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的情人麦克辛
1、王尔德的情人台词
(1)、是枝裕和《下一站,天国》:是枝的奇幻温情,仍是治愈或致郁皆在一念之间,这一次赤裸地直面死亡以及死亡相关的种种人间悲喜无常景象,与记忆和遗忘相遇,这种超乎生存与死亡的旷达,在是枝后来的影视作品中数见不鲜。某种程度上和《解忧杂货铺》很相似。
(2)、很唯美的一个故事,那么真挚的爱情,仿佛不是真实发生的,但又真实地出现在世界的某地……
(3)、克劳利不通神。他说:“我是孤独的,我所在之处没有上帝。”人们认为他通魔。他因放荡不羁被称作“世界上最邪恶的人”。
(4)、爱德蒙·怀特《马塞尔·普鲁斯特》:尽管不喜欢知人论世的阅读理解手段,厌恶将已然独立于作者的作品回溯至前者,但这本略显八卦、私密的马塞尔掌故却触动我很深,它并未局限于按图索骥地将虚构与现实一一对照勾连或将前者归因于性倒错与恋母情结的心理学式驱魅(虽然书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在做这件事),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抽丝剥茧的缜密穿凿与攀附过程中,匍匐于作者肉身所在的现实世界与精神延及的虚构宇宙中的真理的草灰蛇线渐渐显形,那是一种经由感官与回忆才能体验到的绝非矫饰的真诚,往往有充满魔力的诗意细节栖居于此的普遍真相。以及,在马塞尔身上看到太多感同身受的细节,因而不再讶异自己是如何能从他“长句子,大量的比喻,从每一主题发掘出最后一盎司黄金的决心”的繁复行文中半精确半模糊地感受到近乎雷同的爱与痛,拨开花团锦簇阡陌交通的表象的花园直抵矛盾重重的深深处。
(5)、乔治·普莱《普鲁斯特的空间》:普莱步步论述,最终提出玻璃组画的时间模型,竟然从另一个方向和德勒兹不期而遇!柏格森的时间是如同音乐般流动的绵延时间,这些异质瞬间在运动中重叠、替代、渗透、不可分割,而间歇性思想者普鲁斯特则把时间分解成碎片,这些碎片自行分布形成并列的秩序空间,时间犹如展台上的组画被空间化(想象一下诺兰在《星际穿越》中对第五维空间的表现,对时间空间化采取了一种几近完美的可视化手段)。因此,在并列中时间不再是先后到来的,回溯便必定与展望结合,过去的事物并没有葬身于失去的时光中,而是站在即将到来的未来的门槛处等待,追寻过去的同时也是开创未来(这与德勒兹的第四种时间几乎结论一致),在时间被凝结成组画的化石空间之中,书写将不断重复发生,《追忆似水年华》一旦被写就,它便开始了下一次追忆,在结束时重生亦即意味着永恒与不朽。
(6)、今年读了5本福克纳,除了上面提到的《福克纳随笔》之外,都是小说,其中最喜欢的是《八月之光》,为此还尝试写了一篇长评,把一些零碎的感想胡乱堆砌其余其中。
(7)、然而《莫利斯》因题材特殊,大作家自己都觉得应该无法出版(容笔者再强调一次,直到1960年代后期同志身份与同志行为在英国才『除罪』,在此之前那是有刑责、要接受审判的),后来几次修改,直到作家1970年逝世(享寿九旬有余),1971年才正式出版。
(8)、——教授!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思想觉悟高,积极团结同学,能吃苦,爱学习,除了年纪大一点,现在想学魔法还有办法吗?
(9)、导演: 乔·赖特编剧: 安东尼·麦卡滕主演: 加里·奥德曼 /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 莉莉·詹姆斯/ 本·门德尔森 / 斯蒂芬·迪兰 / 更多...类型: 剧情 / 传记 / 历史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美国语言: 英语上映日期: 2017-12-01(中国大陆) / 2017-09-01(特柳赖德电影节) / 2018-01-12(英国)
(10)、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年轻的苏格兰医生尼古拉斯•哥瑞肯(JamesMcAvoy詹姆斯•麦艾维饰)踌躇满志,怀着为穷苦人民救死扶伤的伟大理想来到了贫困的乌干达。在此他结识了医学会的白人同事,美丽的莎拉(GillianAnderson吉莉•安德森饰),深深为之所吸引。
(11)、重读沈从文《边城》:雅言体系崩坏后的一次承接传统的回光返照,非得是淳朴如此的文字才能承载淳朴如此的人物。我对这个故事的情感很复杂,第一次尝试写剧本就是以此为蓝本,把悲剧性全部剔除,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天保傩送争翠翠的喜剧,从此这个从篁竹里长出来的姑娘就以另一种姿态活在了我的生命里。
