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愈简介及主要作品有哪些精选131句文案

说说大全 编辑:
导读韩愈简介及主要作品 1、韩愈的简介资料和诗 (1)、韩愈看完直呼天才:“诗鬼”当真不简单。在接下来的一番交谈中,李贺直言,“能上沙场浴血杀敌,入官场建言献策,为国家建功立...

韩愈简介及主要作品

1、韩愈的简介资料和诗

(1)、韩愈看完直呼天才:“诗鬼”当真不简单。在接下来的一番交谈中,李贺直言,“能上沙场浴血杀敌,入官场建言献策,为国家建功立业是我平生所愿。”韩愈被眼前这个柔弱书生的话所震撼,便推荐李贺参加科举,走入仕之路以实现自己经世济国的理想。

(2)、“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这两句一回顾,一前瞻。

(3)、元和六年(811年),任尚书职方员外郎,回到长安。 (7)

(4)、一级教师,语文学科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哈尔滨市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工作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积极参加各级赛课并获奖,多次参加省市级课题研究,撰写的教育科研论文多次获奖。注重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快乐的生活、学习氛围,渗透爱和尊重的情感体验,深受学生的喜爱。工作兢兢业业,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5)、……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6)、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7)、“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出自《医说》,意思是“天下,就如同人一样;战与和,就如人之胖瘦;纲常法度,就如人之心脉”。

(8)、《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扣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愤激之情。

(9)、最后四句写的是自己的抱负,说自己是个从异乡而来的浓眉书生,就算我现在只是垂翅的鸟儿,但有了你们二位鸿雁的赏识,他日我小蛇也能成为大龙,表达了诗人的自信和抱负。

(10)、元和四年(809年)六月十日,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 (7)  (13)

(11)、元和四年(809年),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职调为河南令,以后相继任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

(1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3)、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屈原抱恨于农历五月五日投身汨罗江。千百年来,无数名人途径汨罗江畔,都会前往凭吊屈原、歌咏屈子精神。

(14)、译文: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15)、学习本文“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写法。

(16)、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17)、韩愈是个忠臣,他忠于朝廷,不仅仅可以看他的一生作为,就在他的大量的诗文中也有流露。姑且不必说造成他“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戏剧性命运的《论佛骨表》中“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这样直截了当的话语,就连短短几十字的小序《送董邵南序》中“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都表达出类似杜少陵“每饭不忘思君”的情感,这种拳拳忠君爱国何其令人感动!

(18)、稿件一经录用,平台两周内会及时通知,若两周内没有接到通知,可撤稿。点击量较高和转发量较大的作者稿件优先采用。

(19)、《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给友人李愿的一篇赠序。韩愈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送李愿回盘谷隐居之时写下这篇文章,借以倾吐他的不平之气,并表达他羡慕友人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

(20)、贞元十七年(801年),通过铨选。 (7)  次年春,韩愈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他曾告假回到洛阳,前往华山游玩。 (7)

2、韩愈简介及主要作品有哪些

(1)、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2)、登临祝融峰,“韩愈开云”千百年来在南岳衡山传为佳话,历代文人以“开云”为题歌咏不绝。

(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4)、元和八年(813年),韩愈认为自己才学高深,却屡次遭贬斥,便创作《进学解》来自喻。宰相看后,很同情韩愈,认为他有史学方面的才识,于是调韩愈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7)  , (14)  奉命修撰《顺宗实录》。

(5)、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 (7)

(6)、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7)、(磊明之声∣中小学语文教材朗读示范)闻一多:七子之歌

(8)、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9)、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10)、到镇州后,王庭凑将士拔刀开弓迎接韩愈。韩愈到客房后,将士仍手执兵器围在院中。王庭凑对韩愈说:“之所以这么放肆无礼,都是这些将士干的,而不是我的本意。”韩愈严厉地说:“皇上认为你有将帅的才能,所以任命你为节度使,却想不到你竟指挥不动这些士卒!”

