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26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适合入门读吗 (1)、从意志本身来看,意志是一种不自觉的、连续的盲目冲动,正如我们在无机界和植物界及其法则中所看...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适合入门读吗

(1)、从意志本身来看,意志是一种不自觉的、连续的盲目冲动,正如我们在无机界和植物界及其法则中所看到的一样,也像我们自己生命中的生物部分一样,这种盲目冲动的意志通过表象世界的附加物获得有关本身意志活动及所欲求的东西。这种东西不是别的,就是表象世界,就是生命。

(2)、叔本华的哲学,无论是这本书,还是他后期的作品,我叫做“鸡汤哲学“。这并不是贬义,因为他并不是一贯说教,而是有形而上学为之奠基——有形而上学做食材的鸡汤才更有味道!这也是康德的路线,只不过康德还没有下沉。在这个意义上,叔本华是康德的接班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篇4《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是由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著。叔本华是生命哲学的先驱,他非常敏感地感觉到人间的苦难,因而他的人生观了充满悲观色彩。叔本华一生致力于柏拉图、康德哲学的研究,蔑视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一著作分为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伦理学四个部分。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人类的思维至多只能表现出世界的外部现象,表现为一个接一个的事物,而不可能在本质上说明这些事物。在大千世界中,只有人与众不同,因为人具有意志,意志是人的`本性,是万物的基础、它单玄奥、超越时空,无原因、无目的,不可改变。意志在现象界中表现为不断上升的意识系列,处于永恒地无目的高一级形态与低一级形态的斗争中,因此与痛苦、灾难密不可分。艺术仅仅具有短暂地使人摆脱意志的作用,真正的解放只“生于打破自我个性的束缚”。他的哲学在一定程度通过尼采,影响了活力论、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以及人类学家的观念和方法。初读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的开篇第一句“世界是我的表象”。他认为,人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感触着地球,那么围绕着人的世界只作为表象存在着。我认为,主体的悟性至关重要,不同的主体将对事物获得不同的表象,每个主体所表象的内容应是有差别的。读完了本书的第一章节,我并没弄清作者真正所表达的思想,却对自己的生活重新做了思考。既然身外的世界只是自己的一个表象,我感知的事物,究竟是否真是事物的本身,我不能确定。仅仅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敏锐的洞察力,也不具备深刻的思想。这样,我的悟性极可能平乏或是愚钝,被我表象的世界一定是不够真实的,也相信我的周围也存在不少与我相近之人。我不再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言行都正确,试着去提高自己,试着去理解他人。我渴望《作为意志和表现的世界》这本书能为我平淡的思想播种上智慧的种子,

(3)、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叔本华分四个部分论述了世界的本质就是意志和表象。

(4)、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他周围的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着的,也就是说这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它对一个其他事物的,一个进行“表象着”的关系来说的。这个进行表象者就是人自己。掌握这一事实,乃是迈向哲学智慧的第一步。

(5)、相反,凡是背负着生命重压的人,凡是对生命抱着希望并肯定生命却憎恶生命的痛苦,尤其是无法再忍受艰苦命运的人,无法从死亡期求解脱,也无法以自杀来改进自己。冥府的阴森凄冷诱惑着所有人,并成为安息之地的虚假外表。大地夜以继日地转动,人一个一个地死去,但太阳依旧照耀着,永远日正当中。

(6)、叔本华哲学的出发点是康德的知识论。康德认为,世界其实并非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被主体的认识方式所决定的,他提出了“现象”与“物自体”的区分。现象就是由我们的感官和科学研究而认识的事物所构成的经验世界,物自体则是一个独立于我们的经验之外的世界。

(7)、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版序 

(8)、这些不常见的概念,如果用一般方式来表示就很难了解;但是我们希望通过即将提出的对现象的解释尤其是关于行动方面的解释来理解这些概念,这些对现象的解释一方面表现意志各个阶段的肯定,另一方面又表现各个阶段的否定。因为两者都是从知识来的,不过不是从以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来的而是从活的知识来的,这种活的知识只是以行动和行为表示的,也是不受独断见解影响的。

(9)、人们对外界世界的感觉经验并非认识世界的唯一渠道,至少不是他们认识部分世界的唯一渠道。叔本华指出,“人类可以借助内心了解事物的内在本质”。人的感觉经验认为,人类存在于从属于时空的外界中,同时也能够直接体验自身意志——这一体验与构成现象世界的一般心智活动并不相符。我之所以知道自己伸手去拿咖啡杯了,是因为我确确实实看到了,不过我早晚也会知道的,因为我有伸手拿咖啡杯的意愿。看到自己的手,我会认为它是现象世界的物体,但是我对它的其他认识并不取决于任何现象。叔本华认为,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意志与身体行为并非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身体是具体化的意志,即现象世界显现或表征的意志。

(10)、作者:(英)杰瑞米·斯坦格鲁 (美)詹姆斯·加维

(11)、“世界是我的表象”只是半个真理,完整的真理是世界还是意志。表象的世界是“现象”的世界,在它之外还有一个世界即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意志是这世界的内在本质,意志无处不在。而意志的可见性,其表现(客体化)就是人的身体的活动,就是事物的运动。

(12)、世界一方面完全是“表象”,另一方面也完全是“意志”。

(13)、同时,他认为,意志的本质是欲望,不受理性控制。比如一个人说“我想要喝水”,这就是一种欲求,意志在动物身上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性欲。

(14)、一半是客体,客体的形式是时间和空间,以及通过空间和时间而产生的杂多现象。

(15)、只有借助“同类相聚,异类相离”的方式才能获得。这个真理,即使不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同寻常,也必然给人深刻印象。

(16)、叔本华的哲学被称作音乐哲学是有道理的,他与歌剧作家曾经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友谊。在第三卷,叔本华比较了康德的物自体世界和柏拉图的理念世界。这两个世界都和表象世界是不一样的,要认识他们的形而上的世界需要形而上的知识,或者艺术。因为艺术的对象是美。