(12)、《游荡者》:把作为个体的人类汲汲以求的人生意义具象化为一位女性,你能想象出她的轮廓却抓不住她虚无缥缈的实在,而正如贝克特让那两个行为乖张的流浪汉苦苦等待戈多却不得,被动的、漫无目的的等待换做有主观能动性的追寻也依然无果(最终还是在公交车上错过了她),且同样无法被理解(主人公最终放弃了多余的解释)。
(13)、与其说对「同志情欲」的挣扎,其实不如说是对同性恋「罪行」的煎熬和挣扎。英国直到1960年代晚期才逐渐将同性恋行为「除罪化」,在此之前,同性之间的欢爱一但浮上台面,势必免不了丑闻、审判,乃致刑责等等,而图灵当年因故被补受审,最终必须面对的竟是所谓的「化学去势」。
(14)、克劳利在“黄金黎明”中表现很积极,晋升飞快。但在1899年,协会开始分裂,在彼时的协会高层叶芝眼里,神秘组织的神秘是指他们超越感官经验范围的追求,不是有不道德的秘密。最终,协会以“克劳利过于离经叛道(召唤恶魔仪式)而且搞了一些同性恋活动”的原因,拒绝了克劳利的请求。叶芝十分鄙视克劳利人品,讽刺他说:“我们不认为黄金黎明是一所感化院”。
(15)、另外读了尤金·奥尼尔的《长夜漫漫路迢迢》、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以及王尔德的《莎乐美》。
(16)、这部传记片以19世纪的法国诗人兰波和魏尔兰的生活经历为主要内容,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独特的关系。两人因诗而相识,再由相识而成为恋人。魏尔兰因此而抛下妻子,与兰波流浪到伦敦,过着极为贫困潦倒的生活。途径比利时,兰波提出分手,被魏尔兰开枪打伤。魏尔兰因此入狱。之后,兰波四处流浪,又有过15年的冒险生涯,足迹启蒙及欧亚非三洲。病逝于马赛时年仅37岁。
(17)、除了乔·科尔,前几季的主要演员都将回归,由基里安·墨菲继续饰演黑帮大佬汤米·谢尔比。山姆·克拉弗林(《饥饿游戏2》)也将以现实版法西斯领袖奥斯瓦尔德·莫斯利的身份出现在这部剧中。
(18)、导演:达里尔·F·扎努克/约瑟夫·L·曼凯维奇JosephL.Mankiewicz/鲁本·马莫利安 主演:伊丽莎白·泰勒/理查德·伯顿/雷克斯·哈里森 类型:传记/剧情/历史/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美国/瑞士 年份:1963
(19)、多克托罗《纽约兄弟》:感官知觉逐步丧失的同时,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交通的媒介也随之陨灭,结尾令我想及《湖畔的陌生人》,彷如一种堕入官能无知无感的永恒黑暗(“命运黑暗如深渊”)中彻底、决绝又极度惨烈的孤独。
(20)、书单丨比尔·盖茨推荐的30本书,被誉为全球最贵书单
2、王尔德的情人麦克辛在线观看
(1)、《道林格雷的画像》《不可儿戏》《痴男怨女》《快乐王子》
(2)、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双面格蕾丝》
(3)、《大象旅行记》:笔锋浓转淡,从犀利、残酷的政治与人性寓言转变为温和得近似童话,可能《大象》之于萨拉马戈就如同《暴风雨》之于莎士比亚。
(4)、约翰·欧文《苹果酒屋的规则》:很畅快,故事情节竟让我恍惚想起了《飘》,从荷马身上折射出整个时代的道德变迁:作为妇产科医生,荷马选择堕胎与否的问题实际上是对待生命的态度问题,其中还伴随着对于两性性爱、女性权益、胎儿人权等等多方面的探讨;作为拉奇医生最爱的孩子,两人之间的关系可能隐隐暗含超出父子、师徒、朋友的成分,尤其通过旁人对于拉奇医生终生未婚娶生子的闲言碎语,更为这层难以道明的关系添上朦胧的面纱;作为安吉尔的生父,在受伤残废多年后归来的华力与心爱的已嫁作他人妇的坎蒂之间承受着道德、爱情、亲情、友情的多重煎熬;作为美洛妮最好的少年玩伴和性启蒙伙伴,经历了成长、分离、重聚与永别,这对老朋友/老情人的身份或许直到美洛妮死亡也从来都是不对等、不公平的……荷马一次次的选择都意味着道德与情感的激烈斗争,荷马的成长史亦即时代的道德史。
(5)、是否因此,以致德克·博加德最擅长塑造此类「暧昧华彩」之光芒特别璀璨的角色,我们不得而知;只不过除了《受害者》,还有一部电影是当年盱衡影坛,再也找不到第二人可以挑梁主演的:意大利名导演维斯康蒂的《魂断威尼斯》(DeathofVenice,1971)。
(6)、《快照集》:一般意义上的小说仍在「讲述」与「呈示」之间的作者半介入状态打转,格里耶已经走到更极端处,贬抑其作为作者/叙述者的主观能动性,委身于狭窄且间断的视域背后的运动视点之中,使得其更像是运用镜头语言在对环境与事件进行「呈示」,好像笔下凡此种种都非他所创造的,他只不过是瞥见了世界并将其拍成了一幅幅快照而已,而每一位驻足于此欣赏快照集的读者都拥有阐释与解读的合法地位。
(7)、作者以其独特的美学情怀,述说动人的汉字书法故事。文字编织成画面,我们走进了那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间光廊,东方书写的敬意与喜悦,就在你我的指间心中!