(11)、韩愈到潮阳后,上奏为自己辩白。宪宗对宰相说道:“昨日收到韩愈到潮州后的上表,所以想起他谏迎佛骨之事,他很是爱护朕,朕难道不知道?但韩愈身为人臣,不应当说人主奉佛就位促寿短。朕因此讨厌他太轻率了。”宪宗意欲重新起用韩愈,所以先说及此事,观察宰相的态度。但同平章事皇甫镈憎恨韩愈为人心直口快,怕他重被起用,便抢先回答说:“韩愈终究太狂放粗疏,暂且可考虑调到别郡。”适逢大赦,宪宗便于同年十月量移韩愈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 (7)  (24)

(12)、“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这首诗的首联是说,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的路程。

(13)、贞元十一年(795年),第三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仍失败。期间曾三次给宰相上书,均未得到回复。同年,离开长安,经潼关回到河阳县,于是前往东都洛阳。 (7)

(14)、长庆元年(821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

(15)、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16)、《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馀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17)、教学重点:“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写法。

(18)、沉郁指其风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高妙:笔势纵横,开合动荡。

(19)、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20)、韩愈 (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文公”。韩愈25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今广东潮安)刺史、国子博士、吏部侍郎等职。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其作品收录在《昌黎先生集》里。

3、韩愈简介!

(1)、在《进学解》一文中,韩愈做出此句,是为了劝解文中的学生勤奋刻苦地学习,从而能充实自己的学识,才能被群贤毕集的上层所选拔出来治国。之后才好引出学生借由先生本身的不幸境遇来反驳先生先前的一套认识,这是以一种问答的形式来抒发宣泄作者怀才不遇和屡次被贬的不满。

(2)、韩愈任职不久,便因不参谒宦官,被御史中丞李绅弹劾。韩愈不服,称此举经穆宗恩准。二人你来我往,争辩不止。宰相李逢吉趁机奏称二人关系不合,朝廷便派李绅出任浙西观察使,韩愈也被改职兵部侍郎。不久后,穆宗得知其中事由,再任韩愈为吏部侍郎。 (36-37)

(3)、原创首发,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第一次投稿附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

(4)、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5)、可知他当时仓猝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如何。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6)、“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颔联是说,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

(7)、韩愈有一首哭女之作,题为《去岁自刑部郎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蒙恩还朝过其墓题驿梁》。

(8)、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

(9)、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10)、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韩愈调任袁州刺史,虽然仅在袁州九个月,却办了一件“禁隶”的大好事,据新旧《唐书》记载:“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入之父母,七百余人。因与约曰:禁其为隶。”当地人为了感激韩愈的这一行为,建了昌黎书院(今存)表示纪念。

(11)、在诗歌表现手法上,韩愈也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用写赋的方法作诗,铺张罗列,浓彩涂抹,穷形尽相,力尽而后止。《南山》诗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全诗102韵,长达一千多字,连用七联叠字句和51个带“或”字的诗句,铺写终南山的高峻,四时景象的变幻。令人读来,虽觉十分详尽,却又颇为烦琐。再如那首著名的《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韵》,极写一场山火的强猛酷烈。这是一种超乎常情的创造,惟其超常,所以生新,惟其生新,所以怪奇。怪怪奇奇,戛戛独造,乃是韩愈在诗歌艺术上的主要追求目标。

(12)、贞元二年(786年),韩愈离开宣城,只身前往长安。其间韩愈赴河中府(即蒲州,今山西永济)投奔族兄韩弇,以得到河中节度使浑瑊的推荐,却毫无收获。 (6)

(13)、莫辞酒,谁为君王之爪牙?春雷三月不作响,战士岂得来还家?

