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的名言及意思精选82句文案

名言警句 编辑:
导读孝的名言 1、孝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惠特曼 (2)、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3)、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

孝的名言

1、孝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惠特曼

(2)、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3)、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4)、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5)、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6)、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7)、孝道名言中你可能不懂其意,但孝之意,你肯定知道。及时行孝,及时陪伴、照顾、关爱父母。

(8)、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小路实笃

(9)、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0)、父母在世,我们感觉自己还有家,还有根,还有依靠。可父母一旦过世,我们的人生就孤苦无依,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可走了。

(11)、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2)、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

(13)、真不公平,原谅青年人寻欢作乐,却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14)、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5)、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16)、名人名言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íngrénmíngyán。指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孝的名人名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7)、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8)、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现代林语堂《林语堂语录》

(19)、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20)、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2、孝的名言及意思

(1)、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

(3)、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4)、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6)、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7)、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8)、酒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明)高明

(9)、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0)、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1)、孝子面带太和象,入孝出悌自然安。亲在应孝不知孝,亲死知孝后悔难。

(12)、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13)、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4)、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15)、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16)、子孝父心宽。——陈元靓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7)、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8)、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9)、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20)、3)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3、孝的名言及翻译

(1)、10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2)、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3)、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先秦)孟子

(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5)、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6)、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7)、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8)、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9)、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10)、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11)、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

(13)、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14)、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李毓秀《弟子规》

(15)、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16)、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17)、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18)、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9)、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20)、翻译:孝子的奉养,是要使他们从心里感到愉悦和快乐,不违背他们的意志。

4、孝的名言名句短语

(1)、4 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孟轲

(2)、16)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孟郊

(3)、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14)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5)、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法国莫泊桑《爱》

(6)、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先秦)孟子

(8)、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9)、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10)、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1)、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12)、感悟:父母喜欢的东西,我们要尽量为她们准备好;父母讨厌的东西,我们要谨慎小心地为她们去掉。

(13)、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1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15)、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先秦)《礼记》

(16)、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7)、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

(18)、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9)、感悟:我们知道感恩自己的父母,别人也同样感恩别人的父母,天下所有的老人,都是父母,所以我们要拓宽自己的心量,要尊老爱幼,不分彼此。

(20)、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5、孝的名言和故事

(1)、在幼童的心和口里,母亲就是上帝的代名词。  

(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