(8)、主演:麦克·辛/弗兰克·兰格拉/山姆·洛克威尔等
(9)、在叶芝生前未发表的回忆录中,记述过一次自己师从梅瑟斯学习象征冥想(佛教冥想)方法的过程及其对自己文学创作的影响。
(10)、认真重读了一遍《诗经》:最喜风,雅次之,颂又次之;大学时语文老师讲到,《邶风击鼓》中那句死生契阔的爱情誓词,无论是环比同时代其他著作的语言习惯或是从这首诗本身的逻辑上解读,都更像是赞美战士之间的深重(革命)情谊,于是,着此玫瑰色之眼镜再刻意留心,那些被后世“误读”为男女爱情诗的作品似乎都可以做另解:《齐风》中的《还》“子之还兮,遭我乎之间兮”(两个猎手互相夸对方敏捷、强壮),《邶风》中的《谷风》“宴尔新婚,如兄如弟”、《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简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赞美男性之美);《郑风》中的《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丰》“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恋爱中的小小欢喜与哀愁)。无穷的解读性,可能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11)、这样也好,摆脱了外形的束缚,可以专心打磨演技,你看,熬了很多年终于拿到了奥斯卡影帝。小鲜肉们应该学习一下,偶像包袱那么重,是没有办法在演技上有突破的。
(12)、《故园风雨后》《衰落与瓦解》《一掬尘土》《光彩年华》
(13)、本片是关于20世纪伟大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人物传记片。
(14)、克里斯普实在是个有趣人物。他在1940年代投身教育界,不是当老师,而是在美术学校担任裸模。由于他们的薪水都是由教育部门发给,所以自传题名叫「赤裸的公仆」;除了裸模,他也出卖过自己的肉体,他当设计师,他写作……
(15)、导演: 富兰克林·沙夫纳编剧: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埃德蒙·H·诺思主演: 乔治·C·斯科特 / 卡尔·莫尔登 / 斯蒂芬·杨 / 迈克尔·斯特朗 / 凯里·洛夫廷类型: 剧情 / 传记 / 战争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德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上映日期: 1970-02-04
(16)、《佩索阿诗选》:“我回到阳光和雨借以自慰,我重又坐下在我门前。当一切道尽,被爱者所见的原野却不如不被爱者所见的绿。感觉,徒然乱我之心。”
(17)、卷六《女逃亡者》:死亡仅仅使得阿尔贝蒂娜与马塞尔第一次分离,而后在无数次地回忆中,往昔的形象不断覆盖更古老的形象,阿尔贝蒂娜无休无止地离开,她变成了一种如同盖尔芒特家或是斯万家的这边与那边般的、存在于空间中某个地点的建筑,而马塞尔则像个旅人乘着回忆的马车不断往返其间,于是“在我生活的偶然和曲折的一边或另一边突然冒出来,就像一座城堡,当在火车上看时,它时而在我们的左边,时而在我们的右边”(《驳圣伯夫》),他永远在失去她却又永远不会完全失去她;圣卢对拉谢尔的爱再次证明爱情的对象不是具体的人而是无数特征的集合,从此他爱过的人都像她,藉由希尔贝特、夏利或拉谢尔,圣卢爱着那些暂时寄存于他们身上的特征集合,于是便无所谓索多姆和戈摩尔、性倒错与同性恋,却对马塞尔与其友谊投下了晦暗的阴影,被解构后的同性爱情竟与友情浑然难辨。
(18)、20世纪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青年银行家安迪(蒂姆·罗宾斯TimRobbins饰)因涉嫌杀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锒铛入狱。在这座名为肖申克的监狱内,希望似乎虚无缥缈,终身监禁的惩罚无疑注定了安迪接下来灰暗绝望的人生。未过多久,安迪尝试接近囚犯中颇有声望的瑞德(摩根·弗里曼MorganFreeman饰),请求对方帮自己搞来小锤子。以此为契机,二人逐渐熟稔,安迪也仿佛在鱼龙混杂、罪恶横生、黑白混淆的牢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求生之道。他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帮助监狱管理层逃税、洗黑钱,同时凭借与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间也渐渐受到礼遇。表面看来,他已如瑞德那样对那堵高墙从憎恨转变为处之泰然,但是对自由的渴望仍促使他朝着心中的希望和目标前进。而关于其罪行的真相,似乎更使这一切朝前推进了一步……
(19)、另外还有《七夜》《但丁九篇》,《七夜》做了如下摘录:
(20)、Banquetedeloseruditos
3、王尔德的情人叫什么名字
(1)、伊德里斯·艾尔巴回归《路德》第五季、继续饰演伦敦重案组警探约翰·路德;第五季共四集,由BBC、BBCAmerica联合制作。在新一季中,侦察总警督路德将再一次面对人性堕落。随着可怕和看似不加选择的杀戮变得越来越大胆和公众化时,路德和哈利迪被复杂的线索和错误的引导所困惑,而一切似乎都是设计好的用来保护一场腐败。于此同时,路德还将要面对来自自己过去被挖掘出的噩梦,并做出保护谁和牺牲谁的艰难抉择。