(17)、显然他们的目的是用最动人的方式来让人忘却个人死亡的悲伤而显现出自然的不朽生命,因此虽没有抽象的知识却告诉我们整个自然都是生命意志的现象和完成。这个现象的形式是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这些个体化作用而带来一种结果:个体必将生生灭灭。个体只是生命意志的特殊表现,但个体生灭对生命意志的影响并不比个体死亡对整个自然的损害更大。因为“自然”关心的不是个体而是族类,自然尽量保存族类,自然给族类提供丰富的种子和生殖冲动的巨大力量。相反,对“自然”来说,个体既无价值也不可能有价值,因为自然王国是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也包括这些无限杂多的可能个体。所以自然让个体毁坏,不但有千千万万的方式使个体因偶然事故而遭受毁灭,而且注定如此,自然在完成保存种族的目标时,就使个体陷入趋向毁灭的命运。

(18)、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生。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倾向。致力于哲学家柏拉图和康德著作的研究、蔑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的一生并不得志,在去世前几年获得声誉以前,一直过着隐居生活。

(19)、叔本华8岁那年,奉父命在法国巴黎学习了三年的法语。据他自己称,这是他一生中最愉快、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欢乐时光。之后,他回到了汉堡的父母身边,并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进入到一所商业学校读书,以便将来能继承父业。由于叔本华的父亲是商界名流,母亲又与文艺界人士素有往来,所以他家中常有名人雅士来往。也许就是因为这种环境,使得叔本华开始嫌恶商业生活的庸俗和那种世俗味道,心里从此便埋下了做学问的种子。可是,叔本华的父亲坚信文人多穷的观念,坚持不让其独子弃商从文。

(20)、叔本华悲观吗?笔者认为,他只是通过哲学的方式,来揭示世界的本质,让人摆脱肤浅的乐观主义。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

(1)、在这一部分,叔本华对道德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同情心是道德中可贵的品质,只有发扬同情心,才能遏制个人私欲,但是人们所能做的非常有限。最好的解脱之道,就是通过修行与禁欲,否定生命意志,这样才能跳出意志主宰的痛苦轮回。

(2)、本书是西方哲学界第一个融合了东西方思想的案例,书中很多观点都有轮回、入定、忘我、无常、贪嗔痴、看破红尘、慈悲、超脱、相、空等等印度宗教观点的影子,叔本华也对此供认不讳,极度尊崇东方古老智慧。其实他很多观点可以说有很重的佛教徒戒定慧的色彩。本书,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本德文版的佛经。

(3)、叔本华貌似悲观主义的理论,其实在向世人揭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幸福不仅是做加法,也需要做减法。

(4)、我们在死亡中所恐惧的根本不是痛苦,痛苦是死亡以前的事,我们时常借死亡来逃避痛苦,正如有时候在相反情形下,虽明知死亡即将来临却只为暂时逃避死亡而忍受极大痛苦一样。我们把痛苦和死亡区别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灾祸。我们在死亡中所恐惧的是个人的终结,同时,由于个人是生命意志的特殊客观化,个人的整个本性都与死亡搏斗。

(5)、摆脱人生痛苦的方法,就是进入审美状态,其中之一就是进入艺术领域,比如文学、绘画、音乐等。

(6)、我们来到世间是担负着罪孽的重担的,只因为要赎罪,我们的人生才那样的不幸,结果才是死亡。

(7)、自杀不是在否定生命意志,恰恰是一种极端的肯定,代表向它、向无限欲望的屈服。真正的否定是对欲求的合理的克制(这克制最好不要勉强),只满足自己一般的需要。与此相反,禁欲也是不妥的,尽管叔本华很推崇,但是中世纪的殉道士已经用血肉证明,对肉体的迫害并不能达到对灵魂的净化。可取的做法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已经讲过:大隐隐于市。

(8)、万物皆有意志,而意志在万物中则始终是完整的,不能说石头里面是意志的一小部分,人里面是意志的大部分。但意志的可见性,意志客体化的程度则有高低大小之分。

(9)、这原本是叔本华的博士毕业论文,其中批判了例行思考可以诠释或检验宇宙的假说。

(10)、在所有神话中最富于智慧的印度神话把死亡现象归结为破坏之神,如三位一体之神中最罪恶、最低下的湿婆神象征创造生殖,毗湿奴象征维护保存;就是说,不但以骷髅项链作为宇宙破坏者湿婆的象征,也以男性生殖器作为他的象征来说明生死现象,男性生殖器是生殖的象征,这是表示与死亡对立。这告诉我们,生殖和死亡是两个根本相关的现象,两者相互冲突、相互抵消。

(11)、本书附录是对康德哲学的批判,非常精彩,之前有专文介绍。

(12)、《读懂叔本华的第一本书:》的中心即外在世界只是感觉和表象的世界。但在表象世界的背后还存在一个意志世界,"世界是我的意志"。意志是万物的基础,整个世界就是意志,意志是唯一的、不可分的实体,人的认识和理性就是意志客观化发展到一定级别后的产物。生存意志是指宇宙万物的本质是生存下去的欲望。《读懂叔本华的第一本书:》不仅是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完美展示,也是他对人类的看法的完整记录。

(13)、详细介绍:《社会契约论》是由法国著名哲学家让-雅克·卢梭的著作,这部作品将主权、权利和政府以及民主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也是因此影响了当时的欧哲革命运动。

(14)、“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虽然只有人类才能在反省和抽象意识中思考这个真理,然而,却适用于一切有生命和有认识能力的人。如果人类能在反省和抽象意识中思考这个真理,他就获得了哲学的智慧。因此,人类就会明白,当自己认知太阳和大地时,认知的并非太阳和大地本身,而大地的手;他周围的世界只是表象,只是和意识有关的东西,和人类有关的东西。

