的日子美好得“像是在梦里一样”。作者这样写居里夫妇发现镭后的表现——“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摸她的头发”。“抚摸”这个动作,流露出的不仅仅是柔情蜜意,更是两人相互懂得的喜悦。

(6)、不管是当时所处的20世纪初,还是现在的21世纪,癌症的治疗始终是医学上的一项巨大的挑战。所以当镭在癌症治疗上的作用被更多人知悉之后,镭就在普通大众心目中拥有了极为突出的地位。

(7)、先是法国药剂师亚历山大.雅各宾提出了“微居里疗法”,号称微量的辐射能给健康的细胞增加能量,使人延年益寿。这是不是和中医的“以形补形”异曲同工?

(8)、然后又有厂商推出含镭的保健储水罐,声称经罐中纯天然放射性元素辐射过的水,饮用后能包治百病(好熟悉的广告配方,和现在某些地方电视台的保健品广告简直就是一个调调):

(9)、皮埃尔·居里于1859年5月15日出生在法国巴黎。16岁获得巴黎大学文理学院科学学士学位,18岁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实验室助教。1883年,皮埃尔任巴黎市立理化学校物理实验室主任。

(10)、1898年12月,居里夫妇又根据实验事实宣布,他们又发现了第二种放射性元素,这种新元素的放射性比钋还强。他们把这种新元素命名为“镭”。可是,当时谁也不能确认他们的发现,因为按化学界的传统,一个科学家在宣布他发现新元素的时候,必须拿到实物,并精确地测定出它的原子量。而居里夫人的报告中却没有针和镭的原子量,手头也没有镭的样品。

(11)、再加上当时很多人对镭的剧毒性没有很大的感知,始终认为“少量食用一点镭,对身体是有好处的”这一观点。

(12)、当然了,实验室里的“设备”简陋得无与伦比,一口煮饭用的大铁锅、一根粗棒子以及一些必要的试剂和试管便是居里夫人全部的实验家当。而用那根粗棍子不停搅拌锅中煮沸的沥青液体,便是她的整个实验过程。她期盼着自己石破天惊的那一刻,因此在整整四年中均不辞劳苦地工作着。最初两年,这位日后震惊全世界的化学家干的其实是粗笨的化工厂的活儿,接下来的两年,才是她试验的初衷——分析沥青溶解后的分离物,也就是镭

(13)、他们首先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为了纪念祖国波兰,居里夫人把它命名为钋;之后他们又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镭,并决心把镭提炼出来。

(14)、我们敬佩那些像居里夫人一样,为科学的进步做出努力,为时代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我们更钦佩他们高尚的道德、伟大的人格。希望通过今日所学,今日所悟,能为你们未来的人生汲取营养,使你们在这个美丽的国度,在这样美丽的花季,努力拼搏,做一个美丽的人。

(15)、(3)我从文中第9自然段“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以及第14自然段“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中,读出居里夫人具有(热爱科学)的精神品质。

(16)、1922年,一名叫莫莉·玛吉亚的女工开始出现牙痛,牙床也跟着溃烂,更可怕的是,她的整个下巴,上颚,耳朵开始形成巨大的脓疮,模样十分恐怖。几个月后,莫莉·玛吉亚死了。

(17)、1902年,经过三年又九个月的提炼,居里夫妇从数吨残渣中分离出微量(一分克)氯化镭RaCl测得镭原子量为2后来得到的精确数为2

(18)、上图因为镭女郎无法出庭,法院人员只能在病床前听取陈述。

(19)、一天,居里夫人想到,矿物是否有放射性?在皮埃尔的帮忙下,她连续几天测定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矿物。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

(20)、这些研究想法都是她自己的:没人帮她形成这些想法,尽管她曾向丈夫征询意见,但归属权属于她是很明确的。为保证事实确凿无疑,她在丈夫的传记中更是两次记录此事。很可能她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就意识到……很多科学家很难相信一位女性有能力参与她所参与的这种原创性研究。