(14)、这当是韩愈抵徐州后为张建封而写的第一首诗。但他在张幕中写的最精彩之作,是《汴泗交流赠张仆射》和以下的《雉带箭》:

(1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6)、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的写下了这首名篇。

(17)、出猎时应是很喧闹的,可是原头却显得静兀兀,这是猎队到达后的实况。第一句本来是常语,用一“静”字便妙处无穷。古人常以“鹰犬”并提,两者都是田猎时的得力助手,鹰眼敏锐,王维《观猎》的“草枯鹰眼疾”,即指草枯时猎物很快被鹰发现,也是传送的警句。野雉本已出林,见鹰而复躲藏,这是曲慕禽鸟的本能。由于野雉出没无常,将军便耐性伺候,却很有命中的信心,故而盘马弯弓却不随便发射。诗的神情关节不在既射之后,而在未射之际。

(18)、韩愈,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19)、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间,在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20)、韩愈文笔之高妙,在于文字与内容的两相统细品其文字,俨然与诸勇士的事迹一样,奔放刚毅、意气洋洋,感人肺腑!以至于清代沈德潜盛赞韩愈此类文章“争光日月,气薄云霄,文至此可云不朽!”

4、韩愈简介及主要作品概括

(1)、25岁中进士,29岁登上仕途,却在功名与仕途上屡受挫折。

(2)、传说李贺自幼爱写诗,常因写诗而废寝忘食,夜夜游走于野外荒郊,吟诗不辍,被人称为“诗鬼”。家人、朋友劝他不要走写诗这条路:“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大诗人的作品珠玉在前,再想写出好诗是很难的。”但李贺偏不相信,“我的诗就要写得和他们的不一样。”

(3)、元和八年(813年),晋升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完成《顺宗实录》著名史书编写。

(4)、元和十二年(817年),协助宰相裴度,以行军司马身份,平定淮西乱,因军功晋授刑部侍郎。

(5)、韩愈的作品非常多,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门人李汉曾编其遗文为《韩愈集》40卷,今有《韩昌黎集》传世。

(6)、莫道盆池作不成,藕稍初种已齐生。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其二)

(7)、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

(8)、韩愈的确有着至大的伟岸形象,世已有定论。纵观韩愈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少年勤奋,力学苦读,四考科举,三考博学宏词科,随后投入董晋、张建封幕府,随后入朝,宦海沉浮,屡遭贬谪,然而始终董道直行,不改其仗义直谏的本色。

(9)、投稿邮箱:369065468@qq.com

(10)、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古文运动主要是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的苏轼称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这里的八代是指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代;到了明朝的时候,韩愈被推崇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韩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后者把韩愈的文与杜牧的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11)、译文:不要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心情。请你忙里偷闲地先到江边游春散心,看看如今的柳色是否已经很深。

(12)、不料李贺到长安考试时,却因父亲李晋肃的“晋”字与进士的“进”字同音而犯了忌讳,不得不就此作罢。韩愈虽据理力争,也不能改变结局。韩愈又让李贺前去参加朝廷内部的考试,被授予“奉礼郎”一职。谁知这奉礼郎只是个芝麻小官,除了在重要的朝会祭祀上摆摆牌位外,再无任何发挥价值之处。李贺不想过这种百无聊赖、随波逐流的生活,加之身有疾病,没过多久便辞官回乡,把复杂矛盾的心绪化成一首首独具特色的诗,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

(13)、韩愈自幼聪慧好学,父亲韩仲卿去世后,在长兄韩会与嫂子郑氏的养育下成长为满腹经纶的相国之才,却长期不被人赏识。为此他写了一篇著名的杂文《马说》,自比“千里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走上仕途后,他深知青年学子学成不易,便经常鼓励、举荐他们入仕报国,著名诗人李贺就是其中之一。

(14)、与衡州刺史邹儒立会于石鼓山合江亭,留题古诗二十韵。《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全诗凡二百言,一韵到底,一气呵成,音调铿锵,气势磅礴,为自唐以来题咏石鼓千古传诵、脍炙人口之杰作,亦为后世文人学士所推崇,步其韵而歌者不乏其人。尤其是“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两句,已成为后世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明万历中(1587~1598),与李宽、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15)、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