(15)、如果一种东西,既不是表象,也不是意志,只是独立存在的对象,如康德所谓的“物自体”,这种东西就只能是虚构的,接受这种虚构,哲学就会走入歧途。

(16)、母亲对文化颇感兴趣,尤其是文学。她出版了几本小说,还组织文学沙龙。她很可能和魏玛知识界的几位代表人物有过恋情。这一点很可能让叔本华感到不安。叔本华公开抨击文学沙龙,认为它毫无用处,这无疑也让他的母亲感到不安。他的言辞还导致沙龙的很多客人找借口提前离席。他和母亲经常吵架,而且非常激烈,原因各种各样、无所不有。由于约翰娜要求儿子离开家,1814年,叔本华离开了魏玛,去了德累斯顿。虽然又过了24年他母亲才离开人世,但是两人从那之后再也不理睬彼此了。

(17)、个体中有意志,整个自然界也有意志,整个历史的表象都是意志内部争斗的结果。这与宋明理学的“理一分殊”异曲同工:万物都只是一个理,又各有其分,万物化生都是理在作用。也正是因为这样,我还是不能从本体论上理解意志就是物自体。

(18)、我们要特别认清,意志现象的形式或者说生命或实在的形式只存于现在,不是未来也不是过去。生命的形式只存在于概念中,如果遵循充足理由原则,就只存在于知识的关联中。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会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的唯一形式,也是永远不能从生命中拿走的可靠财富。“现在”永远和它的内容同时存在,两者永远固定、决不动摇。

(19)、这个真理决不新颖。它已包含在笛卡儿所从出发的怀疑论观点中。不过贝克莱是断然把它说出来的第一人;尽管他那哲学的其余部分站不住脚,在这一点上,他却为哲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康德首先一个缺点就是对这一命题的忽略,这在本书附录中将有详尽的交代。与此相反,吠檀多哲学被认为是毗耶舍的作品,这里所谈的基本原理在那里就已作为根本命题出现了,因此印度智者们很早就认识这一真理了。威廉·琼斯在他最近《论亚洲哲学》(《亚洲研究》,第四卷第164页)一文中为此作了证,他说:“吠檀多学派的基本教义不在于否认物质的存在,不在否认它的坚实性、不可入性、广延的形状(否认这些,将意味着疯狂),而是在于纠正世俗对于物质的观念,在于主张物质没有独立于心的知觉以外的本质,主张存在和可知觉性是可以互相换用的术语。”这些话已充分地表出了经验的实在性和先验的观念性两者的共存。

(20)、叔本华对艺术有极其深刻而丰富的认识,在所有的艺术中,叔本华最欣赏的就是音乐,他认为音乐是对意志本身的一种临摹,音符的高高低低、长长短短,就如同生命在意志支配下的运动,音乐不需要抽象的认识就可以把握,可以让人忘却那个表象世界的痛苦。但是,他认为,通过艺术的解脱只是暂时的。

3、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名言

(1)、世界是什么,世界就是人的表象,这是一条适用于一切有生命、能认识的生物的真理。人所认识到的一切事物并不是本身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人的表象,也就是意识中的东西。世界上的事物是相对于人而存在的。是依赖于主体的。比如人看见的太阳,其实并不是太阳,而是看见太阳的眼睛,是人的意识。叔本华的这种认识论强调了人的主观意识,而否定了一切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事物。

(2)、从我们以前所表现的观点来看,个人的自我主义,这种由认知主体所启发的特殊的意志现象不能为他永远存在的愿望带来满足和慰藉,正如他不会因为知道自己死后永恒世界仍存在而感到满足和慰藉一样,知道自己死后这个世界仍旧存在,这一点正是客观视角的同一观点,也是时间视角的同一观点。

(3)、现在不会摆开意志,意志也不会摆开现在。所以,如果生命真能令人满足,凡是以各种方式肯定生命的人就都认为生命是无限的,除了对死亡的恐惧并把死亡当作幻象,幻象可能剥夺“现在”,让他变得愚笨、畏惧;这是时间方面的幻象,与空间方面的幻象相似,空间幻象让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在地球上所占据的位置居上,而其他所有地点则都处下。同样,每个人都把现在和自己的个体连在一起,以为整个现在完全在此并且也以为过去和未来是没有“现在”的。

(4)、能认识一切事物,而本身不被任何东西所认识的,是主体。

(5)、这本书中叔本华对幸福和痛苦的认识,最能打动我,让我对生命价值,对痛苦和幸福含义有了不同的理解!虽然这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是对世界的消极认知,但对于我来说,透过这种思想,我对人生的追求有了更深的认知!

(6)、书籍介绍:“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作者建立在他的哲学本体论——意志学说的基础之上的人生哲学。通过“生的智慧”,尤其是通过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与实践,人可以克服意志,战胜欲望,从而解脱痛苦。作为叔本华的第1本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不仅是他哲学思想的完美展示,也是他对人类的看法的完整记录。

(7)、叔本华指出,意志是不灭的,不灭的意志驱动了世界无时无刻的运动。

(8)、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siN5YSkFYQlKFqNJlEHw提取码:rmdj  书名: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9)、(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英剧|美丽人生Lavitaèbella (1997)

(11)、“现在”的内容是什么?这要看内容的来源。促生这种内容并承载内容的就是:生命意志,或者说自在之物。但生命意志、自在之物,除了是我们自己,还能是什么?不管说“我们自己”,还是“自我”,不都是生命意志、物自体、自在之物的同义词吗?