(2)、埃曼努埃尔·吉贝尔《摄影师》:第一次读这种漫画、照片和文字混合的书,并没有预想中的极度排斥,这个历险故事也从起初的因略显猎奇而呈现的幽默、忍俊不禁慢慢引出许许多多发人深省的地方,比如朱丽叶讲述的那对夫妇的故事就很有意思,女孩主动追男孩,结婚之后,丈夫夏天进山放牧长期不在家,妻子不甘寂寞,于是为丈夫找了个二房来陪自己,如若不是迪迪埃亲自深入到阿富汗这片土地,恐怕无从轻易打破那种固有的来自西方的凝视和夸张而愚蠢的想象,而最后迪迪埃离开阿富汗的归途则因充满煎熬和折磨而染上了古典悲剧式的苦难与悲情色彩,在其对摄影的热爱和深切的人文关怀照射下愈显意义深刻,于此种意义而言,作为记录者、见证者的摄影师迪迪埃足以比肩那些目光灼灼、身体力行的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
(3)、故事讲得是已婚妇女和摄影师的恋情。双方为了责任,选择离开,从未再联系过。但思念却长达一生。
(4)、《达洛维夫人》《时时刻刻》《美丽佳人欧兰朵》《到灯塔去》《海狼》
(5)、导演: 理查德·阿滕伯勒编剧: 威廉·博伊德 / 布莱恩·福布斯 / 威廉姆·高德曼 / 查理·卓别林主演: 小罗伯特·唐尼 / 杰拉丁·卓别林 / 保罗·瑞斯 / 约翰·肖/ 莫伊拉·凯利 类型: 剧情 / 传记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语言: 英语上映日期: 1992-12-18
(6)、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7)、这些以男同志为题材的戏谑作品,强化了性解放年代欢乐无边的happygayworld,在《死亡计中计》只是一条副线,正好我们谈迈克尔·凯恩的时候顺便聊起。其他像1975年的百老汇爆笑喜剧《TheRitz》,1976年拍成电影,虽与「英国男星」无直接关系,但故事直接以纽约男同志三温暖的疯狂笑闹夜为故事主轴,性向、性别、刻板印象、家庭传统、身份错认……
(8)、《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奈保尔的文学溯源,在崇拜写作的记者父亲和许许多多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就连记载于《幽暗国度》中被其大加鞭挞的那次多年后故地重访的故乡也变得温柔起来,他的lacrimaererum,对早期生活的热忱与激情、对写作持有的纯真与抱负如泪和雨一般交织纠缠浑然难分,奈保尔的文学之路从这片康拉德式的黑暗地带中诞生。
(9)、尼采《狄俄尼索斯颂歌》:从努力寻求理性的抽象哲学逃遁(或曰回归)至直接记录灵魂状态的无序的诗,尼采在“暮色摇曳中的自我镜像”诗人尼采真是无时无刻不在呐喊、在咆哮!傻子、诗人、快乐、荒漠、死亡、毁灭、哀怨、诅咒、荣耀、真理,在二元对立的凌乱语词里打转,你所说的第七种孤独究竟是什么?日神阿波罗之美的假象和酒神狄奥尼索斯之醉的回响挽手跳起双人舞,在这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10)、将军:拿我的袍子来。(他裸身由浴池走出,穿戴整齐后交待奴隶)我的口味,是既吃蜗牛又吃鲜蚵的。
(11)、散文集:《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1891年。)
(12)、同时,叶芝也把象征抬到了几乎至高无上的地位,相信谁掌握了它,谁就能控制世界或改变历史。尽管今日已无魔法师,作为诗人,叶芝自认为填补了古代法术师的空缺地位,继承了他们的术业和权力。
(13)、尤其麦克莱恩,不仅形肖而神似,他敏感而细腻的角色呈现,以及隐隐透出的华贵气质,让人完全信服他就是那个兼具画家、说书匠、电影导演、奇想专家于一身的创作者。一个有办法从腐朽中挖掘出新鲜生命的大艺术家。
(14)、《嫌疑人X的献身》《给父亲的口信》《白夜行》《流星之绊》《神探伽利略》《新参者》《红手指》《放学后》《秘密》《恶意》《诱拐》《解忧杂货店》《信》《彷徨之刃》《变身》《东野圭吾悬疑故事》等
(15)、这是罗德·拉里又一部与政治有关的电影,也是一部新闻主义理想满满的故事。讲述的是女记者瑞秋从线人处获得了一份情报,内容涉及政府某次不光彩的行为。在丈夫雷的支持下,瑞秋报道了这一新闻。随后政府以泄露国家机密为由将瑞秋告上法庭。负责此案的是为人自负的检察官帕顿。在法庭上,瑞秋被要求说出资料的提供者。如果她放弃保密原则,则可恢复自由与家人团聚,但这也意味着以后不会再有其他人愿意向她提供信息,瑞秋因此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检察官开始向舆论和瑞秋的家人施加压力,而雷也开始渐渐抵抗不住,建议瑞秋屈服于国家。但瑞秋向雷说出了自己也是所有仍坚守新闻理想的记者的选择:真相至上。
(16)、《白静草原》《贵族之家》《木木》《猎人笔记》
(17)、《终成眷属》:前所未有地塑造了一个唐璜式男主形象勃特拉姆,花言巧语处处留情却唯独不爱女主海丽娜,虽然充满人性之弱点但放在莎翁爱情喜剧一众脸谱化的痴情男主图谱中算是颇有个性,倒是海丽娜精心设计(假死、狸猫换太子等)一步步驯服勃特拉姆,美其名曰“终成眷属”,堪称《驯渣记》,传达的是和《驯悍记》一样令人不适的价值观。
(18)、今年读了4本索尔·贝娄,对其长篇的好感远高于中短篇:
(19)、除了《西西弗神话》外,还读了三本加缪手记,恰好见证了生成文本的语言是如何让意图从物质的世界抵达作者的精神再返回语言中的过程,或许可以用被加缪当作《反抗者》题铭的荷尔德林《恩培多克勒》里的诗句来形容:“于是我公开地将我的心奉献给那沉重而受苦的大地,于是时常,在神圣的黑夜里,我承诺爱它至死不渝,无惧于它那命定的重负,并对它的任何一个谜题皆不敢轻忽。我俩就这样被一条致命的绳索捆住。”印象最深的一段摘录来自卷三:
(20)、《控方证人》《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等
4、王尔德的情人剧照
(1)、此刻是世界杯,应景一下先放两个退役的球星,贝克汉姆一直很帅,就放过他吧。我们来看一下,无缘这次世界杯的意大利队的老牌帅哥。