(16)、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

(17)、韩愈说:“但是你们这些人也害死田公,又残害他家,又是什么道理?”众人都称善。王庭凑恐怕将士军心动摇,命令他们出去。然后,对韩愈说:“您这次来成德,想让我干什么呢?”韩愈说:“神策六军的将领,像牛元翼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但朝廷顾全大局,不能把他丢弃不管。为什么你到现在仍包围深州,不放他出城?”王庭凑说:“我马上就放他出城。”便和韩愈一起饮宴,正逢牛元翼逃溃围出,王庭凑也不追。 (31-33)

(18)、《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

(19)、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死,贬为潮州刺史。韩愈任潮州刺史八个月,概括说来:驱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千余年来,使潮州文化成为具有个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区成为礼仪之邦和文化名城!

(20)、在《论佛骨表》中,韩愈直言“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等不吉利的话,激怒宪宗,韩愈忠君爱国就是这样的“不知趣”和“迂直”。史载,韩愈来到潮州后又上表谢罪,宪宗皇帝览表后不禁也说:“韩愈大是爱我”,深表谅解,后来又重新复用了他。若是韩愈没有大无畏的迂直精神,他是不可能这样义无反顾的。

5、韩愈简介主要作品代表诗句

(1)、前两句,诗人运用倒装句法,突出了山猿愁啼,江鱼腾踊,湘波翻滚,一派神秘愁惨的气氛,以之为诗人哀愤的心境写照。后两句,作者借屈原跟渔父相遇有感而歌的故事,感慨自己就像当年的屈原,表现了诗人面对茫茫水天怅然若失的神情。

(2)、文人韩愈虽然是文官,但他却崇敬刚毅的勇士,赞颂忠于国家的英雄。韩愈在《书张中丞传后叙》盛赞在安史之乱时困守睢阳、抵御叛军的唐朝将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勇士:

(3)、其优秀的文章有:《杂说》、《原毁》、《进学解》、《答刘正夫书》、《送孟东野序》、《祭十二郎文》、《送李原归盘谷序》、《张中丞传后续》等。此外,他还写有《柳子厚墓志铭》、《寄柳子厚文》、《画记》、《答李翔书》、《原道》、《原毁》、《原性》、《论天旱人饥状》、《论佛骨表》、《送穷文》、《平淮西碑》等。其诗主要有:《山石》、《汴州乱》、《南山》、《石鼓歌》、《陆浑山火》、《日食》、《题汴梁》、《题驿梁》、《题楚王庙》、《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饮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等。韩诗韩愈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文,但其诗亦有特色,为一代大家,对后代有较大的影响。韩愈多长篇古诗,其中不乏揭露现实矛盾、表现个人失意的佳作,如《归彭城》、《龊龊》、《县斋有怀》等,大都写得平实顺畅。他也有写得清新、富于神韵、近似盛唐人的诗,如《晚雨》、《盆池五首》,尤其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4)、看韩愈写作的小诗,真感觉他又有着天性的童真和志趣的悠闲,真是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初视之凛然可敬,久处之蔼然可亲的角色。纵观绵延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史,每一个大家名家都有着足以表明自我、特立独行的鲜活面目,他们不迷信前贤、不盲从巨匠,自己奋力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仅仅看唐代:李白以自然率真胜,杜甫以沉郁顿挫胜,白居易以闲适朴素胜,李贺以幽微恐怖胜,李商隐以绵密朦胧胜,而韩愈,则以刚猛率直胜。“诗文如其人”,真实不虚也。当然,我们这里所谓的面目,也只是其主要面目而已,因为,事实上任何一位文人都不是只有一种面孔……

(5)、“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韩愈是至情之人。他的情在亲情、友情、家国情方面也是哀感顽艳、令人扼腕。他哀情同手足的侄子韩老成、哀信食丹药而殁的侄孙婿李于,他哀志同道合的文友柳宗元、哀不平则鸣的诗学同志孟郊,他哀苦于战乱的彭城百姓、苦于鳄鱼之患的潮州生民……在这些哀悯之中,他分别扮演了长者、友者、为官者的不同角色。韩愈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之中,虽然辗转于不同的角色,而其所作所为始终是内里他真性情的流露。