3、

(1)、(教师补充)我从文中21-23自然段“就在那样一个极平常的晚上,镭出现了。居里夫妇没有狂喜的呐喊,没有激动的泪水,更没有借媒体宣布这一重大发现,只有夫妇二人热切的凝望”中,从中看出了居里夫人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呢?(淡泊名利)

(2)、其次,这份快乐来自心灵的契合。文章第15自然段引用了居里夫人的话,话中出现了三个人称代词——“我们”“他们”“它们”,若我们理解了这三个人称代词所指的内容,我们就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居里夫妇的快乐。

(3)、理化学校校长经过皮埃尔多次请求,才允许居里夫人使用一间潮湿的小屋作理化实验。在摄氏6度的室温里,她完全投入到铀盐的研究中去了。

(4)、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发现了青蒿素。成为像居里夫人一样具有美丽颜色的人。

(5)、10天后,法医进入暗房,冲洗底片,结果底片上满是镭辐射产生的星星点点的白光,而作为对照的正常人的骨灰则没有使底片感光。

(6)、他们从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经过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0.l克的镭盐,测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

(7)、更有年轻无知的女工为了好玩,将“Undark”涂抹在嘴唇和指甲上,甚至涂抹到脸上,像化妆一样,晚上下班后“镭”姑娘们在酒吧里发出幽幽绿光,却不知道镭正在卖力地啃噬她们的身体。

(8)、理化学校校长经过皮埃尔多次请求,才允许居里夫人使用一间潮湿的小屋作理化实验。在摄氏6度的室温里,她完全投入到铀盐的研究中去了。

(9)、镭能放射出α和γ两种射线,并生成放射性气体氡。

(10)、这种反常的而且过强的放射性是哪里来的?只能有一种解释:这些沥青矿物中含有一种少量的比铀和钍的放射性作用强得多的新元素。居里夫人在以前所做的试验中,已经检查过当时所有已知的元素了。居里夫人断定,这是一种人类还不知道的新元素,她要找到它!

(11)、      镭               蓝色荧光       (颜色美)

(12)、镭放出的射线能破坏、杀死细胞和细菌。因此,常用来治疗癌症等。此外,镭盐与铍粉的混合制剂,可作中子放射源,用来探测石油资源、岩石组成等。

(13)、居里夫人的发现吸引了皮埃尔的注意,居里夫妇一齐向未知元素进军。在潮湿的工作室里,经过居里夫妇的合力攻关,1898年7月,他们宣布发现了这种新元素,它比纯铀放射性要强400倍。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新元素被命名为钋(波兰的意思)。

(14)、学术上的研究需要促成了二者的相遇,而二者同有的学术研究精神和理念,则催化了双方的情感。1895年,玛丽与皮埃尔·居里在巴黎郊区举办了婚礼,玛丽也自此以“玛丽·居里”这一名字现世,世称“居里夫人”。

(15)、居里夫人受过严格的高等化学教育,她在研究铀盐矿石时想到,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证明铀是惟一能发射射线的化学元素。她根据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排列的元素,逐一进行测定,结果很快发现另外一种钍元素的化合物,也能自动发出射线,与铀射线相似,强度也相像。居里夫人认识到,这种现象绝不只是铀的特性,必须给它起一个新名称。居里夫人提议叫它“放射性”,铀、钍等有这种特殊“放射”功能的物质,叫作“放射性元素”。

(16)、玛丽·居里(Marie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Skłodowska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17)、所以,这份“极大的快乐”源于契合的心灵。充沛的工作热情和专注忘我的研究,让这群人感受到了最美好、最纯粹的快乐。

(18)、在发现这两种未知元素之后,居里夫妇为得到纯净的钋和镭,又再度投入了艰苦的劳动中。在三年多的艰苦实验后,居里夫妇最终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的氯化镭。

