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名人读书法的故事精选120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古代名人读书法 1、古代名人的读书法 (1)、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

古代名人读书法

1、古代名人的读书法

(1)、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

(2)、学而时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这里包含着两个互相联系着的重要方法:在读书时先要“学”,然后是“时习”。孔子提倡带着治学的目的和方法来读书,即“以学为读”,反对“为读而读”。“时习”是指时时反复温习和复习.

(3)、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的。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约5万多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

(4)、耳读法虽然产生于古代,但现今仍有实用价值。已故著名学者邓拓就很推崇杨大眼的耳读法。他说,耳读法很适用于年老而不能看书的人,也很适用于现代的许多大政治家。这些大政治家,往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阅读和处理一大批书报和文件等等。他们既没有三头六臂,于是对一般的资料和文件,就只好由若干秘书人员分别帮助阅读和处理,而把最重要的字句念一两遍,如此看来,杨大眼的耳读法倒并不是落后的方法。

(5)、所有书都胡子眉毛一把抓的读,读完和没读差别不大;囫囵吞枣的读书,一知半解,也不能很好的消化。

(6)、作为一代大儒,顾炎武对于读书之法自然有其独到见解。一是广采博览。顾炎武自幼博览群书,对一些经典著作几乎都能背诵,而且非常关心时事,常专心搜罗当时的时事著作、公文、邸报等,对一些重要内容都亲手抄录,尤其是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则广泛参考有关资料,穷源探本,提出自己的看法。

(7)、“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是读书要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8)、二是,要有固定的业余时间,形成一个习惯,长期坚持,才能积少成多。

(9)、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是很著名的一种读书方法。这里的“八面”,是指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将研究对象分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后各个击破。

(10)、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他在《无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11)、其次是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曾国藩喜欢读史,而且是坚持不懈的阅读,无论寒冬酷暑,无论身处何境,身边总是带着书,这样的人算得上真正把读书当成生命中的事业了。

(12)、读书有很多种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让我们来看看古代名人都是怎么读书的,并从中借鉴一些好的读书方法。

(13)、看来,古人早就知道利用业余时间阅读的重要性。

(14)、他提倡读书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

(15)、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

(16)、人的精力有限,而知识无限,我们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但我们可以集中有限的精力去读一本书,把一个问题研究透彻,这才是聪明的读书方法。

(17)、我们很少有人能过目不忘,大多数是读过就遗忘了,脑海里只有一些或残缺或浅浅的印象。

(18)、“大其心”而“使自得”,是说读书“当玩味大意,就自己分上实着体验……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朱熹)。或者如程颐所说:“读书当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见矣。”

(19)、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的。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约5万多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他说:“虽书卷浩繁,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的确,这样日积月累,一部部书籍就被他背熟了。这种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集腋成裘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20)、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他在《无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2、古代名人读书法的故事

(1)、为什么要循序渐进呢?朱熹以生动的比喻说,“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

(2)、1935年他写过一篇《随便翻翻》的短文,专门介绍了他称为消闲的读书“多翻法”。他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看看序、前言、后语、目次,读上几页内容。”他认为“多翻”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增长知识,帮助人们全面认识纷繁复杂的世界。尤其在今天,出版物剧增,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迅速获得有关新信息。

(3)、读书,除了读以外,更要会选书,要读适合自己的书。

(4)、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虽然是有所专指的,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想想看,倘若不论读什么书都去“求甚解”,那你一辈子能读几本书呢?对有的书就可以“不求甚解”,翻翻便过去了;有的书,可暂时“不求甚解”,等到需要“求甚解”的时候,再“求甚解”。

(5)、你读过的书,都变成了你骨子里的修养气质,甚至改变了你的精神面貌。

(6)、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

(7)、“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8)、本文原载于《石家庄日报》。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9)、可见,他把读书当成业余消遣,在他看来,读书和采菊锄地一样,都是自然而然的,是人的活动,不要附加太多的东西。

(10)、当然,董遇所处的汉代,与我们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和节奏有很大的差别,但他那种善于抓紧一切空余时间的精神,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是适用的。

(11)、诸葛亮读书也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地作息,“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他对好友们说:“你们几位从政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三人反问诸葛亮“仕途”如何,诸葛亮“笑而不答”。

(12)、“校”即校勘。在印刷术投入使用前,古书都曾经历过以记诵文本和抄本形式流传的阶段,记诵或抄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差错,致使同一典籍的文本在辗转流传之中变得差异极大。

(13)、南宋人陈善词条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14)、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哪“三余”呢?