(6)、《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他写给学生李蟠的。

(7)、元和五年(810年),降授河南县令。 (7)  当时,魏、郓、幽、镇四藩镇各设留守藩邸,暗中蓄养士兵,并窝藏逃犯,意图不轨。韩愈要揭发他们的违法行为,便部署官吏,事先自断他们与百姓往来,等天明就公布,留守官员十分害怕,被迫停手。

(8)、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801年)通过铨选。这时期写的《答李翊书》,阐述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这年秋末,韩愈时年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

(9)、大历三年(768年),韩愈出生。他的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方为官,其父韩仲卿时任秘书郎。韩愈三岁时,韩仲卿便逝世。他由兄长韩会抚养成人。

(10)、作者简介:刘 磊,安徽省安庆一中语文教师、图书馆长,兼任安庆皖江文化研究会理事、安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已在《文史知识》《文物天地》《文物鉴定与鉴赏》《寻根》《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等杂志发表古代文学文化、文物鉴定鉴赏论文20篇。2015年荣获教育部(国家语委)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个人”,2016年荣获中华书局第三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年度教研人物”提名奖。2017年荣获“我读《爱莲说》”全国征文比赛优秀奖。

(11)、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12)、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可想而知的。

(13)、元和十五年(820年)九月,韩愈诏内调为国子祭酒。

(14)、诗中韩愈对李白、杜甫的诗歌成就大加赞赏,中唐时期,盛行王孟之流的清丽、清空,而杜甫、李白的作品并不受世人重视,韩愈却在《调张籍》诗文中对其二人做出了极高的评价,感叹生于李白、杜甫之后,只好在梦中瞻仰他们的风采,特别是拜读李白杜甫才华横溢的诗篇时,便不禁追想起他们兴酣落笔的情境。因此在全诗开端便豪言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5)、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16)、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全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7)、五月盛开的榴花红似火,绿叶掩映着初结的小果。

(18)、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19)、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20)、当代古典文学家。上海古籍出版社支部主任、一代文史大家、资深出版人。曾主编《鲁迅风》《萧萧》《文史》等,论著有《伸脚录》《清代笔祸录》《清代宫廷政变录》等,个人文集有《闲坐说诗经》《夜阑话韩柳》等。

(1)、第二部分中间四句由实入虚,从天上写到地下,从仙境写到人间,写二人的才学,对二人的点评相当到位。

(2)、勇士的事迹以韩文而流传千年而不朽,文字之功,可谓大矣!韩愈之功,可谓大矣!韩愈为英雄立传,让英雄栩栩如生,而崇敬的背后是他忠于朝廷、心忧社稷的情怀。

(3)、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董晋逝世,韩愈随董晋灵柩离境。韩愈刚离开四日,宣武军便发生兵变,留后陆长源等被杀,军中大乱,韩愈因先离开而得免祸。 (7)  韩愈随董晋灵柩至洛阳,其后于二月末抵达徐州。同年秋,韩愈应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之聘,出任节度推官,试协律郎。 (8)  同年冬,张建封派韩愈前往长安朝正。 (7)  韩愈谈论直爽坦率,从不畏惧或回避什么,操行坚定纯正,却不善于处理一般事务。 (9)

(5)、《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6)、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阳人,官左拾遣。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品有《杜工部集》

(7)、北宋诗评家蔡启评价韩愈时说:“退之诗豪健雄放,自成一家,世特恨其深婉不足。”的确,韩愈在许多人的眼中,似乎是乖张扬厉、桀骜不驯的刚猛之士。

(8)、此诗虽追步杜甫,沉郁顿挫,苍凉悲壮,得杜甫七律之神,但又有新创,能变化而自成面目,表现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