(2)、《诗艺》:主体部分讲到了诗歌的隐喻典型,它们不是比拟事物表象之间的联系,而是在从创作到接受的过程中更好地保留感受的相似性;诗歌作为史诗的古老形态对故事叙述的重视,值小说崩解之际,说故事的根基应还重新还给诗歌;诗歌的音韵和翻译不应抱持背叛原著的迷信、对历史和美的历史背景的敏感,而应在乎美本身;诗歌不是逻辑意义的符号堆砌而后赋魅的建构过程,而是先于抽象意义的发现而早早酝酿于冗长的时间与魔法自然当中的语言透视,因此它不应陷入对意义和理性的、对诠释架构具有破坏性的拜物式追求当中。作为演讲稿而非学术理论著作,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充满智性、幽默,更重要的是其对各类经典信手拈来的博闻强识(他时常记不起自己写过什么,却对别人的作品十分熟稔)以及深刻、真诚、极度谦逊以至于近乎自我贬抑(害怕听众“倒胃口”)的内省和告解。
(3)、这些短篇多以神话、民间故事、文学经典为蓝本,文学女巫卡特以精神分析学原理透视和拆解这些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在旧世界的意识元件中植入女性主义观点,重装新世界的神话和传奇,构筑起与整个父权文化的神话和传说体系相抗衡的“神话重塑工程”,成为幻想文学和女性主义的伟大经典,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4)、《寺山修司少女诗集》:寺山修司的奇诡想象与诗相遇,潜心研究眼泪与海的辩证法,勉力学习星空与爱的天文学;“寂寞的时候写蓝这个字就会冷静下来”;相较于整本诗集温柔而哀愁的基调,「恶魔的童谣」一辑着实阴森恐怖。
(5)、这本书记录的人物,或许将是日本最后一批传统手工艺者,他们和他们的祖辈千百年来取法自然,用树皮、藤条、篠竹等天赐之物编织布匹、打造工具、维持生活,由于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冲击,这些精巧的手工技术濒临灭绝,匠人们依靠双手世代传承的宝贵记忆也终将无处安放,著名作家盐野米松二十余年来走遍日本,倾听和记录下了不同业种的匠人们的生活,本书选取了其中十六位手工艺人的访谈,系统而忠实地呈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处境和精细美妙的作品。
(6)、卷一旨在陈述女性神话存在的事实,虽然涉及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历史学等多方面的论述,但尚未复盘该神话的建构过程本身(通过目录猜测卷帙浩繁的卷二将会担纲此责)。女性对于男性而言对立统一地同时具备了内在性与超越性的双重意义,亦即圣洁(母亲)-残酷(后母)、天使-邪恶、生命-死亡的他者神话,与作为主体的男性自身感到虚无的存在相比,他者作为客体是自在、充实的存在,在这种虚假的客观性的陷阱中,偶然经验的面纱蒙蔽了观看之道,唯有破除了这层神话的面纱,女性这一失落的第二性才能重新找回自己作为人的位置。
(7)、《辛白林》:“假死”在这里没有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通过给人物情感带来摧毁性的打击来使得剧作往悲剧结局发展,而仅仅点到为止,只是给剧情添些波折,可能这就是传奇剧与悲剧的区别之一?
(8)、《杀死伊芙》第一季的故事主要讲述有精神病的刺客(科默饰)与英国安全局人员(吴珊卓饰)这两个聪明女人互相对对方着迷,并进行了一场史诗式的猫捉老鼠游戏。第二季由《呼叫助产士》女星EmeraldFennell作为主笔编剧,故事将进一步展示“伊芙与瓦伦妮尔的关系进展与深化”。除了俩人的关系进展将是一大看点之外,瓦伦妮尔的花样杀人手段也是值得期待的看点。
(9)、翁贝托·埃科《玫瑰的名字》:与黑塞《玻璃球游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以克乃西特的溺水和修道院的付之一炬为纠缠已久悬而未决的问题留下含混不明的答案,而侦探小说的形式、“非洲之终端”隐蔽的玄关、残缺书本构成的藏书馆无不令我想起博尔赫斯;理念是事物的符号,形象是理念的符号,一种符号的符号,幻象就是镜子里的影像、是幽灵,哲人为上帝造物一一命名,当我说出玫瑰的名字,“声音悬隔了所有形式上的植物”,抵达马拉美“本质的花”,“所有花束中缺席的那一朵”;七天创世纪,上帝与魔鬼有染,上帝是唱高调的虚无而魔鬼是“精神的狂傲,是不带微笑的信仰,是向来不被质疑的真理”,两面双生,“以前我们总仰望天空,恼怒地乜斜物质的淤泥浊水;现在我们却俯视大地,并在大地的印证下相信上天”。
(10)、就在胡佛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美国社会依然有诸多动荡因素存在。胡佛任用多年的私人助理克莱德·托尔森(艾米·汉莫ArmieHammer饰)也似与他保持着不寻常的关系……
(11)、《约翰王》:同样是被毒死的结局,给我的感觉不如《理查二世》。
(12)、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编剧: 托尼·库什纳 / 多丽丝·肯斯·古德温主演: 丹尼尔·戴-刘易斯 / 莎莉·菲尔德 / 大卫·斯特雷泽恩 /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 詹姆斯·斯派德 类型: 剧情 / 传记 / 历史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上映日期: 2012-11-16(美国)
(13)、特别是当我们已经很熟悉「莉莉」的言谈举止时,在偶然的转瞬之际,他体内仍在运作的男性贺尔蒙还是在眼睛里闪了五分之一秒的光华。