(15)、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的。

(16)、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与“研”,因为书中的“微言精义”所包含的丰富深邃的内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穷”。在精读中,郑板桥还比较注意“问”。

(17)、抓住这三种空余时间来读书,肯定会有收效。当然,董遇所处的汉代,与我们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和节奏有很大的差别,但他那种善于抓紧一切空余时间读书的精神,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是适用的。

(18)、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19)、读书只求多,就会胸中撑塞如麻;读书求精,才能读到书里去,读完才有收获。

(20)、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文中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这其实是陶老先生托“五柳先生”以自道,描绘自己的读书生活,阐发自己对读书的见解。

3、古代名人读书法有哪些

(1)、那么,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它的目标或问题。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2)、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之时,与bai颖州石广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并一起拜师游学。其他三人读书学习“务于精熟”。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他他没有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

(3)、为什么说“不敢稍逾约”?当时人有“三痴”的说法,其中之一便是“借书与人曰痴”。意思是借书不还的事太多,所以书不可以轻易借予人。正因为如此,宋濂不敢逾约,否则再借就难了。

(4)、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哪“三余”呢?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

(5)、这便是王阳明的读书法,以无心之心读书,读书只为成圣贤。

(6)、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幼年读私塾曾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换句话说就是,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当然会吃了一惊,思考良久,自认完美的回答到:“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7)、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苏轼自己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苏轼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8)、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

(9)、在精读中,郑板桥还比较注重“问”。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读书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

(10)、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积少成多,持之以恒才有成效。

(11)、后来事实证明,读书务求“精熟”的石广元、徐庶、孟公威等人,也的确只做到刺史、郡守,而读书务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诸葛亮则成为一代贤相。

(12)、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13)、而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他是“独观其大略”。他没有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掌握其实质。

(14)、顾炎武出门时,常常需要一只骡子,两匹马,带着一车的书上路,每路过一个地方,都要停下来和当地人聊聊天,考察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15)、第三遍细读,完成理解字词句、圈点摘要、归纳中心这样三步任务。这遍阅读速度每分钟200字。

(16)、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17)、有输入有输出,知识理解的更深,生活也因读书变得更好。

(18)、明代学者张溥的“七焚”读书法,强调读写并用,强调“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读书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

(19)、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哪“三余”呢?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

(20)、陶渊明读书法注重的是抓重点和去繁就简,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4、古代名人读书法 思维导图

(1)、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2)、第三种方法是“设问法”。就是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结构和内容后,合上书自己想想,为自己提出几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样?”然后带着这此问题再去细读全书,这样可以把书读得越来越深。

(3)、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那么,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它的目标或问题。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4)、北宋文学大家欧阳修就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提出“计字日诵”的读书方法。

(5)、所以,读书一定要用对方法,边读边理解文中传达的思想,然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起来。

(6)、在古代,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下雨的日子是平时的多余时间。

(7)、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抓住这三种空余时间用来读书,肯定会有收效。

(8)、苏轼自己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苏轼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9)、“游读法”:顾炎武笃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方法。他从45岁开始了大规模的游学生活,做到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相结合,学以致用。

(10)、实际上,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

(11)、由博返约。这是一种由博学到精研的读书方法。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后来其学生总结的.学、问、思、辨、行,的学习过程,便体现了孔子“由博返约”的读书治学原则和方法。

(12)、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苏轼自己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苏轼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13)、苏轼自己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苏轼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14)、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15)、陈善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出来的“入书出书”读书法,实际上是告诉人们要活读书,而不能死读书。既要读书认真钻研,消化吸收书中营养,又要将书本知识为我所用。

(16)、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的。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约5万多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他说:“虽书卷浩繁,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的确,这样日积月累,一部部书籍就被他背熟了。这种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集腋成裘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7)、最后,你会发现,你读过的书,都藏在你的修养气质里,滋养着你的生命。

(18)、我们不仅要读纸上的有字书,还要读“生活”这部无字书。

(19)、读书贪多不求精,就会胸中撑塞如麻;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但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20)、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

5、古代名人读书法的例子

(1)、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2)、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读书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

(3)、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苏轼自己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苏轼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4)、首先,他注意有系统地读书。用现代话来说,也就是根据自己建立知识结构的需要,从整体考虑,有计划地读一大批书。他从小立下大志,常用祖父陆佃“映月读书”的精神勉励自己,决心要有系统地读万卷书。

(5)、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6)、二是要时常温习和实践。孔子认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这是在学习中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过程,通过温习旧知识,可以更清楚地知道新知识,并获得新体会。孔子还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习”既有温习的意思,也有练习的意思,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常温习并加以运用,这样才能得其所哉。

(7)、“疑”是指一种积极追问的精神。元朝的大教育家许衡,就最喜欢善于“疑”的学生。他的传记有曰:“诸生或有疑问,则为之喜见颜面。因语之曰:‘书中无疑,能以为有疑;有疑,能使之无疑。学斯有得矣’。”不过,这个意思并非他自己的发明,比他早一点的朱熹已经说过类似的话了。

(8)、好学乐学。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学近乎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一番论述,实际上是要强调读书治学过程中,养成好学乐学的良好心理和习惯的重要意义.