(12)、脾气火暴,曾把一个女裁缝推下楼梯(因为受不了她的吵闹并且多次劝阻都没有效果,他为此还特意写过一篇论噪音)并造成她残疾,因此叔本华需要按季度付给她终生补偿。

(13)、叔本华认为,理念是意志和表象的中间环节,把本质与现象连接了起来,把认识从意志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这就是审美状态。

(14)、在作这个补充之前,也就是在这第一篇里,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考察世界的这一面,即我们所从出发的一面,“可知性,的一面;因此,也必须毫无抵触心情地将当前现成的客体,甚至自己的身体(我们就要进一步谈到这点)都仅仅作为表象看,并且也仅仅称之为表象。我们希望往后每一个人都会确切明白我们在这样做的时候,只仅仅是撇开了意志;而意志就是单独构成世界另外那一面的东西,因为这世界的一面自始至终是表象,正如另一面

(15)、叔本华出生在但泽,父亲海因里希是位非常成功的商人。1793年,普鲁士占领但泽后,父亲的政治立场导致全家人被迫付出很大的代价,搬到了汉堡市。父母鼓励他学习各种语言(他熟练掌握了6种语言),曾资助他去巴黎和英格兰读书。虽然叔本华更喜欢学术生活,但是为了让父亲高兴,他一开始先在汉堡市当店员。父亲自杀后,叔本华再也不愿意继续从商了,对合理收入也没什么兴趣,于是便转向了学术生活。他一开始在格丁根大学攻读医学,后来又转而学哲学。在导师的建议下,他重点学习了柏拉图与康德的哲学思想。这两位哲学家,外加印度教和佛教的些许感化,对叔本华的思想产生了持久影响。他在耶拿大学递交了博士毕业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然后回到了母亲的家乡魏玛。

(16)、意志的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完全可以和不能解除的口渴相比。但是一切欲求的基地却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所以,人从来就是痛苦的。如果相反,如果人的欲求得到了满足,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地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

(17)、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

(18)、“模仿别人的属性和特点比穿别人的衣服还要可耻的多,因为这就是自己宣告自己毫无价值。”(的确,我有什么独到的想法和观点?我这颗大头中,有多少东西究竟是自己的?我创造了什么?) 

(19)、因此又产生了下述情形,我们自认为的不朽不灭的意识作为明白清晰的知识,的确让我们想到死亡时却不会毒害理性的生命,因为只要它面对生命并注意到生命,这个意识便是一种对生命的爱,这种爱维持万物生存并使万物生生不息、长存不朽,然而却不会使人避免死亡恐惧的侵袭,而当某种特殊情形刺激人联想到遭遇死亡的威胁时逃避死亡的种种方法,他就是在考虑死亡。正如只要他认识那种生命时就不得不承认生命中的不朽一样,当他面对死亡时也不得不承认死亡的事实,即不得不承认时间中的特殊现象在时间中的终结。

(20)、“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并且,要是人真的这样做了,那么,在他那儿就出现了哲学的思考。于是,他就会清楚而确切地明白,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着地球;就会明白围绕着他的这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着的,也就是说这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它对一个其他事物的,一个进行“表象者”的关系来说的。这个进行“表象者”就是人自己。如果有一真理可以先验地说将出来,那就是这一真理了,因为这真理就是一切可能的、可想得到的经验所同具的那一形式的陈述。它比一切,比时间、空间、因果性等更为普遍,因为所有这些都要以这一真理为前提。我们既已把这些形式都认作根据律的一些特殊构成形态,如果其中每一形式只是对一特殊类型的表象有效,那么,与此相反,客体和主体的分立则是所有那些类型的共同形式。客体主体分立是这样一个形式:任何一个表象,不论是哪一种,抽象的或直观的,纯粹的或经验的,都只有在这一共同形式下,根本才有可能,才可想象。因此,再没有一个比这更确切,更不依赖其他真理,更不需要一个证明的真理了;即是说:对于“认识”而存在着的一切,也就是全世界,都只是同主体相关联着的客体,直观者的直观;一句话,都只是表象。当然,这里所说的对于现在,也对于任何过去,任何将来,对于最远的和近的都有效;因为这里所说的对于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有效;而又只有在时间、空间中,所有这些(过去、现在、未来、远和近)才能区别出来。一切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只是为主体而存在。世界即是表象。

4、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百度云

(1)、因此他对死亡不会恐惧,就像太阳不会对夜晚恐惧一样。在《薄伽梵经》中,当有修将军看到成列的军队时深感良心不安,灰心丧气地希望放弃战争以避免成千上万的人死亡时,克里修那便提醒这位弟子坚定意志。克里修那使他认识到不必为死之忧而拒绝战争,成千上万人的死亡不能再阻止他了;于是,也发出战争信号。在歌德的《普罗米修斯》中,尤其是当他说下面这段话时——

(2)、另一半是主体,主体不在空间和时间中,在所有知觉者中,主体是当下的、完全的和未曾分化的。

(3)、在这第一篇里,我们只从上述的这一方面,即仅仅是作为表象的一面来考察这世界。至于这一考察,虽无损于其为真理,究竟是片面的,从而也是由于某种任意的抽象作用引出来的,它宣告了每一个人内心的矛盾,他带着这一矛盾去假定这世界只是他的表象,另一方面他又再也不能摆脱这一假定。不过这一考察的片面性就会从下一篇得到补充,由另一真理得到补充。这一真理,可不如我们这里所从出发的那一个,是那么直接明确的,而是只有通过更深入的探讨,更艰难的抽象和“别异综同”的功夫才能达到的。它必然是很严肃的,对于每一个人纵不是可怕的,也必然是要加以郑重考虑的。这另一真理就是每人,他自己也能说并且必须说的:“世界是我的意志。”

(4)、世界是意志的,是一个痛苦的世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篇2《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是叔本华的代表作品,书中叔本华的思想晦涩难懂!有一个有去的故事足以证明:在叔本华当柏林大学教授的时候与黑格尔在同一时间授课,结果,每次黑格尔的课堂都座无虚席,而叔本华仅有两三个学生!