(14)、世界顶尖作家的代表作品与中国顶尖翻译家的最佳译作的“珠联璧合”。
(15)、(JamesWilby/HughGrant)
(16)、斯坦贝克《人鼠之间》:斯坦贝克用极短小精炼的篇幅非常富有感染力地表现了超我(乔治)与本我(莱尼)的相爱相杀,最终超我扼杀本我,疼痛得连眼泪都已失效,世俗意义上的成长莫不是如此残忍。
(17)、除了《莫利斯》之外,E.M.Forster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ARoomwithaView)、《霍华德庄园》(HowardsEnd)等,都是享誉影坛的杰作,然而他文学生涯最重要的作品,却也是开启他作品被改编搬上银幕的重要关键——《印度之旅》(APassagetoIndia),E.M.Forster同样触及了那层欲尽不尽、难以言喻的暧昧朦胧。
(18)、《驳圣伯夫》:不敢读《追忆》的不妨先试试这本,前几章几乎凝练了普氏见诸前者中最具特色的精华,即德勒兹所言的第四种时间,以再现的方式重新创造出来的时间,回忆在此种意义下蜕变为一场溯洄漫游的绝妙冒险,朝着只在远处发光的诗意迂回跋涉,再由此种艺术的真实性过渡到对圣伯夫方法即排除自我反而从外部观之的批评方法的攻讦围堵,并以波德莱尔、巴尔扎克和福楼拜为例对圣伯夫偏隘、陈腐的观点展开重重攻势,表明真正的艺术是打破表象深入生活内部并熟稔其真相。最喜欢《该死的族群》一章,既对当时同性恋者们的复杂矛盾心态做了探幽发微的细致复盘与分析,也透露了普氏本人以春秋笔法掩盖之的身份认同与内心爱欲的种种矛盾性,尤其是在凯尔克维尔遇到的那个男孩,如安德洛墨达等待着安提诺乌斯,他的眼神里有蓝色的忧郁。
(19)、《恶时辰》:开头伴随着一场枪击命案接二连三的角色群像式出场,通过转换聚焦客体的多角度叙事营造交叉蒙太奇的视觉新鲜感,恍惚以为在读卡波特的《冷血》;早已出现马孔多小镇和格兰德大妈,包括接下来的《格兰德大妈的葬礼(礼拜二午睡时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版图正在酝酿形成中。
(20)、《哈姆莱特》:人类因思考而焦虑,从希腊伦理悲剧进化到存在悲剧,就像恒星迢遥而至的永恒光芒,"Tobeornottobe"自哈姆莱特始成为贯穿文学史的终极问题。
5、王尔德的情人 演员
(1)、「蚵」和「蜗牛」的形象譬喻,不需笔者赘述。这段台词,其实已经超越「言语调戏」,而属于「性骚扰」等级的「占便宜」。有趣的是在1991年的修复过程中,这段影片虽然幸运地保留下来,声带却不复存在。
(2)、当你老了/白发苍苍……梦见你当年的双眼那柔美的光芒与倩影的晕影/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魅力/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唯独我一人爱过你朝圣者的心/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哀戚/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你将倾情诉说/带着一丝伤感/逝去的爱……
(3)、电影故事和小说一样,大半篇幅以英国的大学校园生活为主,刻划年轻学子对古希腊人文、哲学,乃至同性爱恋的生活方式与思想心生仰慕之意,从而开启人生新篇章。故事后半也涉及了社会责任、道德意识、阶级互动等等层面的讨论,并同时直指主角人生最中心关于相爱、相知、相惜的终极追求。当时刚出道不久的鲁珀特·格雷夫斯(RupertGraves)扮演莫利斯的劳工阶级爱人,有不错的发挥空间,和他日后在「新世纪福尔摩斯」电视片集里的警探形象则相去甚远。
(4)、1888年圣诞,一位年轻的爱尔兰诗人受邀,与彼时光彩夺目的王尔德共进午餐。餐会上,王尔德惊诧地发现了这位年轻人,并指出爱尔兰人写诗有多么糟糕。
(5)、匹兹堡的文学教师约翰(罗素·克劳RussellCrowe饰)本来有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但这天警察突然登门,将他的妻子劳拉(伊丽莎白·班克斯ElizabethBanks饰)以谋杀罪逮捕。几乎所有证据都指向劳拉是杀害自己女老板的嫌凶,连律师也认为翻盘无望,劳拉压力过大甚至尝试自杀。约翰执着的相信妻子的清白,他不需要妻子的解释,他信任妻子,这就足够了。想要救出妻子的约翰开始筹划越狱,他请教曾经多次越狱的越狱专家,仔细观察匹兹堡监狱的所有角落,一个越狱计划开始逐渐成型。然而监狱方面突然准备提前转移劳拉,约翰的时间,只剩下了三天。眼看出卖房屋筹集资金无法实现,约翰决定铤而走险抢劫毒贩,这个平时温和的男人,要为拯救妻子变身为强悍的战士!
(6)、《火箭之夏》故事发生在1958年冷战时期的伦敦,该剧将以冷战的真实事件为背景,例如英国试验第一颗氢弹、苏联发射第一枚弹道导弹,以及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本剧讲述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犹太裔俄侨Samuel(托比·斯蒂芬斯饰),同时也是个发明家、定制助听器的设计者,他的客户有大名鼎鼎的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爵士;后来他逐渐渗入英国军情五处,导致他和他的家庭——妻子Miriam和两个孩子Hannah和Sasha——以及他的工作收到不同程度的牵连和影响。
(7)、全片取材自小说《科学怪人的父亲》(FatherofFrankenstein),电影片名则是由惠尔的杰作——《科学怪人》「续集」的《BrideofFrankenstein》,也就是「科学怪人的新娘」片中的经典台词简化而成。电影里的那句台词是「Toanewworldofgodsandmonsters!」,换言之,利用「众神」和「野兽」的相对,这部电影企图涉入艺术家的创作心灵,以及他们以怪诞、不合于世的离奇杰作撼动宇宙的野心。