(9)、你需要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人文素养,知识储备;通过行路来获得人生阅历。

(10)、从容读书,在书里获得片刻安静的时光,也是不错的选择。

(11)、你看,杨大眼虽识不了多少字,但靠坐在那里听别人读书,居然收获不小,不仅记住了许多知识,还能口授布告文字。可见杨大眼的读书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这种读书方法,主要是依靠用耳朵听别人读书,故称之为“耳读”法。

(12)、读书贪多不求精,就会胸中撑塞如麻;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但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13)、读书,让我们内心安静,看到光亮,彼此照见,从而更从容地面对生命中的每一天。所以,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阅读成为最美的姿态,这就是我们共同追寻的美好。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老师特意为大家分享几位古人的读书大法,希望各位老师或家长学习后,也与孩子多交流。

(14)、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是很著名的一种读书方法。这里的“八面”,是指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将研究对象分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后各个击破。

(15)、“或问读书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渐进”。这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提出的基本读书方法。

(16)、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有许多关于读书、关于学习的精辟见解,是我国读书理论的奠基人,他所提倡的读书方法归纳起来有:一是要有读书的兴趣,懂得读书的乐趣。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还说“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又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这些都是在强调在读书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好读乐学的良好习惯。

(17)、他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实际上,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

(18)、二是读书要虚心,不能骄傲自负,认为不管什么书自己都能一读就懂,而实际上却不能了解书中真意。了解了这些,我们就会懂得为什么陶渊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了。我们要明白“不求甚解”不是不解,而是一种读书的方法和意境,真正懂得了“不求甚解”,就会懂得读书的真谛所在。

(19)、如果和自己所知道的不一样,就会写书详细考证,直到没有疑问为止。

(20)、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一直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方法。

(1)、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是很著名的一种读书方法。这里的“八面”,是指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将研究对象分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后各个击破。

(2)、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3)、怎样具体学习、运用诸葛亮的“观大略”读书法呢?

(4)、三国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不仅好学,而且善学,并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谋”。诸葛亮的读书法,对今人亦有裨益。诸葛亮读书只“观其大略”。

(5)、因此,他认为这三个时间段,最适合用来读书。

(6)、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内容丰富的书籍就像大海一样,百宝俱全,应有尽有。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得到,只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部分。所以,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每次读书,只须集中注意一个问题。比如,你想研究历代兴亡治乱和明君贤臣的地位、作用,那你就可以只集中注意这个问题,不要再想别的什么问题了。又如,另一次阅读,你想考虑史实古迹和经典文物,仍用同样的方法办理。其他方面以此类推。用这种“八面受敌”法读书,看起来似乎迂钝了一些,但到了学成之日,是那些涉猎者们所无法攀比的。

(7)、那么,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它的目标或问题。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8)、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的。

(9)、现代人读书,用耳的时间越来越多了,“耳读法”还真称得上是一种现代化的读书方法哩!

(10)、司马光还主张读书时要做到“不终卷,不他读”,这本书还没有读完,就不要去读其他的书,也就是反对半途而废。据宋代张耒《明道杂志》记载,他非常推崇同代一位叫何涉的读书人,他的案头上一般只放一本书,要自首至尾读完,读不完的话,绝不去读其他书。实质上,所谓“不终卷,不他读”,就是强调读书要一以贯之,且不可半途而废。

(11)、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12)、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13)、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苏轼自己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苏轼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14)、在每次复习时,他面前放一本书,请别人也朗读同样一本书,他边听边默记。如果发现自己默记的同朗读的有出入,马上查书,立即纠正,再复读几遍。

(15)、明代学者张溥的“七焚”读书法,强调读写并用,强调“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读书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第三步,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这样反复地进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读十几遍,直至彻底理解、背熟为止。

(16)、 读书有很多种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让我们来看看古代名人都是怎么读书的,从中借鉴读书的一些可行的好方法。”

(17)、他给自己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即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有效地增强了记忆力。

(18)、如果你平时没有大段的时间阅读,你可以利用一切你能利用的时间。

(19)、南宋人陈善着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20)、中年学者王通讯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掌握观大略读书法,“要紧的有五条:〔1〕要有一定的哲学修养,善于概括提炼。〔2〕既要钻进书中,又能站在书上,独立思考。〔3〕经常注意最先进的知识,站在本学科知识的前沿。〔4〕弄通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原理,尤其是其中的关键者。〔5〕精通唯物辩证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