(5)、我们总是都迈着焦急的步伐,来去匆匆的走在路上,只求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别人眼中的所谓成功,无暇慢下来欣赏沿途的风景,甚至无暇对别人报以一个善意的微笑,每天都活在焦虑中不可自拔。

(6)、(5)理性及表现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

(7)、关于想象力与幻想力的说辞,倒是让我想到王佐良老先生在论述英国文学史中的引用柯尔律治评《失乐园》的妙评。想象力背后有足够强大的理性支撑,看似天马行空,实则力度十足;而幻想力更多是一种意识的流淌,好的幻想力如同梦境自然舒展,而低级的幻想力则是痴人呓语,但它们都缺乏一种力量。显然我是站在想象力这边的,这里面是《失乐园》、《白鲸》、《呼啸山庄》的世界。

(8)、在作这个补充之前,也就是在这第一篇里,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考察世界的这一面,即我们所从出发的一面,“可知性”的一面:因此,也必须毫无抵触心情地将当前现成的客体,甚至自己的身体(我们就要进一步谈到这点)都仅仅作为表象看,并且也仅仅称之为表象。我们希望往后每一个人都会确切明白我们在这样做的时候,只仅仅是撇开了意志;而意志就是单独构成世界另外那一面的东西;因为这世界的一面自始至终是表象,正如另一面自始至终是意志。至于说有一种实在,并不是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方面,而是一个自在的客体(康德的“自在之物”可惜也不知不觉的蜕化为这样的客体),那是梦呓中的怪物;而承认这种怪物就会是哲学里引人误入迷途的鬼火。

(9)、因为这样的论调,所以叔本华总是被扣上“悲观主义”的帽子。但是,叔本华并非只提出了问题,而不去寻求解脱之道。

(10)、没有一种科学是彻头彻尾都可以证明的,科学的一切证明必须还原到一个直观的,也就是不能再证明的事物,直观是一切证据的最高源泉,只有直接或间接地以直观为依据才有绝对的真理;并且确信最近的途径也就是最可靠的途径,因为一有概念介于其间,就难免不为迷误所乘。

(11)、不过,在本卷中,我们只打算考虑我们当作出发点的那一面,也就是可以认知的一面,表象世界的那一面。我们必须毫无保留地把一切显现出来的对象,甚至我们的身体,也只当作表象。这样,我们就暂时把意志放到一边了,因为意志形成世界的另一面。

(12)、对意志来说,生命是确定的,生命的现象是确定的,同样,“现在”也是确定的。所以我们不必探讨出生之前的过去,也不必探讨死亡之后的未来;我们要认识“现在”,要认识这个表现意志的形式。

(13)、因此,意志是人的本质,也是世界的本质。作为人和宇宙之源的意志并不是一种具有某些固定性质和特征的东西,它是一种纯粹的倾向,没有任何原因,没有任何基础,也不服从任何目的,是一种绝对自由的意愿。

(14)、感觉到时间的存在,就无聊。感觉到身体的存在,就痛苦。

(15)、所以任何人都能说:“我始终是‘现在’的主人,它将和我的影子一样永远伴随着我;我从不惊讶‘现在’究竟从何而来,为何恰好处身当前。”我可以把时间比作一个永远转动的圆圈:不断下沉的半边好比是过去,不断上升的半边好比是将来,而水平切线和圆周接触之处就好比是没有延展痕迹的现在。切线并不随着圆圈旋转,“现在”是客体和主体相接的点,它不是可知现象,却是一切可知现象的条件。时间像永不止息的河流,而“现在”则是河水流过的石头,但河水没有把石头冲走。作为物自体的意志和认识主体一样不受充足理由原则的支配,认识主体就是意志本身以及意志的表现。

(16)、叔本华的书里关于人生的部分充满了“痛苦”的字眼,只是他或许是悲观主义,但绝对不是一个大众意义上的消极主义者,更多是认清现实而已。这里我不做学术探讨,有学术探讨意向的朋友自行阅读相关资料。只是作为一个写作的人,我对形容词、名词是极度敏感,那一个个的“痛苦”字眼在我的意识中碰撞,我下意识地发现自己无法给“痛苦”下一个严谨的定义。我问自己什么是痛苦?我说不上来;我又问自己我痛苦吗,我也说不上来;我又问自己痛苦过吗,我似乎忘却了。如果我连痛苦这些词(当然还包括幸福)都不能严格地理解,我又怎能理解叔本华呢?叔本华如果不严格定义痛苦,他又如何论述自己的观点呢。下定义某种程度是模糊细节的手段,一个人如果不能模糊一定的细节,他无法归纳,无法抽象化概念。我知道我是我,可是我是男人吗?如果我是男人,那我的哥哥是男人吗?可是我和我哥哥不一样啊,瞬间陷入到白马非马的诡辩了。哲学上尽管批判我吧,文学某种程度站在了白马非马这一边。

(17)、叔本华对艺术有极其深刻而丰富的认识,在所有的艺术中,叔本华最欣赏的就是音乐,他认为音乐是对意志本身的一种临摹,音符的高高低低、长长短短,就如同生命在意志支配下的运动,音乐不需要抽象的认识就可以把握,可以让人忘却那个表象世界的痛苦。

(18)、本书的观点简言之就是世界的本质是一个大意志(这个很有唯心主义的味道),世间万物都同属一个意志,虽然人人都是一个小宇宙,但都是人类种族这个较高意志的一部分(我很小的时候曾经悟出一个道理,他人就是我,不过现在大了,反倒想不明白了),这个我们只能通过感官认知而实际永远不可知的世界只是意志的外在表现,受时间空间因果律的限制;意志的本质是欲望、追求、满足、再奔赴下一个欲望的满足,如此永无止境;因为这种永不满足的特点,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烦恼和某个欲望满足后的空虚无聊;解脱之道是认识到世界及意志的本质,认清自我,放弃小我,加入大我。

(19)、这个真理并不新鲜。早在笛卡儿哲学的怀疑思想中就隐含着。不过,贝克莱却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这个真理的人,他为哲学提供了永久的贡献,尽管他哲学中的其余部分没有永久价值。而康德的主要错误就是忽视这个原则。