(8)、马利亚什·贝拉《垃圾日》:失望,将出格的奇异设定局限于促狭的短小篇幅当中,必然因细节的空白或贫乏而难以承载更厚重的深意,沦为一堆赤裸直白的符号集合,从马利亚什·贝拉的严肃笔调里我反而感受不到恰克·帕拉尼克通过细碎笔法传达的那种游离于游戏态度之外的真实感和在场感(例如《肠子》中的泳池就比《艾米大婶》的解剖房更逼真),同样是满目的血腥、暴力、色情、死亡浸透纸背(观感近似日本豚鼠实验系列电影),《肠子》更像是一场畸人马戏团的怪奇狂欢物语,而《垃圾日》则皆以望向空洞的虚无神情作结。
(9)、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伊恩·哈特,丹尼尔·韦伯,内森·佩吉,斯蒂芬·亨特
(10)、每次,房客都在尴尬的时间点,以极可疑的姿态现身,终于引来杀身之祸。他被暴民团团围住,哀怨无辜的表情,泣诉着自己其实是为姊复仇的义士,暴民竟像猎巫追囚似地将之动以私刑,说时迟那时快,街头报童叫卖着杀手落网的新闻号外,暴民倏地散去……
(11)、《孤苦盲女阿玲》《饥饿海峡》《雁之寺》《五番町夕雾楼》《白蛇抄》《越前竹偶》
(12)、1961年,全球电影工业面临着新世代的浪潮冲击——文化上的、产业上的、社会背景的……一部名为《受害者》(Victim)的英国电影,某种程度上开启了新世代新眼界的门闩。
(13)、在这部小说改编而成的默片里,诺韦洛饰演神秘房客,在浓雾瀰漫的伦敦正遭受神秘连环杀手侵袭的关键时刻,现身门廊,要求租屋。他举止神秘、行为怪异,神秘连环杀手一连杀死了多位金发妙龄少女,房客在租下空房后,则深受墙上悬挂着多幅金发少女图像的刺激,遮眼晕眩难以注视,还央求房东太太和女儿把图像转向面壁,来个眼不见为净。
(14)、袁哲生《猴子·罗汉池》:收录于《猴子》的两篇都太好了:《雨》把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氤氲于雨中,结尾只消一句“下雨了”便意境全出;同名篇目《猴子》则采取了更激进的态度,从《雨》的青涩朦胧中大胆走出,迈向青春必经的生理与心理双重意义上的成长。《罗汉池》看样子是想表达可能更深刻的主题,但我没能太直观地感受到,罗汉池尤其像一个被刻意虚构出来的世界,总带着不可消弭的距离感。
(15)、《单身男子》里的那个长居美国西岸的英国籍教授,和那个曾经在1930年代纳粹d崛起之际,置身柏林,目睹一切而喃喃叨哝着「我是一架照相机」的戏里的克里斯,正是同一个人。在汤姆·福特的镜头下,在科林·费斯的诠释里,这个「SingleMan」有更多的悲伤,更多的愤怒,更多游移奔窜、无处发泄的不满,是我们在伊雪伍德早期作品里未曾见过的。
(16)、但是学校对孩子们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塑造完整人格方面,格外认真投入。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绝非让学生简单背背,从校长到老师,无时不在强化那些价值观,丝毫不因是面对不谙世事的孩子而稍有怠慢。
(17)、《族长的秋天》:小说以瑰丽绵密、奇崛迂回的语言为舟载,伴随着如浪花水波般颠宕起伏的节奏韵律,于浩浩汤汤蔚为大观的修辞术中朝着暧昧、多义、开放的近诗腹地恣意奔流,在对内在意识的外在表达的建构方式上几乎是站在了福克纳《坟墓的闯入者》的对立面,而这趟流转升腾着不断逼近文学修辞边界的华丽征途竟然比这个荣光散尽的独裁者故事本身更能激起一种或然伴随着令人流泪的欢愉的、必然的强烈孤独,那是一览众山小的高处不胜寒,由古至今有多少文学探险家曾抵达于此呢?目前我读过的马尔克斯最佳作。
(18)、主演:萨姆·沃特森/吴汉润/约翰·马尔科维奇等
(19)、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斯蒂夫·扎恩/杰瑞米·戴维斯/扎克·格雷尼尔
(20)、《万尼亚舅舅》《万尼亚在42街口》《午后》《海鸥》《三姊妹》《樱桃园》《伊万诺夫》《六号病房》《脖子上的安娜》《安东契诃夫的决斗》《黑眼睛》《带小狗的女人》《黑僧》《低音大提琴的故事》《未完成的机械曲》《浪漫双重音》《女倾慕者》《契诃夫的主题》《小莉莉》
(1)、一个同时汇纳天地精华的聪颍灵慧与肉欲横流放浪激情的神秘人物,不单单只有克里斯普,我们后文还有更大的篇幅可以好好谈谈这些文学家、艺术家,在电影银幕上的映射出怎么样的精采表演。
(2)、T.S.艾略特《荒原》:同样是句句用典,可比希尼难读多了,荷马、维吉尔、但丁、莎士比亚的幽灵漫漶于诗行之间,波德莱尔、马拉美、弥尔顿、韦伯斯特、魏尔伦等诗人的诗句与之遥相呼应彼此印证,古希腊哲学、希伯莱的圣经文化、印度的神话与佛学、东西方的神秘主义等等三教九流熔铸其间,人类文明和历史的曲折长河由此被开渠勾连汇聚成海,“荒凉而空虚的是那大海”,在极富哲理、晦涩艰深的叙事、抒情与思辨中,关于生与死、人与宇宙自然、时间的有限与无限、永恒与当下的命题辩证地开出了玫瑰;译者偏重句法与词藻而牺牲了韵,我不懂翻译理论,不知是好还是不好,前半本诵读、后半本默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可能是其诗学审美已经超出了我的诗歌阅读谱系(我更偏爱诗带来的美的体验感受而非哲学的思辨),确实于读诗的浅层愉悦和美感上有所不足,有能力最好还是读原著。
(3)、哈扎尔人自己写的历史已淹没无闻,只能通过这三大教的文献来佐证这次大论辩的结果,但三个宗教记载的结果相互矛盾,都认为自己一方获得了胜利。于是在十七世纪末,也就是几百年后,有一本哈扎尔辞典面世了,包括三大教关于论辩的记载,这本书分成三部分,分别是红书、绿书、黄书,记载了三教的各自说法。但十七世纪这本书也已佚失,很难看出它的原貌。况且,这部书难道仅仅是要记录这次大论辩吗?