(19)、而随着罹患此类病症的女工的数量逐渐增加,女工们也开始意识到了问题出现在这些混合涂料之上,并在这家美国镭企业企图掩盖真相的时候,将其告上了法庭。

(20)、想到那里,居里夫人翻身下床,以最快的速度朝实验室跑去。结果还没等开门,她便从“实验室”的墙缝里看到了自己伟大的“发现”——白天器皿中那毫不起眼的污迹,此刻正在黑夜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镭!”居里夫人惊喜地叫了出来。没错,这就是镭,一种具有极强放射性的元素。

4、

(1)、1867年11月,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居里夫人,诞生在了波兰华沙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2)、可惜的是,20世纪初,在人们对镭的危害性还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广大商家为了获取利益,对镭的作用和功能进行了大肆炒作,制造了一起危害极大的营销骗局。

(3)、100多年前,巴黎是许多游客向往的观光胜地,但也有一些人来巴黎并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到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之巴黎大学去工作和学习。巴黎大学的演讲厅和教室,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在他们中间,有一位出身贫寒但年轻美丽的姑娘,她背井离乡,孤身来到这里奋发苦读。她就是镭的发现者,我们今天传记的主人公——居里夫人。而为其作传的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接下来就让我们用心倾听艾芙诉说这《美丽的颜色》。

(4)、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国药剂师亚历山大·雅各宾率先提出了“微居里疗法”,对“微量的辐射能给健康的细胞增加能量,使人延年益寿”这一谬论进行了宣传。而他的方法就是,让人喝下含有几微克镭元素的水。

(5)、当时,物理学界没有人注意到居里论文里沥青铀矿和铜矿云母的活性与铀本身活性大的描述:“事实是非常显著的,可以确信这些矿物质可能比铀包含更具放射性的元素。”据她事后回忆,当时她“急切地想尽快验证这一假说”。

(6)、居里夫妇通过结晶的方法分离镭盐,这是一个极端费力的工作。1902年,他们从一吨沥青铀矿中分离得十分之一克氯化镭。1910年,居里夫人分离出纯镭金属单质。但她从未成功分离出半衰期仅为138天的钋。

(7)、居里的系统性研究包括两种铀矿:沥青铀矿和铜铀云母。她的验电器测量结果表明,沥青铀矿的活性是纯铀的四倍、铜矿云母的两倍。她推断,如果她先前关于铀的数量及其活性的结果是对的,那么这两种矿物质必定含有其他少量活性远远比铀大的物质。

(8)、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

(9)、                 艾芙·居里

(10)、镭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放射性的元素 ,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7周期,第IIA族,原子序数元素符号Ra。纯的金属镭是几乎无色的,但是暴露在空气中会与氮气反应产生黑色的氮化镭(Ra3N2)。

(11)、1911年,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获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

(12)、作者描述了研究过程中环境的恶劣、条件的简陋,并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直接引用,表现了工作本身的艰难,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居里夫妇所经历的“艰苦”,但对于居里夫妇的快乐,大部分人的理解还比较单一。他们认为,对新领域的期盼、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意外发现时的惊喜,都是居里夫妇快乐的来源。

(13)、居里夫人的发现吸引了皮埃尔的注意,居里夫妇一起向未知元素进军。在潮湿的工作室里,经过居里夫妇的合力攻关,1898年7月,他们宣布发现了这种新元素,它比纯铀放射性要强400倍。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新元素被命名为钋(波兰的意思)。

(14)、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

(15)、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夫妻俩在皮埃尔·居里所在的巴黎理工学校申请到一个简陋的实验室,然后利用一些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矿渣进行实验。

(16)、“他们就在黑板前谈话,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他们”是指来到实验室的几名客人。“它们”是指客人们与居里夫妇之间的谈话。客人们是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是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他们或坐或站,或谈话或沉思,或在黑板上演算,或拿着器具做实验。