(20)、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以惊人的悲观主义著称。他的著作当然不适合在海边阅读。他的悲观主义究竟是哲学发现的结果,还是他的哲学思想受到悲观主义的影响,不得而知,或许二者都源自他郁郁寡欢的性情。他的母亲约翰娜称,儿子年幼时期就“经常思考人世间的不幸”。不过,他的冥思苦想造就了19世纪的一部哲学经典:《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稍后会介绍这本书。

5、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线阅读

(1)、这个真理决不新颖。它已包含在笛卡儿所从出发的怀疑论观点中。不过贝克莱是断然把它说出来的第一人;尽管他那哲学的其余部分站不住脚,在这一点上,他却为哲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康德首先一个缺点就是对这一命题的忽略,这在本书附录中将有详尽的交代。与此相反,吠檀多哲学被认为是毗耶舍的作品,这里所谈的基本原理在那里就已作为根本命题出现了;旧此印度智者们很早就认识这一真理了。威廉·琼斯在他最近《论亚洲哲学》(((亚洲研究》,第四卷第64页)一文中为此作了证,他说:“吠檀多学派的基本教义不在于否认物质的存在,不在否认它的坚实性、不可入性、广延的形状〔否认这些,将意味着疯狂),而是在于纠正世俗对于物质的观念,在于主张物质没有独立于心的知觉以外的本质,主张存在和可知觉性是可以互相换用的术语。”这些话已充分地表出了经验的实在性和先验的观念性两者的共存。

(2)、第生命的悲剧意识及由禁欲而来的永恒的解脱。

(3)、对生命意志来说,生命是确定的,生命的形式是无穷的现在,尽管个体、理念的现象在时间中生生灭灭,像瞬息即逝的梦幻,从不长久。因此,纵使我们早已知道自杀是一种徒劳无益的愚蠢行为,但是当我们进一步探讨时,更会觉得自杀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4)、人类没有全然丧失一切。叔本华指出,意志如果得不到顺从或完全满足,就很可能通过审美静观降低内心的渴望。人们看到一盘水果后的反应与观赏一盘水果的静物写生内心的感受存在明显区别,虽然算不上超然存在。看到一盘水果后,人们内心的意志很可能会被调动起来,想吃水果。但是,他们观赏水果的静物画时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而是很容易对柏拉图提出的形式进行反思,类似无利害、无意志的静观。

(5)、叔本华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意志的盲目冲动,看似在追求幸福,实际上与幸福越来越远。

(6)、康德说,人们感知到的世界是由心智构成的,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依赖于时空,并由感觉来组织。多亏有了认识,人们在感知外界事物时不仅从时空角度考虑,而且从彼此之间的因果律考虑。叔本华在上述这些方面的认识都源自康德——不过他巧妙地将康德提出的复杂范畴结构简化为了一条原则。关键是,他沿用了康德对人们所感知到的现象世界(表征世界)与自在之物的实体世界,即区别于经验的现实(也就是叔本华所谓的“意志世界”)二者之间的区别。不过,康德认为人类永远都不可能完全认识实体世界。这一点叔本华并不认同,他认为事实上人对世界的认识正是世界本身。

(7)、这一点,我们已经认识得很清楚,虽然意志的特殊现象在时间上有起始有终结,但作为物自体的意志本身却并未受到影响,与一切对象相关而不被认知的主体也没有受到影响。对意志来说,生命永远是确定的。这一点不应算是不朽论,因为永久并不比短暂更需要意志或认知主体,也并不更需要世界的灵魂之窗。两者都是只在时间中才有效的属性,而意志和纯粹的认知主体却在时间之外。

(8)、你知道什么是痛苦吗?我不清楚,我也不知道我痛苦过没有。不光是痛苦,诸如幸福、绝望、希望这类词对一个写作的人又有什么具体的意思呢?当你看到这个世界足够多的面,足够高的维度,或许它们只是一个东西而已。我不再去想这些名词和形容词,它们让我落入了人生的圈套。人生应该只是一个动词,一个个的动词,一连串可以长过《尤利西斯》的动词,所以我应该就这样走着,一直走着吧,渐渐记得那些过去,渐渐看到那些未来,渐渐握住了现在。帕斯卡说太老和太过于年轻,都影响判断,而我即便在最好的年龄也拒绝做出判断这一行为。

(9)、假如世上有所谓先天真理的话,这就是先天真理:它表现的是一切可能的和可以想象的经验的最普遍形式,这种普遍形式比时间、空间或因果关系更普遍,时间、空间或因果关系都以它为先决条件。我们知道,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只是充足理由原则的各种不同样态,每种样态只能适用于某类特殊表象;而客体和主体的对立,则是所有这些表象的共同形式,也是产生或设想任何抽象、直觉、经验、观念的唯一纯粹形式。

(10)、然而,这种逃避只是短暂的——人们不可能一直盯着画看。要想持久摆脱意志的控制,就需要像圣贤一样放弃生命。虽然比较罕见,但是人们有可能完全认清事物的真正本质。他们可以理解所有生命无用的本质以及其表象,即唯一统一宇宙意志的盲目渴望。禁欲行为、放弃所有满足感以及厌恶生活,是人们否认并削弱,甚至全盘消灭意志的唯一方式。叔本华认为,佛教徒的思想是正确的,或者说基本正确。终极状态根本不是充满纯粹的满足与永恒快乐的天堂,而是虚无的涅槃。在叔本华看来,最接近幸福的做法就是自我消亡。

(11)、叔本华的哲学被看作简单的,我也是被这种观点带去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说法。