(4)、导演: 大卫·芬奇编剧: 艾伦·索金 / 本·麦兹里奇主演: 杰西·艾森伯格 / 安德鲁·加菲尔德 / 贾斯汀·汀布莱克/ 鲁妮·玛拉 / 约瑟夫·梅泽罗 / 更多...类型: 剧情 / 传记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法语上映日期:2010-10-01(美国)
(5)、80年前BBC播出了一段臭名昭著的“世界大战”,据称它曾引发一场大规模恐慌,认为世界实际上正在走向终结。如今,BBC将送给我们一部根据H·G·威尔斯同名科幻小说改编的全新剧集。埃莉诺·汤姆林森、拉菲·斯波、罗伯特·卡莱尔和鲁珀特·格雷夫斯将出演由克雷格·比贝洛斯(《无人生还》)执导的三集电视剧。
(6)、《蓝星诗库(金版):顾城的诗》主要内容包括:星月的来由·烟囱、对宇宙大声发问、我的幻想·美、怀念、铭言(二首)、割草谣、找寻、无名的小花、幼芽、小风景、我赞美世界、生命幻想曲、幻想与梦、小树、地基、友谊等。
(7)、主演:康斯坦丁拉朗尼柯/SergeiZhigunov/茵格保加达坤耐特/AndreiFeskov
(8)、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从家宅空间、抽屉箱柜、鸟巢贝壳慢慢过渡到角落、缩影,最终引出内心空间与世界空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家宅空间可以躲避作为原始空间的宇宙带来的恐惧,一方面我们通过家务料理将家宅重做,实际上无论如何变化外表的家宅空间仍是同一种内心空间的外在表达,关于家宅的记忆和幻想会在内心空间中自行重组,当下可得的与无法把握的两种时间糅合其间从内心绵延到世界边缘;内心空间因其吸纳世界的广阔性而具有作为存在的强度,如微物之神通过缩影完成巨大的转移,新颖性乃诗人先于哲学家存在的明证,形象总先于思想到来,因此诗人通过诗歌生成的语词空间能将我们从封闭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情感空间中释放出来,听见灵魂内在的广阔宇宙(Cosmos),“由于形象的新颖性以及它的放大,我们肯定能够在高于理性确定性的地方或者理性确定性的边缘处产生回响”。
(9)、瓦尔特·本雅明《无法扼杀的愉悦》:本雅明的分析文本杂乱繁多,处于一种残缺破碎的、未完成的、散点图式的可写状态,被分析的作家和作品仅是其偶作停泊的港口,他真正意义上地于文学与美学的岛群中漫游:论及卡夫卡的观点与布朗肖有些类似,其人物是内省的,或如沉默的塞壬栖居于朦胧的中间世界,或从巴赫欧分的泥潭(Sumpf)中走出,“透明、清澈、乃至可谓毫无个性”;从列斯科夫的作品中把握故事与小说的区别,前者借助回忆的缪斯与经验相关,后者则在铭记(创造性回忆)中表现“超验意义上的无家可归”,似乎是讲述与显示分野的小说修辞学(韦恩·布斯)的先声;有别于重情节的希腊悲剧传统,布莱希特的叙事戏剧继承以非自然主义方式表现人的存在状态的德意志道路;约赫曼在对过去与未来审慎的观望中发现(但不哀叹)理性王国中诗歌的退化,陷入启蒙与浪漫主义夹逼的孤寂境遇中。
(10)、张新颖《在词语中间》:张新颖在序言提到他写诗的变化,诗不再“使用”词句,而是敞开语言自身,让呼吸和日常从语言的封闭中走出,想起特朗斯特罗姆的“荒野里没有词”,诗是感受而非再认识,诗人最重要的也应该是感受力而非遣词造句。切入最为日常的片段,然后按图索骥抵达陌生化的细节特写,最终事物潜行于词语中间的联系与运行轨迹昭然若揭。《少年河流》中着迷于孤独溯游的此生漫长如河流,《触灯》里有着最为鲜活生命力的方言迈入消亡的边缘,《词语》中将大海庞大抽象的符号化为具体可感的触觉、记忆和死亡,像《去年》《花寒》这类于时空流转之中荡开情绪微妙变化的纹理的诗作也比比皆是,三行集里也随处是从最平凡处看见不凡。
(11)、在“黄金黎明”,梅瑟斯教授叶芝仪式之法——一种充斥着中古和文艺复兴时期以及许多后来附加的象征体系的仪式”和冥想之法,而且,他不反对实验。叶芝一直采用卡巴拉的冥想方法修习静坐 , 研习法事仪式 , 力图上升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12)、导演: 约翰·马登编剧: 马克·诺曼 / 汤姆·斯托帕德主演: 约瑟夫·费因斯 / 格温妮斯·帕特洛 / 杰弗里·拉什 / 朱迪·丹奇 / 汤姆·威尔金森 / 更多...类型: 剧情 / 喜剧 / 爱情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美国语言: 英语上映日期: 1998-12-11
(13)、关于斯大林苏联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没有比《生活与命运》更为全面的描写:它是一整个时代的画像和心灵史,极权体制下复杂多面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20世纪最黑暗的一段历史的深刻反思。
(14)、该片讲述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的传记电影,影片以撒切尔的老年生活为主线,将她对参政、竞选首相、马岛战争、下台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回忆穿插其间,用撒切尔的眼睛带领观众重温了上世纪下半叶的英国。
(15)、比如布列松的《扒手》1959灵感来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这完全是一个新的故事,但导演把陀氏《罪与罚》的哲学思考融入其中并且赋予故事一种巴黎气质,简单说就是导演用电影的方式写了一篇读后感。该片获第十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提名奖。
(16)、但是,人家年轻的时候真的是美少年,美的我口水都出来。当时她和薇诺娜演了《剪刀手爱德华》,并且还谈了恋爱,外界都觉得他们是天造地设一对。只是歌词里都唱了,“太美的东西都容易碎”,所以必定是劳燕分飞……
(17)、安吉拉•卡特是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巨人,被拉什迪、麦克尤恩、石黑一雄、阿特伍德等一众大作家拥戴为一代文学教母。《焚舟纪》是她的短篇小说全集,收录四十二个短篇,包括曾经出版过的四个集子《烟火》、《染血之室》、《黑色维纳斯》、《美国鬼魂与旧世界奇观》和六篇未曾结集作品。
(18)、《红胡子》《黑之雨》《斩》《大海作证》《阿房》《在我冒险的日子》《椿十三郎》《左武》《铜锣平太》《山本周五郎的人情时代剧》
(19)、他的小王子直到晚年才发觉,王尔德当年是真的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