(17)、1917年,美国镭发光材料有限公司研发出了可以在夜间释放出明亮光线的镭与硫化锌的混合涂料,并通过给夜间行军的载具涂装仪表盘大发了一笔战争财。

(18)、例如:(1)我从文中第3自然段“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窒息。”读出居里夫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19)、主旨:这篇文章通过写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艰难过程,赞美了居里夫人美丽的精神品质,也表达了作者仰慕、敬佩、怀念之情。

(20)、于是,镭发光材料有限公司(RadiumLuminousMaterialCorporation)败诉,每位镭女郎最高获赔25万美元。在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25万美元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但获得赔偿几年后,镭女郎们全部去世。

5、

(1)、她就找到了一座废弃的仓库。它是个木制的棚子,破败不堪,一下雨就会漏水。木棚里到处都装满了液体和容器,搬运,倒水,用铁棍搅拌大锅里翻滚的铀沥青矿渣,一次就得几个小时,每次都累得精疲力竭。做化学实验时会有毒气冒出。

(2)、走进尘封的往事,那些不该被遗忘的中国原子弹科学家们

(3)、1898年4月14日,居里夫妇满怀希望地称出并研磨100克沥青铀矿样品。他们那时没意识到,他们要寻找的物质数量极少,需要处理上万吨矿石。

(4)、到1898年,居里夫妇获得少量的镭,但获得数量可观且未掺杂有钡的镭,仍然是遥不可及的任务。

(5)、一方面,镭具备很多用途。比如,镭放出的射线能够破坏、杀死细胞和细菌,经常被用于治疗癌症等,又比如,镭盐和铍粉的混合制剂,也可以被当成中子放射源,用来探测石油资源和岩石组成,还比如,镭是原子弹的材料之一。

(6)、她们开始把这种涂料涂抹在自己的嘴唇和指甲上,有的时候还会把它当成化妆品涂抹到脸上,享受在夜间酒吧发出幽幽绿光的奇妙感觉。

(7)、最终,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因发现放射性物质,共同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8年后,居里夫人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再次登上了诺贝尔领奖台,拿到了该届诺贝尔化学奖。

(8)、德国一家叫Batschari的烟草公司在1910年推出含镭的香烟,号称吸一口提神醒脑,就差说是长寿香烟了:

(9)、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辛苦劳作,“实验室”外面那8吨堆得像小山似的矿渣最后变成了此刻她面前器皿中的这一小点液体。居里夫人满怀期望地等待着,等待着这些液体结成一小块晶体(镭)的时刻。但是等啊等啊,半小时、一小时过去了,原本激动不已的她感觉越来越沉重——玻璃器皿中的液体,她4年来的汗水和8吨沥青矿渣的最后结果,居然只是一小团污迹!

(10)、为了证明发现确凿无疑,居里夫妇试图分离出纯的钋和镭。沥青铀矿是复杂的矿物,化学分离其成分是一项非常费力的任务。发现钋相对比较容易,化学上它类似于铋,钋是矿石中的唯一与铋性质类似的物质。然而镭比较难以分离出来,它的化学性质与钡类似,并且两种元素都存在于沥青铀矿中。

(11)、上网搜集居里夫人的有关的资料,加深对传主的了解。

(12)、居里夫妇决定拿出实物来证明。当时,藏有钋和镭的沥青铀矿,是一种很昂贵的矿物,主要产在波希米亚的圣约阿希母斯塔尔矿,人们炼制这种矿物,从中提取制造彩色玻璃用的铀盐。对于生活十分清贫的居里夫妇来说,哪有钱来支付这件工作所必需的费用呢?他们的智慧补足了财力,他们预料,提出铀之后,矿物里所含的新放射性元素一定还存在,那么一定能从提炼铀盐后的矿物残渣中找到它们。经过无数次的周折,奥地利政府决定馈赠一吨废矿渣给居里夫妇,并答应若他们将来还需要大量的矿渣,可以在最优惠的条件下供应。