(9)、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

(10)、洪迈《容斋三笔》记苏轼很爱此诗,以为妙绝,增大字书之。查晚晴说:“看其形容处,以留取势,以快取胜。”所以此诗既写射艺,又合诗艺……

(11)、贞元十六年(800年)春,韩愈回到徐州,于夏季离开徐州,回到洛阳。同年冬,韩愈前往长安,第四次参吏部考试。 (7)

(12)、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评价)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13)、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14)、他担任河南令时,关心民瘼,针对不法军人在域内为非作歹,异常气愤,上述东都留守郑庆馀,义正辞严劝说郑庆馀“大君子为政,当有权变,始似小异,要归于正耳”,以下犯上,无所畏忌,而且,韩愈抱着离职的决心说:“愈无适时才用,渐不喜为吏,得一事为名,可自罢去,……守官去官,惟今日指挥。”完全一副无欲则刚的形象!

(15)、在《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中,韩愈又盛赞幽州节度判官、殿中侍御史张彻因阻止幽州军队士兵变乱最后惨遭杀害时的刚毅:

(16)、莫辞酒,此会固难同。请看女工机上帛,半作军人旗上红。

(17)、官府交涉过后,放排工只好穿上衣服。韩愈来到潮州,听闻这件事后,他跑到江边实地查看放排工扎排和放排的情形。韩愈认为放排工成天穿着一身湿衣服,容易得病。在回衙后,他便让人到江边通知放排工:今后扎排、放排肘,可以不穿衣服,只在腰间扎块布能遮羞就好了。

(18)、从思想上看,此诗与《论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韩愈思想中进步的一面。

(19)、他很有气概的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找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而且一贬就是八千里。

(20)、但韩愈为诗的新的特点,还不是表现于这类作品,而在于他那“以文为诗”的一些篇什。如《山石》、《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对于这样的作品,前人多所评论,方东树《昭昧詹言》谓前篇乃“古文手笔”,后篇亦“古文笔法”。这样的“手笔”和“笔法”,和初唐、盛唐的前辈诗人相比,显然有不同者。因此,叶燮《原诗》认为“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所谓“大变”,正是韩愈之诗新的特点。韩愈的诗歌作品山石

(1)、《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2)、“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横”状广度,“拥状高度”,二字有力。

(3)、赴任途中,自郴至衡,路过耒阳,专程拜谒了杜甫墓,并作长诗《题杜工部坟》以吊之,最先认识到杜诗的价值。

(4)、雉见人多而惊,惊而飞翔,将军使劲射去。雉骤中箭犹能冲人急起稿费,随即负伤堕地。红翎指羽毛沾血,白镞指箭头光亮,即题目《雉带箭》的修饰词。雉的羽毛很华丽,所以末句说“五色离披”,以“马前堕”作结,尤显得余情不尽。

(5)、古时潮州韩江里的放排工,既要扛杉木,又要扎杉排,一会儿跳下江,一会儿爬上岸,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常常患上肚痛病和风湿病。于是他们做工索性光着膀子,不穿衣服。每天在江边挑水、洗衣服的妇女,看见放排工赤身裸体,就告到官府。

(6)、荆山已去华山来,日照潼关四扇开。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7)、磊明之声朗诵艺术团,山西太原迎泽大街三晋国际饭店三层汾水厅。报名热线:138034554

(8)、文人韩愈,虽说是文人,但他不畏强权、无欲而刚;他崇尚刚毅,反对玄宗天宝以来的地方军阀割据、藩镇混战。文人韩愈在纷扰的尘世、倾轧的官场之中,表现出一副“舍得一身剐”的坚强和果毅。

(9)、元和三年(808年),韩愈正式担任国子博士。 (7)

(10)、上期葛晓音的《唐宋八大家》主要讲了韩愈作为“古文运动”的发起者,在散文方面有哪些革新,对后世有怎样的贡献。今天,在金先生这本书中,我们来看看韩愈的诗歌有着怎样的特点。

(11)、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