(12)、来自世俗的快乐,剧场、游览、娱乐并不能使愚人忘掉烦恼。

(13)、所以,生命因意志而起,与意志如影随形。如果意志存在,生命、世界也就存在。所以生命就是确保生命意志,只要我们满怀生命意志,就不必对自己的生存感到恐惧,即使面对死亡时也应镇定。诚然,我们看到个体的生生灭灭,但个体只是现象,它只在充足理由原则和个体化原理分不开的知识上才存在。当然,对这种知识来说,个体由此获得生命而把生命当作一种赐予,但实际上个体来自无,因此死亡让这种赐予丧失了,最终化归于虚无。但是我们希望从哲学的观点来看生命,换句话说,就是根据生命的理念来看生命,在这个范围内我们将发现,意志、一切现象中的物自体、知觉这些现象的认知主体根本不受生死的影响。

(14)、这个原理应用的范围非常广,因此,所有客体对象,就其只是对象、表象而言,完全可以回溯到这个原理,客体间的关系也只依赖这个原理。事实上,客体间的关系只是相对的;不过,更为直接。我还表示过,充足理由原理普遍表现的必然关系,出现在其他形式中,这些形式与客体对象按其可能情形分化的种种类别是一致的,正确的分类就是借这些形式的考验得来的。

(15)、这个表象世界,也就是康德所说的“物自体”或者“自在之物”,康德认为“物自体”不可知,叔本华则认为,“物自体”是可以把握的,它就是所说的“意志”。主体就是认识世界的我们,而客体就是我们认识的世界。然后,叔本华断言:客体是主体的表象,亦即,世界是我的表象。

(16)、详细介绍:叔本华在完成这部作品的时候年仅28岁,以至于影响了几代哲学家。书中将忧伤和悲观的理念用唯意志论的语调的描述出来,细节非常之多,很值得细细品味。

(17)、具有常乐的特殊个性的人士,他所拥有的高度的理智,别人所追求的那些快乐,对他来说不但是多余的,甚至是一种负担和困扰。

(18)、理论上而言,意志就是生存意志,但是它表现为欲望的持续悸动与努力,不存在特定的目标或对象。它没有方向性,盲目而且缺乏理性,旨在推进一切。更确切地说,它就是一切。正是意志的盲目性与缺乏理性导致了叔本华著名的悲观主义哲学的产生。人类的生活充满了永恒渴望,偶尔会体验到短暂的满足,但是往往备感挫败。当意志实现自我满足后,人们很快就会感到“生活枯燥无味”,于是再次唤醒拼搏意识。人生在世,总会不断强化意志,但是往往只是徒劳。他们会发现人生并不理想,这是所有美好世界中最糟糕的情形。叔本华的事物内在本质认识中很容易会透露出生活无用论:

(19)、“一切幸福都建立在我们可能要求的和实际获得的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上。”

(20)、可是,他的身体却是他自己的对象,因此,身体就是表象。身体是许多对象中的一个对象。尽管它是直接对象,也还是要受对象法则的限制。像所有知觉对象一样,身体也存在于知识的普遍形式,即空间和时间之中;空间和时间,是构成杂多现象的两个条件。

(1)、图/日本摄影师MikiTakahashi超现实作品

(2)、生命固定于意志之中,而“现在”则固定于生命之中。当然,如果我们想想过去数千年,想想这数千年中千百万的人,我们会问,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变成了什么?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只要回想自己过去的生活,并想象、回忆过去的情景,然后再问问,过去的整个生活情景是什么?它变成了什么?过去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怎样的,对千百万人的生活也是怎样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假设,因“过去”被死亡所决定,所以我们才能够获得新的存在呢?我们自己的过去,过去中最近的一段时间甚至昨天,在现在看起来只是空虚的幻梦,千百万人的过去也都是如此。

(3)、痛苦是根本的、永久的,而幸福是暂时的、相对的。人们消除痛苦的努力,除了改变痛苦的形态之外,对痛苦本身毫无影响。即使在消除某一形态的痛苦上获得成功,但其代价是立刻又有更多的其他形态的痛苦接踵而至。而且,痛苦暂时被幸福所代替的同时,无聊又会紧随幸福,占据人的头脑,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的之间来回摆动。由此可知,人的生命就是不停地追逐新的欲求,而这种追逐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但从生到死,每个个体的人都在忙碌的为此奔波着。这就是人生的真谛。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篇3叔本华似乎是一位很受欢迎的哲学家,这与他活着可不同,更不比他的早年。他看不起黑格尔,可是最后,自己的名字还要写在黑格尔式的哲学史上才能被真正看到。

(4)、我们现在所考虑的一面,即表象世界,具有根本的、必然的和无法分开的两半。

(5)、因为这样的论调,所以叔本华总是被扣上“悲观主义”的帽子。但是,叔本华并非只提出了问题,而不去寻求解脱之道。

(6)、过去是什么呢?现在又是什么呢?反映生命的意志和摆脱意志的知识,通过知识在生命的镜子里清晰地看到意志。凡没有认识这一点的人,或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的人,一定要在上述关于过去许多世代人类的命运问题之外提出下述问题:为何这位提问者能得此大幸,认识这种宝贵的、匆匆即逝的和唯一实在的现在?

(7)、“现在”是意志客观化最重要的形式。“现在”把时间分割,从两个方向无限地延伸,好像数学上的点一样,并且固定不动;像没有凄冷的夜晚而永远处在正午时刻一样,太阳似乎将沉入黑夜的怀抱,其实是不断燃烧。所以,如果一个人对死亡恐惧,以为死亡是自己末日的话,就好像他以为太阳会在夜里大叫:“伤心呀!我沉入了永久的黑夜。”

(8)、叔本华在一处角落说道,有两类作家,一类是为写而写,他只是分享自己的观点;而另一类是为钱写作,他们只是凑够页面的空间。我需要为钱写作,但总的来说,我是第一类写作的人,我并不把自己成为作家。