(13)、那么居里夫人具有什么精神呢?所以请大家跳读课文,来说一说居里夫人都有哪些精神品质呢?                                        

(14)、居里夫妇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使全世界都开始关注放射性现象。镭的发现在科学界爆发了一次真正的革命。

(15)、1900年10月,两位德国学者瓦尔柯夫和吉泽尔宣称镭对生物组织有奇特效应。后经居里夫妇证实镭射线会烧灼皮肤。

(16)、 优秀作文+评委点评,既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好老师,也是老师作文教学的好帮手。

(17)、1898年7月,玛丽和丈夫发表一篇联合署名论文,宣布以“钋”命名所发现的元素,以纪念被瓜分的祖国波兰。1898年12月26日,居里夫妇将他们发现的第二个元素命名为“镭”(radium),拉丁文意为“射线”。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还创造出单词“放射性”(radioactivity)。

(18)、小故事大道理:看到障碍就意味着已经偏离了成功目标,可如果只盯住成功的招牌,我们也难免会与之失之交臂,正因时常注视自己、反省自己也是必要的。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二玛丽娅·斯可罗多夫斯卡娅,即著名的居里夫人,被誉为“镭的母亲”。她1867年11月7日诞生于俄国沙皇侵略者统治下的波兰首都华沙。父亲是华沙高等学校的物理学教授,使她从小就对科学实验发生了兴趣。

(19)、居里夫人的丈夫皮埃尔•居里认识到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中断了自己的研究计划,协助居里夫人进行实验。

(20)、 居里夫人            精神           (人格美)

(1)、这一发现把当时在物理学领域中信奉了几个世纪的整个理论翻了个底朝天。一些保守的科学家表示怀疑“镭在哪里?指给我们看看,我们才能相信!”皮埃尔和玛丽决心以事实来回答这一切怀疑。但是,要提炼出纯镭,必须要有大量的矿物和较大的实验室。沥青铀矿是一种最贵的矿物,他们买不起,后来在奥地利的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们花掉了全部的存款,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才买到十几麻袋沥青铀矿渣。居里夫妇就在一间破屋里开始了伟大的科学试验。

(2)、理化学校校长经过皮埃尔多次请求,才允许居里夫人使用一间潮湿的小屋作理化实验。在摄氏6度的室温里,她完全投入到铀盐的研究中去了。

(3)、(要求)(跳读课文,勾画显示居里夫人精神品质的语句;请以“我从文中第_____自然段________话中,读出居里夫人________的精神品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交流讨论)(5分钟)

(4)、她坚定地回答:“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不是研究者的‘个人’。”有几位朋友劝他们申请生产镭的专利权。玛丽·居里代表她的丈夫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不应该这样做。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

(5)、公司聘请了大量年轻的女孩子给表盘刻度涂刷“Undark”。

(6)、通过研究,她发现,能放射出那奇怪光线的不只有铀,还有钍。她把这些光线称为“放射线”,另外还有一种新的物质,也能放射出光线,且要比铀放射的光线强得多。她把它定名为“镭”,在拉丁文中,它的原意就是“放射”。

(7)、(明确)这样写增强了传记的感染力、真实性、可信度。

(8)、1891年,她到巴黎继续深造,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学业完成后,她本打算返回祖国为受奴役的波兰人民服务,但是,与法国年轻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的相识,改变了她的计划。1895年,她与皮埃尔结婚,1897年生了一个女儿,一个未来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9)、利用该技术,她得出首个研究结论,铀化合物的活性仅取决于其数量。她推测,辐射不是分子间某种相互作用造成的,而是来自原子本身。这一假说是否定自古流传的原子不可分割论的重要一步。

(10)、1891年,她到巴黎继续深造,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学业完成后,她本打算返回祖国为受奴役的波兰人民服务,但是,与法国年轻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的相识,改变了她的计划。1895年,她与皮埃尔结婚,1897年生了一个女儿,一个未来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11)、板书:镭               蓝色荧光       (颜色美)