(9)、在这第一篇里,我们只从上述的这一方面,即仅仅是作为表象的一面来考察这世界。至于这一考察,虽无损于其为真理,究竞是片面的.从而也是由于某种任意的抽象作用引出来的,它宣告了每一个人内心的矛盾,他带着这一矛盾去假定这世界只是他的表象,另一方面他又再也不能摆脱这一假定。不过这一考察的片面性就会从下一篇得到补充,由另一真理得到补充。这一真理,可不如我们这里所从出发的那一个,是那么直接明确的,而是只有通过更深入的探讨,更艰难的抽象和“别异综同”的功夫才能达到的。它必然是很严肃的,对于每一个人纵不是可怕的,也必然是要加以郑重考虑的。这另一真理就是每人,他自己也能说并且必须说的:“世界是我的意志。”

(10)、一旦真正明白了他的理论,人就会更好的洞悉这个世界,认识自己的言行,减少意志盲目冲动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伤害,以一种平和从容的心态追求幸福,达到人生的圆满。

(11)、任何个别人的生活,如果是整体的一般地去看,当然总是一个悲剧;但是细察个别情况则又有喜剧性质。所以认识作为意志的“清静剂”又带来真正的清心寡欲时,才是达到解脱的途径,才因而是值得敬重的。

(12)、“音乐根本不像其它艺术,它不是理念的摹本,而是世界本身的摹本”,我们可以明确看到这一点,音乐要更“抽象”。这一部分也是最难受的,因为我压根不懂音乐,所以也听不懂叔本华在说什么。

(13)、这种不健全的观点,我们将在下章用另一种真理来改正,那种真理不像这里所说的真理那样直接、确定,只能靠更深一层的研究和更严格的抽象作用才能获得,

(14)、《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于1818年出版,结果并没有引起读者的兴趣。于是,叔本华就去柏林演讲,希望能争取公众的支持,还刻意把演讲时间安排得和黑格尔的演讲时间相冲突,结果却输得很惨。他认为黑格尔只不过是个“碌碌无为、愚蠢、可恶、令人反感而且无知的江湖骗子”。结果,他的演讲厅里空无一人,那之后他再也没有尝试过。不过,他坚信自己的作品具有内在价值——认为它能够切实地解决所有哲学问题。这部著作的第二版内容得到了扩充。一直到叔本华晚年的时候,这本书和其他作品才得以为他赢得名望,让他如愿以偿。

(15)、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生。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倾向。致力于哲学家柏拉图和康德著作的研究、蔑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的一生并不得志,在去世前几年获得声誉以前,一直过着隐居生活。

(16)、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zGnC0lQFqIUxDtbNC4m7Q提取码:wk7d 书名: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7)、叔本华对康德是充满赞美之情的。在对康德哲学批判的附录标题上,他引用了伏尔泰的话:真正的天才可以犯错而不受责难,这是他们的特权。

(18)、叔本华坚决规避唯我论,否认只存在一个心智,其他一切都只是表象,认为整个世界都反映了意志。人们只要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是意志,就会明白同样的意志不仅存在于类似于人类与动物内心世界的现象中,而且他们通过不断反思也能够发现植物的内在生长力量,即形成晶体、使磁铁转动的力量……他们会认识到所有这些意志只是在不同现象中有不同表现,但是其内在本质是一样的。

(19)、威廉·琼斯爵士4在他最后一篇《论亚洲哲学》(亚洲研究,卷第284页)的论文中指出:很久以前,印者就认识到这个真理,并把它作为吠檀多哲学的基本论旨。他在这篇论文中说:“吠檀多学派的基本论旨,不是否认物质存在,也不是否认物体是固体、不可入和具有外延的(否认这些东西,不明智),而是纠正一般人对物质的观念以及主张物质不具有独立于心灵知觉之外的本质;存在和可以知觉是同义语”这些话充分说明了实际经验和超越的观念是一致的。因此,在本卷中,我们只从表象方面来看世界。如果有人打心眼儿里不愿把世界只当作自己的表象,自然地就会了解到,不管这个观点如何如何真实,也只是偏执一词,只是任由意识的抽象作用而导致的谬误;然而,这种观念,却难以摆脱。

(20)、1814年,他以《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接着他用4年的时间完成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这也是他的代表作。

(1)、叔本华,1819年发表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为四册,其中包括: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这部书标志了叔本华思想发展的顶点。尽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经过了19年的“无声的愤慨”之后,他在1836年发表了短篇论文《论自然界中的意志》。叔本华这篇文章灵巧地运用了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的疑问和发现来维护他关于意志的学说。在前言中他公开地对“骗子”黑格尔及其帮派予以沉重的抨击。然而直到1853年之后,叔本华的哲学才为世界所重视。

(2)、世界上的一切,都具有以主体为条件,并为着主体而存在的性质。那认识一切而不为任何的事物所认识的,就是主体。因此主体就是这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现象、一切客体一贯的、经常作为前提的条件;原来凡是存在着的,就只是对于主体的存在。因此,作为表象的世界,有着本质的、必然的、不可分的两部分:一半是客体,另一半是主体。

(3)、凡是在已经过去或尚待出现之际生生灭灭的东西都是借自现象的,使生灭有可能的形式都属于这种现象。“过去是什么?过去就是现在。将来是什么?将来就是过去。”人们说这些话,严肃而恭谨,不是当作比喻而是就事论事来理解的。生命是意志牢牢把握的,而“现在”又是生命牢牢把握的。

(4)、本文选自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刘大悲译,哈尔滨出版社2015年版。

(5)、当那好几百代的人,那些世代英雄和哲人都在过去的黑夜里湮没无闻、化为乌有、无人知晓的时候;可是他,他那渺小的我,为什么还存在着呢?当然还可以这样问:为什么这个现在,他的现在,到目前还能存续不断,为何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殆尽呢?

(6)、认识虽可以为意志服务,但在从低等动物经高等动物,发展到人以后,有时可以成为例外。认识可以从为意志服务中摆脱出来,这时就从认识个别事物过渡到认识理念了。主体已不再仅仅是个体的,而已是认识的纯粹而不带意志的主体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