(12)、从此以后,镭的毒性为大众所知,各种以镭为卖点的面包、矿泉水、牙膏、化妆品、水罐、保健内裤等,统统消失。

(13)、居里夫妇的实验室条件极差,夏天,因为顶棚是玻璃的,里面被太阳晒得像一个烤箱;冬天,又冷得人都快冻僵了。居里夫妇克服了人们难以想像的困难,为了提炼镭,他们辛勤地奋斗着。居里夫人立即投入提取实验,她每次把20多公斤的废矿渣放入冶炼锅熔化,连续几小时不停地用一根粗大的铁棍搅动沸腾的材料,而后从中提取仅含百万分之一的微量物质。

(14)、(4)我从文中第13自然段“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中,读出居里夫人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15)、居里夫人受过严格的高等化学教育,她在研究铀盐矿石时想到,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证明铀是惟一能发射射线的化学元素。她根据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排列的元素,逐一进行测定,结果很快发现另外一种钍元素的化合物,也能自动发出射线,与铀射线相似,强度也相像。居里夫人认识到,这种现象绝不只是铀的特性,必须给它起一个新名称。居里夫人提议叫它“放射性”,铀、钍等有这种特殊“放射”功能的物质,叫作“放射性元素”。

(16)、用于涂装的驼毛笔容易劈叉,工厂叫她们用嘴抿一抿。

(17)、镭女郎们这才意识到受骗了,于是将镭发光材料有限公司(RadiumLuminousMaterialCorporation)告上法庭。

(18)、她写了一篇非常简要的论文,由她的前任指导教授加布里埃尔·李普曼于1898年4月12日转交给法国科学院。即便如此,正如汤普森被贝克勒尔抢先,两个月前格哈德·卡尔·施密特已在柏林将类似的研究结果发表。

(19)、      居里夫人            精神         (人格美)

(20)、经过仔细的研究,居里夫人不得不承认,用这些沥青铀矿中铀和钍的`含量,绝不能解释她观察到的放射性的强度。

(1)、为了得到镭,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镭来。经过3年零9个月锲而不舍的工作,1902年,居里夫妇终于从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

(2)、1898年7月和12月,居里夫妇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他们先后发现了铀矿石中含有两种未被发现的元素,分别将其命名为“钋”和“镭”。其中前者为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而得名。

(3)、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

(4)、这份“微妙的快乐”源于志同道合的爱情。他们志趣相投,心意相通。在彼此的眼中,漫长而枯燥的研究过程是一种真正的浪漫。

(5)、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他们依然十分乐观地投入科学研究。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分析和实验中,终于提取出放射性元素镭。

(6)、镭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放射性的元素,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7周期,第IIA族,原子序数元素符号Ra。纯的金属镭是几乎无色的,但是暴露在空气中会与氮气反应产生黑色的氮化镭(Ra3N2)。

(7)、文中反复出现“快乐”一词,如“极大的快乐”“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最美好而且最快乐”“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等。对居里夫妇而言,为什么这段艰苦的经历是“快乐”的呢?

(8)、他们把这个伟大的发现交给工业界和医学界广泛利用,并不谋求个人的任何私利。

(9)、1898年7月,他们终于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一种放射性强度为同量铀元素400倍的少量黑色粉末。这是一种化学性质与碲元素相似的新元素,原子序数为居里夫妇建议把它叫做钋。

(10)、他们当时不了解放射性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因而没有采取防护措施。学校没有资助她的研究,她只得靠冶金和矿业公司、各类组织和政府的补贴维持研究的进行。

(11)、(过渡+教师小结)当我们从文章的具体描写中,体味了玛丽居里的美丽的精神品质的时候,回过头来看这篇文章的题目《美丽的颜色》,此时,你认为美丽的颜色有哪些含义?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